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20
CCS B 05 14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14/T 933—2025
代替 DB14/T 933-2014
高光效苹果园建设技术规程
2025 - 04 - 18 发布
2025 - 07 - 18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4/T 933—2025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园地选择 ........................................................................... 1
5 建园模式 ........................................................................... 1
6 果园定植 ........................................................................... 2
7 树形结构 ........................................................................... 2
8 修剪方法 ........................................................................... 3
9 花果管理 ........................................................................... 3
10 土肥管理 .......................................................................... 4
11 病虫害防治 ........................................................................ 4
12 生产档案 .......................................................................... 4
附录 A(资料性) 苹果高光效果园适宜的优良品种 ......................................... 5
附录 B(资料性) 高光效苹果园生产档案 ................................................. 6
I
DB14/T 933—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14/T 933—2014《高光效苹果园建设技术规程》,与DB14/T 933—2014相比,除结构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术语和定义”中“苹果高光效树形”内容(见2014年版3.1);
——更改了“园地选择”中“气候条件”的内容(见4.1,2014年版4.1);
——更改了“建园模式”中“果园密度”的内容(见5.1,2014年版5.1);
——增加了“果园定植”的内容(见6);
——更改了“土肥管理”中“土壤管理”的内容(见10.1,2016年版9.1);
——删除了附录B中表B.3(见2014年版附录B)。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文件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谢鹏、蔚露、牛自勉、李志强、林琭。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4年首次发布为DB14/T 933—2014;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14/T 933—2025
高光效苹果园建设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光效苹果园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园地选择、建园模式、果园定植、树形结构、整形
修剪、花果管理、土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生产档案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主产区乔化苹果园生产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 441 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NY/T 1082 黄土高原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NY/T 1084 红富士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NY/T 1505 水果套袋技术规程 苹果
DB14/T 806 苹果蜜蜂授粉技术规程
DB14/T 1640 苹果病虫害农药减量控制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高光效苹果园
以苹果新品种应用、高光效树形修剪、花果精细管理等内容为核心,结合果园动态密度调节和阶段
间伐技术而建立的果园模式。
4 园地选择
气候条件
果园年平均气温8.5 ℃~13.5 ℃,年最低气温不低于-28 ℃,年日照大于2 600 h,年降雨量在400
mm~900 mm。其它条件按照NY/T 1082、NY/T 1084规定执行。
环境条件
果园立地宜为丘陵坡地或台地,海拔高度500 m~1 200 m。果园土壤为壤土或砂壤土,土层深厚,
排水良好,pH值在6.5~8.3之间,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其它条件按照NY/T 441、NY/T 1082规定执行。
5 建园模式
果园密度
1
DB14/T 933—2025
5.1.1 果园密度为动态密度,并通过隔株和隔行分阶段间伐达到适宜密度。
5.1.2 海拔高度 600 m 以下,年无霜期 190 天以上的果园,果园株行距如下:幼树期:3.5 m×4 m,
结果期:4 m×7 m,盛果期:7 m×8 m。
5.1.3 海拔高度 600 m~1 200 m,年无霜期 190 天以下的果园,果园株行距如下:幼树期:3 m×4 m,
结果期:4 m×6 m,盛果期:6 m×8 m。
砧木选择
适宜的苹果砧木如八棱海棠、武乡海棠等乔化砧木,也可嫁接SH系、SC系矮化中间砧木组合。
品种选择
适宜的苹果品种为乔化长枝型品种。通常要求苹果品种枝条柔软,结果后自然下垂并形成长轴结果
枝体系。山西省中南部苹果产区适宜苹果高光效树形培养的苹果优良品种包括着色富士系、嘎拉系、金
冠系、凉香系等,具体品种见附录A。
6 果园定植
定植时期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可选用秋冬季定植或春季定植。高海拔丘陵果园秋冬季定植后,需进行越冬埋土
或缠膜防护处理。
定植方法
定植时苗木基部接口露出地面5 cm,苗木根系覆土深度10 cm~15 cm。定植后12 h内及时灌水,灌
水后2 d~3 d土壤表层泛黄后扶正苗木,平整树盘,并覆膜保墒。
定干时间
定植后1 d~3 d及时定干。
定干高度
2年~3年生大苗定干高度80 cm~90 cm。
7 树形结构
一般要求
根据果园地形地貌、土壤肥力、光照环境、树体长势等条件选择不同干高类型的苹果开心树形。通
常随着果园海拔高度增加,成龄树的树干高度逐步降低。
树形模式
7.2.1 低干开心树形
树干高度1.2 m~1.5 m,树高2.5 m,永久性主枝数量3个~5个,主枝开张角度65°~80°,枝展5
m~6 m,骨干枝水平延伸、结果枝自然下垂的结构模式。
7.2.2 中干开心树形
2
DB14/T 933—2025
树干高度1.6 m~1.8 m,树高3 m,永久性主枝数量3个~4个,主枝开张角度70°~80°,枝展5 m~
6 m,骨干枝水平延伸、结果枝自然下垂的结构模式。
7.2.3 高干开心树形
树干高度1.9 m~2.1 m,树高3.2 m~3.5 m,永久性主枝数量3个~4个,主枝开张角度75°~85°,
枝展5 m~5.5 m,骨干枝水平延伸、结果枝自然下垂的结构模式。
8 修剪方法
一般要求
幼树阶段采用小冠分层形或自由纺锤形整形修剪,进入结果期后通过提干、落头、选留主枝等整形
修剪技术运用,逐步将直立树形转变为水平叶幕树形,树冠叶幕由多层结构变为单层水平叶幕,结果枝
组也逐步转变为长轴结果体系。
整形修剪方法
8.2.1 提干
树龄在6年~8年生时第一次提干,提干高度达到永久树干高度的70%左右。树龄在10年~15年生时
第二次提干,提干高度达到规定指标。
8.2.2 落头
树龄在7年~8年生时第一次落头,落头高度比永久树高出60 cm~100 cm。树龄在12年~15年生时
第二次落头,树高达到规定指标。
8.2.3 选留永久性主枝
在永久树干高度和永久树高的范围内,选择3个~5个永久性主枝,并按照树形结构中规定的角度进
行拉枝整形。永久性主枝为扇形结构,每个主枝保留3个~6个典型侧生结果枝,并在侧生结果枝上进一
步选留长轴结果枝。
8.2.4 长轴结果枝修剪与更新
主要采用甩放、拿枝与疏枝的修剪方法培养结果枝组。长轴结果枝组由背上斜生、健壮的营养枝连
续甩放培养而成,按照“一年成枝、二年成花、三年结果、四年下垂结果”的过程培养成结果枝。结果
枝下垂后主要通过果台枝延伸与“疏短留长”修剪维持长轴结果枝的长势,并连续结果6年~10年,其
后疏除更新,由新的背上枝结果枝代替。
9 花果管理
疏花
花序露红开始第一次疏花(序),使结果枝上花序平均间距达到10 cm左右。初花前开始第二次疏
花,花序平均间距达到20 cm~25 cm,并同时疏除过多的边花,保留中心花。
授粉
3
DB14/T 933—2025
在苹果开花期间,采用不同的授粉器械进行果园人工点授、机械辅助授粉或蜜蜂授粉。蜜蜂授粉的
苹果园按照DB14/T 806规定执行。
留果
根据不同果园花期气候条件进行人工疏果,盛果期每667 m
2留果9 000个~11 000个。
果实套袋
海拔600 m以上的果园,采用双层纸袋直接套袋;海拔500 m以下的果园,采用先套膜袋、后套纸袋
的方法进行果实套袋。果实套袋的其它内容按照NY/T 1505规定执行。
10 土肥管理
土壤管理
10.1.1 有灌溉条件的果园,在幼树期采用全园人工生草。草种可选用白三叶草、蒲公英等,通过生长
季反复刈割 3 次~5 次,植被高度保持 20 cm~25 cm。盛果期采用行内覆盖、行间人工生草。
10.1.2 无灌溉条件的旱作果园,幼树期采用全园自然生草,生长季反复刈割 4 次~6 次,植被高度 5
cm~15 cm。盛果期可采用全园或行间自然生草、行内覆盖。其他条件按照 NY/T 1082 规定执行。
果园施肥
10.2.1 基肥
10.2.1.1 果园基肥在 9 月~11 月施用,并将有机肥、复合肥与多元微肥配合施用。
10.2.1.2 幼树阶段通过开沟扩穴施肥模式活化树盘土壤,成龄果园采用树冠投影带撒施耕翻或树冠投
影下机械开沟施肥方法。
10.2.1.3 每 667 m
2施用生物有机肥 1 000 Kg~1 500 Kg+复合肥 150 Kg+多元微肥 50 Kg。
10.2.2 追肥
幼树在树体萌动期至幼果膨大期土壤追肥1次~2次,每株树追肥0.2 Kg~0.3 Kg。肥料以N、P、K
等量或N肥增量使用。成龄果园果实膨大期土壤追肥1次,选用N、P、K等量复合肥,每667 m
2用量120 Kg~
250 Kg;果实着色期叶面喷肥1次~2次,选用K肥与多元微肥混合喷施,浓度0.3%。
11 病虫害防治
采用农业防治、物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应用的方法防控果园病虫害。具体技术内容按照
DB14/T 1640规定执行。
12 生产档案
建立苹果高光效果园生产档案,详细记录生长发育主要物候期与农事生产环节所采用的具体措施,
档案长期保存。生产档案见附录B。
4
DB14/T 933—2025
附 A A A
录
(资料性)
苹果高光效果园适宜的优良品种
A.1 着色富士系:包括长富 2 号、秋富 1 号、宫藤富士、晋富 1~5 号,烟富 1~8 号、红将军等。
A.2 嘎拉系:包括皇家嘎拉、太平洋嘎拉、丽嘎、烟嘎 3 号等。
A.3 金冠系:金冠、金矮生、丰帅等。
A.4 其它苹果品种包括:新凉香、乔纳金、美国 8 号、藤木 1 号、夏红、瑞雪、维纳斯黄金等。
5
DB14/T 933—2025
附 B B B
录
(资料性)
高光效苹果园生产档案
在高光效苹果园生产中,需记录果树生长发育主要物候期与农事生产内容。
表B.1 苹果生长发育主要物候期记载表
种植农户: 种植面积: 果园地点: 记录年份:
树形类型 树体萌芽期 开花期 坐果期 果实成熟期 果树发育天数 叶片变黄期 树体休眠期
表B.2 果园农事生产记录
种植农户: 种植面积: 果园地点: 记录年份:
记 录 日 期 疏花 夏季修剪 果实套袋 果实采收 秋季施肥 冬季整形修剪
疏 花 时 间 疏 除 花 朵 总 量 拉 枝 角 度 和 时 间 第 一 次 拿 枝 时 间 疏 枝 总 量 纸 袋 类 型 套 袋 日 期 脱 袋 日 期 采 收 时 间 果 园 产 量 商 品 果 比 率 肥 料 名 称 主 要 成 分 及 含 量 单 位 面 积 用 量 树 形 类 型 主 枝 数 量 侧 生 枝 数 量 结 果 枝 长 度 修 剪 方 法 全 树 总 枝 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