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Y/T 3851-2021
谷子抗旱性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identification of drought resistance varieties in foxtail millet
2021-11-01 实施
2021-05-07发布
3.6
反复干旱存活率 seedling survival percentage after repeated drought stress(简称 DS)幼苗2 次干旱复水后存活苗数占总苗数的百分率。
4 鉴定方法与标准4.1 抗旱性级别
抗早性分5级,从强到弱依次为∶1级,极强(HR);2级,强(R);3级,中等(MR);4级,弱(S);5级,极弱(HS)。
4.2 鉴定品种种子准备
供测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要求,数量满足检测需要,禁止包衣或拌种。30 ℃~35℃烘于
10 h,冷却至室温待测。
4.3 种子萌芽期抗旱性鉴定及评价标准
4.3.1 实验基本要求
种子萌芽期抗旱性鉴定用一0.5MPa的聚乙二醇-6000水溶液对种子进行胁迫处理,以去离子水培养作为对照。实验记载从种子吸涨至第8 d表现。
4.3.2 胁迫溶液配制
将200 g聚乙二醇-6000溶解在1000 mL.去离子水中,配制成一0.5 MPa聚乙二醇-6000水溶液。
4.3.3 种子胁迫培养
以50粒种子为1个重复,共3次重复,分别放入培养皿中,以3层滤纸为芽床,各加入 10 mL.的胁迫溶液,控温范围(28±1)℃。分别标记为T;、T。和Ts。
4.3.4 种子对照培养
以50粒种子为1个重复,共3次重复,分别放入培养皿中,以3层滤纸为芽床。各加入10 mL.无离子水,控温范围(28±1)℃。分别标记为CK1、CK∶和 CK3。
4.3.5 性状调查
将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在(28±1)℃条件下进行48h暗培养,然后移去皿盖,每日光培养 16h、光照度为750lx~1 250 lx。第2 d、4d、6d和8 d调查发芽种子数,发芽标准为胚根长≥2 mm。
4.3.6 种子萌芽抗旱指数
按公式((1)计算种子萌发抗早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