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20
CCS B 05 14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14/T 885—2025
代替 DB14/T 885-2014
山楂叶螨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25 - 04 - 18 发布
2025 - 07 - 18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4/T 885—2025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防治原则 ........................................................................... 1
5 防治技术 ........................................................................... 1
6 管理档案 ........................................................................... 2
附录 A(资料性) 山楂叶螨识别特征 ..................................................... 3
附录 B(资料性) 防治山楂叶螨的药剂及用量 ............................................. 4
附录 C(资料性) 农药使用记录 ......................................................... 5
I
DB14/T 885—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替代DB14/T 885—2014《山楂叶螨综合防治技术规程》,与DB14/T 885—2014相比,除结构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化学防治药剂种类及用量(见5,2014版5);
——增加了管理档案(见6);
——删除了果树上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见2014版附录A);
——增加了附录(见附录A、附录B和附录C)。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文件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封云涛、郭晓君、李娅、张润祥、庾琴。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4首次发布为DB14/T 885—2014;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14/T 885—2025
山楂叶螨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山楂叶螨综合防治技术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及防治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苹果园山楂叶螨的综合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业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DB14/T 141 苹果园山楂叶螨测报调查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山楂叶螨
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属蛛形纲(Arachnida),蜱螨目(Acarina),
叶螨科(Tetranychidae),别名山楂红蜘蛛、樱桃红蜘蛛。该害螨广泛分布于落叶果区,主要危害苹
果、桃、山楂等多种果树。识别特征见附录A。
4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压低越冬代基数,抓住关键期化学防治”为防治原则。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优先选用生态或生物措施。
5 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
5.1.1 深翻培土
在苹果树休眠期,深翻树盘基部土壤;在土壤解冻初期于树干基部培土并拍实,封闭根茎部位土壤
缝隙,防止越冬螨出蛰上树。
5.1.2 刮治翘皮
早春萌芽前,用刮刀等专业工具彻底刮除主枝分叉以上的老粗皮及剪锯口等处的翘皮。刮皮时,要
掌握轻刮浅刮,以见到黄绿相间的树皮为准,不伤及韧皮部,并在树下铺塑料布,用于收集刮下来的树
1
DB14/T 885—2025
皮,带出园地深埋。
5.1.3 清洁果园
剪除病虫枯枝;清扫苹果园中的枯枝落叶及杂草,带出园外集中深埋。
物理防治
5.2.1 草把诱杀
果实着色期,在苹果树干上绑缚草把诱集越冬雌成螨。用稻草、麦草等拧成草束,在果树主干距分
杈20 cm处或主侧枝基部上缠绕3圈~5圈,草把要上松下紧,待翌年出蛰前将草把解下,集中杀灭。
5.2.2 树干涂白
冬季在苹果树干上涂白。第一次在果树落叶后至土壤结冻前涂白,第二次在翌年的初春时涂白。涂
白剂由生石灰、20波美度石硫合剂、食盐、水按照6:1:1:10比例制成。
生物防治
在苹果园内种植三叶草、毛叶苕子、黑麦草、野豌豆等绿肥作物,或自然生草,增加山楂叶螨天敌
小花蝽、小黑瓢虫、捕食螨和草蛉等的数量,以虫治螨。
化学防治
5.4.1 防治适期
苹果花后7 d~10 d 越冬代雌成螨产卵的孵化盛期,苹果套袋前第一代成螨发生期,6月初-8月上
旬的全年为害盛期,为药剂防治的3个关键期。
5.4.2 防治指标
苹果树花露红期,平均活螨数达到每花芽上2头~3头,或落花后平均每叶上4头~5头。活螨数调查
方法按照DB14/T 141中系统调查的规定执行。
5.4.3 化学药剂
选用15%哒螨灵乳油或43%联苯肼酯悬浮剂等进行防治。推荐农药种类及用量见附录B。农药使用按
照GB/T 8321(所有部分)、NY/T 1276的规定执行。应遵守药剂安全间隔期;施药时做好安全防护;喷
药时注意喷洒均匀,喷药后如遇降雨影响防治效果,应进行补喷。
6 管理档案
建立农药使用管理档案,记录内容见附录C。记录保存2年以上。
2
DB14/T 885—2025
附 录 A
(资料性)
山楂叶螨识别特征
表A.1列出了山楂叶螨识别特征。
表A.1 山楂叶螨识别特征
螨态 识别特征
成螨 雌成螨体长0.5 mm~0.7 mm,宽0.3 mm,长椭圆形,夏季深红色,足浅黄色,越冬雌螨橘红 色。背前端隆起,背毛26根,横排成6行,细长,基部无瘤。 雄成螨体长0.35 mm~0.45 mm,纺锤形,第一对足较长,体前黄绿色至浅橙黄色,体背两侧 各具有1个黑绿色斑。
卵 圆球形,初产时黄白色,后变为橙红色。
幼螨 足3对,体黄白色,体圆形。
若螨 足4对,体淡绿色,体背出现刚毛,两侧有深绿色斑纹,老熟若螨体色发红。
3
DB14/T 885—2025
附 录 B
(资料性)
防治山楂叶螨的药剂及用量
表B.1 列出了防治山楂叶螨的药剂及用量。
表B.1 防治山楂叶螨的药剂及用量
药剂名称 用量 安全间隔期(d) 年最多使用次数(次)
15%哒螨灵乳油 2 500倍~3 000倍 14 2
43%联苯肼酯悬浮剂 1 800倍~3 000倍 14 2
240 g/L螺螨酯悬浮剂 4 000倍~6 000倍 30 2
110 g/L乙螨唑悬浮剂 5 000倍~7 000倍 21 2
4
DB14/T 885—2025
附 录 C
(资料性)
农药使用记录
表C.1列出了农药使用记录。
表C.1 农药使用记录
日期 农药名称 及剂型 有效成分 及含量 产品批号 使用作物 防治对象 用药量 施用方式 施药器械 安全间隔期 操作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