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20851.1-2019 代替GB/T 20851.1—2007
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第1部分:物理层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Part 1:Physical layer
2019-12-01实施
2019-05-10发布
前 言
GB/T20851《电子收费 专用短程通信》分为5个部分:
—第1部分:物理层;
—第 2部分:数据链路层;
—第3部分:应用层;
—第4部分:设备应用;
—第5部分:物理层主要参数测试方法。
本部分为GB/T 20851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 20851.1—2007《电子收费 专用短程通信 第1部分:物理层》,与GB/T20851.1—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下行链路技术要求,将"下行链路"内容移入"下行链路技术要求"(见第6章,2007年版的5.2);
—增加了下行链路天线旁瓣电平、天线前后比、14kHz方波唤醒信号精度、OBU最高输入信号功率、OBU同信道干扰抑制比、OBU邻信道干扰抑制比、OBU阻塞干扰抑制比等指标的规定(见第6 章);
—修改了下行链路调制系数、OBU接收带宽、前导码等指标的规定(见第6章,2007年版的5.2);—修改了上行链路技术要求,将"上行链路"内容移入"上行链路技术要求"(见第7章,2007年版的5.3);
—增加了上行链路 RSU最高输人信号功率、RSU同信道干扰抑制比、RSU 邻信道干扰抑制比、RSU 阻塞干扰抑制比、RSU接收带宽等指标的规定(见第7章);
—修改了上行链路邻道泄漏功率比、调制系数、位时钟精度、前导码等指标的规定(见第7章, 2007年版的5.3)。
本部分由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68)提出并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