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3311/T 295-2024 八棱瓜绿色栽培技术规程

DB3311/T 295-2024 八棱瓜绿色栽培技术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49.5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20 11:21:41



相关搜索: 规程 绿色 栽培技术

内容简介

DB3311/T 295-2024 八棱瓜绿色栽培技术规程 ICS 65.020.20 3311
CCS B 31

江 省 丽 水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311/T 295—2024
八棱瓜绿色栽培技术规程
2024 - 11 - 12 发布
2024 - 12 - 12 实施
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311/T 295—2024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产地选择...........................................................................................................................................................1
5 品种选择...........................................................................................................................................................1
6 栽培时间及方式...............................................................................................................................................1
7 播种育苗...........................................................................................................................................................2
7.1 种子处理...................................................................................................................................................2
7.2 育苗方式选择...........................................................................................................................................2
7.3 播种...........................................................................................................................................................2
7.4 苗期管理...................................................................................................................................................2
8 定植...................................................................................................................................................................3
8.1 施基肥.......................................................................................................................................................3
8.2 整地做畦...................................................................................................................................................3
8.3 覆地膜.......................................................................................................................................................3
8.4 移栽定植...................................................................................................................................................3
9 田间管理...........................................................................................................................................................3
9.1 搭架...........................................................................................................................................................3
9.2 植株调整...................................................................................................................................................3
9.3 肥水管理...................................................................................................................................................3
9.4 保花保果...................................................................................................................................................4
10 病虫防治.........................................................................................................................................................4
10.1 主要病虫害.............................................................................................................................................4
10.2 防治原则.................................................................................................................................................4
10.3 农业防治.................................................................................................................................................4
10.4 物理防治.................................................................................................................................................4
10.5 生物防治.................................................................................................................................................4
10.6 化学防治.................................................................................................................................................4
11 采收和留种.....................................................................................................................................................4
11.1 采收.........................................................................................................................................................4
11.2 留种.........................................................................................................................................................4
12 生产档案.........................................................................................................................................................4
13 生产模式图.....................................................................................................................................................5
附录 A(资料性)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6
附录 B(资料性) 八棱瓜绿色栽培技术模式图............................................................................................. 7
I
DB3311/T 295—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丽水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田县徐培杰家庭农场、青田县农作物站、丽水市莲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丽
水市曹国平家庭农场、丽水市港和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邱桂凤、廖连美、陈斌、瞿云明、蓝李真、赵玲玲、王瑜、钟洋敏、王琳琳、
徐建平。
II
DB3311/T 295—2024
八棱瓜绿色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八棱瓜绿色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选择、品种选择、栽培时间及方式、播种育
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采收和留种、生产档案、生产模式图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八棱瓜绿色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2118 蔬菜育苗基质
DB33/T 873 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八棱瓜
学名棱角丝瓜,其瓜长条形,有明显棱角。
4
产地选择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391的要求。宜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沃、通风向阳、前茬为非葫芦科蔬菜的
地块。
5
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抗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如翠衫2号、本地八棱瓜、金丽等。
6
栽培时间及方式
不同海拔、栽培方式的播种期、定植期及采收期,详见表1。
1
DB3311/T 295—2024
表 1
八棱瓜栽培时间及方式
海拔 茬口 栽培方式 播种期 定植期 采收期
500 m 以下 春茬提早栽培 地膜覆盖+早 期小拱棚覆盖 2月上中旬~3月上旬 3月中旬~4月上旬 5月中旬~7月下旬
春茬栽培 地膜覆盖 3月中旬~4月下旬 4月中旬~5月初 5月下旬~7月下旬
秋茬栽培 无地膜 6月中旬~7月初 7月上中旬 7月下旬~10月上中旬
500 m 以上 高山栽培 地膜覆盖 3月下旬~5月上旬 4月下旬~6月上旬 6月中旬~9月下旬
7 播种育苗
7.1 种子处理
7.1.1 浸种
在55 ℃~60 ℃温水浸种20 min~30 min ,自然冷却后再浸种8 h~12 h,期间搓洗2次~3次,去
除种壳表面黏液。
7.1.2
破口
捞出经清水浸种的种子,沥干后用消毒过的剪刀将种子脐部剪一小口。
7.1.3
消毒
经破口处理的种子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15 min~20 min。
7.1.4
催芽
消毒后清水洗净,用干净湿润棉布包好,置于28 ℃~32 ℃下催芽,待有2/3种子露白时,置于常
温环境待播。
7.2
育苗方式选择
7.2.1
穴盘育苗
宜选择50孔~72孔穴盘,育苗基质应符合NY/T 2118的要求。播种前准备、播种、苗期管理宜符合
DB33/T 873的要求。
7.2.2
常规苗床育苗
苗床选择应符合“4 产地选择”的要求,播种前宜用98%噁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雾床面消毒。
7.3
播种
7.3.1
根据定植株数的 1.1 倍确定播种量。
7.3.2
播种前浇足底水,每穴播种 1 粒,脐部朝下放置,后覆土浇透水。气温低于 10 ℃时需小拱棚
等育苗设施增温保温。
7.4
苗期管理
2
DB3311/T 295—2024
做好温度湿度、病虫害管理,培育壮苗。移栽前7 d~10 d应炼苗。
8 定植
8.1 施基肥
8.1.1 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要求,有机肥应符合/T NY 525 的要求。
8.1.2 结合翻耕整地施基肥,亩(667 m2,下同 )施腐熟的农家肥料 1000 kg~2000 kg 或商品有机
肥 500 kg~700 kg、51%的三元复合肥 20 kg~25 kg、硼砂 1 kg~2 kg、硫酸镁 5 kg~8 kg。
8.1.3
如土壤 pH 值≤5.5 的,可结合土壤翻耕施用生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亩施生石灰 50 kg~75 kg。
8.2
整地做畦
8.2.1
翻耕后耙平做畦,畦高 20 cm~30 cm。平棚架栽培的,畦(连沟)宽 1.8 m~2.2 m。X 型架栽
培的,畦(连沟)宽 1.5 m~1.8 m。
8.2.2
做畦后宜于每一定植行内侧 18 cm~20 cm 处铺一条内镶式滴灌带。
8.3
覆地膜
选择地膜覆盖栽培的,宜覆银黑(银色朝上,黑色朝下)地膜。
8.4
移栽定植
8.4.1
选择 2 叶 1 心~3 叶 1 心的壮苗,每畦种植 2 行,每穴 1 株。
8.4.2
平棚架栽培的,株距 1.0 m~1.2 m,亩栽 600 株~800 株;X 型架栽培的,株距 0.75 m~0.85 m,
亩栽 1000 株~1100 株。
8.4.3 定植后浇定根水并用细土封实定植孔。
9 田间管理
9.1 搭架
植株茎蔓出现卷须时应搭架,可选择平棚架、X型架。
9.2
植株调整
9.2.1
出现卷须时,选择上午 10 点以后,引主蔓上架;每 4 片~5 片叶绑蔓 1 次。
9.2.2
平棚架栽培的,上架结瓜前的侧枝宜全部摘除,结瓜后留 1 条~2 条早生雌花的健壮侧蔓,坐
果后,及时摘心,去除弱侧蔓、枯蔓、老叶、黄叶、病叶、畸形瓜和多余的雄花、卷须。保持幼瓜垂挂
在枝头上,发现幼瓜着生异位的,应及时调整到位。
9.2.3
X 型架栽培的,引蔓后摘除底部多余的侧蔓,留上部侧蔓坐瓜,其他管理同平棚架栽培。
9.2.4
每次采收后 3 d~7 d 宜完成一次落蔓绕蔓吊蔓。
9.3
肥水管理
9.3.1
定植后 7 d~10 d 追肥 1 次,亩施 51%的三元复合肥 5 kg~8 kg。
9.3.2
结瓜后,每隔 10 d~15 d 追肥 1 次,亩施 51%的三元复合肥 5 kg~8 kg。
3
DB3311/T 295—2024
9.3.3
盛果期后每采收第 1 次~2 次瓜后,亩施 51%的三元复合肥 7.5 kg~10 kg。
9.3.4
保持土壤湿润,雨季做好排水;果实膨大期,及时施肥灌水。
9.4
保花保果
在雨天或极端天气时,可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摘取当天开放的雄花,将花粉涂在当天开放的雌花柱
头上,必要时可采用植物激素处理。
10 病虫防治
10.1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主要虫害有黄守瓜、潜叶蝇、瓜绢螟。
10.2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实行“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
为辅”的防治原则。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详见附录A。
10.3
农业防治
选用良种壮苗、深沟高畦、覆盖地膜栽培。合理轮作、科学施肥,清洁田园。
10.4
物理防治
悬挂黏虫板诱杀蚜虫、潜叶蝇等。安装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瓜绢螟、甜菜夜蛾等。
10.5
生物防治
采用生物农药,如印楝油、苏云金杆菌、烟碱、白僵菌、枯草芽孢杆菌等。
10.6
化学防治
应按照NY/T 1276的规定执行。
11 采收和留种
11.1 采收
果实充分长大后且比较脆嫩时及时采收。每1 d~2 d采收1次。采摘宜在早晨露水干后进行,用剪
刀从果柄处剪下。
11.2
留种
非杂交品种宜选择植株中部的优质瓜留种。在种瓜皮呈褐色,果柄干枯后采收。采收后置于室内后
熟7 d~10 d后,剖子晒干。
12
生产档案
4
DB3311/T 295—2024
应建立农业投入品购买使用、农事操作、产品检测、销售等生产记录档案,档案保存1年以上。
13
生产模式图
生产模式图见附录B。
5
DB3311/T 295—2024
附 A A A

(资料性)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见表A.1。
表 A.1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病虫害 主要危害状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霜霉病 主要危害叶片,病部初呈水渍 状斑点,叶正面现不规则褐黄 色斑,后扩展成多角形黄褐色 病斑;潮湿时,叶背病斑上出 现灰褐色或紫黑色霉层。 以病残体在田间越冬越 冬或越夏,连作田发病 重。结瓜期连阴高温多 雨、通风不良的易发病; 缺氮肥地块发病重。 1.合理轮作,清洁田园。增施有机肥,提高抗病力, 合理引蔓整枝,保持田间通风透光; 2.发病初,亩用 25%嘧菌酯悬浮剂 48 mL~90 mL, 或用 33% 唑醚·锰锌悬浮剂 100 mL~140 mL,兑水 喷雾,每 5 d~7 d 治 1 次,连续 2~3 次。
白粉病 主要危害叶片,初发病始于下 部叶片,叶面(背)现白色粉 状小圆斑,后呈不规则形、边 缘现不明显白色霉层粉斑。后 期病斑呈灰色或灰褐色,上有 黑色的小粒点。叶柄和茎染病, 现白粉状霉层。 以病残体在田间越冬越 冬或越夏,连作的发病 重。春秋温度偏高年份 发病重;排水不良、通 风透光差、生长势弱、 保 护 地 栽培 等 发 病 较 重;采收中后期发病重。 1.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 引蔓整枝,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通气; 2.发病初期,亩用 10%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60 g~80 g,或亩用 25% 吡唑醚菌酯悬浮剂 20 mL~40 mL,兑水喷雾防治,每隔 5 d~7 d 防治 1 次,连续 2~3 次。
黄守瓜 以成虫咬食叶片为主,也咬食 茎、花和果实。幼虫在土壤中 危害根部,3 龄后钻食韧皮部与 木质部之间,严重时植株萎蔫 枯死。 以成虫在田间越冬。成 虫飞翔能力强,喜温湿 和光,稍有群集性。降 雨早、雨量多的年份危 害严重。 1.在植株周围撒播苋菜、蕹菜等,或与莴苣、甘蓝、 芹菜等间作或套种; 2.在茎基周围土面撒约 1 cm 厚的草木灰、稻谷壳、 锯木屑等,或全地膜覆盖栽培。 3.成虫可用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4000 倍~5000 倍液喷雾防治。幼虫可用 50%辛硫磷乳油 2500 倍液 灌根防治。
潜叶蝇 幼虫潜食叶片上,形成白色蛇 形虫道,蛀食叶肉,造成作物 早衰,致使产量和品质下降。 一年发生数代,世代重 叠现象严重。4 月中下旬 始发,5 至 10 月为盛发, 危害严重。 1.清除杂草,摘除有虫道的老叶烧毁或深埋; 2.田间悬挂黄板诱杀成虫; 3.亩用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23 g~30 g,或 4.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5 mL~40 mL,兑水喷雾防治, 间隔 7 d,防治 1~2 次。
瓜绢螟 低龄幼虫在叶背啃食叶肉,呈 灰白斑,3 龄后吐丝将叶或嫩梢 缀合,匿居其中取食,使叶片 穿孔或缺刻。 以老熟幼虫或蛹在田间 越冬,成虫夜间活动, 卵产于叶背。幼虫从 5 月开始危害,7 月~9 月 危害最重。年发生数代, 世代重叠,交错危害。 1.幼虫发生初期及时摘除有虫卷叶、被害叶及基部 老黄叶,瓜果采完后,及时清洁田园; 2.安装杀虫灯; 3.利用性诱剂诱铺器诱杀雄成虫; 4.亩用 8000IU/mg 苏云金杆菌 50 g~100g,或 4.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5 mL~27 mL,兑水喷雾防治。
6
DB3311/T 295—2024
附 B B B

(资料性)
八棱瓜绿色栽培技术模式图
群体产量 与结构 指标 目标产量 栽植密度 技术 原理 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及生产标准,栽培上注重良 种与良法相结合、化肥农药减施等技术措施的应用,病虫害防治上以“农业防治、 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为防治原则,实现八棱瓜绿色生产。
亩 产 量 2500 kg~3500 kg。 每畦种植 2 行,每穴 1 株。平棚架栽培的,畦(连沟)宽 1.8 m~2.2 m,株距 1.0 m~1.2 m,亩栽 600 株~800 株。X 型架栽培的,畦(连沟)宽 1.5 m~1.8 m,株距 0.75 m~0.85 m,亩栽 1000 株~1100 株。
1 产地 选择 2 品种 选择 3 栽培时间及方式 4 播种育苗 5 定植 6 田间管理
500 m 以下 500 m 以上 6.1 搭架 6.2 植株调整 6.3 肥水管理 6.4 保花保果
宜 选 择 排 灌 方 便、土壤 肥沃、通 风向阳、 前 茬 为 非 葫 芦 科 蔬 菜 的地块。 选 择 适 栽 良种, 如 翠 衫 2 号、本 地 八 棱瓜、 金 丽 等。 3.1 春茬提早栽培的,采用地膜覆盖 +早期小拱棚覆盖,2 月上中旬~3 月 上旬播种,3 月中旬~4 月上旬定植, 5 月中旬~7 月下旬采收。 3.2 春茬栽培的,采用地膜覆盖,3 月中旬~4 月下旬播种,4 月中旬~5 月初定植,5 月下旬~7 月下旬采收。 3.3 秋茬栽培的,不覆地膜,6 月中 旬~7 月初播种,7 月上中旬定植,7 月下旬~10 月上中旬采收。 采用地膜覆盖,3 月下旬~5 月上旬 播种,4 月下旬~6 月上旬定植,6 月 中旬~9 月下旬采 收。 种 子 经 温 水 浸 种、破口、消毒、 催 芽 后 , 待 有 2/3 种 子 露 白 时,选择 50 孔~ 72 孔穴盘育苗。 做好温度湿度、 病虫害管理,移 栽前 7 d~10 d 应炼苗。 定植前亩施腐熟的农家肥 料 1000 kg~2000 kg 或商 品有机肥 500 kg~700 kg、 51%的三元复合肥 20 kg~ 25 kg、硼砂 1 kg~2 kg、 硫酸镁 5 kg~8 kg。翻耕 后耙平做畦,畦高 20 cm~ 30 cm。选择 2 叶 1 心~3 叶 1 心的壮苗移栽,栽后 浇定根水并用细土封实定 植孔。 茎 蔓 出 现 卷 须 时 应 搭架, 可 选 择 平 棚架、 X 型 架。 出现卷须时,选择上午 10 点以后,引主蔓上架; 每 4 片~5 片叶绑蔓 1 次。 平棚架栽培的,上架结瓜前的侧枝宜全部摘除, 结瓜后留 1 条~2 条早生雌花的健壮侧蔓,坐 果后,及时摘心,去除弱侧蔓、枯蔓、老叶、 黄叶、病叶、畸形瓜和多余的雄花、卷须。保 持幼瓜垂挂在枝头上,发现幼瓜着生异位的, 应及时调整到位。 X 型架栽培的,引蔓后摘除底部多余的侧蔓, 留上部侧蔓坐瓜,其他管理同平棚架栽培。 每次采收后 3 d~7 d 宜完成一次落蔓绕蔓吊 蔓。 定植后 7 d~10 d 追肥 1 次,亩施 51%的三元复合肥 5 kg~8 kg。结瓜后,每 隔 10 d~15 d 追肥 1 次, 亩施 51%的三元复合肥 5 kg~8 kg。盛果期后每采 收第 1 次~2 次瓜后,亩施 51%的三元复合肥 7.5 kg~ 10 kg。保持土壤湿润,雨 季做好排水;果实膨大期, 及时施肥灌水。 在 雨 天 或 极 端天气时,可 采 用 人 工 辅 助授粉,摘取 当 天 开 放 的 雄花,将花粉 涂 在 当 天 开 放 的 雌 花 柱 头上。必要时 可 采 用 植 物 激素处理。

7 病虫防治 农业防治:选用良种壮 苗、深沟高畦、覆地膜 栽培。合理轮作、科学 施肥,清洁田园。 生物防治:采用生物农 药,如印楝油、苏云金 杆菌、烟碱、白僵菌、 枯草芽孢杆菌等。 化学防治:主要病虫害 及防治方法见表 A。 表 A 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8 采收和留种 9 生产档案
防治对象 防治方法 采收:果实充分长大后且比较脆嫩 时及时采收。每 1 d~2 d 采收 1 次。采摘宜在早晨露水干后进行, 用剪刀从果柄处剪下。留种:非杂 交品种宜选择植株中部的优质瓜 留种。在种瓜皮呈褐色,果柄干枯 后采收。采收后置于室内后熟 7 d~10 d 后,剖子晒干。 应建立农业投入品 购买使用、农事操 作、产品检测、销 售 等 生 产 记 录 档 案,档案保存 1 年 以上。
霜霉病 发病初期,亩用25%嘧菌酯悬浮剂48 mL~90 mL,或33% 唑醚·锰锌悬浮剂100 mL~140 mL,兑水喷雾,每5 d~7 d治1次,连续2~3次。
白粉病 发病初期,亩用 10%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60 g~80 g,或 25% 吡唑醚菌酯悬浮剂 20 mL~40 mL,兑水喷雾防治,每隔 5 d~7 d 防治 1 次,连续 2~3 次。
黄守瓜 成虫可用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4000 倍~5000 倍液喷雾防治。幼虫可用 50%辛硫磷乳油 2500 倍液灌根防治。
潜叶蝇 亩用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23 g~30 g,或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5 mL~40 mL,兑水喷雾防治,间隔 7 d,防治 1~2 次。
瓜绢螟 亩用 8000IU/mg 苏云金杆菌 50 g~100g,或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5 mL~27 mL,兑水喷雾防治。
图 B.1 八棱瓜绿色栽培技术模式图
7
上一章:DB3311/T 297-2024 山地鲜食蓝莓生产和保鲜技术规程 下一章:DB3311/T 294-2024 山区稻螺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相关文章

DB1309/T 295-2024 园林绿地二月兰栽培技术规程 DB3311/T 180-2021 菜豆绿色栽培技术规程 DB3311/T 228-2022 茶树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3311/T 76-2018 杨梅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5133/T 25-2019 波棱瓜生产技术规程 DB3311/T 121-2019 绿色储粮(控温和制氮气调)技术规范 DB3311/T 144-2020 绿色信贷实施指南 DB4401/T 295-2024 中小学校园网安全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