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7.180
CCS F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2318—2023
电化学储能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Guide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electrochemicalenergy storage station
2023-03-17发布
2023-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42318—2023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1
4总体要求 ………………………………………………………………………………………………………1
5电站概况 ……………………………………………………………………………………………………………2
6 现状调查与评价 …………………………………………………………………………………………………2
7 影响预测与评价 …………………………………………………………………………………………………5
8 保护措施 …………………………………………………………………………………………………………7
9 管理与监测计划 ………………………………………………………………………………………………8
10 评价结论……………………………………………………………………………………………………8
附录 A(资料性)电化学储能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流程 ……………………………………………………9
附录B(资料性)电化学储能电站环境影响报告框架结构 ………………………………………………10
参考文献 …………………………………………………………………………………………………………11
GB/T 42318—2023
电化学储能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化学储能电站概况、现状调查与评价、影响预测与评价、保护措施、管理与监测计划及评价结论。
本文件适用于以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铅酸(炭)电池、钠离子电池、水电解制氢/燃料电池为储能载体的电化学储能电站环境影响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8702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5603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 17914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 腐蚀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DL/T 2528 电力储能基本术语
HJ 2.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 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
HJ 2.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1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 2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HJ/T 416 环境信息术语
HJ6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96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
3 术语和定义
DL/T 2528和HJ/T 41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总体要求
4.1 电化学储能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包括了解电站概况、开展现状调查、识别环境影响因素、筛选评价因子、进行预测评价、提出保护措施、制定管理与监测计划、形成评价报告,评价流程见附录A。
4.2 电化学储能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的依据应收集以下资料:
a) 国家、地方已颁布的环境政策、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等相关法律法规;
b) 国家、地方已发布的生态环境规划、生态保护红线、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等;
c) 电化学储能电站涉及的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环境监测、环境基础和环境管理标准,以及工程建设、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标准;
d) 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文件、勘察资料、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或协议。
4.3 电化学储能电站涉及的环境影响因素包括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声、电磁和生态环境。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应明确电化学储能电站在建设期、运行期和服务期满后的各种行为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影响性质、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等,定性分析电化学储能电站对各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污染影响与生态影响,包括有利与不利影响、长期与短期影响、可逆与不可逆影响、直接与间接影响、累计与非累计影响等。
4.4 评价因子应依据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情况,结合区域环境功能要求筛选确定。
4.5 电化学储能电站位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的环境敏感区时,应说明建于敏感区的原因、电池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生态规划符合性、环境合理性、项目可行性分析。
4.6 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土壤环境、声环境、电磁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评价等级和评价范
围应符合HJ 2.1、HJ 2.2、HJ 2.3、HJ 610、HJ 964、HJ 2.4、HJ 24和HJ 19的规定。
4.7评价时段包括建设期、运行期及服务期满后三个时段。评价水平年应根据电化学储能电站及周边环境特征、环境影响恢复情况进行确定,现状评价水平年可采用开工前1年至2年,建设期预测评价水平年可采用建设期首年,运行期预测评价水平年可采用运行后1年至2年,服务期满后预测评价水平年可采用服务期满后1年。
5 电站概况
5.1 基本资料
基本资料包括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名称、建设性质、建设地点、建设规模、站址、占地面积及类型、布局、电化学储能电池类型、额定充电功率、额定放电功率、额定充电能量、额定放电能量、系统架构、变配电设施的电压等级、电气主接线以及站址内其他生产生活设施等内容,并应附区域地理位置图及明确与环境敏感区相对位置关系的总平面图等。
5.2 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包括施工组织、施工材料、施工工艺等。
5.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电站容量、电池类型、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总投资、建设周期、环保投资等。
5.4 初步分析
初步分析电化学储能电站建设期、运行期、服务期满后主要的产污环节,对能量化的环境影响因素,应估算其污染强度,具备回收处理的,增加回收处理措施和建议。
6 现状调查与评价
6.1 一般规定
6.1.1 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和指标应反映评价范围内环境背景特征和现存的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