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
CCS B 61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2378—2024
高寒沙区沙障设置技术规范
2024 - 12 - 11 发布 2025 - 01 - 10 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T 2378—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青海省治沙试验站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治沙试验站、青海省林木种苗总站、青海省湟水规模化林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魏登贤、祁生文、龚富玲、赵春香、吴延瑾、吴有林、赵雪彬、游牧、范文秀、
唐乾、赵天悦、郭彧、钟振国、羊秀本、周亚平、党昕玮、侯晓丽、李俊业、谢贤蓉、穆雪红。
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监督实施。
I
DB63/T 2378—2024
高寒沙区沙障设置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主要规定了高寒沙区沙障设置技术的范围、沙障设置分类、沙障结构、沙障配置类型、沙障
设置技术、维护、技术档案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青藏高原高寒沙区沙化土地沙障设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1141 防沙治沙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沙障
为控制地表风沙运动、防止风沙危害,采用适宜材料,根据不同的防护目的,按照一定的设计参数,
在沙地设置的各种形式的障蔽物。
3.2
沙障孔隙度
单位面积内沙障空隙面积与沙障总面积之比。
3.3
沙障高度
障体顶部距沙丘表面的垂直距离。
3.4
沙障方向
沙障的设置应与主风方向垂直,通常在沙丘迎风坡中下部设置。
3.5
1
DB63/T 2378—2024
行列式沙障
沙障走向与主风向垂直,沙障与沙障之间平行排列。
3.6
网格式沙障
风向不稳定,除主风方向还有明显的侧向风,在垂直于沙障的方向上,每隔几米打上横格沙障形成
网格状。
3.7
沙障间距
风力弱时间距放大,风力强时间距缩小。在坡度小于4°的平缓沙地进行带状配置时,相邻两条沙
障的距离应为沙障高度的10 倍~20 倍;在沙丘迎风坡配置时,下一列沙障的顶端应与上一列沙障的基
部等高。
3.8
机械沙障
为控制地表风沙运动,防止风沙危害,采用麦草、稻草、树枝、秸秆、黏土、卵石及其他材料,在
沙地上设置形成的各种形式的障蔽物。
3.9
生物沙障
为控制地表风沙运动,防止风沙危害,采用具有生命力的植物材料,在沙地表面设置各种形式的障
蔽物。
4 沙障设置分类
4.1 根据沙障的材料,分为:
a) 机械沙障;
b) 生物沙障。
4.2 根据沙障设置目的和地上高度,分为:
a) 平铺式:在沙面全面铺设抗风蚀材料,厚度在 15 cm~20 cm 的沙障;
b) 高立式:沙面以上高度≥50 cm 的沙障;
c) 低立式:沙面以上高度为 20 cm~50 cm 的沙障;
d) 隐蔽式:沙面以上高度为 5 cm~20 cm 的沙障。
4.3 根据沙丘表面配置形式,分为:
a) 行列式沙障;
b) 网格式沙障。
5 沙障结构
2
DB63/T 2378—2024
根据沙障孔隙度的透风情况,分为:
a) 透风型:沙障的孔隙度≥50%,适用于输沙;
b) 紧密型:沙障的孔隙度 10%~5%,适用于阻沙;
c) 不透风型:沙障的孔隙度为 0,适用于固沙。
6 沙障配置类型
根据防沙治沙原理,分为:
a) 固沙型:在大面积沙地、道路两侧、重要基础设施和其他需要保护的地方设置高度基本与沙面
持平的隐蔽式或平铺式露头高度在 20 cm~30 cm 的半隐蔽式沙障,固定流沙运动;
b) 积沙型:在风沙流动性强的地方,设置高度不低于 75 cm 的高立式沙障,拦截阻挡风沙运动;
c) 输导型:在迎风面、道路两侧,弯曲转折地段,设置沙障输导风沙流。
7 沙障设置技术
7.1 行列式沙障
7.1.1 适用立地条件
风沙危害严重,植被覆盖度小于35%的半固定沙地、植被覆盖度小于15%的流动沙地和相对平缓的沙
丘。
7.1.2 沙障设置技术指标
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沙障材料:天然材料有麦草、稻草、秸秆、粘土、砾石、沙柳、沙蒿、柠条等,人工材料有塑
料(聚乙烯)沙袋、土工编织袋、尼龙网、水泥柱、木桩等,可选择机械沙障和生物沙障。
b) 沙障规格:长度设置为 3 m、5 m、10 m、15 m、20 m、25 m 、30 m 等的行列式;
c) 沙障高度:依据高立式和低立式选择;
d) 沙障结构:选择紧密型结构;
e) 沙障设置时间:春季、秋季,或雨季;
f) 沙障设置位置:在沙丘的迎风坡中下部设置沙障。
g) 沙障配置:依据固沙型、积沙型、输导型选择。
7.1.3 设置方法
沿沙丘等高线,与主害风方向垂直放线,从沙丘上部依次向下按高低顺序施工,将麦草、稻草等截
成不少于80 cm的长度,沿已确定的等高线平铺用铁锹从中间插入沙地,或开沟后将准备好的沙障材料
埋入沙丘,埋深20 cm~25 cm,沙面上保留20 cm~25 cm,顶部宽度4 cm~6 cm,然后将两侧培沙踩实保
持沙障牢固;或用具有生命力的植物材料采用直播、扦插和植苗的方式栽植形成生物沙障;塑料(聚乙
烯)沙袋、土工编织袋等按设定好的间距沿线平铺即可。最后形成行列式沙障。
7.2 网格式沙障
7.2.1 适用立地条件
风沙危害严重,植被覆盖度小于15%的流动沙地。
3
DB63/T 2378—2024
7.2.2 沙障设计技术指标
满足以下要求:
a) 沙障材料:天然材料有麦草、稻草、秸秆、粘土、砾石、沙柳、沙蒿、柠条等,人工材料有塑
料(聚乙烯)沙袋、土工编织袋、尼龙网、水泥柱、木桩等,可选择机械沙障和生物沙障;
b) 沙障规格:设置为 1m×1m、1.5m×1.5m、2m×2m 等的网格式;
c) 沙障高度:依据高立式、低立式、隐蔽式和平铺式选择;
d) 沙障结构:依据透风型、紧密型、不透风型选择;
e) 沙障设置时间:春季、秋季,或雨季;
f) 沙障设置位置:在沙丘的迎风坡中下部设置沙障;
g) 沙障配置:依据固沙型、积沙型、输导型选择。
7.2.3 设置方法
同7.1.3设置方法一致,最后形成网格式沙障连成一片
8 维护
按照GB/T 21141的规定执行。
9 技术档案
按照GB/T 21141的规定执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