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Y/T 3862-2021
茶云纹叶枯病监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monitoring tea brown blight disease
2021-05-07发布
2021-11-01实施
3.5
发病率 discase incidence
发病的普遍程度,用病叶(果、株)数占调查总叶(果、株)数的百分率表示。
3.6
病情指数 discase index(DI)
根据一定数目的植株或植株器官各病级数量计算平均发病程度的数值。
4 鉴定方法
4.1 样品采集
对随机选取叶片先进行目测,对出现黄绿色至深浅局色,灰白色相间不规则形病斑叶片进行现场鉴定.并采集叶片进行室内鉴定。危害症状见附录A。
4.2 实验室鉴定4.2.1 形态特征鉴定
将可疑的病变组织,剪成0.4 cm×0.4 cm 小片,在1.0%(V/V)次氧酸钠溶液中消毒5 min.灭菌水冲洗3次·灭菌滤纸吸干水分后,置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上,每皿放置3片~4片,25 ℃培养∶3 d后开始观察。解剂惊下发现有菌丝长出。立即挑取菌落边缘菌丝,转人马铃薯葡萄琼脂培养基上纯化培养。7 d后用显微镜观察,记录其形态特征,参照附录 A捕述的病原菌形态特征进行鉴定。
4.2.2 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鉴定
从现场采同的样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进行分子鉴定,实验少骤按附录B的规定执行。
4.3 结果判断
4.3.1 病原形态特征鉴定
当从采集的样品叶片中分离获得的病原菌培养性状或形态特征应符合附录A描述特征,即可判定为样本中含茶云纹叶枯病菌。
4.3.2 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鉴定
样品采用实时卖光定量 PCR法进行分子鉴定,如果空白对照和阴性对照没有扩增,同时阳性对照有有效扩增,表示测定结果可靠,并根据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的C值判断茶叶是香有茶云纹叶枯病菌。
5 监测方法
5.1 监测植物
对茶云纹叶枯病感病和抗性较差的茶树品种和品系。
5.2 监测时期
每年的5月~10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