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国家标准>GB/T 42314-2023 电化学储能电站危险源辨识技术导则

GB/T 42314-2023 电化学储能电站危险源辨识技术导则

资料类别:国家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04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0-07 09:06:37



相关搜索: 储能 电站 技术 电化学 危险源 42314

内容简介

GB/T 42314-2023 电化学储能电站危险源辨识技术导则 ICS 27.180
CCS F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2314—2023
电化学储能电站危险源辨识技术导则
Guide for hazard sources identification of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tation
2023-03-17发布
2023-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42314—2023
目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体要求 …………………………………………………………………………………………………………2
5 辨识方法 …………………………………………………………………………………………………………2
6 辨识内容 …………………………………………………………………………………………………………2
7 危险性等级划分 …………………………………………………………………………………………………9
附录 A(资料性) 安全检查表法……………………………………………………………………………11
附录B(资料性)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12
附录C(资料性)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13
附录D(资料性) 层次分析法………………………………………………………………………………15
参考文献 ……………………………………………………………………………………………………………17
GB/T 42314—2023
电化学储能电站危险源辨识技术导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化学储能电站危险源辨识的内容和危险性等级划分的要求,描述了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以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铅酸(炭)电池、钠离子电池、水电解制氢/燃料电池为载体的电化学储能电站运行、检修、维护、试验的危险源辨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DL/T 2528 电力储能基本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DL/T 25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危险源 hazard sources
可能导致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来源:NB/T 10575—2021,3.1,有修改]
3.2
危险源辨识 hazard sources identification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危险因素、有害因素。[来源:NB/T 10575—2021,3.2]
3.3
危险因素 hazardous factors
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财产造成较大损失,或对环境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来源:NB/T 10575—2021,3.3,有修改]
3.4
有害因素 harmful factors
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财产造成一定损失,或对环境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来源:NB/T 10575—2021,3.4,有修改]
4 总体要求
4.1 电化学储能电站危险源辨识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识别电化学储能电站存在的各类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各类危险源。
4.2 电化学储能电站危险源辨识应覆盖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全部设备设施、场所及运行和检修的作业活动。
4.3 电化学储能电站危险源辨识应包括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
4.4 电化学储能电站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按照GB/T 13861的规定执行,可能导致的影响分类按照GB/T 6441的规定执行。
4.5 电化学储能电站危险源按照危险性大小可划分为重大危险源和一般危险源。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造成财产损失达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以及危险化学品种类和数量达到GB18218中规定的为重大危险源;未达到上述规定的为一般危险源,一般危险源按照危险性大小分为I级、Ⅱ级、Ⅲ级3个等级。
4.6 电化学储能电站应定期开展危险源辨识工作,根据危险源辨识结果,建立健全相应安全管理制度,设置安全标志,同时开展危险源登记、建档、备案和问题整改工作。
4.7 电化学储能电站改建、扩建后或设备使用的条件、设备运行的环境发生重大改变时,应重新进行危险源辨识。
5 辨识方法
5.1 电化学储能电站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包括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同一危险源采用多种辨识方法判定的危险性等级不一致时,按较高危险性等级确定。
5.2 安全检查表法适用于电化学储能电站运行和事故调查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通过组织专家对安全检查表中列出的各类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评价,综合判定危险源的危险性等级,具体见附录A。
5.3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适用于电化学储能电站采用新的技术、接触新的设备和设施时的危险源辨识。通过组织专家对预先危险性分析表中列出的各类危险和有害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分析,综合判定危险源的危险性等级,具体见附录B。
5.4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适用于电化学储能电站运行、检修、维护、试验等生产各阶段的危险源辨识。根据安全生产活动中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及发生事故后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的取值,综合判定危险源的危险性等级,具体见附录C。
5.5 层次分析法适用于电化学储能电站检修、试验工作的危险源辨识。按照电化学储能电站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性质分为若干层次,根据层次确定影响因素,综合判定危险源的危险性等级,具体见附录D。
6 辨识内容
6.1 设备设施危险源
6.1.1 电池
电池危险源辨识内容主要应包括:
a) 电池选型不符合要求;
上一章:GB/T 42312-2023 电化学储能电站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下一章:GB/T 42316-2023 分布式储能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相关文章

GB/T 42314-2023 电化学储能电站危险源辨识技术导则 正式版 GB/T 42716-2023 电化学储能电站建模导则 GB/T 43686-2024 电化学储能电站后评价导则 GB/T 42318-2023 电化学储能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GB/T 42716-2023 电化学储能电站建模导则 正式版 GB/T 42312-2023 电化学储能电站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 42312-2023 电化学储能电站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正式版 DL/T 1816-2018 电化学储能电站标识系统编码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