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30
CCS B 44 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3757—2024
围产期母羊酮病的诊断规程
The code of practice on diagnosis ketosis for perinatal ewes
2024-12-18 发布
2025-01-18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5/T 3757—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 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鄂尔多斯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海洲、金鹿、杨斌、李胜利、张春华、张崇志、萨初拉、陈攀亮、付乐、王
博、刘威、杨鼎、李文婷、诺民、赵亚星、宝华、孙余卓。
I
DB15/T 3757—2024
围产期母羊酮病的诊断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围产期母羊酮病的诊断规程的临床表现和检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围产期母羊(包括绵羊和山羊)酮病的诊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围产期 perinatal period
母羊产前30 d到产后20 d这段时间。
酮病 ketosis
酮血病、醋酮血病、妊娠病等,是由于蛋白质、脂肪和糖代谢发生紊乱,在血液、乳、尿及组织内
酮的化合物蓄积而引起的一种代谢病。
4 临床表现
多生于高产母羊及妊娠羊。
多发病于妊娠母羊的产前 30 d 到产后 20 d。
发病初期食欲减退,呆立不动,空嚼,口流泡沫状唾液,驱赶强迫其运动时,步态摇晃。
发病后期意识紊乱,不听召唤,视力消散。
神经症状常表现为头部肌肉痉挛,并可出现耳、唇震颤,由于颈部肌肉痉挛,故头后仰或偏向一
侧,亦可见到转圈运动。
病程中表现为食欲减退,瘤胃蠕动减弱,黏膜苍白或黄疸,体温正常或低于正常,呼出气及尿中
有丙酮气味。
若全身痉挛则突然倒地死亡。
5 检测方法
血液检测方法—酶比色法。
1
DB15/T 3757—2024
检测装置:分光光度计。
血样采集部位:颈静脉。
血样采集时间:早晨饲喂前。
血样处理方法:采集血液样本,4 ℃静置 30 min,3000 rpm 离心 15 min 后收集血清。
测定指标:β-羟丁酸。
检测方法
5.7.1 检测原理
在β-羟丁酸脱氢酶的催化下,β-羟丁酸被氧化生成乙酰乙酸,同时氧化型辅酶 I(NAD)被还原为
还原型辅酶 I(NADH),NADH 在 340 nm 处有最大吸收峰,其吸光度的变化与样品β-羟丁酸的含量呈正
相关。
5.7.2 检测步骤
5.7.2.1 按照表 1 所示方式进行试剂混合。
表1 试剂加样表
去离子水
标准品
血清
β-羟丁酸脱氢酶
显色剂
空白管 标准管 测定管
40 μL - -
- 40 μL -
- - 40 μL
960 μL 960 μL 960 μL
240 μL 240 μL 240 μL
5.7.2.2 混合均匀后,37 ℃孵育 5 min,将分光光度计调至 340 nm,去离子水调零,测定各管的吸光
度 OD 值。
5.7.2.3 按照公式(1)计算样品中β-羟丁酸的浓度:
Y =(A2-A1)/(A3-A1)× B ………………………………………(1)
式中:
Y——待测样品的β-羟丁酸浓度,单位为 mmol/L;
A1——测定管的吸光度 OD 值;
A2——空白管的吸光度 OD 值;
A3——标准管的吸光度 OD 值;
B——标准品的β-羟丁酸浓度,单位为 mmol/L。
判定标准
根据母羊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经实验室诊断予以确诊见表2。
2
DB15/T 3757—2024
表2 围产期母羊酮病判定标准
结果判定 血酮含量
健康 <0.8 mmol/L
亚临床型酮病 0.8 mmol/L~1.5 mmol/L
临床型酮病 ≥1.6 mmol/L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