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35.240.20 33
CCS L 67
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33/T 1403—2024
工资支付监管数据接入规范
Access specification for the supervising data of wage payment
2024 - 12 - 14 发布
2025 - 01 - 14 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3/T 1403—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缩略语 .............................................................................. 2
5
总体构架 ............................................................................ 2
工作构架 ........................................................................ 2
功能说明 ........................................................................ 3
6
接入流程 ............................................................................ 4
整体流程 ........................................................................ 4
接入准备 ........................................................................ 4
接入运行 ........................................................................ 5
7
接入控制 ............................................................................ 5
传输协议 ........................................................................ 5
安全保障 ........................................................................ 6
特殊情况处理 .................................................................... 6
8
接入数据内容 ........................................................................ 6
数据模型 ........................................................................ 6
信息属性 ........................................................................ 7
信息实体 ........................................................................ 8
信息扩展 ....................................................................... 10
9
接入接口 ........................................................................... 10
接口组成 ....................................................................... 10
接口入参 ....................................................................... 11
接口出参 ....................................................................... 12
附录 A(资料性)
信息实体 .............................................................13
附录 B(资料性)
接入接口 .............................................................40
I
DB33/T 1403—202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绍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浙
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国耀、何鸣涛、陈相普、朱启鹏、潘明俊、应旭钢、吴金山、谢岷青、夏钦、
叶君、陈姣、孟一丁、章纪成、王颖、吴亚莲、章程。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DB33/T 1403—2024
工资支付监管数据接入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确立了工资支付监管数据接入的总体构架,规定了接入流程、接入控制、接入数据内容和接
入接口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资支付监管数据的接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35273 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GB/T 7408.1
日期和时间 信息交换表示法 第1部分:基本原则
GM/T 0054
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
DB33/T 2392
“互联网+监管”数据规范
DB33/T 2487
公共数据安全体系建设指南
DB33/T 2488
公共数据安全体系评估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工资支付系统
wage payment system
工资支付单元
各接入单元用于管理工资支付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注:主要包括企业自建工资支付系统、银行系统、第三方市场化工资支付系统、人社部门自建工资支付系统四大类。
工资保证金
wage deposit
各接入单元按照合同额的一定比例存储保证金,用于支付劳动者被拖欠工资的专项资金。
注:工程建设领域工资保证金是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包括直接承包建设单位发包工程的专业承包企业)在银行设立
账户并按照工程施工合同额的一定比例存储的资金构成。
实体
entity
任何现存、曾经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包括事物间的关联。
示例:一个人、对象(物体)、事件、观念、过程等。
注:实体的存在不依赖于是否有关于它的可用数据。
[来源:GB/T 18391.1—2009,术语和定义 3.2.10]
1
DB33/T 1403—2024
属性
attribute
一个对象或实体的特性。
[来源:GB/T 18391.1—2009,术语和定义 3.1.1]
信息元素
information element
信息的基本单元。
注1:与统一建模语言(UML)中的属性同义。
注2:信息元素在信息实体中是唯一的。
信息实体
information entity
一组说明数据相同特性的信息元素。
注:与UML术语中的类同义。可以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信息实体。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HTTPS:文本传输安全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Safe Protocol)
JSON: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UML: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UTF-8:Unicode的一种可变长度字符编码(8 位元 Universal Character Set/Unicode
Transformation Format)
5
总体构架
工作构架
工资支付监管数据接入的工作构架由数据中心、接入方式、接入单元组成,实现工资支付监管数据
统一标准化集中管理,具体见图 1。
2
DB33/T 1403—2024
图 1
工资支付监管数据接入的工作构架
功能说明
5.2.1
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以平台数据库为核心,接收各接入单元发送的数据并进行汇聚、处理、质量检测并加载入
库。
5.2.2
接入方式
接入方式包括数据共享、接口调用、人工录入/导入。
5.2.3
接入单元
接入单元分为基础数据接入单元和业务数据接入单元。其中:
a)
基础数据接入单元主要接入个人和单位基本信息,由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以数据共享的方式
发送到数据中心;
3
DB33/T 1403—2024
b)
业务数据接入单元主要接入通用数据和行业领域数据,由企业自建工资支付系统、银行系统、
第三方市场化工资支付系统、人社部门自建工资支付系统以接口调用或人工录入/导入的方式
将数据发送到数据中心。其中,建筑领域项目基本信息、劳动者实名制信息、劳动者考勤信
息由“建筑工人保障在线”应用以数据共享的方式发送到数据中心。
注:“建筑工人保障在线”应用由省住建厅统一建设,包含实名制管理、实时考勤、工资结算、人员离职等功能。
6
接入流程
整体流程
工资支付监管业务数据接入包括接入准备、接入运行,接入流程按图2。
图 2
业务数据接入流程
接入准备
6.2.1
下发接入规范
数据中心应下发接入规范,各接入单元应按规范接入。
6.2.2
数据接入申请
4
DB33/T 1403—2024
各接入单元应按要求准备工资支付上报数据,填写并向数据中心提交系统对接申请函等数据接入申
请材料。
6.2.3
申请资质审核
数据中心审核各接入单元提交的申请材料,审核不通过的退回各接入单元由其修改后重新申请,审
核通过的按6.2.4进行系统授权接入。
6.2.4
系统授权接入
数据中心对审核通过的接入单元的系统进行授权,并发放接入指南和密钥。
各接入单元按接入指南要求拼接和加密数据,通过测试数据上报验证后,接入数据中心。
接入运行
6.3.1
存量数据上报
各接入单元应按数据接入及代码集的要求对存量工资支付接入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并按第7章~第9
章要求在约定时间内向数据中心按时上报存量工资支付接入数据。
6.3.2
增量数据上报
各接入单元应按数据接入及代码集的要求对增量工资支付接入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并按第7章~第9
章要求实时上报增量工资支付接入数据。
6.3.3 数据质量检测入库
6.3.3.1 数据质量检测
数据中心接收各接入单元上报的存量或增量工资支付接入数据并进行数据质量检测,质量检测应按
DB33/T 2392 要求保证工资支付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时效性、可追溯性等,对可能产生误差风险的
数据进行识别,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检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
数据校验:空值、非法值、不一致数据、相似重复记录等内容的检测;
b)
编码转化:对校验后的数据编码转化,统一数据的名称、格式和类型等;
c)
验证分析:对转化后的数据通过数据源验证、数据聚合、数据归类、数据关联等方式进行分
析,确保数据的完整有效。
6.3.3.2
数据入库
数据中心应将检测合格的数据加载入库,不合格的数据向对应的接入单元发送数据上报错误信息通
知,并将不合格数据项退回。
各接入单元收到数据上报错误信息通知后,核对修改错误数据,应按6.3.2增量数据上报流程重新
上报修正后数据。
7
接入控制
传输协议
各接入单元与数据中心间的通信协议应符合:
a)
报文传输采用 HTTPS 协议;
b)
数据发送采用 POST 方式;
5
DB33/T 1403—2024
c)
数据报文采用 JSON 格式,字符编码为 UTF-8。
安全保障
各接入单元应完成数据安全检查再进行接入,包括但不限于:
a)
各接入单元的全年故障时间不超过 8 小时,并制定备份、应急处置预案和定期维护计划,保
存维护记录,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 5 年;
b)
应按 GB/T 35273 的要求,规范相关系统与平台在收集、存储、使用、共享、公开披露等信息
处理环境中的相关行为;
c)
在进行数据接入时,宜采用符合 GM/T 0054 规定的密码技术对劳动者实名制信息中的敏感数
据进行加密传输;
d)
数据发送过程中,应符合 GB/T 22239、DB33/T 2487、DB33/T 2488 对网络系统与数据应用安
全的相关要求,应按 DB33/T 2488 的相关要求建立工资支付监管数据分类分级制度,实现数
据的授权访问、可定位溯源、数据加密、保密传输,全方位防御,避免病毒、攻击、非授权
的访问与内部泄密,同时应保障访问记录的审查和监督。
特殊情况处理
各接入单元如发生如下特殊情况,应通知数据中心,并重新组织全量数据更新:
a)
软件系统升级,业务数据表的唯一标识字段/主键发生变化;
b)
汇聚数据内容不符合数据汇聚标准;
c)
汇聚数据内容不符合本标准的代码集标准;
d)
增量汇聚机制出现故障,无法继续识别增量数据;
e)
因数据出现重大变化导致无法按照正常流程进行数据接入的其他情况等。
8
接入数据内容
数据模型
工资支付监管接入数据包括基础数据、业务数据,各项信息应按8.3设置,扩展信息应按8.4设置,
其UML图描述见图3所示,扩展信息包括基本属性、数据格式、约束/条件的标识等,详细见8.2.1~8.2.4,
信息实体详细描述见附录A。
6
DB33/T 1403—2024
图 3
工资支付监管接入数据模型
信息属性
8.2.1
基本属性
接入数据信息实体和信息元素进行描述按表1:
a)
描述属性:描述信息实体和信息元素的属性;
b)
定义及说明:对属性的说明。
表 1
信息实体和信息元素的描述属性
序号 描述属性 定义及说明
1 中文名称 信息实体和信息元素的中文名称
2 数据类型及格式 详细说明见8.2.2和8.2.3
3 约束/条件 详细说明见8.2.4
4 值域 信息元素所允许的值的集合
5 说明 对信息实体和信息元素含义的解释或进一步补充说明
7
DB33/T 1403—2024
8.2.2
数据类型
信息实体的数据类型为复合型,信息元素的数据类型表示方法按表2。
表 2
数据类型取值
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的表示 取值
字符型 C 可包括字母字符、数字字符或汉字等在内的任意字符
数值型 N 用“0”~“9”数字表达的数值
日期时间型 YYYYMMDD 格式按照GB/T 7408.1中规定
二进制流 BY 图像、音频、WAN.RM.AVI.MPEG等二进制流文件格式
8.2.3
数据格式
信息元素的数据格式应按以下格式来表达:
a)
字符型和数值型后加正整数表示定长格式;
注1:C6表示6位定长的字符。
注2:N16表示16位定长的数值。
b)
字符型和数值型后加“x..y”表示从最小到最大长度的格式;
注3:C1..10表示最短1位、最长10位的字符。
注4:N1..6表示最短1位、最长6位的数值。
c)
字符型后加“.ul”表示长度不确定的;
注5:C..ul 表示长度不确定的字符,一般多为大量的文本内容。
注6:数值型(N)后加“x,y”表示小数位。
示例 1:N..17,2 表示最长 17 位、小数点后 2 位的数值。
d)
二进制流(BY)后加具体的媒体格式。
示例 2:BY-JPEG 表示“JPEG”格式的文件。
8.2.4
约束/条件的表示
表示一个信息实体或信息元素是必备的还是可选的。表示方法应按下列要求:
a)
M:必备,表示该信息实体或信息元素是必选的;
b)
C:条件必选,表示该信息实体或信息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必选,当满足约束/条件中所定义的
条件时应选择,具体条件在备注中说明;
c)
O:可选,表示该信息实体或信息元素根据实际应用是可选的。
信息实体
8.3.1
基础数据
基础数据包括单位基本信息、个人基础信息,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单位基本信息,应包含核准日期、住所、企业名称、企业类型(中文)、成立日期、法定代
表人、经营期限自、经营范围、经营期限至、注册资本、注册资本币种(中文)、注册号、
登记机关(中文)、登记状态(中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具体参见 A.1.1 的规定;
b)
个人基本信息,应包含公民身份号码、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出生地-国家(地区)、
出生地-省市县(区)、死亡标识,具体参见 A.1.2 的规定。
8.3.2
业务数据
8
DB33/T 1403—2024
8.3.2.1
业务数据包括通用数据和行业领域数据。
8.3.2.2
通用数据应包括劳动者实名制信息、劳动者考勤信息、劳动者考勤明细、劳动者工资支付信
息、劳动者工资支付明细,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劳动者实名制信息,应包含行政区划代码、项目编号、所属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公民身
份号码、姓名、出生日期、民族、籍贯、性别、住址、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资卡类别、
工资卡卡号、工资卡开卡银行、联系电话、从事工种、合同签订日期、合同类型、合同起始
日期、合同终止日期、工资计算方式、工资标准、工资支付日期、人员状态、人员离职日期、
政治面貌、户口类型、职务、务工形式、农民工标识、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养老参保险种类
型、养老缴费状态、是否领取养老金、养老金发放状态、是否参加医疗保险、医疗参保险种
类型、是否参加工伤保险、工伤缴费状态、是否在领取工伤待遇、工伤待遇发放状态、是否
参加失业保险、失业缴费状态 、是否在领取失业待遇、失业待遇发放状态 、劳动合同(协
议)附件,具体参见 A.2.1 的规定;
a)
劳动者考勤信息,应包含行政区划代码、项目编号、所属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考勤所属
年月、考勤人数,具体参见 A.2.2 的规定;
b)
劳动者考勤明细,应包含行政区划代码、项目编号、所属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公民身份
号码、姓名、考勤年月日、考勤天数、是否异常,具体参见 A.2.3 的规定;
c)
劳动者工资支付信息,应包含行政区划代码、项目编号、所属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工资
所属年月、应发放总人数、实发放总人数、在线发放总人数、应发放总金额、实发放总金额、
发放状态,具体参见 A.2.4 的规定;
d)
劳动者工资支付明细,应包含行政区划代码、项目编号、劳动者公民身份号码、劳动者姓名、
工资支付方式、支付账户、银行名称、银行账号、银行流水号、工资所属年月、当月应发工
资、当月扣发工资、当月实发工资、收支编号、收支方式、保函(险)单号、工资支付金额、
发放时间、线下发薪的工资发放证明,具体参见 A.2.5 的规定。
8.3.2.3
行业领域数据应包括工程建设项目基本信息、项目建设单位信息、施工总承包单位信息、施
工分包单位信息、工资保证金账户信息、工资保证金账户收支信息、工资专用账户信息、工资专用账户
收支信息、工程建设项目维权告示牌信息,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工程建设项目基本信息,应包含行政区划代码、所属管辖街道、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
地址、立项级别、建设规模、建设性质、工程用途、工程进度、住建项目进度、水利项目进
度、交通项目进度、行业主管部门、项目分类、行业主管部门项目编号、是否有施工许可证、
施工许可证号、施工许可证发证日期、施工许可证许可有效期限、项目种类、中标合同价格
(工程造价)、合同签订日期、合同开工日期、实际开工日期、项目竣工日期、是否树立维
权告示牌、是否有工程款支付担保、担保单位名称、担保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担保金额、
担保开始日期、担保终止日期、GCJ02 经度、GCJ02 纬度、建筑总面积、工程总长度、施工许
可证附件、合同附件,具体参见 A.2.6 的规定;
b)
项目建设单位信息,应包含行政区划代码、项目编号、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单位名称、
单位类型、办公地址、注册地行政区划代码、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法定代表人电话、
法定代表人公民身份号码,具体参见 A.2.7 的规定;
c)
施工总承包单位信息,应包含行政区划代码、项目编号、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单位名称、
单位类型、办公地址、注册地行政区划代码、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法定代表人公民
身份号码、法定代表人电话、项目负责人姓名、项目负责人公民身份号码、项目负责人电话、
项目经理姓名、项目经理公民身份号码、项目经理电话、劳资专管员姓名、劳资专管员公民
身份号码、劳资专管员电话、单位承建状态、进场日期、退场日期、总包协议附件,具体参
见 A.2.8 的规定;
9
DB33/T 1403—2024
d)
施工分包单位信息,应包含行政区划代码、项目编号、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单位名称、
单位类型、办公地址、注册地行政区划代码、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法定代表人公民
身份号码、法定代表人电话、责任人姓名、责任人公民身份号码、责任人电话、承建类型、
承建内容、单位承建状态、进场日期、退场日期、分包协议附件,具体参见 A.2.9 的规定;
e)
工资保证金账户信息,应包含行政区划代码、项目编号、缴纳主体名称、缴纳主体统一社会
信用代码、主项资质等级、银行是否对账户设置特殊标识、是否已退还、退还金额、退还日
期、退还决定单位名称、退还决定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动用通知书文号、经办人姓名、
经办人电话、开户证明,具体参见 A.2.10 的规定;
f)
工资保证金账户收支信息,应包含行政区划代码、项目编号、收支编号、收支类型,具体参
见 A.2.11 的规定;
g)
工资专用账户信息,应包含行政区划代码、项目编号、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单位名称、
账户名称、银行账号、开户银行、开户日期、账户状态、银行是否对账户设置特殊标识、账
户注销日期、经办人姓名、经办人手机号码、开户许可证、附件,具体参见 A.2.12 的规定;
h)
工资专用账户收支信息,应包含行政区划代码、项目编号、银行流水号、收支类型、交易类
型、账户名称、银行账号、对方户名、对方账号、收支金额、收支日期、账户余额、交易渠
道、交易附言,具体参见 A.2.13 的规定;
i)
工程建设项目维权告示牌信息,应包含行政区划代码、项目编号、告示时间、维权告示牌全
景图、工资公示栏、考勤公示栏,具体参见 A.2.14 的规定。
信息扩展
8.4.1
信息扩展要求
当工资支付监管接入数据的信息实体无法满足特殊需要时,应根据实际需要,对工资支付监管接入
数据的信息实体进行扩展。扩展的信息或数据表述应与数据元素、通用数据、应用数据和相关表述保持
一致。
8.4.2
信息扩展方法
信息实体和信息元素可根据不同实际需要进行扩展,应按照下列扩展方法:
a)
扩展信息实体,增加信息实体和扩展信息实体;
b)
扩展信息元素,在信息实体中增加信息元素,信息元素按照 8.2 规定的属性进行描述。
8.4.3
扩展信息属性
扩展信息元素中的属性宜采用下列取值方法:
a)
在扩展信息元素属性时,不应改变本标准中规定的信息元素的中文名称、字段、说明、 数据
类型及格式、约束/条件等属性名称;
b)
可增加对信息元素的约束/条件的限制,如在本标准中是可选的信息元素,经扩展后可以是必
备的;
c)
建立新的代码表,补充或代替现有值域中的代码表。
9
接入接口
接口组成
10
DB33/T 1403—2024
接入接口包括业务通用数据接入接口、业务行业领域接入接口、通知接口,具体见附录B。其中,
业务通用数据接入接口见表3;业务行业领域数据接入接口见表4;通知接口见表5。
表 3
业务通用数据接入接口
接口名称 主要作用 说明
劳动者实名制信息上报接口 劳动者实名制信息数据的上报 见 B.1.1
劳动者考勤信息上报接口 劳动者考勤信息数据的上报 见 B.1.2
劳动者考勤明细上报接口 劳动者考勤明细数据的上报 见 B.1.3
劳动者工资支付信息上报接口 劳动者工资支付信息数据的上报 见 B.1.4
劳动者工资支付明细上报接口 劳动者工资支付明细数据的上报 见 B.1.5
表 4
业务行业领域数据接入接口
接口名称 主要作用 说明
工程建设项目基础信息上报接口 工程建设项目基础信息数据的上报 见 B.2.1
项目建设单位信息上报接口 项目建设单位信息数据的上报 见 B.2.2
施工总承包单位信息上报接口 施工总承包单位信息数据的上报 见 B.2.3
施工分包单位信息上报接口 施工分包单位信息数据的上报 见 B.2.4
工资保证金账户信息上报接口 工资保证金账户信息数据的上报 见 B.2.5
工资保证金账户收支信息上报接口 工资保证金账户收支信息数据的上报 见 B.2.6
工资专用账户信息上报接口 工资专用账户信息数据的上报 见 B.2.7
工资专用账户收支信息上报接口 工资专用账户收支信息数据的上报 见 B.2.8
工程建设项目维权告示牌信息上报接口 工程建设项目维权告示牌信息数据的上报 见 B.2.9
表 5
通知接口
接口名称 主要作用 说明
数据上报通知接口 通知数据上报信息 见 B.3.1
数据质量问题通知接口 通知上报数据质量问题 见 B.3.2
工资支付预警通知接口 通知工资支付预警信息 见 B.3.3
接口入参
业务通用数据和业务行业领域数据接入接口入参,见表6;通知接口入参,见表7。
表 6
业务数据接入接口入参
参数名称 类型 是否必填 备注
业务数据对象 JSON 是 信息实体
操作类型 字符串 是 ADD:增加 / UPDATE:修改 / DELETE:删除
票据 字符串 是 由工资支付系统调用工资支付监管数据中心传递 的票据
业务系统唯一身份 字符串 是 由工资支付监管数据中心统一发放
token 字符串 是 MD5(appKey+secretKey+requestTime)
时间戳 字符串 是 例如:1451786199159
11
DB33/T 1403—2024
表 7
通知接口入参
参数名称 类型 是否必填 备注
发送者 字符串 是 平台数据中心
接收者 字符串 是 工资支付系统
通知信息 JSON 是 通知信息
接口出参
接口出参见表8。
表 8
接口出参
参数名称 类型 是否必填 备注
结果编码 字符串 是 0 成功;-1 失败
提示信息 字符串 否
其他信息 JSON 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