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9.020
CCS K 04
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2393—2023
高海拔微地形微气象条件下电网区域风害分布图绘制方法
Drawing method of wind damage map of area in power grid inconsideration of high altitude microtopography and micrometeorology
2023-03-17发布
2023-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42393—2023
目次
前言 ………………………………………………………………………………………………………………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风害分级原则 ……………………………………………………………………………………………………2
5 区域风害分布图绘制 …………………………………………………………………………………………4
附录 A(规范性) 线路杆塔风害风险评估方法 ……………………………………………………………7
附录B(资料性) 微地形区的主要类型………………………………………………………………………13
附录C(资料性) 区域风害分布图绘制流程与实例……………………………………………………14
参考文献 ……………………………………………………………………………………………………………20
高海拔微地形微气象条件下电网区域风害分布图绘制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高海拔微地形微气象条件下电网区域风害分级原则及区域风害分布图的绘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1000 m~4000m海拔、110kV~1000kV交流输申线路,以及士500 kV直流输申线路的设计和运行维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基本风速 reference wind speed
根据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m高度处10min平均最大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30年、50年、100年一遇最大值后确定的风速。
[来源:DL/T 2237—2021,3.1]
3.2
瞬时风速 instantaneous wind speed某时刻的风速。
注:在自动气象观测中,是指某时刻前3s风速的平均值。[来源:GB/T 35227—2017,3.2]
3.3
微地形区 area of microtopography大地形区域中的一个局部狭小的范围。
注:微地形区按分类主要有垭口型、高山分水岭型、水汽增大型、地形抬升型、峡谷风道型等。[来源:DL/T 741—2019,3.5,有修改]
3.4
微气象区 area of micrometeorology
某一大区域内的局部地段。
注:由于地形、位置、坡向及温度、湿度出现特殊变化,造成有别于大区域的更为特殊且对电网安全产生严重影响的局部气象区域。
[来源:DL/T 741—2019,3.4,有修改]
3.5
下击暴流 downburst
地面上水平风速大于17.9m/s,(风暴中)空气流向下,地面气流为辐散或直线型的灾害性风。[来源:DL/T 2237—2021,3.4]
3.6
横风 crosswind主风向与线路走向之间夹角在75°~ 95°范围内的强风。
3.7
区域风害分布图 wind damage map of area
表征各地理区域输电线路发生风偏跳闸、设备受损等风害风险相对大小的分布图,在瞬时风速分布图的基础上,综合输电线路的运行经验、微地形和微气象等影响因素绘制而成。
3.8
电子地图 electronic map
作为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的电子版地理基础数据。
注:包括省界、县(市)界、等高线、水系、航道、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等基础地理信息。[来源:DL/T 2237—2021,3.9,有修改]
4 风害分级原则
4.1 风速分级
风速分为15级,考虑电网本身有一定防风水平,基本风速小于22m/s时统一取22m/s,具体划分按表1的规定。
表1 风速分级
风速分级
1级
风速范围/(m/s)
≤22
2级
3级
[22,23.5]
[23.5,25]
4级
5级
[25,27]
(27,29)
6级
[29,31]
7级
[31,33]
8级
[33,35]
9级
(35,37)
10级
[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