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97.195
CCS Y 88 14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T 3192—2024
古建筑壁画揭取保护修复技术要求
2024 - 12 - 31 发布
2025 - 03 - 31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14/T 3192—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5 测绘记录 ........................................................................... 2
6 揭取前预处理 ....................................................................... 2
7 壁画揭取 ........................................................................... 4
8 壁画修复 ........................................................................... 5
9 壁画复原安装 ....................................................................... 6
10 档案管理 .......................................................................... 6
参考文献 .............................................................................. 7
I
DB 14/T 3192—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文物局提出。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0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博物院、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山西文化旅游职业大学、太原理工
大学、深圳市华图测控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晶晶、祁朝丽、丁茜、呼艳、张立志、席九龙、柏小剑、刘晚香、龚钰轩、
龚德才、陈汾霞、钟家让、王泽昊。
II
DB 14/T 3192—2024
古建筑壁画揭取保护修复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古建筑壁画揭取保护修复工作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测绘记录、揭取前预处理、
壁画揭取、壁画修复、壁画复原安装、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古建筑壁画揭取保护修复方案设计和工程实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30235 古代壁画保护修复档案规范
WW/T 0082 古建筑壁画数字化测绘技术规程
WW/T 0031 古代壁画脱盐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30235、WW/T 008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壁画揭取
在确保壁画安全的条件下,通过科学合理的物理剥离技术,将古建筑壁画的颜料层和地仗层与其支
撑体彻底分离的处理过程,简称“揭取”。
切割线
尽可能不破坏壁画画面完整性,根据壁画画面内容,并结合壁画原有裂隙、保存状况和现场操作空
间等因素,在壁画表面确定的切割壁画揭取分块最优位置的线。
开缝
在揭取壁画分块前,沿已确定的切割线,运用传统方法垂直于壁画表面切割壁画的颜料层和地仗层,
使相邻壁画彻底断开,切至支撑体为止,便于壁画分块揭取。
支护夹板
在壁画揭取、移动过程中,为确保壁画不受损伤,用于支顶、夹护和承托壁画的护板。一般由支撑
层和软垫层组成。
支顶架
在壁画揭取、移动过程中,用于承托“支护夹板”并支顶已揭取壁画的可移动支撑架。
1
DB 14/T 3192—2024
过渡层
壁画揭取后,制作于壁画地仗层和支撑体表面的结构层,可提高揭取后壁画整体强度,并为回贴壁
画提供准备层,具有隔离、缓冲和黏结作用。
注: 破坏过渡层可将壁画与其支撑体再次分离,实现“可逆性修复”。
可移动支撑体
为壁画复原安装制作的支撑体结构,用于增强壁画的强度和稳定性,便于壁画移动和固定。
壁画复原安装
将揭取的壁画在原建筑物内安装归位的处理过程。
4 基本要求
古建筑壁画应优先选择原位保护,当原位已不适合壁画长期安全保存且揭取保护是当前唯一有效
的保护手段时,选择揭取保护。主要包括以下情况:
—— 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的影响,不揭取无法保证壁画安全;
—— 因壁画依附的古建筑搬迁、拆除或修缮保护,不揭取无法保证壁画安全;
—— 因壁画所处环境对壁画安全保存持续产生威胁,且无法阻断引发壁画病害诱因,不揭取无
法保证壁画安全;
—— 因壁画损伤严重且在原位无法修复。
5 测绘记录
在壁画揭取保护修复前及揭取保护修复各阶段,按照WW/T 0082要求进行数字化测绘。
6 揭取前预处理
表面清理
6.1.1 一般要求
壁画揭取前,在不损伤壁画的条件下,清理壁画表面污染物,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清理前,应分析评估壁画表面污染物类型及成因,明确清洗部位、清洗程度、清洗材料和清洗
工艺等;
b) 影响壁画安全的有害污染物应尽可能彻底清理,对于目前稳定且对壁画无害的污染物,应清理
到可识别画面状况及线条轮廓为宜,不应过度清理;
c) 清理宜以物理方法为主,难以清除的污染物可使用化学方法。化学清除,应控制使用化学材料
的范围及用量,达到有效清除污染物并消除残留物,确保对壁画颜料不造成损伤。
d) 清理应根据污染物的类型、范围和层次结构,逐层、分区进行,从不重要部位逐步过渡到重要
部位。不同色彩区域应分开清理,避免不同区域颜料颗粒交叉污染;
e) 清理后,确保壁画表面整体效果协调,画面不留磨损和冲蚀痕迹,不产生“二次污染”。
6.1.2 积尘清除
2
DB 14/T 3192—2024
积尘主要是壁画表面的浮尘、浮土等,一般宜采用吹、刷、吸、粘等技术手段清除。
6.1.3 结垢清除
结垢是与壁画表层有一定结合、较顽固的固结物,可根据结垢状态采用物理方法或溶剂进行浸湿、
软化后清除。
6.1.4 油烟等污染物清除
油污、烟熏以及涂料等污染物,与壁画表面结合紧密,一般用化学方法清除。
6.1.5 动物、微生物代谢物等的清除
鸟粪、霉斑等与壁画表面的结合比较紧密,可先用溶剂浸湿、软化后用棉签滚擦,配合传统方法清
除。对仍难以清除的部分污染物,再用化学方法清除。
颜料层、地仗层加固
6.2.1 一般要求
对颜料层、地仗层正面进行加固,使其结构稳定,避免或减少壁画在揭取和移动过程中受到损伤。
应符合以下要求:
a) 颜料层加固:不改变壁画颜料成分,不改变画面色度和清晰度,确保颜料层与地仗层结合稳定;
b) 地仗层加固:加固强度应满足壁画揭取需求,且不应对颜料层造成污染和损伤;
c) 使用有机溶剂时,应消除对古建筑、工作人员和周边环境的安全隐患。
6.2.2 颜料层粉化加固
按浓度梯度渗透法,选配适宜浓度的加固剂以喷雾或滴注方式加固。一般粉化严重采用喷雾,防止
颜料颗粒流动;粉化较轻则采用滴注,确保渗透加固效果。
6.2.3 颜料层起甲加固
用注射器针头伸入起甲颜料层底部注入适宜浓度的加固剂,借助按压工具(如:棉托)隔着塑料薄
膜轻压复位。
6.2.4 地仗层起翘回贴
用适宜的试剂对起翘的地仗层进行软化处理,选配适宜浓度的加固剂以喷雾或滴注方式渗透地仗
层,借助按压工具(如:棉托)隔着塑料薄膜压实回贴。
6.2.5 地仗层酥碱、粉化加固
按浓度梯度渗透法,选配适宜浓度的加固剂以喷雾或滴注的方式渗透地仗层,使地仗层结合牢固,
增强其稳定性。
6.2.6 地仗层残缺、裂缝修补加固
采用与原地仗层相同的材料和工艺对地仗层正面残缺和裂缝进行修补加固。
修补前先清除地仗层残缺和裂缝中尘土和杂物等,修补时避免污染周边画面。填补分次进行,不应
一次到位,防止收缩出现裂隙。补全后与周边地仗层观感接近;地仗层为白灰层时,直接用白灰泥覆盖
找平,白灰地仗层厚度与原地仗层一致。
3
DB 14/T 3192—2024
确定切割线
6.3.1 确定整块揭取或分块揭取
壁画揭取满足以下条件应优先选择整块揭取,即将每面支撑墙体上的壁画整体揭取。不满足则选择
分块揭取。
a) 壁画结构稳定,整块揭取时不会发生损伤;
b) 古建筑内有可供壁画整块揭取、移动、修复和安装的安全空间;
c) 已有成熟、可靠的整块揭取技术方案。
6.3.2 确定切割线
壁画分块揭取时,应先确定切割线并画线标注,确定切割线后,为壁画揭取分块编号,测量壁画画
面总尺寸及各分块尺寸,并绘制“壁画平面编号图”“壁画分块尺寸图”及“壁画分块关系图”。确定
切割线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切割线位置应首选壁画无图案空白处,若壁画存在裂隙,可选择裂隙处;若壁画画面由多个单
元组成,可按绘画单元确定切割线;切割线应避开画面重要部位(如:人物的面部和手部,器
物的精细部位等);
b) 切割线宜采用直线,若画面内容复杂,不能完全使用直线,可采用斜线;
c) 分割后的画块尺寸不必统一规格,该大则大,该小则小。
画面临时防护
为避免或减少壁画揭取和移动过程中造成损伤,揭取前,一般采用贴纸、贴布进行画面临时防护,
应符合以下要求:
a) 贴纸、贴布的黏结剂与壁画颜料层的加固剂应为不同性质的材料(分为:溶剂性与水溶性),
且对壁画无伤害;
b) 贴纸、贴布选择水溶性黏结剂时,为防止其霉变,应加入适量的防霉剂;
c) 贴纸、贴布应平整、紧贴、无气泡、无遗漏;
d) 涂胶、贴纸、贴布均不可覆盖切割线。
7 壁画揭取
预制支护夹板和支顶架
7.1.1 制作支护夹板
壁画揭取前,根据壁画整块或揭取分块的大小和形状,预先制作支护夹板,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支护夹板支撑层的刚性和强度,足以承受壁画重量以及壁画揭取和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冲击
和震动;
b) 支护夹板软垫层,一般用棉花或海绵等柔软材料制成,应有效吸收和减弱壁画揭取和移动过程
中产生的冲击和震动,且有助于壁画更好地依附于支护夹板上。
7.1.2 制作支顶架
壁画揭取前,用刚性材料预先制作支顶架,支顶架可承受揭取后壁画和支护夹板的总重量,支顶架
下安装滑轮,便于移动。
揭取方法
4
DB 14/T 3192—2024
在确保壁画结构稳定,揭取时不会发生损伤的情况下。在壁画正面支顶支护夹板,采用以下一种或
几种方法整块或分块揭取壁画,将揭取后的壁画及支护夹板固定于支顶架上,将壁画存放于干燥、安全
的地方,水平放置、不可叠压。
a) 铲取:用于地仗层较厚的情况。铲取时从壁画的一侧切缝下铲,由下向上垂直铲取,边铲取边
轻轻撬动壁画,操作时避免铲到画面。当壁画脱离支撑墙体时,将壁画连同支护夹板迅速放平,
减少其从支护夹板滑脱的可能性;
b) 锯取:使用钢锯或线锯切割,使壁画地仗层与支撑体之间分离;
c) 拆墙揭取:用于不需要保留原支撑墙体或原支撑墙体需要重新砌筑的情况,有利于壁画整块揭
取。从上而下顺次拆除支撑墙体,确保支撑墙体与地仗层彻底分离,并避免将壁画带下。在拆
墙过程中,应同时不断加固、夹护地仗层,边揭取边固定壁画,避免壁画向墙体方向倾倒或壁
画自身的重量将其下部压垮。
整块揭取
按照7.2的揭取方法整块揭取壁画。
分块揭取
7.4.1 开缝
在揭取壁画分块前,先开缝,开缝宽度一般控制在0.2cm~0.5cm之间。若壁画空鼓面积较大或地仗
层与支撑体黏结强度过低,开缝前应在壁画表面支顶支护夹板,确保壁画安全。
7.4.2 揭取
按照7.2的揭取方法分块揭取壁画,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壁画分块的揭取顺序通常自每面墙一端开始,如果壁画分块分上下两层时,应先上后下揭取,
优先揭取状况较差的壁画揭取分块;
b) 在支护夹板上标注壁画分块编号,编号与“壁画平面编号图”上的一致。
8 壁画修复
修整地仗层
壁画揭取后修整地仗层背面,一般包括地仗层减薄、脱盐、加固和制作过程层。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减薄:一般采用刮、削、磨等传统方法,将地仗层减薄至 1.0cm 左右,减薄后清理表面,使其
平整、干净;
b) 脱盐:按照 WW/T 0031 规定进行脱盐处理;
c) 加固: 选配适宜浓度的加固剂对地仗层背面进行渗透加固;对于存在凹凸不平和裂隙的地仗
层,采用与原地仗层相同的材料和工艺加固、补平,使其厚度均匀,表面平整、干净,且不应
破坏原地仗层、不应引发其他有害反应。干燥后黏结纱布,增加其整体强度和韧性;
d) 制作过渡层:采用与壁画原地仗层相同材料和工艺,在地仗层表面制作过渡层。
清除画面临时防护
逐层清除贴布、贴纸。黏结剂溶解时间适度,揭布、揭纸力度适当,避免造成颜料层脱落。
画面修复
5
DB 14/T 3192—2024
画面修复,应符合以下要求:
a) 画面残留黏结剂清除:清除画面加固和贴纸、贴布残留的黏结剂,使画面整洁、干净,清除时
防止颜料脱落;
b) 壁画表面缺失修补:采用与壁画表层相同的材料和工艺修补壁画表面缺失部分,修补分次进行,
避免开裂,修整壁画揭取分块四周侧立面,确保壁画分块拼接时结合紧密;
c) 画面补绘、随色:以壁画表面清理后的照片(数字正射影像图)为依据,按照原壁画规制、纹
饰图案,采用原材料、原工艺对画面缺失部分进行补绘,无依据不补绘。补绘后随色,达到画
面色彩协调又可识别。
9 壁画复原安装
制作过渡层
采用与壁画原地仗层相同的材料和工艺,在支撑体(原支撑墙体或可移动支撑体)表面制作厚度约
1.0cm的过渡层。
原位回贴
通过以下方式原位回贴壁画,确保画面拼接准确、完整、无错位,恢复壁画画面整体性以及与古建
筑的协调性。
a) 直接回贴:将壁画通过过渡层黏结固定于原建筑支撑墙体,恢复其原貌;
b) 通过可移动支撑体回贴:将壁画通过过渡层黏结固定于以木框架、蜂窝铝板等材料制作的可移
动支撑体上,再将可移动支撑体固定于原建筑支撑墙体,不破坏古建筑和壁画的原有风貌。
修补拼接缝
壁画复原安装后,清理壁画揭取分块拼接处多余黏结物和污染物。采用壁画表层相同的材料和工艺,
分多次填补壁画表面拼接缝,使壁画画面平整、干净。
画面拼接缝补绘、随色
按照8.3 c)要求对画面拼接缝补绘、随色。
10 档案管理
按照GB/T 30235规定对古建筑壁画揭取保护修复全过程进行档案建设。
6
DB 14/T 3192—2024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年11月5日实施,2024年11月8日修订。
[2]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委员会,2000年10月实施,2015年修
订。
[3] GB/T 30236-2013 古代壁画保护修复方案编制规范。
[4] GB/T 30237-2013 古代壁画病害与图示。
[5] WW/T 0006-2023 古代壁画现状调查规范。
[6] WW/T 0037-2012 古建筑彩画保护修复技术要求。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