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N/T 5275-2019
象牙及其制品鉴定技术规范
Protocol of technique identification for ivory and worked ivory
2020-07-02 实施
201912-27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仟。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象牙及其制品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象牙及其制品的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心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象牙 ivory
哺乳纲长鼻目象科动物特化的上门齿。
3.2 现生象牙 elephant tusk
源于亚洲象(Elephas maximus)和非洲象(Loxodonta africana和Loxodonta cyclotis)的象牙,也称大象牙。
3.3 猛犸象牙 mammoth tusk
源于已经灭绝的象科猛犸象属(Mammuthus primigenius)的象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