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3705/T 27-2024 盐碱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

DB3705/T 27-2024 盐碱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99.28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22 15:36:01



相关搜索: 规程 玉米 盐碱地 带状 大豆

内容简介

DB3705/T 27-2024 盐碱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 ICS 65.020.20
CCS B 05 DB3705

营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705/T 27—2024
盐碱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soybean-maize strip intercropping in saline-alkali soil
2024 - 11 - 08 发布
2024 - 12 - 08 实施
东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705/T 27—2024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地环境 ........................................................................... 2
5 种植模式 ........................................................................... 2
5.1
大豆玉米 4:2 模式 ............................................................... 2
5.2
大豆玉米 4:4 模式 ............................................................... 2
5.3
大豆玉米 5:4 模式 ............................................................... 2
6 播前准备 ........................................................................... 3
6.1
播前灌溉 ....................................................................... 3
6.2
种子准备 ....................................................................... 3
6.3
农机准备 ....................................................................... 3
6.4
整地 ........................................................................... 3
7 播种及施肥 ......................................................................... 3
7.1
播种期 ......................................................................... 3
7.2
播种方式 ....................................................................... 3
7.3
施肥 ........................................................................... 4
8 田间管理 ........................................................................... 4
8.1
除草 ........................................................................... 4
8.2
主要病虫害防治 ................................................................. 4
8.3
化控防倒 ....................................................................... 4
9 收获 ............................................................................... 4
9.1
收获时期 ....................................................................... 4
9.2
收获方式 ....................................................................... 4
10 档案管理 .......................................................................... 5
I
DB 3705/T 27—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东营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制定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东营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河口区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广饶县丁庄街道办事
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津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东营市工业产品检验与计量
检定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玉梅、孟祥东、李祖龙、王红梅、于泮池、唐璐璐、王超、 张秀国、李妍
妍、杨海生、徐雷、左竹、张娟、郭振香、赵忠辉、陈浩楠、田治鹏。
II
DB 3705/T 27—2024
盐碱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盐碱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植模式、播前准备、播种
及施肥、田间管理、收获、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盐碱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禾谷类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豆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5668 旋耕机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 499 旋耕机 作业质量
NY/T 500 秸秆粉碎还田机 作业质量
NY/T 503 单粒(精密)播种机 作业质量
NY/T 738 大豆联合收割机 作业质量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1355 玉米收获机 作业质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the soybean-corn strip mixed cropping system)
采用大豆带与玉米带间作,优化在田作物空间布局,充分利用玉米边行优势,实现年际间交替轮作,
适合机械化作业、作物间和谐共生、水肥土光热资源高效利用的一季双收种植模式。
3.2
分带轮作(crop rotation in different strip)
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第一年大豆、玉米按规定行比分带间作复合种植;第二年在上年大豆
带茬口上种玉米,在上年玉米带茬口上种大豆,实现年际间大豆、玉米带间轮作。
3.3
生产单元(production cell)
一个完整的生产单元,包括1个大豆带,1个玉米带,2个大豆带与玉米带间距。
1
DB 3705/T 27—2024
大豆玉米4:2模式示例:
4 产地环境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成方连片,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耕层土壤含盐量0.3%以下、pH为7.5~
8.5的耕地。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标准的规定。
5 种植模式
应根据当地生产实际和现有农机装备条件,科学选择适宜种植模式;通过优化调整行株距,保障玉
米密度与单作相当、大豆密度达到单作70%以上。
5.1
大豆玉米 4:2 模式
实行4行大豆带与2行玉米带复合种植。生产单元270 cm,其中,大豆行距30 cm,玉米行距40 cm,
大豆带与玉米带间距70 cm。
大豆株距8 cm,每667 m2播种12300粒以上,收获有效株数9200株以上;玉米株距10 cm,每667 m2
播种4900粒以上,收获有效株数4100株以上。
5.2
大豆玉米 4:4 模式
实行4行大豆带与4行玉米带复合种植。生产单元400 cm,其中,大豆行距30 cm,玉米大小行种植,
边行距、中间行距分别为50 cm、70 cm,大豆带与玉米带间距70 cm。
大豆株距7 cm,每667 m2播种9500粒以上,收获有效株数7100株以上;玉米株距14 cm,每667 m2
播种4700粒以上,收获有效株数3900株以上。
5.3
大豆玉米 5:4 模式
实行5行大豆带与4行玉米带复合种植。生产单元430 cm,其中,大豆行距30 cm,玉米大小行种植,
边行距、中间行距分别为50 cm、70 cm,大豆带与玉米带间距70 cm。
大豆株距8 cm,每667 m2播种9600粒以上,收获有效株数7200株以上;玉米株距14 cm,每667 m2
播种4400粒以上,收获有效株数3700株以上。
2
DB 3705/T 27—2024
6 播前准备
6.1
播前灌溉
播前30 d左右,根据土壤墒情和含盐量情况,每667 m2灌水60 m3~80 m3,以降低耕层含盐量。
6.2
种子准备
6.2.1 选配品种
大豆应选择生育期适宜、耐荫、耐密、抗倒、抗病、株型收敛、宜机收的有限结荚类型的高产品种。
玉米应选择生育期适宜、株型紧凑、抗倒抗病、中矮秆、适宜密植和机械化收获的高产品种。
6.2.2 精选种子
大豆、玉米种子质量应分别符合GB 4404.2和GB 4404.1的要求。
6.2.3 种子处理
根据当地主要病虫害种类,玉米选用高效、低毒、病虫兼防的包衣种子;大豆选用高效、低毒、病
虫兼防的种衣剂,按照推荐量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所用药剂应符合GB/T 8321的要求。
6.3
农机准备
可选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用一体播种机实施种肥同播,也可用现有大豆播种机与玉米播种机
按照所选择模式的带宽、行距、株距等技术要求适当改装后双机交替播种作业。
为确保按计划的行比配置播种,宜在播种机械上安装GPS定位导航仪。机械播种时匀速直线前进,
机械式排种器行进速度不高于5 km/h,气力式排种器不高于8 km/h。
6.4
整地
春播地块,适时旋耕整地。
夏播地块,播种前可先进行灭茬,再旋耕、镇压,或选用带灭茬功能的播种机灭茬播种。前茬作物
留茬高度≤8 cm,秸秆粉碎长度≤10 cm、抛撒均匀度≥80%,秸秆还田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500的要
求,旋耕机和作业质量应符合GB/T 5668和NY/T 499的要求。
7 播种及施肥
7.1
播种期
春播,适宜播种时间为4月20日~5月10日。
夏播,适宜播种时间为6月10日~25日,不能晚于6月底。
7.2
播种方式
机械直播,机械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503的规定。单粒精播,大豆播深为3 cm~4 cm,玉米播深为
3 cm~5 cm。
地头两端播种大豆,便于田间观察。
下年继续复合种植大豆玉米的地块,实行分带轮作。
3
DB 3705/T 27—2024
7.3
施肥
种肥同播,大豆每667m2施用控释肥(N-P-K:15-15-15)20 kg~30 kg;玉米每667 m2施用专用控释
肥(N-P-K:28-6-10、控N≥15%)40 kg~50 kg。
8 田间管理
8.1
除草
8.1.1 封闭除草
播种后2 d内表土喷雾封闭除草,推荐播种、除草一次完成。每667 m2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80 mL
或33%二甲戊灵乳油200 mL+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3 g,兑水30 kg~45 kg喷雾;可根据田间杂草
情况,混加合适的茎叶除草剂。
8.1.2 茎叶除草
封闭除草效果不理想时,苗后选用安全性高的除草剂品种,加装物理隔帘,将大豆、玉米隔开进行
茎叶喷雾除草。大豆2片~3片复叶期,每667 m2用10%精喹禾灵乳油30 mL+48%灭草松水剂150 mL组合,
兑水30 kg,定向喷雾;玉米3片~5片叶期,每667 m2用4%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100 mL+48%灭草松
水剂150 mL组合,兑水30 kg,定向喷雾。
8.2
主要病虫害防治
以虫害为主,病虫兼治;虫害及早防治,病害提前预防;可以混合施药,一喷多防。
8.2.1 主要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为甜菜夜蛾、点蜂缘蝽、斜纹夜蛾、豆荚螟、食心虫、棉铃虫、玉米螟、桃蛀螟、黏虫等,
选用适宜农药防治。
8.2.2 主要病害防治
主要病害为玉米锈病、大小叶斑病、褐斑病及大豆霜霉病等,选用适宜农药防治。
8.3
化控防倒
大豆长势过旺,分枝至开花前每667 m2用10%多效唑·甲哌鎓可湿性粉剂65 g~80 g,兑水30 kg,
喷雾控旺防倒;玉米根据长势在6片~8片展叶期,用25%甲哌鎓水剂300倍~500倍液,适度控高,增强
抗倒能力,改善群体结构。
9 收获
9.1
收获时期
大豆叶片全部落净,摇动有响声时;玉米完熟期,苞叶变黄,籽粒乳线消失出现黑层时,即可收获。
9.2
收获方式
根据大豆、玉米成熟顺序和种植模式,合理调配机械,适期收获。
4
DB 3705/T 27—2024
收获作业时机械距玉米、大豆各15 cm以上,防止碾压,减少混杂;作业速度3 km/h~6 km/h,降
低田损;避开露水,清除杂草,防止大豆泥花脸。
10 档案管理
详细记录播种、施肥、水分管理、主要病虫草害防治、化控、收获等环节采取的主要措施,建立生
产档案,保留存档。
5
上一章:DB3705/T 28-2024 小麦春玉米夏玉米三作三收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下一章:DB3705/T 26-2024 大豆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DB3705/T 03-2023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T/SAASS 119-2023 滨海轻度盐碱地大豆玉米42 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 DB3705/T 17-2023 盐碱地青贮玉米与饲用大豆混播栽培技术规程 DB4110/T 67-2024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 DB5331/T 49-2024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 DB3713/T 277-2023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 DB3207/T 1035-2022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鲜食模式技术规程 DB3207/T 1025-2022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青贮模式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