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20
CCS
B 13
DB5206
铜
仁 市 地 方 标 准
贵州铜仁花生生产技术规程
Peanut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 in Tongren of Guizhou province
2024-08-16 发布 2024-11-16 实施
铜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206/T 191-2024
目
次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产地环境及土壤选择.................................................................1
5 品种选择与种子质量.................................................................2
6 土壤耕整...........................................................................2
7 基肥...............................................................................2
8 种子处理...........................................................................2
9 播种...............................................................................2
10 田间管理..........................................................................3
11 病虫害防治........................................................................3
12 收获和贮藏........................................................................4
13 档案管理..........................................................................5
I
DB5206/T 191-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文件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铜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提出。
本文件由铜仁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铜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铜仁市种子管理站、铜仁市植保植检站、铜仁市林
业局、铜仁市土肥站、铜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中心、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思南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石阡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松桃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印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德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芦峰、刘洋、樊海容、周芳、冉一茜、张翊晟、韦伟、谢小燕、陈玮、黄
芳、姚元安、赵培欢、田春亚、田永国、庹小清、安强、秦海英、黄林、吴小敏、丁佳、邓红艳。
II
DB5206/T 191-2024
贵州铜仁花生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贵州铜仁花生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及土壤选择、品种选择与种子质量、土壤
耕整、基肥、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和贮藏、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铜仁市境内铜仁花生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7.2
经济作物种子 第二部分:油料类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T 24689.2
植物保护机械 杀虫灯
GB/T 33469
耕地质量等级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855
花生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贵州铜仁花生 tongren of guizhou province
种植在铜仁境内以珍珠豆型为代表的本地花生,产品具有蛋白质含量高、口感细腻、香酥可口、
果壳薄、双仁果多、仁中小粒、整齐饱满、呈桃形、皮粉红色有光泽特征。
4
产地环境及土壤选择
4.1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NY/T 855 的要求。
4.2 土壤选择
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通透性好的沙壤土和壤土,土壤质量应符合 GB/T 33469 中四
等旱地以上指标要求。
1
DB5206/T 191-2024
5
品种选择与种子质量
宜选择具有蛋白质含量高,口感细腻,香酥可口,果壳薄,双仁果多,种仁中小粒整齐饱满,
呈桃形,种皮粉红色有光泽,适宜铜仁环境气候的珍珠豆型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7.2 的要
求。
6
土壤耕整
冬前深翻土炕冬或早春翻土,耕深 20 cm~25 cm,耙平整细,开好中沟和边沟以利排水。
7
基肥
中等肥力土壤,目标产量 200 kg~300 kg/667 ㎡,667 ㎡ 用有机肥 1500 kg、过磷酸钙 25 kg
混合堆沤 15 d~20 d,结合整地翻土全层深施作基肥。
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要求。
8 种子处理
8.1 晒种
播种前5 d~6 d 选晴天带壳晒种1 d~3 d,晒种过程中隔1 h~2 h 翻动一次,力求荚果晒得
均匀干燥。
8.2
剥壳和粒选
播种前3 d~5 d 剥壳,剔除秕粒、病粒和破损粒,留颗粒均匀饱满,皮色亮泽的种仁作种。
8.3
拌种
8.3.1
钼肥拌种
每10 kg花生种仁用钼酸铵10 g,加清水1.5 kg 溶解后拌花生种,拌匀晾干即可播。(注:用
钼铵酸拌种的种子对人畜有毒害,不能作为食品和饲料)
8.3.2
桐油拌种
每10 kg花生种用桐油300 g,花生种用桐油拌后加草木灰拌匀当天播完。
8.3.3
种衣剂
选择11 %氟环·咯·精甲种子处理悬浮剂或者62.5 %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将种子完全包裹为
宜。
9 播种
9.1
播种期
2
DB5206/T 191-2024
平均地温6 d~7 d稳定在12 ℃~15 ℃时播种,露地种植的适宜播种期在4月上中旬,地膜覆盖
栽培可相应提前7 d~10 d。
9.2
播种量
每667 ㎡ 用10 kg~12 kg 花生种仁。
9.3 种植密度和规格
9.3.1
种植密度
每667 ㎡8000 窝~10000 窝。
9.3.2
种植规格
9.3.2.1
等行距种植规格
行距40 cm,窝距16.7 cm~20 cm,开行点播,隔窝3粒、2粒播种,播种深度3 cm~5 cm,双株
留苗。
9.3.2.2
宽窄行种植规格
宽行40 cm,窄行26 cm,窝距20 cm~23 cm,开行点播,隔窝3粒、2粒播种,播种深度3 cm~5
cm,双株留苗。
9.4
种肥
播种时每667 ㎡用过磷酸钙10 kg、硫酸钾12 kg,混合后施在播种沟或窝边作种肥,种子与肥
料间隔3 cm~5 cm。
10 田间管理
10.1 查苗补缺
幼苗出土后真叶展开前进行查苗,对缺窝缺株的,要及时补苗。
10.2
清棵
齐苗时,先在行间松土除草,随后用小木棍(或其他器物)将幼苗周围的土向四周扒开,使两
片子叶露出地面,同时消灭窝心草。
10.3
追肥
结合清棵,667 ㎡ 用清粪水500 kg兑3 kg~5 kg 尿素淋窝作追肥,粪肥距离幼苗3 cm~5 cm。
10.4
中耕除草
第一次结合清棵蹲苗进行浅中耕除草,破表土,碎细土块,除尽杂草,中耕深度3 cm~4 cm;
清棵后20 d~25 d 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中耕深度8 cm~10 cm,做到土壤细、碎、平。
11
病虫害防治
3
DB5206/T 191-2024
11.1
病虫害种类
主要病害:根腐病和茎腐病、叶斑病、锈病、青枯病。
主要虫害:蛴螬、地老虎、蝼蛄、蚂蚁、蚜虫。
11.2
防治方法
11.2.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 的要求。
11.2.2
生态调控
冬季清除地里杂草,将其深埋或沤制肥料;旱地实行合理轮作(与小麦、红苕、玉米等),同一
块地种植花生须间隔 2年以上;稻田实行水旱轮作和“三沟”种植(破沟、边沟、厢沟);精选种
子,剔除发霉和破损种子;施用经过高温发酵腐熟的有机肥或沼肥,科学施肥、控制氮肥施用,加强
栽培管理,培育健壮苗;对于花生青枯病,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及时清除田间残株病叶。
11.2.3
理化诱控
在害虫成虫羽化期,安装太阳能杀虫灯,诱控鳞翅目、鞘翅目昆虫成虫,杀虫灯应符合GB/T
24689.2的要求;有针对性的选择靶向诱芯及配套诱捕器,棋盘式悬挂于田间,放置高度以高出作物
10 cm~15 cm为宜,1套/667 ㎡,集中连片使用。
11.2.4 科学用药
11.2.4.1 主要病害防治
a) 根腐病和茎腐病
播种前药剂拌种是预防花生根腐病和茎腐病的有效措施,花生齐苗后和开花前是防治的关键时
期。药剂拌种,每 100 kg 花生种子用 35%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 40 g~80 g(有效成分 14 g~28 g)
拌种,拌种均有后晾干后即可播种。
b) 叶斑病
发病初期,选用 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唑醚.氟环唑、代森锰锌等喷雾
防治。
c) 花生锈病
花生开花期可喷施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00 倍~600 倍液;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 倍
液+2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 倍~1000 倍液等药剂预防。
11.2.4.2
虫害防治
a) 蚜虫
低龄若(幼)虫期,选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乙基多杀菌素等喷雾防治。
b) 地老虎、蛴螬、蝼蛄和蚂蚁
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颗粒剂或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在施肥时,将毒颗粒与底肥均匀
混合一起撒施。
12 收获和贮藏
12.1 适时收获
4
DB5206/T 191-2024
同一块地里大部分植株的叶片和茎杆,逐渐衰老变黄,上部80% 的叶片无光泽,荚果变硬,内
果皮呈现褐黑色斑点时,选晴天收获;作为种用花生禁止直接在水泥地或石板上晒种。
12.2
贮藏
干燥后的花生荚果,贮藏在干燥、通风、向阳的仓库内,贮藏时不能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的
物质同仓贮藏,并做好防鼠工作。
13
档案管理
花生生产、收贮应全程建立档案信息,档案资料保存期24个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