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20
CCS B 05 14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14/T 886—2025
代替 DB14/T 886-2014
青椒间作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2025 - 04 - 18 发布
2025 - 07 - 18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4/T 886—2025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播前准备 ........................................................................... 1
5 间作模式及种植密度 ................................................................. 2
6 育苗及播种 ......................................................................... 2
7 田间管理 ........................................................................... 3
8 主要病虫害防治 ..................................................................... 3
9 收获 ............................................................................... 4
10 生产档案 .......................................................................... 4
附录 A(资料性) 青椒间作玉米间作模式图 ............................................... 5
附录 B(资料性) 青椒主要病虫害防治推荐生物农药和使用方法 ............................. 6
附录 C(资料性) 青椒主要病虫害防治推荐化学农药和使用方法 ............................. 7
附录 D(资料性) 青椒间作玉米生产档案 ................................................. 8
I
DB14/T 886—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14/T 886—2014《甜椒间作玉米控制病害技术规程》,与DB14/T 886—2014相比,除
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间作模式”(见5.1);
——删除了“地块选择”(见2014版5.1);
——更改了“种子处理”(见6.1.2.4);
——更改了“播种”(见6.1.2.5);
——更改了“虫害防治”(见6.1.2.6.2);
——增加了“田间管理”(见7);
——增加了“生物防治”(见8.3);
——更改了“化学防治”(见8.4);
——增加了“收获”(见9);
——增加了“生产档案”(见10)。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文件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任璐、吕红、秦楠、殷辉、赵晓军。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4年首次发布为DB14/T 886—2014;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14/T 886—2025
青椒间作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露地青椒与玉米播前准备、间作模式及种植密度、育苗及播种、田间管理、主要病虫
害防治、收获和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露地青椒与玉米的间作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第3部分:茄果类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2118 蔬菜育苗基质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播前准备
种子选择
4.1.1 青椒
选择通过农业农村部登记的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质、高产、抗病品种,青椒种子质量符合GB 16715.3
规定。
4.1.2 玉米
选择通过国家或山西省审定的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质、高产、抗病品种,玉米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
规定。
整地施肥
青椒定植前20 d开始整地,每666.7 m
2用腐熟有机肥4000 kg~5000 kg作底肥,将肥料均匀施入田间。
旋耕机疏松土壤,约35 cm左右,平整后起垄,垄宽50 cm、垄高20 cm、沟宽30 cm,覆盖地膜。有机肥标
准符合NY/T 525规定,地膜标准符合GB 13735规定。
1
DB14/T 886—2025
5 间作模式及种植密度
间作模式
5大垄双行青椒间作2行玉米,青椒与玉米行数比例为10:2,参见附录A。
种植密度
青椒行距40 cm、株距40 cm;玉米行距50 cm、株距50 cm;青椒与玉米行距24 cm。
6 育苗及播种
青椒
6.1.1 育苗时间
青椒幼苗定植前80 d~90 d育苗。
6.1.2 穴盘育苗
6.1.2.1 穴盘规格、消毒
选择72孔或105孔穴盘,将穴盘放入稀释100倍的漂白粉溶液,浸泡8 h~10 h,晾干备用。
6.1.2.2 基质配制
基质材料选择草炭:蛭石:珍珠岩比例为6:3:1,在基质中加入氮磷钾复合肥2.61 kg/m
3~3.1 kg/m
3,
优质腐熟的农家肥10 kg/m
3~15 kg/m
3,育苗基质符合NY/T 2118规定。
6.1.2.3 装盘、压穴
将配好的基质装入穴盘中,每个穴盘都装满基质,避免用力挤压。将装好基质的穴盘垂直码放,4
盘~5盘一撂,最上面放一只空盘,两手平放在空盘上均匀下压,深度约1 cm左右。
6.1.2.4 种子处理
播种前72 h,用30%霜霉·噁霉灵水剂300倍~400倍液浸泡种子,捞出后清水冲洗后备用,或用10亿
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药种比1:25~1:50拌种,将种子与药剂混拌均匀,备用。
6.1.2.5 播种
将种子点在压好的穴盘中,播种深度1 cm~2 cm,每穴1粒。播种后用基质覆盖穴盘,将基质倒在穴
盘上,用刮板从穴盘的一方刮向另一方,与格室相平。将已播种的育苗盘铺放在苗床上,用清水将苗盘
浇透,上面覆盖一层地膜。
6.1.2.6 苗期管理
6.1.2.6.1 温湿度管理
播种后,保持日温25 ℃~30 ℃,夜温16 ℃~18 ℃,苗出土后,揭掉覆膜。苗出齐后,保持日温
22 ℃~28 ℃,夜温14 ℃~16 ℃。
6.1.2.6.2 虫害防治
2
DB14/T 886—2025
发现有蚜虫时,选择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1800倍液或者14%氯虫·高氯氟悬浮剂3000倍液,每隔7
d~10 d喷1次,连续2次~3次。
6.1.3 定植
当露地土壤10 cm处温度稳定10 ℃~12 ℃时定植。青椒大垄双行种植,定植前在地垄上两边距离垄
边5 cm处打孔,孔直径2 cm左右、深6 cm~7 cm左右,每垄2行;将青椒幼苗放置于地垄两边5 cm左右、深
6 cm~7 cm左右的孔中,覆土压实、灌水。
玉米
6.2.1 播种时间
春季,当露地土壤5 cm处温度稳定超过10 ℃时播种。
6.2.2 播种方法
人工播种,按照5.1间作模式、5.2种植密度,平地种植、倒"V"字形挖穴点播,见附录A。每穴1粒~
2粒、播深度7 cm~8 cm,播后适当镇压。
7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
在青椒、玉米生育期中耕除草3次~4次。中耕深度掌握浅-深-浅原则。
追肥
青椒缓苗后随水冲施高钾肥1次,每666.7 m
2用7 kg~10 kg;坐果期随水冲施高钾肥2次~3次,每次
每666.7 m
2用10 kg~15 kg。玉米在拔节期每666.7 m
2追施尿素10 kg~15 kg;孕穗期每666.7 m
2追施硝酸磷
钾肥或硝基复合肥10 kg~15 kg。
灌溉
青椒定植后浇定植水,5 d~7 d后浇缓苗水;坐果后根据天气进行灌溉,选择清晨和傍晚进行灌水,
每次每666.7 m
2灌水量为5 m
3~8 m
3,共灌水5次~7次。玉米有条件的地块,结合天气和土壤水肥状况进
行灌水。
8 主要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
以青椒间作玉米控制青椒病虫害为基础,结合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按照病虫害发生规律和经济阈
值,科学使用多种防治技术,有效控制青椒病虫害。药剂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种类,提倡交替使用,
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化学农药使用严格按照GB/T 8321(所有部分)和NY/T 1276规定执
行。
防治对象
3
DB14/T 886—2025
主要病害为青椒疫病、青椒病毒病、青椒炭疽病、青椒白粉病、青椒日灼病,主要虫害为蚜虫、棉
铃虫。
生物防治
采用生物源农药,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严格遵守用药剂量、用药方法、用药次数的规定。药剂和
使用方法等见附录B。
化学防治
科学选择高效、低风险化学农药。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及时精准用药防治。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
农药,并严格遵守用药剂量、用药方法、用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的规定。使用药剂符合GB/T 8321(所
有部分)和NY/T 1276的规定。药剂和使用方法等见附录C。
9 收获
青椒成熟后根据市场需求分期或一次性采收;玉米乳线到底期及时收获,防止霉变。
10 生产档案
应建立生产档案,档案内容主要包括产地、种植品种、播期、播种方式、出苗期、开花期、成熟期、
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收获等,详见附录D。生产档案应保存2年。
4
DB14/T 886—2025
附 A A A
录
(资料性)
青椒间作玉米间作模式图
青椒间作玉米间作模式图见图A.1。
图A.1 青椒间作玉米模式图
注: 示意图为间作模式,青椒与玉米比例为10:2。
青椒与玉米间作俯视图见图A.2。
图A.2 青椒间作玉米俯视图
示意图为间作模式,玉米倒"V"字形排列。
5
DB14/T 886—2025
附 B B B
录
(资料性)
青椒主要病虫害防治推荐生物农药和使用方法
青椒主要病虫害防治推荐生物农药使用方法见表B.1。
表B.1 青椒主要病虫害防治推荐生物农药和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 农药名称、含量及剂型 每667 m 2制剂施用量 施药方法 每季最多使用 次数 安全间隔期 (天)
疫病 1000亿 CFU/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20 g~30 g 喷雾 3 5
1%申嗪霉素悬浮剂 50 mL~120 mL 喷雾 3 7
病毒病 0.5%香菇多糖水剂 300 mL~400 mL 喷雾 3 10
2%宁南霉素水剂 300 mL~417 mL 喷雾 3 7
5%氨基寡糖素水剂 35 mL~50 mL 喷雾 3 7
炭疽病 1.5%苦参·蛇床素水剂 30 mL~35 mL 喷雾 3 7
白粉病 1000亿 CFU/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70 g~84 g 喷雾 3 7
0.5%小檗碱盐酸盐水剂 200 mL~250 mL 喷雾 3 15
蚜虫 6%鱼藤酮微乳剂 30 mL~50 mL 喷雾 1 5
2%苦参碱水剂 30 mL~40 mL 喷雾 1 10
150亿 CFU/g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 15 g~20 g 喷雾 1 7
棉铃虫 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 50 mL~70 mL 喷雾 2 3
16000 IU/毫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100 g~150 g 喷雾 1 7
20亿PIB/mL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 50 mL~60 mL 喷雾 2 10
6
DB14/T 886—2025
附 录 C
(资料性)
青椒主要病虫害防治推荐化学农药和使用方法
青椒主要病虫害防治推荐化学农药使用方法见表C.1。
表C.1 青椒主要病虫害防治推荐化学农药和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 农药名称、含量及剂型 每667 m 2制剂施用量 施药方法 每季最多使用 次数 安全间隔期 (天)
疫病 500 g/L氟啶胺悬浮剂 26.7 mL~40 mL 喷雾 3 7
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 40 g~100 g 喷雾 3 7
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 100 g~120 g 喷雾 4 5
25%甲霜·霜脲氰可湿性粉剂 150 mL/株 灌根 3 21
病毒病 1.2%辛菌胺醋酸盐水剂 200 mL~300 mL 喷雾 3 7
炭疽病 45%唑醚·戊唑醇悬浮剂 60 mL~70 mL 喷雾 3 5
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 20 mL~26.7 mL 喷雾 3 3
490 g/L丙环·咪鲜胺乳油 30 mL~40 mL 喷雾 2 7
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 20 mL~25 mL 喷雾 3 7
白粉病 30%啶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 24 mL~36 mL 喷雾 3 7
12%苯甲·氟酰胺悬浮剂 40 mL~67 mL 喷雾 2 5
蚜虫 14%氯虫·高氯氟悬浮剂 10 mL~20 mL 喷雾 2 5
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 30 mL~40 mL 喷雾 3 3
棉铃虫 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30 mL~60 mL 喷雾 2 5
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 10 mL~30 mL 喷雾 3 3
7
DB14/T 886—2025
附 D D D
录
(资料性)
青椒间作玉米生产档案
青椒间作玉米生产档案见表D.1。
表D.1 青椒间作玉米生产档案
序号 内容 具体措施
1 产地
2 种植品种
3 播期
4 播种方式
5 出苗期
6 开花期
7 成熟期
8 施肥 基肥种类、数量、时间
追肥种类、数量、时间
9 浇水 时间
次数
10 病虫害防治 病害种类与防治方法
虫害种类与防治方法
11 收获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