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T/CACM 1459-2023 老年人中医体质治未病干预指南

T/CACM 1459-2023 老年人中医体质治未病干预指南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013.2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7-22 09:35:56



相关搜索: 指南 中医 老年人 体质 干预

内容简介

T/CACM 1459-2023 老年人中医体质治未病干预指南 ICS 11.020
CCS C 05

体 标 准
T/CACM 1459—2023
老年人中医体质治未病干预指南
Guidelines for intervention of TCM constitu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diseases
in the aged people
2023 - 03 - 23 发布
2023 - 03 - 23 实施
中 华 中 医 药 学 会 发 布
T/CACM 1459—2023
目 次
前言 ................................................................................ Ⅱ
引言 ................................................................................ Ⅲ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老年人中医体质的特征与判定 ........................................................ 1
4.1 老年人中医体质的特征 .......................................................... 1
4.2 老年人中医体质的判定 .......................................................... 4
5 老年人体质调理方法 ................................................................ 4
5.1 平和质 ........................................................................ 4
5.2 气虚质 ........................................................................ 5
5.3 阳虚质 ........................................................................ 6
5.4 阴虚质 ........................................................................ 7
5.5 痰湿质 ........................................................................ 8
5.6 湿热质 ........................................................................ 9
5.7 血瘀质 ....................................................................... 10
5.8 气郁质 ....................................................................... 12
5.9 特禀质 ....................................................................... 13
6 老年人体质干预后评价 ............................................................. 14
6.1 评价工具和方法 ............................................................... 14
6.2 评价指标和计分方法 ........................................................... 14
6.3 指南说明 ..................................................................... 14
附录 A(规范性)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 16
附录 B(规范性) 体质判定表 .......................................................... 18
附录 C(资料性) 体质药膳举例补充说明 ................................................ 19
参考文献 ............................................................................ 24
I
T/CACM 1459—2023
前 言
本文件参照 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南方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
宣武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深圳龙岗区中
医院、黄冈市中医院、宁夏医科大学、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长春市中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浙江
省中医院、海南省中医院、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琦、倪诚、王济、李英帅、李玲孺。
本文件其他起草人:郑燕飞、白明华、赵晓山、曲淼、王飞、伍文彬、张晓天、黄鹂、翟玉珍、
胡世平、李芳莉、何渝煦、张春玲、张亚军、王丽新、程亚伟、李景君、汤军、吕冠华、李洪娟、吕
爱华、杨玲玲、陈龙娇、邓光锐、付益路、何江明、魏澹宁、庞国明、谢卫平、秦静波、张静、聂晓
莉、孙晓敏、廖荣鑫、陈洁瑜、赵鹏、朱蕴华、方曼倩、王莹、杨燕冰、谢兰。
II
T/CACM 1459—2023
引 言
目前,我国处在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键时期。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 2.49 亿。《国务院
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提出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强调从“治未病”的理念入手,将“治未病”健康工程提升到国家健康的战略高度。2019 年 10
月 28 日,国家发布《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强调中医养生保健是老年主动健
康的重要途径。
老年人处在特殊的生理时期,在结构、功能、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表现出体质差异性。
同时,机体生理功能衰退,随着阴阳气血、津液代谢和情志活动的变化,老年性疾病逐渐增多,平和
体质相对较少,偏颇体质较多。本文件主要内容包括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要点和中医药养生保健及治
未病干预指导。
III
T/CACM 1459—2023
老年人中医体质治未病干预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提供了针对老年人的中医药调体治未病干预指南。
本文件适用于 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后的中医药养生保健和调体干预。
本文件适合综合医院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中医院老年科、治未病科、体检中心,基层医疗机
构等相关科室医务人员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国中医药医政发〔2013〕46 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老年人 aged people
世界卫生组织 2016 年发布的《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中,以 60 周岁作为界定老年人
年龄的界限。《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 2 条规定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是 60 周岁。
3.2
中医体质 TCM constitution
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
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
个性特征。
4 老年人中医体质的特征与判定
4.1 老年人中医体质的特征
4.1.1 平和质
1
T/CACM 1459—2023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相对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润泽、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较密有光泽,目光有神,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
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4.1.2 气虚质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多数偏胖,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易头晕,活动量减少,舌淡红,
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偏内向,喜安静。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4.1.3 阳虚质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畏冷,以胃脘、背部、腰膝多见,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
迟。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多沉静。
发病倾向:易患痹证、咳喘、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4.1.4 阴虚质
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偏瘦。
常见表现:眼睛干涩,口燥咽干,鼻干,皮肤干燥、脱屑,偏好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
细数。
心理特征:性格外向,易急躁。
发病倾向:易患便秘、燥证、消渴等病;感邪易从热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
4.1.5 痰湿质
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2
T/CACM 1459—2023
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便溏,苔
腻,脉滑。
心理特征:性格温和、稳重,善于忍耐。
发病倾向:易患鼾症、中风、胸痹等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潮湿环境适应能力差。
4.1.6 湿热质
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
常见表现:面垢油光,口苦或口中异味,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
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心理特征:性格多变,心烦易怒。
发病倾向:易患皮肤湿疹、疮疖、口疮、黄疸等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湿热环境或气温偏高,尤其夏末秋初,湿热交蒸气候较难适应。
4.1.7 血瘀质
总体特征:血行不畅,以肤色晦黯、舌质紫黯等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胖瘦均见。
常见表现:肤色、目眶晦黯,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肢体麻木,好卧,口唇黯淡,舌黯或有
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
心理特征:性格偏浮躁,易健忘。
发病倾向:易患胸痹中风、癥瘕及痛证、血证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
4.1.8 气郁质
总体特征:气机郁滞,以神情抑郁、紧张焦虑等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瘦者为多。
常见表现:神情抑郁,紧张焦虑,烦闷不乐,有孤独感,容易受到惊吓,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心理特征:性格不稳定,敏感多虑。
发病倾向:易患不寐、郁证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适应阴雨天气,春秋季好发。
4.1.9 特禀质
总体特征:过敏体质者,禀赋不耐、异气外侵,以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先天失常者为另一类
特禀质,以禀赋异常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过敏体质者一般无特殊体貌;先天失常者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
常见表现: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风团、咽痒、鼻塞、喷嚏等;先天失常者患遗传性疾病者,有
垂直遗传、先天性、家族性特征。
心理特征:随特禀质不同情况各异。
3
T/CACM 1459—2023
发病倾向: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及药物过敏等;遗传疾病如血友病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差,如过敏体质者对季节变化、异气外侵适应能力差,易引发宿
疾。
4.2 老年人中医体质判定
根据《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见附录 A)前 33 项问题采集信息,每一问题按 5 级
评分,依据其中的《体质判定标准表》(见附录 B)判定体质类型。
5 老年人体质调理方法
下面所列是 9 种基本类型体质的调体干预方法,兼夹体质可参照执行。
5.1 平和质
5.1.1 干预原则
平和质之人,重在维护健康。以保养为主,可适当使用扶正之品,不宜过于强调进补,或选用药
食同源,少用药物为宜。若患疾病时,以辨病、辨证论治为主,重在及时治病,防止因疾病导致体质
偏颇。
5.1.2 饮食调养
具体如下:
a) 调养原则
平和质的饮食调养原则是饮食有节。
b) 调养宜忌
饮食宜粗细粮食合理搭配,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食品,不要过饥
过饱,也不要进食过冷过烫或不洁饮食,注意戒烟限酒。
c) 四时饮食调养
1) 春宜多食蔬菜,如菠菜、芹菜、春笋、荠菜、豆芽等。
2) 夏宜多食新鲜水果,如西瓜、番茄、菠萝等;其他清凉生津茶饮或食品,如鲜芦根、绿
豆、冬瓜、苦瓜、黄瓜、生菜、金银花、菊花等均可酌情食用,以清热祛暑。
3) 长夏宜选用茯苓、藿香、山药、莲子、薏苡仁、扁豆、丝瓜等利湿健脾之品,不宜进食
滋腻碍胃的食物。
4) 秋宜食用濡润滋阴之品以保护阴津,如北沙参、麦冬、阿胶、甘草等。
5) 冬宜选用温补之品,如生姜、肉桂、羊肉等温补之品。
d) 药膳举例
1) 春季药膳,如荠菜鸡蛋汤、干烧春笋鸡块。
2) 夏季药膳,如苦瓜黄豆煲排骨、绿豆粳米汤。
3) 秋季药膳,如百合杏仁银耳羹、秋梨膏。
4) 冬季药膳,如山药核桃羊肉汤、桂圆花生排骨汤。
4
T/CACM 1459—2023
注:体质药膳举例补充说明见附录 C。
5.1.3 情志调摄
宜保持平和的心态。可根据个人爱好,选择弹琴、下棋、书法、绘画、听音乐、阅读、旅游、种
植花草等放松心情。
5.1.4 起居调护
起居宜规律,睡眠要充足,劳逸相结合,穿戴求自然。坚持规律作息,不要过度劳累。饭后宜缓
行百步,不能食后即睡。
5.1.5 运动锻炼
形成良好的运动健身习惯,可根据个人爱好和耐受程度,选择运动健身项目。老年人可适当散步、
打太极拳、全套八段锦、全套六字诀等。全套六字诀采用呼吸相等的平补平泻法等,每字音 6 次,共
36 次为一遍,呼吸时间相等。运动项目根据自身状况酌情选择。
5.1.6 穴位保健
选穴:涌泉、足三里。
功效:涌泉穴是人体保健要穴,具有滋补肝肾、健脑明目的功效。足三里穴可健脾和胃、益气生
血,是人体养生保健要穴。
操作:用大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压穴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以穴位感到酸胀为度,按揉 2 min~
3 min。每天操作 1 次~2 次。
5.2 气虚质
5.2.1 干预原则
气虚质者多元气虚弱,调体法则为培补元气、补气健脾。
5.2.2 饮食调养
具体如下:
a) 调养宜忌
宜选用性平偏温、健脾益气的食物,尽量少吃或不吃空心菜、槟榔、生萝卜等耗气的食物。
不宜多食生冷苦寒、辛辣燥热的食物。
b) 适宜食物
动物性食物:如牛肉、鸡肉、鸡蛋、鹌鹑(蛋)等。
谷类及豆类食物:如大米、莲子、白扁豆、黄豆、豆腐等。
果蔬类食物:如南瓜、大枣、山药、胡萝卜、香菇等。
c)
药膳举例
如黄芪童子鸡、山药粥;气虚质药茶配方(Ⅲ类推荐,E级证据)。
5.2.3 情志调摄
5
T/CACM 1459—2023
心态宜乐观,不可过度劳神。宜适合多收听宫音、商音、徵音。因为宫音入脾、商音入肺、徵音
入心。肺主气、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需要心脉的推动。可多收听古琴曲中的《流水》《阳春》《长
清》《鹤鸣九皋》《文王操》以及笛子曲中的《喜相逢》等。
5.2.4 起居调护
起居勿过劳。提倡劳逸结合,不要过于劳作,以免损伤正气。平时应避免汗出受风。居室环境应
采用明亮的暖色调。
5.2.5 运动锻炼
运动宜柔缓。气虚质之人锻炼宜采用低强度、多次数的运动方式,适当地增加锻炼次数,而减少
每次锻炼的总负荷量,控制好运动时间,循序渐进地进行。不宜做大负荷运动和大出汗的运动,忌用
猛力和做长久憋气的动作,以免耗伤元气。
可选择比较柔和的传统健身项目,如八段锦。在做完全套八段锦动作后,可强化“调理脾胃须单
举”,以健脾益气。六字诀中强化“呬(音戏)”,采用补法,即吸长呼短吐字不出音。避免剧烈运
动。
还可采用提肛法防止脏器下垂。提肛法:全身放松,注意力集中在会阴肛门部。首先吸气收腹,
收缩并提升肛门,停顿 2 s~3 s 之后,再缓慢放松呼气,如此反复 10 次~15 次。
5.2.6 穴位保健
选穴:气海、关元。
功效:气海穴具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补益回阳之功。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
操作:用掌根着力于穴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每个穴位按揉 2 min~3 min,每天操作 1 次~
2 次。还可以采用艾条温和灸,增加温阳益气的作用。点燃艾条或借助温灸盒,对穴位进行温灸,每次
10 min。温和灸可每周操作 1 次。
其他:可使用三伏贴及三九贴进行贴敷以培补元气、补肺健脾。方药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甘遂、
白芥子、延胡索及细辛,穴位可选用肺俞、百劳以及膏肓等。(Ⅲ类推荐,D 级证据)
5.3 阳虚质
5.3.1 干预原则
阳虚质者多元阳不足,调体法则为补肾温阳,益火之源。
5.3.2 饮食调养
具体如下:
a) 调养宜忌
宜选用甘温补脾阳、温肾阳为主的食物。少食生冷、苦寒、黏腻食物,如田螺、螃蟹、海带、
紫菜、芹菜、苦瓜、冬瓜、西瓜、香蕉、柿子、甘蔗、梨、绿豆、蚕豆、绿茶、冷冻饮料等。
即使在盛夏也不要过食寒凉之品。
b) 适宜食物
6
T/CACM 1459—2023
动物性食物:如羊肉、虾、带鱼、黄鳝等。
谷类及豆类食物:如糯米、高粱等。
果蔬类食物:如核桃、栗子、腰果、松子、荔枝、龙眼、生姜、韭菜、茴香等。
其他食物:如肉桂、辣椒、花椒、红茶等。
c) 药膳举例
如当归生姜羊肉汤、韭菜炒胡桃仁。
5.3.3 情志调摄
心态要阳光。宜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利事件,及时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
宜多听角音、徵音,因角音入肝、主疏泄,徵音入心、主血脉,振奋阳气,增加人体活力,如古琴曲
《流水》《酒狂》《欸乃》等。另宜欣赏激昂、高亢、豪迈的音乐,如《黄河大合唱》等。
5.3.4 起居调护
起居要保暖。居住环境以温和的暖色调为宜,不宜在阴暗、潮湿、寒冷的环境下长期工作和生活。
(Ⅲ类推荐,D级证据)
5.3.5 运动锻炼
运动避风寒。宜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适当进行舒缓柔和的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在大风、大寒、大
雪的环境中锻炼。(Ⅲ类推荐,D 级证据)日光浴、空气浴是较好的强身壮阳之法。也可选择八段锦,
在完成整套动作后将“两手攀足固肾腰”加做 1 遍~3 遍,以强肾健体。六字诀中强化“吹”,采用补
法,即吸长呼短吐字不出音,每字音 6 次,共 36 次为一遍。运动锻炼强度适宜,避免大汗出使阳气更
伤。
5.3.6 穴位保健
选穴:关元、命门。(Ⅴ类推荐,D 级证据)
功效: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命门穴属督脉,位于腰部,腰为肾之府,且督脉起
于胞中,贯脊属肾,故可治疗腰骶痛及肾阳虚衰之下肢痿痹、遗精阳痿诸疾。
操作:两穴均可采用温和灸的方法,点燃艾条或借助温灸盒,对穴位进行温灸,每次 10 min。每
周进行 1 次。关元穴还可采用掌根揉法,按揉每穴 2 min~3 min,每天 1 次~2 次。也可配合摩擦腰
肾法温肾助阳,以手掌鱼际、掌根或拳背摩擦两侧腰骶部,每次操作约 10 min,以摩擦至皮肤温热为
度,每天 1 次。
5.4 阴虚质
5.4.1 干预原则
阴虚质者多真阴不足,调体法则为滋补肾阴、壮水制火。
5.4.2 饮食调养
具体如下:
a) 调养宜忌
7
T/CACM 1459—2023
宜选用甘凉滋润的食物。少食温燥、辛辣、香浓的食物,如羊肉、韭菜、茴香、辣椒、葱、
蒜、葵花籽、酒、咖啡、浓茶,以及荔枝、龙眼、樱桃、杏、大枣、核桃、栗子等。(Ⅴ类
推荐,D级证据)
b) 适宜食物
动物性食物:如鸭肉、猪瘦肉、海参、鳖、海蜇等。
谷类及豆类食物:如黑芝麻、小麦等。
果蔬类食物:如百合、枸杞子、桑椹子、梨、荸荠、甘蔗等。
其他食物:如蜂蜜、银耳、燕窝等。
c) 药膳举例
如蜂蜜银耳蒸百合、莲子百合鲍鱼汤。
5.4.3 情志调摄
心态要淡泊,音乐要舒缓。宜加强自我修养、培养自己的耐性,尽量减少与人争执、动怒,不宜
参加竞争胜负的活动,可在安静、优雅环境中练习书法、绘画等。宜多听羽音、商音。羽音入肾,为
水之下源,商音入肺为水之上源,如羽调古琴曲《乌夜啼》《稚朝飞》及商调式古琴曲《长清》《鹤
鸣九皋》《白雪》《潇湘水云》等。另宜欣赏曲调轻柔、舒缓的音乐,如舒伯特《小夜曲》《摇篮曲》
等。
5.4.4 起居调护
起居忌熬夜,环境宜安静。睡好“子午觉”。避免熬夜及在高温酷暑下工作,不宜洗桑拿、泡温
泉。节制房事,勿吸烟。注意防晒,保持皮肤湿润,宜选择蚕丝等清凉柔和的衣物。
5.4.5 运动锻炼
运动勿太过。宜做中小强度的运动项目(Ⅴ类推荐,D 级证据),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不
宜进行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避免在炎热的夏天或闷热的环境中运动,不宜桑拿。可选择八段锦,
在做完八段锦整套动作后将“摇头摆尾去心火”加做 1 遍~3 遍,以降心火。也可选择太极拳、太极剑
等。六字诀中强化“呵”,采用补法,即吸长呼短吐字不出音,每字音 6 次,共 36 次为一遍。
5.4.6 穴位保健
选穴:太溪、三阴交。(Ⅴ类推荐,E 级证据)
功效:太溪穴为肾经的原穴,具有滋阴补肾、强健腰膝的功效。三阴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
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具有健脾益血、调肝补肾之功。
操作:采用指揉的方法,每个穴位按揉 2 m in~3 m in,每天操作 1 次~2 次。
5.5 痰湿质
5.5.1 干预原则:
痰湿质者多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调体法则为健脾祛湿、化痰泄浊。
5.5.2 饮食调养
8
T/CACM 1459—2023
具体如下:
a) 调养宜忌
痰湿质者宜选用健脾助运、祛湿化痰的食物,少食肥、甜、油、黏(腻)的食物(Ⅰ类推荐,
A级证据)。饮食不宜过饱,要吃七分饱,忌暴饮暴食和进食速度过快。
b) 适宜食物
动物性食物:如鲤鱼、鲫鱼、鲈鱼、海带、海蜇、文蛤等。
谷物及豆类食物:如扁豆、薏苡仁、赤小豆等。
果蔬类食物:如冬瓜、山药、荷叶、白萝卜、生姜、荠菜、紫菜等。
c) 药膳举例
如山药冬瓜汤、赤豆鲤鱼汤、薏苡仁粥。
5.5.3 情志调摄
心态要积极,音乐宜奋进。痰湿质者由于痰湿内蕴,阻遏阳气,易产生疲倦感。痰湿质者宜多参
加社会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可以适当听一些节奏强烈、轻快振奋的音乐,如斯特劳思的圆舞
曲系列,比才的卡门序曲,拉德茨基进行曲、二胡《赛马》等。
5.5.4 起居调护
起居避潮湿。不宜在潮湿的环境里久留,在阴雨季节要注意避免湿邪的侵袭,在湿冷的气候条件
下要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受寒淋雨。衣着应透气散湿,面料以棉、麻、丝等透气散湿的天然纤维为主。
5.5.5 运动锻炼
运动应持久。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运动锻炼。针对单纯性肥胖的体育健身
方法大都适合痰湿质的人,如散步、慢跑、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武术,以及适合自己的各
种舞蹈。应当做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所有中小强度较长时间的全身运动都属于有氧运动(Ⅰ类推荐,
A 级证据)。一般热身 15 min 左右,开始慢慢增加频率,运动量为 1 h 最佳。运动时间应当在下午 2:00~
4:00 阳气极盛之机,运动环境温暖宜人,但夏季宜稍晚点运动,避免中暑。可选择八段锦,在做完八
段锦整套动作后将“双手托天理三焦”加做 1 遍~3 遍,以疏通水道,运行水液。六字诀中强化“嘻”,
采用泻法,即吸短呼常吐字出音,每字音 6 次,共 36 次为一遍。
5.5.6 穴位保健
选穴:丰隆、足三里。
功效:丰隆穴为胃经络穴,联络脾经,能调治脾胃,为化痰要穴,具有化湿祛痰的功效;足三里
为胃之下合穴,具有补益脾胃、健脾化痰的功效。
操作:采用指揉、刮痧、艾灸等方法。每个穴位按揉 2 min~3 min,每天操作 1 次~2 次。每穴
艾灸 10 min,每天 1 次。
5.6 湿热质
5.6.1 干预原则
9
T/CACM 1459—2023
湿热质者多湿热蕴结不解,调体法则为分消湿浊、清泄伏热。
5.6.2 饮食调养
具体如下:
a) 调养宜忌
宜食用甘寒或苦寒的清利化湿食物。少食羊肉、动物内脏等温热肥厚油腻之品,以及韭菜、
生姜、辣椒、胡椒、花椒及火锅、烹炸、烧烤等辛温助热的食物。
b) 适宜食物
动物性食物:如泥鳅、田螺、鸭肉等。
谷物及豆类食物:如绿豆(芽或糕)、赤小豆、薏苡仁等。
果蔬类食物:如马齿苋、芹菜、黄瓜、苦瓜、西瓜、冬瓜、丝瓜、莲藕、荸荠、梨、莲子、
茯苓等。
其他食物:绿茶、花茶。
c) 药膳举例
如泥鳅炖豆腐、绿豆藕。
5.6.3 情志调摄
心情宜稳定,音乐要舒缓。湿热质宜稳定情绪,尽量避免烦恼,可选择不同形式的兴趣爱好。宜
多听宫音、羽音,宫音入脾,健脾化湿;羽音入肾,滋阴清热,如古琴曲《山居秋暝》《忆故人》等。
另宜多听流畅悠扬舒缓有镇静作用的音乐,如古筝《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等。
5.6.4 起居调护
避免居住潮湿、闷热。居室宜干燥、通风良好,避免居处潮热,可在室内用除湿器或空调改善湿、
热的环境。选择款式宽松,透气性好的天然棉、麻、丝质服装。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皮肤病变。
5.6.5 运动锻炼
根据个人身体情况,可选择中长跑、游泳、各种球类、武术等运动,但运动量要适宜。夏季应避
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活动,在秋高气爽的季节,经常选择爬山登高,更有助于祛除湿热。可选择八段锦,
在做完八段锦整套动作后将“攒拳怒目增气力”加做 1 遍~3 遍,以疏泄肝气。六字诀中强化“嘘”,
采用泻法,即吸短呼常吐字出音,每字音 6 次,共 36 次为一遍。
5.6.6 穴位保健
选穴:支沟、阴陵泉。
功效:支沟为三焦经的经穴,具有清热理气,降逆通便的功效;阴陵泉为脾经的合穴,具有健脾
利湿的功效。两穴合用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湿热可从大小便而出。
操作:采用指揉的方法,每个穴位按揉 2 m in~3 m in,每天操作 1 次~2 次。可拔罐、刮痧。
5.7 血瘀质
5.7.1 干预原则
10
T/CACM 1459—2023
血瘀质者多血脉瘀滞不畅,调体法则为活血祛瘀,疏通经络。
5.7.2 饮食调养
具体如下:
a) 调养宜忌
宜选用具有调畅气血作用的食物,如生山楂、醋、玫瑰花、桃仁(花)、黑豆、油菜等。少
食收涩、寒凉、冰冻之物,如乌梅、柿子、石榴、苦瓜、花生米(去衣),以及高脂肪、高
胆固醇、油腻食物,如蛋黄、虾、猪头肉、奶酪等。对非饮酒禁忌者,适量饮用葡萄酒或糯
米酒,对促进血液循行有益。
b) 适宜食物
谷物及豆类食物:黑豆、燕麦、小米。
果蔬类食物:生山楂、柠檬、金橘、番木瓜、桃仁、油菜、丝瓜、黑木耳。
其他食物:玫瑰花、月季花、合欢花、醋、红糖、桂皮、砂仁、小茴香、八角茴香等。
c) 药膳举例
如山楂桃仁露、延寿黑宝粥。
5.7.3 情志调摄
遇事宜沉稳,音乐要舒畅。努力克服浮躁情绪,宜多听角音、徵音,徵音入心,心主血脉,其华
在面,角音入肝,肝主疏泄,如古琴曲《阳春》《高山》《山居吟》等。另宜欣赏流畅抒情的音乐,
如《春江花月夜》等。
5.7.4 起居调护
起居要避寒,劳逸相结合。居室宜温暖舒适,不宜在阴暗、寒冷的环境中长期工作和生活。衣着
宜宽松,注意保暖,保持大便通畅。
5.7.5 运动锻炼
运动要坚持。应多采用一些有益于促进气血运行的运动项目,坚持经常性锻炼,持之以恒。如各
种舞蹈、步行健身法、徒手健身操、易筋经、保健功、导引、按摩、太极拳(Ⅰ类推荐,D 级证据)、
太极剑、五禽戏或者八段锦。可选择八段锦,在做完八段锦整套动作后将“背后七颠百病消”加做 1
遍~3 遍,以全身抖动,疏通经脉。六字诀中强化“嘘”,采用泻法,即吸短呼常吐字出音,每字音 6
次,共 36 次为一遍。
血瘀质的人心血管机能较弱,锻炼强度应视身体情况而定,不宜做大强度、大负荷的体育锻炼,
而应该采用中小负荷、多次数的锻炼。血瘀质的人在运动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感觉,如有下列情况之
一,应当停止运动,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如胸闷或绞痛、呼吸困难、特别疲劳、恶心、眩晕、头痛、
足关节、膝关节疼痛、髋关节疼痛、两腿无力、行走困难、心慌等。
5.7.6 穴位保健
选穴:期门、血海。(Ⅰ类推荐,B 级证据)
11
T/CACM 1459—2023
功效:期门穴为肝经的募穴,具有疏肝理气活血的作用。血海穴脾经的腧穴,具有补血活血的功
效。
操作:采用指揉的方法,每个穴位按揉 2 min~3 min,每天操作 1 次~2 次。也可采用艾灸疗法,
每次 15 min~30 min,每日 1 次。
5.8 气郁质
5.8.1 干预原则
气郁质多气机郁滞,调体法则为疏肝行气、开郁散结。
5.8.2 饮食调养
具体如下:
a) 调养宜忌
宜选用具有理气解郁作用的食物。少食收敛酸涩的食物(Ⅲ 类推荐,D级证据),如石榴、
乌梅、青梅、杨梅、草莓、杨桃、酸枣、李子、柠檬、南瓜、泡菜等。
b) 适宜食物
谷物及豆类食物:小麦、大麦、刀豆等。
果蔬类食物:金橘、柑橘、柚子;黄花菜、薄荷、佛手瓜、萝卜、香菜、洋葱、芹菜、海带
等。
其他食物:开心果、胡椒、橘皮、紫苏等。
c) 药膳举例
如玫瑰大麦茶、黄花菜羊肝汤。
5.8.3 情志调摄
心态要乐观,音乐要欢快。根据“喜胜忧”的原则,应鼓励老人主动寻求快乐,多参加社会活动、
集体文娱活动;常看喜剧、滑稽剧、听相声,以及富有鼓励、激励意义的电影、电视剧,勿看悲剧、
苦剧;宜多听角音和徵音。角音入肝,能疏肝理气;徵音入心,振奋心阳,如古琴曲《渔歌》《高山》
等。另宜欣赏节奏欢快、旋律优美、能振奋精神的乐曲如《金蛇狂舞》等;多读积极的、鼓励的、富
有乐趣的、展现美好生活前景的书籍,以培养开朗、豁达的心态;在名利上不计较得失,知足常乐;
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和事。(Ⅲ 类推荐,D级证据)
5.8.4 起居调护
起居宜保暖。气郁质者气血郁滞不畅,因此居室应该选择向阳的朝向,向阳的居室温暖明亮,有
利于气郁质的调养。花草可以移情易性,房间内或阳台上可以摆放一些带有香气的玫瑰花、月季花、
茉莉花、夜来香、栀子花、君子兰等。气郁质的老人宜穿色彩鲜艳的衣服,比如红色、粉色、黄色、
橘色、天蓝色等暖色调的衣服。
5.8.5 运动锻炼
12
T/CACM 1459—2023
群体运动调气机。运动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和运行,气郁质宜每天都坚持有适量的体育锻炼。如
和同龄人一起跳广场舞、打门球、散步;或者晨起打太极拳、练易筋经等养生功;如果喜欢唱歌,也
可以在公园和同龄人一起合唱或独唱。也可参与下棋、打牌等娱乐活动,分散注意力。(Ⅲ 类推荐,
D 级证据)亦可选择八段锦,在做完八段锦整套动作后将“左右开弓似射雕”加做 1 遍~3 遍,以疏肝
理气。六字诀中强化“嘘”,采用泻法,即吸短呼常吐字出音,每字音 6 次,共 36 次为一遍。
5.8.6 穴位保健
选穴:太冲、合谷。(Ⅴ类推荐,E 级证据)
功效: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能够疏肝理气,缓解气郁的功效。合谷穴为大肠经的原穴,具有行
气通络,镇静止痛的功效。两穴配合,被称作“四关穴”,具有调理全身气机的作用。
操作:采用指揉的方法,每个穴位按揉 2 m in~3 m in,每天操作 1 次~2 次。可刮痧、艾灸。
5.9 特禀质
5.9.1 干预原则
特禀质多是由于先天性或遗传因素所形成的一种特殊体质类型。对于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或生理
缺陷,一般无特殊调治方法;或从亲代调治,防止疾病遗传。过敏质是特禀质的一种特殊类型,调理
之法或益气固表,或凉血消风,总以纠正过敏体质为法。
5.9.2 饮食调养
上一章:T/CACM 1463-2023 糖尿病前期治未病干预指南 下一章:T/CACM 1465-2023 高血压病治未病干预指南

相关文章

T/CACM 1460-2023 成年人中医体质治未病干预指南 T/CACM 1461-2023 偏颇体质人群治未病干预指南 T/CACM 1107-2018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 亚健康中医干预 T/CACM 1114-2018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 药茶调理偏颇体质 T/CACM 1111-2018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 产后体质偏颇状态调理 T/CACM 1119-2018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 六字诀养生功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T/CACM 1097-2018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 体质调理 T/CACM 1475-2023 哮喘治未病干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