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50/T 1712-2024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DB50/T 1712-2024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67.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20 09:39:03



相关搜索: 规范 生产技术 机械化 马铃薯 全程 生产技术

内容简介

DB50/T 1712-2024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ICS 65.020.01
CCS B 05 50

庆 市 地 方 标 准
DB50/T 1712—2024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2024 - 11 - 27 发布
2025 - 02 - 27 实施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0/T 1712—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提出。
本文件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归口和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西南大学、巫溪县种植业发展服
务中心、巫溪县薯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州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振霖、李平、舒进康、赵雨佳、欧建龙、李明生、冯伟、周克友、钟巍然、
刘程、王开周、陈永春、古愉川、梁峰铭、刘晓菱、曾祥利。
I
DB50/T 1712—2024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坡度不大于 15°的丘陵山地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九)
GB 18133 马铃薯种薯
GB/T 24677.1 喷杆喷雾机 技术条件
JB/T 7284 动力喷雾机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499 旋耕机作业质量
NY/T 648 马铃薯收获机 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NY/T 650 喷雾机(器)作业质量
NY/T 990 马铃薯种植机械作业质量
NY/T 2383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NY/T 2706 马铃薯打秧机 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NY/T 3213 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 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生产准备
机具及人员要求
4.1.1 机具应符合安全标准要求,所选拖拉机功率与配套配机具适宜丘陵山地马铃薯生产。
4.1.2 机具在使用前应按农艺要求设置并调整至最佳工作状态,作业质量应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4.1.3 机具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资格或经过培训,作业和维护应按机具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操作。
4.1.4 操作时应遵守安全规则,应随时观察机具作业状态,如有异常应停机检查并排除故障。
地块选择
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地块。
1
DB50/T 1712—2024
品种选择
适宜当地生产的优质高产抗病品种。宜使用脱毒种薯,种薯质量应符合 GB 18133 的要求。
种薯处理
4.4.1 选种
播种前应去杂去劣,剔除病、烂、伤薯。宜选用 30 g~50 g 小整薯播种。
4.4.2 种薯切块
种薯大于 75 g 需切块。在靠近芽眼处纵切,每个薯块重 30 g~50 g,每个切块应保证 1 个~2
个芽眼。切刀需用 75%的酒精边切边消毒。
4.4.3 种薯消毒
种薯切块后应使用草木灰沾干切面或药剂消毒后播种。选用 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
均匀喷于种薯表面,摊晾干后即可播种;或 1000 kg 薯块晾干后用 40.45 kg 混合药剂均匀拌种(混
合药剂配比:250 g 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加 200 g 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加 40 kg 滑石粉)后
即可播种。
整地
宜在土壤相对湿度为 40%~60%时进行整地。土壤黏重的地块,在播种前 7 d,选用适宜的深松机
进行深翻、晾晒。在播种前 1 d~3 d,用中小型旋耕机旋耕整地,旋耕深度 20 cm~30 cm。旋耕机作
业质量应符合 NY/T 499 要求。
5 播种
播期
春播宜在上年 12 月至当年 3 月上旬,10 cm 耕作层土温达 8 ℃时即可播种。秋播宜在 8 月
中旬至 9 月中旬、日均气温低于 28 ℃时进行播种。
播种机械的选择
机械化种植模式为单垄单行或单垄双行的种植模式。播种机械宜选择旋耕、起垄、播种、施肥、覆
膜作业一体的机械,播种机械的轮距应与种植垄距相匹配。
起垄
垄高 20 cm~25 cm,单垄单行垄顶宽 30 cm~40 cm,单垄双行垄顶宽 50 cm~70 cm,起垄沟宽
20 cm~30 cm。垄沟的方向应利于田间排水。
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 12 cm~15 cm,深浅一致,覆盖均匀严实。
播种密度
根据品种和环境合理调整播种密度,每 667 m
2 4 000 株~5 000 株。
2
DB50/T 1712—2024
播种要求
播种作业质量按照 NY/T 990 执行。
施肥
每 667 m
2 宜施农家肥 1 000 kg~1 500 kg、用≥40%复合肥(N:P2O5:K2O为2:1:4)50 kg~75 kg
作基肥。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要求。
覆膜
膜紧贴垄面,垄底两侧压膜边缘土壤均匀不间断,土壤压膜厚度 1 cm~2 cm、宽度 5 cm。宜使用
生物降解膜。
6 田间管理
引苗出膜
薯芽出苗顶膜时,及时扒膜放苗。采用膜上机械覆土时,培土机在垄的一侧(或两侧)覆土,覆土
厚度 1 cm~2 cm。
追肥
全田齐苗时,每 667 m
2 用尿素 8 kg~10 kg 进行追肥。现蕾期结合晚疫病防治,每隔 7 d~10
d 用 0.3%~0.5%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 1 次~2 次。
7 病虫害防治
防治要求
晚疫病防治宜按照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信息,先施用保护剂,后施用治疗剂防控。保护剂可选用
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治疗剂可选用 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87.5 g/L 氟菌·霜霉威悬浮剂、
50%氟啶胺等药剂,交替使用。病虫害防治应符合 NY/T 2383 的要求。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9
的规定。
植保机械
根据种植规模大小可选用背负式动力喷雾机、与拖拉机动力配套的喷杆式喷雾机或植保无人驾驶
航空器,背负式动力喷雾机应符合 JB/T 7284 的要求,喷杆式喷雾机应符合 GB/T 24677.1 的要求,
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应符合 NY/T 3213 的要求。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650 的要求。
8 收获
刹秧
根据垄距选择适宜的刹秧机械。收获前 2 d~3 d 适时刹秧,留茬高度不超过 5 cm,保持垄形完
整。刹秧机械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2706 的规定。
收获机械
3
DB50/T 1712—2024
收获机械的轮距应与垄距相匹配,工作幅宽比种植行距宽 20 cm~30 cm。
收挖
宜选择晴天进行收挖,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648 的要求。
4
上一章:DB50/T 1744-2024 中蜂浅继箱成熟蜜生产技术规范 下一章:DB50/T 1711-2024 “渝饲1号”饲用蚕豆种植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DB51/T 2885-2022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作业技术规范 DB50/T 1574-2024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规范 NY/T 3483-2019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DB65/T 4036-2017 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 DB54/T 0384-2024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DB50/T 1164-2021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DB23/T 2658-2020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规程 DB50/T 1253-2022 稻油轮作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