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NY/T 3699-2020 玉米蚜虫测报技术规范

NY/T 3699-2020 玉米蚜虫测报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0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2-01-19 11:25:53



推荐标签: ny 玉米 蚜虫 技术规范 测报 3699 3699

内容简介

NY/T 3699-2020 玉米蚜虫测报技术规范 NY/T 3699-2020
玉米蚜虫测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orecast of corn aphids
2020-08-26发布
2021-01-01实施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蚜虫术语和定义、发生程度分级指标、系统调查、大田普查和预测方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玉米蚜虫的测报调查和预报。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玉米蚜虫corn aphids
危害玉米的蚜虫主要有玉米蚜 Rhopalasiphnm maidis《Fitch)、禾谷溢管蚜 Rhopulosiphum pudi (linnaeus》、娄长管蚜 Sitobion awnae(Fabricius)、麦二叉蚜 Schizaphis gramiaum(Rondani)、棉蚜Aphid gesxypii Glover等,本标准中通称为玉米蚜虫。
2.2
虫口密度 aphid density
一定数量的植株上蚜虫的发生数量,一般用100株玉来上蚜虫数量;即百栋蚜量表示。
2.3
有蚜株 the damaged plants 调查有蚜虫发生的株数。蚜株率 rate of damaged plants 有蚜株数占调查总株数的比率。
2.4
发生期 period of occurrence
用于表述玉米蚜虫种群数量自然消长的发生进度,一般分为始见期、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田间首次查见玉米蚜虫的日期为始见期;累计发生量占发生总量的 16%、50%、84%的日期分别为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从始盛期至盛末期一段时间统称为发生盛期。
当年实际调查时,以调查蚜虫发生数量达到发生程度2级值时为始盛期.发生数量下降到发生程度2 级值以下时为盛末期,发生数量最高的日期为高峰期。
3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玉米蚜虫发生程度分为5级,分别为轻发生(1级)、偏轻发生(2级》、中等发生(3级),偏重发生(4 级》、大发生(5级),以主要危害期普查的虫口密度为主要指标,蚜株率和发生面积比率为参考指标,具体指标见表1。
 
上一章:NY/T 3690-2020 棉花黄萎病防治技术规程 下一章:NY/T 3700-2020 棉花黄萎病测报技术规范

相关文章

DB33/T 943.4-2014 玉米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范 第4部分:玉米蚜虫 NY/T 1611-2017 玉米瞑测报技术规范 NY/T 1611-2017 玉米螟测报技术规范 NY/T 3546-2020 玉米大斑病测报技术规范 NY/T 3547-2020 玉米田棉铃虫测报技术规范 NY/T 2621-2014 玉米粗缩病测报技术规范 DB22/T 3513-2023 大豆蚜虫田间测报技术规范 DB3210/T 1073-2020 玉米蚜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