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C/T 1135.6-2020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第6部分∶稻鳅

SC/T 1135.6-2020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第6部分∶稻鳅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55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0-12-21 14:04:52



相关搜索: 1135 技术规范 部分 综合 sc 种养 稻鳅 综合

内容简介

SC/T 1135.6-2020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第6部分∶稻鳅 SC/T 1135.6-2020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第6部分∶稻鳅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grated farming of rice and aquaculture animal— Part 6: Rice and loach
2021-01-01 实施
2020-08-26发布
引言
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稳粮增效、环境友好,已发展成为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精准扶贫的重要产业之一。在生产实践中,各地因地制宜,在稻田养殖鲤鱼之外,引入中华绒螯蟹、克氏原螯虾、中华鳖、泥鳅等特种经济水产动物,集成创新发展了稻鲤、稻蟹、稻虾(克氏原螯虾)、稻鳖、稻鳅等多种种养模式,形成了各自相对成熟的生产技术体系。但由于各地发展水平不均衡,对稻渔综合种养的认识有差异,不同种养模式之间的关键技术指标和要求不统一,有可能影响水稻生产、破坏稻田生态环境、危及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制定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统一关键技术指标和要求,并对各种养模式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技术指导,有利于发挥稻渔综合种养"以渔促稻、稳粮增效、生态环保"的作用,促进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SC/T1135 拟由六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通则。
—第 2 部分∶稻鲤。
—第3 部分;稻蟹。
—第 4 部分∶稻虾(克氏原整虾)。
—第5 部分∶稻鳖。
—第6 部分∶稻鳅。
第1部分的目的在于规范稻渔综合种养的术语和定义,明确技术指标和技术集成要求,建立综合效益评价方法,为起草不同技术模式的标准提供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要求。第2部分到第6部分是在第1部分的基础上,针对各种养模式,明确具体的技术要求。其中第6部分是针对稻鳅共作,明确环境条件、田间工程、水稻种植、泥鳅养殖等方面技术要求,提供关键技术指导,便于稻鳅共作经营主体在生产实践中使用,从而稳定水稻产量,提高泥鳅的产量和质量,保护稻田生态环境,提高稻田综合效益。
上一章:SC/T 1150-2020 陆基推水集装箱式水产养殖技术规范通则 下一章:SC/T 1135.5-2020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第5部分∶稻鳖

相关文章

SC/T 1135.6-2020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6部分:稻鳅 DB3304/T 046.4-2021 平原水乡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4部分:稻鳅 SC/T 1135.1-2017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则 SC/T 1135.5-2020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第5部分∶稻鳖 SC/T 1135.3-202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3部分:稻蟹 SC/T 1135.5-2020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5部分:稻鳖 SC/T 1135.8-2023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8部分:稻鲤(平原型) SC/T 1135.7-2022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7部分:稻鲤(山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