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01
CCS B 05 64
宁
夏 回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 64/T 1034—2024
代替DB 64/T 705—2011、DB 64/T 1034-2014、DB 64/T 1075—2015等
柽柳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raising seedlings and afforestation of chinese
tamarisk
2024 - 11 - 19 发布
2025 - 02 - 18 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 布
DB 64/T 1034—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 64/T 705—2011《红花多枝柽柳栽培技术规程》,DB 64/T 1034—2014《柽柳育苗
及造林技术规程》,DB 64/T 1075—2015《红花多枝柽柳种条贮藏技术规程》,DB 64/T 1137—2015
《乔木柽柳造林技术规程》,DB 64/T 1150—2015《乔木柽柳育苗技术规程》。与以上5个文件相比,
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增加了“育苗”“采穗圃”“种条”“插穗”“硬枝种条”“嫩枝种条”“硬枝扦插”“嫩枝
扦插”“容器苗”术语(见 3.1、3.2、3.3、3.4、3.5、3.6、3.7、3.8、3.9、3.10);
b) 删除了“红花多枝柽柳”术语(见原 2011 版 3.1);
c) 更改了“裸根苗”术语(见 3.9,原 2011 版 3.3);
d) 增加了建立采穗圃的内容(见第 4 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宁夏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石嘴山市林业草原发展服务中心、惠农区林
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平罗县林场、惠农区治沙林场、灵武大泉林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北草、惠学东、李英武、贺加怀、叶伟、王洛兵、杨秀凤、周娜、刘冰、贾
国晶、程凤芝、陈家滨、岳太柏、纪丽萍、祝蒙蒙、赵文。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1年首次发布为DB 64/T 705—2011,2014年首次发布为DB 64/T 1034—2014,2015年首次
发布为DB 64/T 1075—2015、DB 64/T 1137—2015、DB 64/T 1150—2015;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DB 64/T 1034—2024
柽柳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柽柳(Tamarix spp.)育苗、采穗圃建立、造林、病虫害防治和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鲁柽1号、鲁柽2号、红花多枝柽柳等品种育苗、采穗圃建立和造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T 11620 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DB64/T 423 宁夏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3 术语和定义
GB 6001和GB/T 1662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育苗 growing seedling
针对树木各种繁殖体,利用适宜的方法培育成用于栽植的苗木的过程。
[来源:GB/T 16620—2023,12.1.16]
采穗圃 cutting orchard
以优树或优良无性系为材料,生产遗传品质优良的插穗、接穗和根段的场所或圃地。
[来源:GB/T 16620—2023,8.1.22]
种条 fecund cutgrowth
供作插穗、压条、埋条等繁殖方法使用的茎条或根条。
[来源:GB/T 16620—2023,12.3.4]
插穗 cutting
将枝条、苗干等种条截制成段,用于插条育苗和分殖造林。
注:这种扦插材料称插穗(插条)。
[来源:GB/T 16620—2023,12.3.6]
硬枝种条 hard branch seed strip
1
DB 64/T 1034—2024
采穗圃母树上生长健壮的穗条或扦插苗当年生长的干条;幼、壮年树上当年生长健壮、节间距离较
短的主轴枝或从根部萌生的当年生长健壮的萌芽条。
[来源:GB 6001—85,7.2.1.1]
嫩枝种条 tender branch seed strip
采穗圃母树上或其他幼年树木上生长健壮、半木质化的枝条。
[来源:GB 6001—85,7.2.1.2]
硬枝扦插 hardwood cutting
用完全木质化的枝条为插条进行扦插育苗的方法。
[来源:GB/T 16620—2023,12.3.7]
嫩枝扦插 softwood cutting
绿枝扦插
利用生长期中半木质化带叶枝条进行扦插的方法。
[来源:GB/T 16620—2023,12.3.8]
裸根苗 bare_root seedling
在出圃、运输、造林过程中根系露裸的苗木。
[来源:GB/T 16620—2023,12.1.15]
容器苗 containerized seedling
利用各种容器培育的苗木。
[来源:GB/T 16620—2023,12.1.16]
4 育苗
硬枝扦插
4.1.1 育苗地选择
育苗地宜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有水源、排水良好,土层厚度≥30 cm,pH值≤8.5,含盐量≤
0.3%的沙壤土或壤土。
4.1.2 整地施肥
育苗前一年灌冬水前,清除育苗地杂物,将地整平,每667 m
2施入腐熟的有机肥3000 kg~5000 kg,
深翻≥30 cm,灌足冬水。育苗当年3月上旬进行耙地、镇压保墒。也可以在育苗当年春季翻耕20 cm,
随耕随耙,镇压平整。
4.1.3 土壤处理
每667 m
2用100 kg~150 kg硫酸亚铁(3%工业用),或2.0 kg~3.0 kg代森锌混拌细土,均匀撒
在土壤表面进行旋耕。
4.1.4 作育苗床
2
DB 64/T 1034—2024
苗床宜选择南北向,宽50 cm~120 cm,长度视地块而定。灌区选用高10 cm~20 cm的高床,沙区
选用平床或低床。床间预留步道宽30 cm~40 cm。
4.1.5 采条制穗
3月中旬~4月上旬从采穗圃或造林地中选择健壮、处于萌动前的母株上采集无机械损伤和无病虫
害、粗度≥0.4 cm的一年生枝条。将枝条用清水浸泡3 d~5 d后,剪成长10 cm~12 cm, 剪口上平下斜
的插穗。
4.1.6 浸泡消毒
将插穗50根捆成一捆,扦插前用≤0.3%高锰酸钾进行浸泡消毒5 h~6 h 。
4.1.7 沙藏催根
选取地面平整、阴凉、通风的房屋或凉棚,先在底层铺10 cm的湿沙,然后将插穗斜口向上平口朝
下摆放,捆与捆之间用干沙填充,第一层摆好后在上面铺5 cm厚的沙子再摆放第二层,依次呈“品”字
形码放3层~5层,用水冲刷将插穗之间灌满湿沙,四周用20 cm厚的湿沙封严,倒置催根 2周~3周。沙
子应选取洁净的河沙或水洗沙。沙藏前将插穗基部1.5 cm~2.0 cm,用吲哚-3-丁酸+萘乙酸配置的100
ppm~300 ppm的水溶液蘸根5 min~8 min。催根期间温度控制在15 ℃左右,沙子含水量控制在70%左
右,每隔3 d~4 d喷水1次,保持沙子湿度。
4.1.8 覆膜扦插
4月中下旬,叶芽萌动前扦插。在苗床上覆盖地膜,铺膜要拉紧、铺平,贴近床(垄)面,床(垄)
两头(侧)地膜用土压紧、踩实,地膜上每隔1.0 m~3.0 m用土覆压。行距25 cm~40 cm,株距8 cm~
10 cm,每667 m
2扦插1.5万株~3.3万株。扦插时用略粗于插条的木棍钻开地膜,然后将插条插入孔洞,
深度6 cm~8 cm,浇透水保墒。
4.1.9 苗期管理
4.1.9.1 成活期管理
自扦插时起,至插穗上端发芽,下部生根,新生幼苗能够吸收养分时为止,一般需要3周~4周。视
天气和土壤墒情,每隔10 d~15 d灌水1次。
4.1.9.2 生长期管理
自插穗上端发芽,下部生根时起,到幼苗停止生长时止,每667 m
2施N、P、K复合肥1次~2次,每次
10 kg~20 kg,开沟施入或结合灌水撒施。每隔20 d~30 d灌水1次,7月底前停止施肥和灌水,除草3
次~5次。
4.1.9.3 越冬期管理
自幼苗停止生长时,到翌年苗木萌芽时止。期间要灌足冬水,做好苗木防火、防冻,防鼠、兔、牲
畜啃食等。
嫩枝扦插
4.2.1 育苗设施
采用小拱棚、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联栋温室等。
3
DB 64/T 1034—2024
4.2.2 整地做床
做床前,整地施肥同4.1.2、土壤处理同4.1.3。将设施内的育苗地细致整平,过粘的土壤要掺入素
沙,将土壤改造成透气、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宜。选用地下或地上插床,宽度1.0 m~1.2 m,长度不限,
上面覆厚12 cm~15 cm素沙。扦插前用浓度0.5%~1.0%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喷洒繁殖床进行消毒。
4.2.3 采条制穗
5月下旬~7月下旬,从生长健壮的母株上采集粗度≥0.4 cm的当年生半木质化穗条。采下的枝条立
即放入阴凉处并及时喷水,防止穗条失水打蔫,夏季采条应避开中午炎热时段。将穗条剪截成长6 cm~
10 cm插穗,剪除插穗基部1/2~2/3的叶片,保留上部叶片,按插穗粗度分级,30根捆成一捆。插穗基
部1.5 cm~3.0 cm,用吲哚-3-丁酸+萘乙酸配置的800 ppm溶液中速蘸5s。株行距5 cm×10 cm,用木棍
插孔,立即插入插穗,深度3.0 cm~5.0 cm,将插穗周围基质压实,使插穗与基质紧密接触。插完后立
即洒水,使基质水分含量达到60%~70%。
4.2.4 插后管理
育苗设施内温度控制在22 ℃~28 ℃,相对湿度控制在70%~90%之间,以叶面不失水为宜。温度高
于30℃或湿度低于70%,要进行喷水降温增湿,或遮盖遮阳网降温。生根10 d后,逐渐减少浇水次数,
撤去遮阳网,掀开部分棚膜或打开通风口,增光降温,进行炼苗。炼苗期设施内温度控制在18 ℃~20 ℃,
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之间,以正午时刻叶面不失水为宜。炼苗20 d后,掀开全部棚膜或打开所有通
风口,转入正常苗期管理。方法同4.1.9。
容器育苗
4.3.1 容器种类及规格
容器种类及规格应按照LY/T 1000中的规定。
4.3.2 育苗基质
基质配制应按照LY/T 1000中的规定。
4.3.3 育苗设施
容器育苗宜采用设施育苗。同4.1.2。
4.3.4 插穗选取及处理
4.3.4.1 硬枝扦插
在落叶后封冻前(10月底~11月中旬)采集种条,种条规格同4.1.5,将采集的种条整条进行沙藏。
扦插前,将沙藏的种条取出,剪成长10 cm~12 cm插穗,用清水浸泡2 d~3 d后,扦插前用0.3%~0.5%
高锰酸钾进行浸泡消毒5 h~10 h。催根同4.1.7。
4.3.4.2 嫩枝扦插
插穗选取及处理同4.2.3。
4.3.5 扦插
4.3.5.1 硬枝扦插
4
DB 64/T 1034—2024
日光温室、联栋温室可在每年2月中下旬扦插育苗,小拱棚在每年3月中下旬扦插育苗。
4.3.5.2 嫩枝扦插
每年5月~8月上旬均可扦插育苗,方法同4.2。
4.3.6 插后管理
硬枝扦插插后育苗设施内温度控制在22 ℃~28 ℃,相对湿度控制在70%~90%之间,扦插后立即灌
水,保持基质湿润,每周喷水1次~3次,生根展叶后管理同4.2.4。嫩枝扦插插后管理方法同4.2.4。
苗木出圃
4.4.1 苗木调查
出圃前应按照GB 6001中的规定。
4.4.2 起苗日期
起苗日期要与造林日期相衔接。裸根苗应在春季苗木发芽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容器苗起苗应按照
LY/T 1000中的规定。
4.4.3 起苗
若圃地土壤干旱,裸根苗在起苗1周前进行灌水。起苗深度为25 cm~30 cm。剪去过长的主根、侧
根及劈裂的部分。容器苗起苗应按照LY/T 1000中的规定。
4.4.4 分级包装
应按照DB64/T 423中的规定对苗木进行质量分级和包装,填写苗木检验证书或苗木出圃质量合格
证书、苗木标签。
4.4.5 苗木检疫
苗木出圃前应对苗木进行病虫害检疫,检疫合格的苗木方可出圃,并附植物检疫证书。
4.4.6 苗木运输
运输苗木时,裸根苗根系速蘸泥浆或保湿水剂药液,宜用草帘等盖在苗木上,以防苗木失水。容器
苗装车要分层整齐码放。运输期间经常检查车厢内的湿度和温度,如温度过高,要注意通风;如湿度不
够,要适当喷水。运到目的地后,立即假植或定植。
5 采穗圃建立
品种选择
选择国家、宁夏审定或引种良种备案的柽柳品种或品系作为采穗圃建圃材料。
圃地选择
圃地宜选择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排灌良好,有灌溉条件,土层厚度不低于40 cm,pH值≤8.5,
含盐量≤0.25%,地下病虫害较少的沙壤土或壤土地。
5
DB 64/T 1034—2024
圃地面积
根据本地区柽柳种条年需求量确定建设面积,宜为0.5 hm
2~1.0 hm
2,且集中连片。
建圃技术
5.4.1 圃地准备
整地施肥同4.1.2,土壤处理同4.1.3。
5.4.2 定植密度
株距50 cm~70 cm,行距100 cm~150 cm。
5.4.3 营建
采用硬枝扦插直接建圃,或从硬枝扦插苗和嫩枝扦插苗中选择符合DB64/T 423中的I级苗建圃。硬
枝扦插建园技术同4.1。
管理技术
5.5.1 灌水
硬枝扦插或苗木栽植后立即浇透水,10 d~15 d再灌水1次,在苗木生长过程中视土壤墒情适时进
行浇水,7月底后控制灌水,封冻前灌足冬水。第二年以后视降雨情况,每年灌水3~4次。
5.5.2 施肥
在苗木生长至30 cm时,每667 m
2追施尿素10 kg~15 kg。7月上旬,每667 m
2追施复合肥15 kg~20
kg,7月底前停止施肥,追肥方法以沟施为宜。
5.5.3 中耕除草
全年除草2~4次。
5.5.4 修剪
5.5.4.1 抹芽
扦插或植苗当年5月下旬,在苗木生长到30 cm左右时第一次抹芽。生长至50 cm时,再进行1次抹芽
定条,每次每个枝条留2~3个芽,全年抹芽4~6次。
5.5.4.2 平茬留条
第二年采条萌发后,每个留5~8个枝条,第三年留10~15个种条,以后留15~18个种条。
种条采集与储藏
5.6.1 种条的采取
在枝条萌芽前,从采穗母株上采集芽眼饱满的一年生、粗度≥0.4 cm的枝条,将侧枝和嫩稍剪去,
截成长60 cm~80 cm种条,每50根为一捆,挂信息标签,并保湿运送至储藏场所。
5.6.2 种条的储藏
6
DB 64/T 1034—2024
种条采用沙藏方法进行储藏,底部采用10 cm~15 cm湿沙进行垫底,将种条均匀铺放在湿沙上,再
均匀铺一层湿沙,厚度为3 cm~5 cm,即一层湿沙一层种条,在铺湿沙过程中要进行浇水,以便于湿沙
能与种条充分结合,最上面盖10 cm~15 cm湿沙后盖草帘便于保湿,储藏期间沙子湿度始终保持在60%~
65%左右,即手一捏成团,一松即散为宜。
6 造林
造林地选择
土壤含盐量≤0.6%,pH值≤9.0的地段均可栽植。
整地
6.2.1 整地时间
春季造林,头年秋季整地,盐碱地秋冬季灌水洗盐。秋季造林时,在雨季前整地。
6.2.2 整地方式
根据造林地土壤中含盐量,按照下表1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
表1 造林整地方式一栏表
序号 土壤含盐量 整地方式
1 <0.3% 采用人工穴状整地,穴状规格为50 cm×50 cm×50 cm(长×宽×高)的正方形。
2 0.3%~0.5% 采用机械全面整地,用犁深翻30 cm~40 cm,通过翻晒、灌伏水等措施降低土壤盐分含量。
3 >0.5% 采用机械开沟整地方式,沟的规格为上口宽50 cm~60 cm,沟底宽30 cm~40 cm,沟深30 cm~ 40 cm,沟内灌水洗盐,植树时在沟内挖20 cm×20 cm×20 cm正方形植树穴。
造林季节
裸根苗宜春季和秋季造林,容器苗宜春、夏、秋三季造林。
苗木规格
造林苗木质量应按照DB64/T 423中规定的Ⅱ级苗以上。
造林绿化密度
6.5.1 防护林
每667 m
2栽植166株~330株。
6.5.2 绿篱
每1 m
2栽植10株~16株。
栽植
7
DB 64/T 1034—2024
6.6.1 裸根苗
应按照GB/T 15776中规定的栽植技术进行栽植。
6.6.2 容器苗
应按照GB/T 15776中规定的栽植技术进行栽植。
栽后管理
造林当年灌水4次~5次,低洼地可适当减少灌水次数,中耕除草3次~4次,促使树木生长。从第二
年起,视造林地土壤墒情灌水,中耕除草1次~2次。
修剪
6.8.1 乔木型
选择直立性强的枝条作主干培养,其他枝条全部疏除。对选留的枝短截,高度保持在40 cm左右,
以后逐年培养主枝和侧枝,形成小乔木型。
6.8.2 灌木型
根据造林目的进行修剪,园林绿化造型需求适时修剪成绿篱或几何图形,用作生态防护林的可不作
修剪。
促控技术
8月下旬适当控水,促进枝条的木质化,提高越冬抗寒性。
7 病虫害防治
病害种类及防治方法
7.1.1 种类
常见病害有白粉病、叶锈病、立枯病。
7.1.2 防治方法
病害防治方法应按照GB 6001中的规定。
害虫种类及防治方法
7.2.1 种类
常见虫害有毒蛾、蚜虫、原野螟、卫矛矢尖蚧等。
7.2.2 防治方法
毒蛾用5%溴氰菊脂乳油或20%杀灭菊酯乳油3 000倍液喷杀。蚜虫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0倍~800倍
液喷杀。原野螟和卫矛矢尖蚧在4月~10月幼虫危害期喷1.2%苦烟乳油800倍~1 500倍液,或25%灭幼脲
3号1 500倍~2 000倍液等。
8
DB 64/T 1034—2024
8 档案管理
育苗和造林档案分别按照GB 6001和GB/T 15776中规定的建立和保管。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