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61/T 1939-2024 文旅监测平台管理规范

DB61/T 1939-2024 文旅监测平台管理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764.2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05 16:53:51



相关搜索: 监测 管理规范 平台

内容简介

DB61/T 1939-2024 文旅监测平台管理规范 DB61/T 1939—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功能管理 ........................................................................... 1
5
制度管理 ........................................................................... 2
6
网络管理 ........................................................................... 2
7
设备管理 ........................................................................... 2
8
数据管理 ........................................................................... 2
9
安全管理 ........................................................................... 3
10
应急管理 .......................................................................... 3
11
评价与改进 ........................................................................ 3
参考文献 .............................................................................. 4
I
DB61/T 1939—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宝鸡市旅游服务中心、陕西云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邱瑞、苏强、薛阳、柴海东、郑异凯、张丽。
本文件由宝鸡市旅游服务中心负责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宝鸡市旅游服务中心
电话:0917-3266000
地址:宝鸡市鹏博财富中心2号楼一层
邮编:721004
II
DB61/T 1939—2024
文旅监测平台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文旅监测平台功能管理、制度管理、网络管理、设备管理、数据管理、安全管理、应
急管理和评价与改进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文旅监测平台的管理。
注: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本文件中的“文旅监测平台”简称为“平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 61T 1201.1—2018智慧旅游建设与服务规范 第2部分-旅游产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中心
3
术语和定义
3.1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文旅监测平台
tourism monitoring platform
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文旅各类信息资源数
据进行收集、分析,对旅游运行中的数据全面监测并提供直观展示的平台。
4 功能管理
4.1 平台应具备文旅地理信息、景区运行监测、应急调度、资源管理分析功能模块;宜具备客流监测
分析、住宿业运行监测、消费数据分析、舆情监测分析、旅游新媒体监测、游客满意度分析、旅游营销
分析功能模块;可结合需求增加其他功能模块。
4.2
文旅地理信息管理模块包括但不限于:资源汇总统计、A 级景区地理信息、星级饭店地理信息、
旅行社地理信息、乡村旅游地理信息、旅游民宿地理信息、旅游厕所地理信息、图书馆地理信息、文化
馆地理信息和其他地理信息。
4.3
景区运行监测实现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景区实时客流、景区客流分析、视频监控。
4.4
应急调度实现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可以查看视频监控、客流数据、客流预警,并根据需要开展
调度连线,同时实现各级平台的对接、联动调度。
4.5
资源管理分析实现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区域内 A 级景区、星级酒店、旅游民宿、旅游厕所、非
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等的数量和等级。
4.6
客流监测分析实现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区域客流分析、游客来源地分析、游客画像分析。
4.7
住宿业运行监测实现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入住情况监控、入住人数、住宿网评。
1
DB61/T 1939—2024
4.8 消费数据分析实现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区域文旅行业消费概况、消费分析、消费对比。
4.9 舆情监测分析实现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 对涉及文旅网络重大敏感信息全过程、全时段监控。
4.10 旅游新媒体监测实现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发文监测、阅读量监测、公众号查询。
4.11 游客满意度分析实现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A 级景区满意度分析、星级酒店满意度分析。
4.12 旅游营销分析实现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区域内各景区网络搜索指数及同比环比变化。
5 制度管理
应按照全省各级单位的数据对接及运维职责任务,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各项制度均应具有针
对性和可操作性,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
a)
制度制修订管理;
b)
网络管理;
c)
设备管理;
d)
数据管理;
e)
安全管理;
f)
应急管理。
6
网络管理
6.1
统一规划网络资源分配、组网策略及访问权限。网络地址、网络路由、访问控制等按照管理要求
进行分配、设置、管理和维护,不得随意变更。
6.2
应保存完整的网络拓扑图、网络设置、网络变更以及网络连接的配置等描述性文件,并对各种网
络设备的设置或设置文件进行定期备份,标识网络连接。
7
设备管理
7.1
平台所需的服务资源可考虑在政务云部署,实现集中部署、集中管理和集中运维。
7.2
系统应制定规范运维机制,定期扫描服务器系统,及时关闭可疑端口和服务。经常查看服务器运
行日志,检查服务器系统资源使用情况(硬盘、内存、CPU 等),发现服务器运行异常应及时上报并
处置。
7.3
配置的计算机和辅助设备,应统一管理,各部门负责使用、保管。
7.4
计算机发生故障,应及时反馈,由专人负责排除,不应擅自拆装。
7.5
应做好计算机内重要文件或数据的备份,未经许可不应拷贝、删除规定以外的文件资料。
7.6
应定时对已有的网络设备进行巡检,分析错误日志、网络流量信息等。网络通讯故障或网络设备
故障应及时申报处理。
8
数据管理
8.1
按照《文化和旅游部政务数据资源管理办法(试行)》,根据数据重要性、应用需求分级分类管
理,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8.2
应确保数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公正性、完整性和实时性。涉及个人信息应按照 GB/T 35273 的规
定执行。
2
DB61/T 1939—2024
8.3
数据查询、使用应遵循统一的申请流程,任何人不得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对应用系统数据进行操
作。
8.4 当数据在系统之间自动传输时,系统中应增加数据检查功能。
8.5 应通过对防火墙、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设置,限制访问权限及控制数据传输路径。
8.6 传输路径需要变更时,应提出正式申请。
8.7 在数据传输和传递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护敏感数据。
8.8 视频数据接入按照 GB/T 28181 协议进行。
8.9 未经许可,不得修改平台管理的任何数据。
9 安全管理
9.1 平台用户进行统一身份管理、统一认证、安全审计,不同权限的人对数据操作内容权限不同,并
指定专人设置权限划分。
9.2
应专人负责本单位服务器的管理账号与口令,并严格保密、定期修改。
9.3
应遵守计算机和辅助设备的使用、开机、关机等安全操作规程并正确使用,并注意保持设备的使
用环境正常,定期进行病毒查杀和网络安全检查。
9.4
应遵守平台安全操作规范,未经许可严禁私自安装或删除任何软件。不得浏览、观看与工作无关
的网站和内容。
9.5 应定期开展应用安全评估,查找安全隐患。
9.6 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开展系统定级、测评工作。
10 应急管理
10.1 制定数据安全事件处理规范,确保快捷、有效响应数据安全事件。
10.2 对数据活动涉及的信息系统、网络系统和各类应用的运行进行监控。
10.3 通过适当渠道及时报告数据安全事态。
10.4 确保规范得到执行,并保留相关证据。
10.5 根据数据安全影响分析、合规性要求分析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应急预案的事件清单。
10.6 针对数据安全事件建立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内容至少应包括:
a) 启动应急预案的责任人;
b) 应急预案启动后要实现的目标及启动条件;
c) 应急预案启动所需的资源;
d) 时间的应急处理活动,可能出现的操作及活动与操作的人员安排;
e) 编制相关操作手册及其案例;
f) 应急沟通方式和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
11 评价与改进
11.1 可采用自我评价和第三方评价机制。
11.2 可通过数据采集、资料审核、实地走访和满意度调查等方式进行自我评价。
11.3 可定期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平台开展独立评价。
11.4 对评价结果制定改进方案,做好持续改进。
3
DB61/T 1939—2024
参 考 文 献
[1]
GB/T 29245 信息安全技术政府部门信息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2] 《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3]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4]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文旅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5]
DB61/T 1201智慧旅游建设与服务规范
[6]
DB61/T 1201.1—2018智慧旅游建设与服务规范 第2部分-旅游产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上一章:T/CECA-G 0307-2024 数字化碳管理平台 建设评价指南 下一章:DB61/T 1910-2024 秦岭南麓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DB36/T 1939-2024 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陉连续监测系统验收与运行技术要求 T/SCCF 20-2024 川藏沿线文旅数字化应用规范 自驾游平台服务信息 DB61/T 1127-2018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规范第3部分∶基本应用 DB61/T 1125-2018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规范第1部分∶功能与界面 DB61/T 1305-2019 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规范 DB61/T 1287-2019 运营公路边 (滑)坡监测技术规范 DB61/T 1645-2023 小麦条锈病监测预警技术规范 DB61/T 1126-2018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规范第2部分∶数据结构与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