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64/T 666-2024 桃李杏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DB64/T 666-2024 桃李杏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68.3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23 08:57:31



相关搜索: 规程 设施 栽培技术 桃李

内容简介

DB64/T 666-2024 桃李杏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ICS 65.020.20
CCS B 05 64

夏 回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 64/T 666—2024
代替DB64/T 666-2010、DB64/T 1144-2015
桃李杏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peach, plum and apricot in facility cultivation
2024 - 11 - 19 发布
2025 - 02 - 18 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 布
DB 64/T 666—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64/T 666—2010《设施杏促成栽培技术规程》,DB64/T 1144—2015《设施桃树主干
形栽培技术规程》。与DB64/T 666—2010和DB64/T 1144—201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
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增加了“开心形”“主干形”“纺锤形”术语和定义(见第 3 章),删除了“促成栽培”术语
和定义(见 2010 年版的 3.1);
b) 更改了园地生产环境要求、园地要求(见 4.1、4.2,2010 年版的 6.1、6.2 和 2015 年版的 3.1、
3.2);
c) 更改了日光温室的建造内容(见第 5 章,2010 年版的第 4 章和 2015 年版的第 4 章);
d) 删除了桥棚建造(见 2010 年版的第 5 章);
e) 更改了砧木品种选择和苗木标准(见 6.1、6.4,2010 年版的 7.1、7.2 和 2015 年版的 5.1、
5.3);
f) 增加了李品种选择、更新了桃品种选择(见 6.2);
g) 增加了“授粉树配置”(见 6.3);
h) 删除了“苗木出圃”(见 2010 年版的 7.2);
i) 更改了“定植技术”(见 7.4,2010 年版的 8.3.2.2);
j) 更改了“土肥水管理”(见 8,2010 年版的 11 和 2015 年版的 7);
k) 更改了“整形修剪”(见 9,2010 年版的 9.1、9.2 和 2015 年版的 8.1、8.2、8.3);
l) 更改了“花果管理”(见第 10 章,2010 年版的第 10 章和 2015 年版的第 9 章);
m) 更改了温湿度管理及扣棚措施(见第 11 章,2010 年版的第 12 章和 2015 年版的第 10 章);
n) 更改了病虫害防治(见第 12 章,2010 年版的第 13 章和 2015 年版的第 11 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与草原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宁夏农村科技发展中心、宁夏林权服务与产业发展
中心、银川市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宁夏农垦贺兰山农牧场(有限公司)、吴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管理委员会、利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中心、利通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岳海英、贾永华、黄岳、褚燕南、李晓龙、冯学梅、周小平、李国、李慧、安
冬梅、魏天军、陈艳玲、田兴武、王玉、杨坤、金志芸、张莹。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64/T 666-2010、DB64/T 1144-2015;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DB 64/T 666—2024
桃李杏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桃李杏设施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园址选择、日光温室的建造、苗木、栽植、土肥
水管理、整型修剪、花果管理、温湿度调控、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桃、李、杏树设施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 5013 无公害食品 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
DB64/T 1743 装配式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开心形 open center shape
树高控制在1.2 m,无中心干,主干高度0.3 m~0.4 m,3个~4个主枝,主枝开张角度45°~50°,
每个主枝上有3个~4个中型结果枝组。
主干形 main trunk shape
树高1.8 m~2.0 m,只有1个直立中心干为永久骨干枝,其上所着生的分枝侧横向生长,且都为临
时性结果枝,树冠宽1 m以内。
纺锤形 spindle-shaped tree
树高1.2 m~2.0 m,有中心干,干高0.4 m~0.5 m,每隔20 cm~30 cm选择长势好、不重叠、螺旋
上升的永久结果枝组一个,整株保留8个~10个,树冠2 m以内。
4 园址选择
园地生产环境
园地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
1
DB 64/T 666—2024
环境条件应符合NY 5013的要求。
园地要求
建立在交通方便、阳光充足、地势较高、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或局部平坦)、水源充足且排水良
好,土壤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土壤pH值8.0 以下,全盐含量0.2 %左右,地下水位在1.2 m以下,上茬
非核果类果树种植的园地。
5 日光温室的建造
按照DB64/T 1743 执行。
6 苗木准备
砧木
桃树:山桃;李子:山杏、野生李;杏树:山杏。
品种
选择耐低温、弱光、发育期短、果个大、品质好、耐贮运、抗病虫、自花结实、丰产稳产、树型矮、
树冠紧凑的早熟优质品种。
a) 桃宜选择春雪、中桃红玉、秦光 3 号、中农金辉、中油 4 号、6-21、中蟠 101 号、沙红、霞晖
一号;
b) 李子宜选择美国大李、大石早生、红美丽、安哥诺李、蜂糖李;
c) 杏宜选择金太阳杏、油杏、凯特杏、红丰杏、丰园杏。
授粉树配置
若选择花粉不育的品种,需要配置授粉树,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为3:1~5:1,采用行间配置,
要求授粉品种花期略早于主栽品种花期;授粉品种配置见表1。
表1 授粉品种配置表
种类 花粉不育品种 配置授粉树品种
桃 沙红 1、霞晖一号 2 瑞红 1、突围 2
李 大石早生 1、安格诺李 2、蜂糖李 3 前卫李 1、娜丝李 1、红良锦 2、砂糖李 3、蜜脆李 3
杏 金太阳 红丰杏、丰园杏
苗木选择
选择苗木标准以下列标准为宜:
a) 半成品苗(嫁接苗):芽体绿色饱满,砧木根茎粗0.8 cm以上,根系发达,无病虫;
b) 1年~2年生苗:苗木高度0.8 m~1.1 m,地径1.2 cm以上,主根保留长度20 cm以上,无病虫害、
机械损伤,根系分布均匀;
c) 3年~4年生苗:苗木高度1.2 m~1.5 m,地径3 cm~5 cm,嫁接口愈合良好,苗木无机械损伤,
无检疫对象,加带土球,土球直径60 cm。
2
DB 64/T 666—2024
7 栽植
整地
栽植当年对栽植区的土壤进行局部深翻并增施有机肥改土,按株行距挖深60 cm、宽80 cm的栽植
沟,开挖过程表土与底土分开放置,沟底填厚10 cm左右的作物秸秆,每667 m
2 土地面积在沟内撒施腐
熟农家肥2000 kg~3000 kg,过磷酸钙100 kg~200 kg与表土混匀后回填,最后再回填底土,灌水沉
实。沿定植沟修宽80 cm,高20 cm的龟背形垄面,采取起垄栽培。
株行距
以1.0 m×2.5 m或1.5 m×2.5 m 为宜,行向为南北行。
定植时间
落叶后或春季萌芽前定植;落叶后栽植仅限于冬季进行设施覆盖的园地。
定植
栽植前修剪根系,将苗木用清水浸泡4 h~6 h,并用3~5°be′石硫合剂蘸根5 min消毒,再用ABT
生根粉1 g 加水20 kg,蘸根15 min至1 h;在定植沟内标记好主栽品种以及授粉品种的位置,以此为中
心挖宽30 cm~50 cm,深40 cm定植穴,将苗木放入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苗木,填土提苗、踏实,根
茎与地表齐平,嫁接口略高于地面5 cm~6 cm,灌水浇透,地表稍干及时松土保墒,覆盖地膜。
8 土肥水管理
土壤管理
树行内覆盖地膜,行间中耕除草。
施肥技术
8.2.1 基肥
定植当年9月上旬至10月底,每667 m
2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 kg~5000 kg。
8.2.2 土壤追肥
8.2.2.1 幼龄树
栽后第1年,每次株施尿素50 g~100 g;第2年至第3年,每次株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00 g~200
g。在根系分布区开沟或挖穴施入,深度10 cm~20 cm,每两个月一次。
8.2.2.2 初结果树
在萌芽期、硬核期、果实膨大期分次追施。萌芽期株施高氮复合肥150 g~200 g;硬核期株施高磷
复合肥100 g~150 g;果实膨大期株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0 g~200 g。
8.2.2.3 盛果期树
在萌芽期、硬核期、果实膨大期分次追施。萌芽期株施高氮复合肥 200 g~250 g;硬核期株施高
磷复合肥150 g~200 g;果实膨大期株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00 g~300 g。
3
DB 64/T 666—2024
8.2.3 根外追肥
新梢长 20 cm~30 cm 时,每隔两周叶面喷施硼砂 0.1 %~0.3 %、尿素 0.3 %、磷酸二氢钾 0.2 %~
0.3 %一次;7 月底以后每隔两周喷施一次 0.3%~0.5%的磷酸二氢钾。
8.2.4 水分管理
8.2.4.1 灌水
花期不宜灌水,采收前10 d停止灌水,防治裂果;7月中旬以后控水,防止后期徒长;萌芽前、施
肥后、休眠前各灌透水1次;其他时间根据土壤墒情及物候期、果实采收后适当灌水。
8.2.4.2 排水
降雨后及时排水防涝。
9 整形修剪

9.1.1 定植当年
温室前沿第一株选用开心形,其余以主干形为主。
栽植后定干,定干高度40 cm,低于40 cm的树不定干。对主干顶端新梢顺其延伸,不摘心,新梢长
至30 cm,旁边插竹竿进行主干绑扶。对主干基部30 cm以下的新梢及时抹除。生长季节不摘心、不抹芽、
不去枝,增加叶片数量。对新梢角度小于30°的枝条进行扭稍,拉枝,拿枝等开张角度,软化当年生枝,
将中干上的分枝变向。8月下旬,进行定枝修剪,疏除主干上部分竞争枝和过密的侧生枝。选留结果枝
任其生长,侧枝不摘心,主干上距地面40 cm呈螺旋状保留15个~20个平行生长的结果枝。
9.1.2 第 2 年及以后若干年整形修剪
春季萌芽前,疏除重叠枝、交叉枝、背下枝,促进生殖生长。果实采收后10 d,主干高2 m以上时,
顶部摘心,控制树高1.80 m。并回缩更新主干上的结果枝,距离主干5 cm左右留一健壮侧芽,对结果枝
进行回缩更新,并喷一遍30 ppm浓度的赤霉素。7月~9月修剪以拿枝为主,辅以修剪和扭梢,同时开始
培养健壮的结果枝组,使其紧靠主干,分布均匀,行间保证通风透光。

9.2.1 定植当年
温室前沿第一株选用开心形,其余以纺锤形为主。
树苗栽植后,待干高为30 cm~40 cm时,应及时进行定干,将干高30 cm以下的芽抹掉,干高30 cm~
60 cm的饱满芽保留。萌发新梢大约生长至2 cm时,选择4个~5个夹角较大、生长健壮的新梢作为主枝,
将其他的新梢从基部剪下。
9.2.2 幼树的修剪
休眠期主枝留约60 cm,开张角度50°,剪口留外芽。竞争枝疏剪或者重截,剩余的枝条可根据实际
情况不剪或者轻剪。
9.2.3 盛果期修剪
4
DB 64/T 666—2024
休眠期剪掉全部干枝,对过密的枝条进行疏剪,交叉重叠的枝条进行短剪,其他枝条可视实际情况
选留;生长期应注重剪短徒长枝,剩余中长枝根据枝条的生长情况进行摘心或者短截处理。

9.3.1 定植当年
温室前沿第一株选用开心形,其余以纺锤形为主。
温室前沿定干高度以30 cm~40 cm为宜,沿行向北依次提高定干高度到60 cm~70 cm。主干上选留
第一个延长枝,作为枝条生长的中心轴。在中心轴上间隔20 cm依次选留主枝,当枝条生长到10 cm左右
时,用牙签开角,新梢长25 cm左右时摘心,2次梢30 cm摘心,3次梢10 cm~15 cm时再次摘心。疏除部
分直立新梢,7月下旬对骨干枝采取拉枝、捋枝、拿枝。
9.3.2 生长期修剪
以抹芽、摘心、拉枝、扭梢、环剥、刻伤、疏除为主。采后清除下垂枝、背上粗大结果枝、夹生枝,
小型结果枝缩剪1/2处,骨干枝当年新梢回缩1/3。背下、两侧过密小结果枝疏除。
9.3.3 盛果期修剪
以剪去当年新梢的1/3~1/2为宜。选择和培育角度较大的营养枝,适当短截,促发形成果枝后分期
进行回缩,培养结果枝组。对树冠外围的下垂枝,及时回缩到向上的分枝处,抬高分枝角度。
10 花果管理
授粉
始花期每亩放熊蜂1箱(120 头)或蜜蜂1箱(8~10 匹)。放蜂前一周至授粉结束,不应喷农药。
疏花
先疏花蕾再疏花。疏蕾要去掉发育差、花蕾小、畸形花蕾、基部花蕾。疏花要疏去晚开花、畸形花、
朝天花、无枝叶花、结果枝基部的花;留结果枝中上部的花,中上部疏双花留单花。
疏果
分2次进行。第一次在落花后20 d~30 d进行,疏除密生果、畸形果、基部果和梢头果;第二次在
果实膨大期进行,疏除小果、病虫果。根据品种、果形大小、树势决定留果量。每666.7 m
2控制在1000
kg~1500 kg。
套袋
桃树品种定果后及时套袋,套袋前喷一次5%双丙环虫酯3000倍+70%吡蚜酮4000倍或75%螺虫乙酯,
吡蚜酮4000倍~5000倍防治蚜虫;红色品种在采收前15 d解袋。
11 温湿度管理
扣棚时间及扣棚后的破眠管理
5
DB 64/T 666—2024
当外界日平均气温低于到10 ℃时开始扣棚,覆盖塑料薄膜与棉被。扣棚后早晨日出前盖好棉被,
封闭通风口;傍晚日落前拉开棉被,打开通风口。当日光温室内白天的最高温度保持在7 ℃以下时,傍
晚不再拉开棉被,使温室内温度保持在7 ℃以下。
升温
在满足 0 ℃~7 ℃的低温需冷量,桃 750 h,李 900 h,杏 800 h,且通过自然休眠 5 d 后开始升
温,宁夏地区适宜升温时间为 12 月上中旬。
温湿度调控
各生育期的温湿度管理指标见表1。
表2 桃、杏、李设施不同生育期温湿度
生育期 温度(℃) 湿度(%) 地温(℃)
桃 李 杏
休眠期 0~7 0~7 0~7 70~80 3~6
萌芽期 5~18 8~18 5~25 70~80 6~13
开花期 5~20 10~22 8~16 50~60 13~15
幼果和膨大期 10~26 12~28 10~28 50~60 15~17
着色及采收期 15~28 14~28 15~30 50~60 15~19
11.3.1 增温措施
低温雨雪天气,及时清扫积雪,室内采用增温块、热风炉等加温。
11.3.2 光照调节
适当提早升棉被,晚放棉被;阴天坚持升棉被,充分利用散射光;温室后墙挂反光幕,地面铺设反
光膜;冲洗棚膜灰尘或草叶等杂物。
11.3.3 撤膜
4 月中下旬之后,如果连续出现 25 ℃以上高温天气 3 d 以上,适时撤膜进入露地管理。最晚在采
收后撤膜。
12 病虫害防治
防治要求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按照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使用农药。
生物防治
每667 m
2悬挂规格为20 cm×25 cm的黄板40张~60张,诱杀蚜虫;每667 m
2放置食心虫诱芯和诱捕
器4个~5个,每月更换1次;每667 m
2放置梨小(桃小)性信息素迷向丝30条~50条,防治诱杀食心虫。
6
DB 64/T 666—2024
化学防治
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见附录A。
13 采收
根据不同品种果实成熟情况适时采收,要带果柄采摘,不伤及果枝;采果前30 d~40 d不应喷药。
7
DB 64/T 666—2024
附 录 A
(资料性)
常见病虫害为害症状与防治措施
桃李杏设施栽培的常见病虫害为害特征及防治时期和防治措施见表A.1。
表A.1 常见病害为害症状与防治措施
病虫害 主要病原菌 为害症状 防治时期 防治措施
根癌病 土壤杆菌[Argobacterium tumefaciens (Smith et towns) Conn] 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小而窄,叶色发 黄卷缩,花芽不饱满。根系发育不 良,新根少,主根以及侧根出现大小 不一的癌瘤,球形或扁球形,初乳白 色或稍带红色,后逐渐变成褐色至深 褐色,表面粗糙而凹凸不平。 1月至9月 定植前,苗木根系采用 K84沾根处理;用石灰乳 或波尔多液涂抹伤口。
缩叶病 畸形外囊菌[Taphrina deformans(Berk) Tul.] 主要为害幼嫩部分,以侵害叶片为 主,严重时也可危害花、嫩梢和幼 果。叶片初期显现出卷曲、皱缩状, 叶色发红;随着生长,感病部位增 大、变厚、变脆,呈淡黄色至红褐 色,严重时变形,枝梢枯死。 12月下旬至1 月上旬 喷洒1次2°Bé~3°Bé石 硫合剂或1︰1︰100波尔 多液,45%晶体石硫合剂 3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 湿性粉剂500倍液。
细菌性穿孔病 甘蓝黑腐黄单胞菌桃穿孔 致病型[Xanthomonus campestris pv.pruni(Smith)Dye] 叶片发病初为水渍状绿色小点,扩大 后成圆形或不规则病斑,呈紫褐色至 黑褐色,病斑周围呈水渍状并有黄绿 色晕环,病斑干枯后,病部和健康部 位组织交界处产生一圈裂纹,脱落后 形成穿孔,或部分与叶片相连。 4月-5月中旬 果树发芽前喷5 °Bé石硫 合剂,展叶后喷0.3 °Bé 石硫合剂或1:2:240硫酸 锌石灰液2次~3次,或 3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400倍~500倍液;(代 替)链霉素600倍~800 倍液。
李子红点病 李疔菌[Polystigma rubrum (PerS.) DC.] 叶面上产生红色圆形微隆起的病斑,其 边缘与健康部界线清晰,病斑上密生暗 红色小粒点;严重时,叶片上病斑密布, 病叶变黄早落。被侵染果面上产生红黄 色圆形隆起的病斑,病果生长不良且易 脱落。 3月中下旬 开花末期和叶芽开放时喷 施波尔多液200倍液。
疮痂病 嗜果枝孢菌[Fusicladium carpophilum(Thum.) Oud.] 果实肩部产生暗褐色圆形小点,扩大 后呈黑色痣状斑点,严重时病斑聚合 成片,病部组织坏死时,果实仍继续 生长,病斑处常出现龟裂,呈疮痂 状,严重时造成落果。 3月中下旬 落花后2周~4周内喷施 0.3 °Bé石硫合剂或75 %甲 基托布津1000倍液。
8
DB 64/T 666—2024
表A.2 常见虫害为害症状与防治措施
病虫害 拉丁学名 为害症状 防治时期 防治措施
桃小食心虫 Carposina sasakii 以幼虫蛀害果实。虫果果面 蛀入小孔,愈合成小圆点, 蛀孔周围凹陷,果肉内虫道 弯曲纵横,果肉被蛀空并有 大量虫粪,果孔较大,周围 易变黑腐烂。 3月中下旬、4月中下 旬 卵果率达到1 %~1.5 % 时,立即喷施5.7%甲维盐 200倍液、或者甲维盐灭 幼脲1000倍,发现虫果, 及时剪除,结合性诱剂防 治。
蚜虫 Aphidoidea 成虫、若虫群集芽、叶、嫩 梢上刺吸汁液,被害叶向背 面不规则的卷曲皱缩,排泄 蜜露诱致煤病发生或传播病 毒病。 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 旬、1月中下旬 萌芽前用10%吡虫啉3 000 倍液喷雾,灭杀冬卵;在桃 树落花后至初夏和秋季, 用螺虫乙酯3000倍或双丙 环虫酯5000倍。
红蜘蛛 Panonyhus citri 感染初期,叶片上出现许多 针尖大小斑点,并且有网状 物出现,之后症状逐渐扩 散,导致叶片枯萎、掉落。 12月上中旬,2月至9 月 萌芽前喷洒1次~2次5 ° Bé石硫合剂。发生初期 20 %螨死净1500倍液或 1.8 %阿维菌素乳油4000 倍液,每亩喷施40 kg药 液喷雾。交替使用。
9
上一章:DB31/T 1533-2024 规模奶牛场布鲁菌病净化技术规范 下一章:DB64/T 2106-2024 梨树病虫鸟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DB64/T 666-2010 设施杏促成栽培技术规程 DB64/T 1791-2021 日光温室番杏栽培技术规程 DB6101/T 15-2019 设施杏栽培技术规程 DB65/T 4361-2021 设施杏鲍菇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DB2312/T 069-2022 吉晚桃李栽培技术规程 DB64/T 1805-2021 设施水芹栽培技术规程 DB64/T 1641-2019 地理标志产品 彭阳红梅杏 DB64/T 1811-2021 冬枣设施促成栽培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