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3713/T 331-2024 设施草莓A型高架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DB3713/T 331-2024 设施草莓A型高架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00.2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22 14:53:14



相关搜索: 规程 草莓 栽培技术 基质 高架 基质

内容简介

DB3713/T 331-2024 设施草莓A型高架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ICS 65.020.20
CCS B 31 3713

沂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713/T 331—2024
设施草莓 A 型高架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A-type elevated substrate cultivation of strawberry in
greenhouse
文稿版次选择
2024 - 08 - 07 发布 2024 - 09 - 07 实施
临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13/T 331—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临沂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I
DB3713/T 331—2024
设施草莓 A 型高架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设施草莓A型高架基质栽培技术的术语定义、产地环境、栽培设施、品种和种苗、定
植前准备、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运、档案与记录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设施草莓A型高架基质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50485 微灌工程技术标准
NY 1429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107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2624 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总则
NY/T 2787 草莓采收与贮运技术规范
NY/T 3263.1 主要农作物蜜蜂授粉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第1部分:温室果蔬(草莓、番茄)
DB37/T 3413.3 设施大棚熊蜂授粉技术规程 第3部分:草莓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设施草莓 A 型高架栽培 A-type elevated cultivation of facility strawberry
在设施内采用 A 型栽培架进行基质栽培生产草莓的一种方式。
4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 391的相关规定。
5 栽培设施
1
DB3713/T 331—2024
5.1 设施类型
以塑料大拱棚、日光温室或连栋温室为主,配套防虫网、遮阳网和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等设备。
5.2 A 型高架结构与参数
A 型高架由骨架、栽培网兜、栽培网兜托管以及果兜安装支架组成,采用塑料卡件连接。骨架采用
直径 20 mm 的镀锌钢管;栽培网兜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位于骨架中间;栽培网兜托管采用直径 15 mm
的镀锌钢管;上层栽培网兜托管间距 30 cm~33 cm,两侧栽培网兜托管间距 18 cm~20 cm。栽培架宽
80 cm ~100 cm,架高 120 cm~140 cm,架间距 60 cm~80 cm。
5.3 滴灌系统
5.3.1 滴灌系统包括但不限于过滤器、施肥比例泵、施肥桶、搅拌器、过滤阀、分区控制电磁阀、增
压泵、主管道、支管、滴灌带等。
5.3.2 实行分区灌溉,分区灌溉总长度不超过 200 m,每架栽培槽上根据草莓定植行数安装 1~2 根滴
灌带,将滴灌带末端封住并固定在栽培架上。
5.3.3 灌溉用水应符合 GB 5084 和 NY/T 2624 的相关规定,水肥一体化设备安装应符合 GB/T 50485
的相关规定。
6 品种和种苗
6.1 品种选择
选择休眠期短、花芽分化早、连续结果能力强、抗逆性强的品种。
6.2 种苗标准
选择茎基部直径0.8 cm~1.0 cm、4片~6片叶、株高适中、叶肉厚、叶色绿、白根多、根系发达、
无病斑、无缺刻的脱毒种苗。
7 定植前准备
7.1 基质配制
采用草炭:椰糠:珍珠岩=3:1:1(体积比)配制,基质 pH 值 5.5~6.5,EC 值小于 0.4 mS/cm。
7.2 消毒
6 月~7 月应清洁配套设施,用白色地膜覆盖密封栽培网兜,50 %氯溴异氰尿酸 750 倍~1000 倍液
随水滴灌,密闭棚室 30 d。定植前 3 d~5 d,用硫磺熏蒸器或空气消毒片消毒。
8 定植
8 月下旬至 9 月上旬定植。定植前 1 d~2 d 滴灌至基质潮湿,按照“弓背朝外,上不埋心,下不
露根”的原则,采用单行或双行三角形方式定植,株距 20 cm~25 cm,距离槽边缘 5 cm~8 cm。定植
后浇透水。
2
DB3713/T 331—2024
9 定植后管理
9.1 温湿度管理
草莓根系基质最低温度不低于 10 ℃,设施内温度达到 25 ℃以上及时通风换气,30 ℃以上时覆盖
遮阳网,夜间温度低于 12 ℃时,需覆棉被。
草莓在不同生长时期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不同,具体管理见表 1。
表1 不同生长时期温湿度管理
生长时期 温度管理 湿度管理
现蕾前期 白天:25 ℃~30 ℃;夜晚:12 ℃~18 ℃ 60%~70%
现蕾期 白天:20 ℃~28 ℃;夜晚:12 ℃~15 ℃ 60%~70%
开花期 白天:20 ℃~25 ℃;夜晚:12 ℃~15 ℃ 50%
果实膨大期 白天:18 ℃~25 ℃;夜晚:10 ℃~15 ℃ 60%~70%
成熟期 白天:15 ℃~25 ℃;夜晚:8 ℃~12 ℃ 60%~70%
9.2 水肥管理
9.2.1 水分管理
缓苗期保持基质潮湿;缓苗后适当控水,遵循“见干见湿”的浇水原则,每次浇水时不从基质槽底
部渗水即可。
9.2.2 养分管理
生长期的追肥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肥水pH值控制在5.3~6.0之间。
缓苗后现蕾前,间隔7 d~10 d追施平衡型大量元素水溶肥(如N:P2O5:K2O=20:20:20),肥水EC值
保持在0.4 mS/cm~0.6 mS/cm;缓苗后EC值逐渐增加,开花期增加到1.0 mS/cm左右;果实膨大期和成
熟期除追施平衡型大量元素水溶肥外,还应交替追施高钾型大量元素水溶肥(如N:P2O5:K2O=16:8:34),
EC值保持在1.2 mS/cm~1.5 mS/cm。此外开花期后,为提高果实品质,每次应冲施适量的氨基酸水溶肥。
所用肥料应符合NY/T 1107、NY 1429的相关规定,肥料施用应符合NY/T 496的相关规定。
9.3 花果管理
9.3.1 疏花疏果
适时疏花蔬果,每个花序留3~6个果,疏除虫果、畸形果和病果等。
9.3.2 辅助授粉
按照NY/T 3263.1和DB37/T 3413.3的相关规定执行。
10 病虫害防治
10.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
治为辅”的防治原则。
3
DB3713/T 331—2024
10.2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为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根腐病、黄萎病和叶斑病等;主要虫害为蚜虫、红蜘蛛、蓟
马和螨类等。
10.3 防治措施
10.3.1 农业防治
选用植株健壮的脱毒苗;调控棚内温湿度,及时通风排湿降温;清除或深埋病株、病叶、病果;夏
季高温闷棚等。
10.3.2 物理防治
在设施放风口处设置60目防虫网阻隔防虫,悬挂银灰色地膜驱避蚜虫;设施内在高于草莓植株25
cm~30 cm处悬挂黄板或蓝板30张/667m
2~35张/667m
2诱杀蚜虫、粉虱和蓟马。
10.3.3 生物防治
10.3.3.1 采用天敌、性诱剂诱杀害虫。采用昆虫病原微生物、白僵菌等微生物或芽孢杆菌等拮抗微生
物及其制剂防治病虫害。
10.3.3.2 天敌防治主要措施:
a) 蚜虫防治。蚜虫发生初期选择异色瓢虫卵、幼虫或成虫进行防治,按益害比(1:30)~(1:60)
释放,每 667m
2放置 70 卡~100 卡(每卡虫卵 20 个)或 500 头~1000 头成虫,整个草莓生长
季节放置 2 次~3 次。也可选用东亚小花蝽进行防治,每 667m
2释放 500 头/次;
b) 叶螨防治。叶螨发生初期选择加州新小绥螨进行防治,按益害比 1:5 释放,每 667m
2释放 250
头~500 头,一个月至少释放 2 次。危害较严重时选用智利小植绥螨,按益害比 1:10 释放,
每平方米释放 3 头~6 头;
c) 蓟马防治。选用巴氏新小绥螨进行防治,每 1 m 2释放 250 头~500 头,也可选用东亚小花蝽进
行防治,每 667m 2释放 500 头,每 1 周~2 周释放 1 次;
d) 粉虱防治。选用津川钝绥螨进行防治,每平方米释放 200 头~500 头,每 1 周~2 周释放 1 次。
也可选用丽蚜小蜂防治,每 5 d 释放成虫 3 头/株,共释放 3 次。
10.3.3.3 性诱剂防治主要措施:9 月~10 月采用诱集器诱捕夜蛾类等害虫,每 667m
2安装 1 个~2 个,
每隔 30 d 更换 1 次诱芯。
10.3.4 化学防治
科学用药,精准防治,交替轮换、合理混用,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使用药剂防治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NY/T 1276的相关规定。化学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见附录A。
11 采收与贮运
采收与贮运按照NY/T 2787的相关要求执行。
12 档案与记录
建立生产档案,记录应真实、准确、规范,并具有可追溯性;生产档案应有专人专柜保管,保存3
年以上。
4
DB3713/T 331—2024
附 录 A
(资料性)
草莓主要病虫害防治推荐使用药剂及使用方法
表A.1给出了草莓主要病虫害防治推荐使用药剂及使用方法。
表A.1 草莓主要病虫害防治推荐使用药剂及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 登记农药名称 制剂使用量 (667m 2) 使用方法 安全间隔期 (d) 生育期最多 使用次数
白粉病 20% 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 38 g~50 g 喷雾 5 3
42.4% 唑醚·氟酰胺悬浮剂 10 mL~20 mL 喷雾 7 3
2000 亿 CFU/g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 粉剂 300 倍~600 倍 喷雾 7~10 2~3
灰霉病 50% 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30 g~45 g 喷雾 5 3
38% 唑醚·啶酰菌水分散剂 40 g~50 g 喷雾 7 2
10 亿 CFU/g 解淀粉芽孢杆菌悬浮剂 350 mL~500 mL 喷雾 7~10 3~4
根腐病 20% 异硫氰酸烯丙酯水乳剂 3000 mL~5000 mL 土壤熏蒸 / 1
30 亿 CFU/g 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可 湿性粉剂 667 g~1334 g 浇灌 20 2
炭疽病 60% 唑醚·锰锌水分散剂 60 g~100 g 喷雾 5 3
25% 吡唑醚菌酯悬乳剂 30 g~40 g 喷雾 7 3
80% 克菌丹水分散粒剂 60 g~75 g 喷雾 7 2
红蜘蛛 0.1% 藜芦胺可溶液剂 120 g~140 g 喷雾 10 1
0.5% 依维菌素乳油 500 倍~1000 倍 喷雾 5 2
110 g/L 乙螨唑悬浮剂 3500 倍~5000 倍 喷雾 1 1
蚜虫 30% 吡蚜·噻虫胺悬浮剂 20 mL~25 mL 喷雾 5 1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 g~25 g 喷雾 5 2
1.5% 苦参碱可溶液剂 40 mL ~46 mL 喷雾 10 1
蓟马 16% 啶虫·氟酰脲乳油 20 mL~25 mL 喷雾 3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上一章:DB3713/T 332-2024 设施甜瓜优质高效质量控制技术规程 下一章:DB3713/T 330-2024 强筋小麦节水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DB13/T 2875-2018 设施草莓高架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DB15/T 1923-2020 设施草莓高架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DB3305/T 239-2022 草莓H型高架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DB6101/T 210-2024 草莓生产苗高架基质繁育技术规程 DB34/T 2014-2019 设施草莓高架栽培技术规程 DB62/T 4871-2023 草莓设施基质育苗技术规程 DB15/T 1386-2018 设施草莓基质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DB4103/T 148-2022 设施草莓套种小果型西瓜栽培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