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40
CCS B 65 64
宁
夏 回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 64/T 2100—2024
油松控根造型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modeling of chinese pine
2024 - 11 - 19 发布
2025 - 02 - 18 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 布
DB 64/T 2100—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固原市林业和草原发展服务中心、宁夏宁苗生态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宁
苗绿博苗木有限公司、固原市宁苗生态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泾源县林业和草原发展服务中心、宁苗生态
(泾源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凡、化荣、曹娟、伍会萍、李淑玲、赵歆雍、董燕彪、张平、马海涛、赫广
林、马海港、袁婷、曹春婧、刘小吻、王延龙、赵岩、罗艳、马亚伟、张欢、段林、冯浩、王燕明、梁
小燕、孟菂、霍玥。
I
DB 64/T 2100—2024
油松控根造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造型技术的基本条件、造型、成品苗标准、出圃管
理、栽植、栽后养护、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宁夏范围内的油松控根造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25499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绿地灌溉水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控根 root control
一种以调控植物根系生长的育苗方式,它由独特的控根育苗容器和专用育苗基质的科学配方,以及
辅助控根培育管理技术组成。
造型 modeling
塑造或创造出油松特定形态,根据一定的形状塑造一定的观赏效果的方法。
原生树 rough tree
未经过人为干扰和造型的油松。
地栽造型苗 ground planting modeling seedlings
在陆地中自由生长培育出来的景观造型苗。
容器造型苗 bonsai modelling seedlings
用控根容器培育的景观造型苗。
成品苗 finished saplings
达到形态固定、无病虫害、无枯枝、树体健康的要求,包括定植修型后年限。
4 基本条件
2
DB 64/T 2100—2024
4.1 原生树
4.1.1 选择生长旺盛、枝叶茂密、树冠较大、分枝点较低、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原生树。
4.1.2 宜选择造型奇特、自身特点突出,形态趋向于自然古朴的油松。
4.1.3 造型时依树造型,顺势而为,修剪精细,人为雕琢的痕迹不宜太明显。
4.1.4 所选苗木周围没有伴生杂树,应突出造型油松的主题效果。
4.1.5 原生树宜选择株高 200 cm~600 cm,冠幅 200 cm~450 cm,地径 8 cm~15 cm,树龄 6 a~12
a 为宜。苗木株高超过 600 cm 或冠幅超过 450 cm 以上,宜在原生地培养并辅助相应保活技术措施。
控根
4.2.1 控根容器
造型油松常用控根容器,宜选择火箭筒控根容器或耐老化袋。
4.2.2 栽培基质
适宜的基质原料主要有树皮、锯沫、枯枝落叶、作物秸秆(玉米秸)、废菌棒等。将基质原料加工粉
碎,最大直径不超过2 cm。加工粉碎后的基质原料与牛粪(圈粪)混合,比例为8:2,加入微生物菌剂
发酵。
5 造型
时间
在宁南山区造型修剪时间一般为4月中旬~8月下旬,在宁夏引黄灌区造型修剪时间一般为3月下
旬~10月中旬。一个生长周期以上进行复整,复整时间一般为4月中旬~10月中旬。移栽苗宜在移栽2个
生长周期以上、新枝茂密后进行造型。
工具材料
5.2.1 工具
枝剪、斜嘴钳(断线钳)、破杆钳、升降梯。
5.2.2 材料
包括2 mm~4 mm麻绳(保温、定型)、φ4 mm塑料管(防止树干损伤)、22号铁丝、6 cm~8 cm钉
子(固定树型)、3 cm专用嫁接胶带、1 mm~5 mm铝线(定型)、3 cm×4 cm木龙骨,10 cm防寒布。
主要造型树形
根据原生树的基本树形,可造型为分层式、迎客式、直立式、曲干式、伞顶式、多干式。
5.3.1 分层式
道路节点、景观区内宜用分层式,具有独立主干,根据原生树株高一般造型2层、3层、4层,分层
标准应满足表1的要求,具体样式见图1、图2。
3
DB 64/T 2100—2024
表1 苗木等级划分
原生树(树高) 造型层数
2 m~3 m 2 层
3 m~5 m 3 层
5 m~6 m 4 层
造型图分层式(2 层)
4
DB 64/T 2100—2024
图1 造型图分层式(3 层)
5.3.2 迎客松式
坡地、微地形区域适宜,用于景区门口或地形落差变化较大的场景。具有独立主干,一般主干为直
立式或斜干式,斜干式的树干与水平地面角度小于60°为宜。其中一侧飘枝长度应达到200 cm以上,具
体样式见图3。
图2 造型图 迎客式
5.3.3 直立式
主干独立直立,与水平地面角度约90°,枝条分散且云片多,有非常鲜明的层次感。原生树株高600
cm以上适宜,具体样式见图4。
5
DB 64/T 2100—2024
图3 造型图 直立式
5.3.4 曲干式
主干独立斜生或直立且呈S形生长,具体样式见图5。
图4 造型图 曲干式
6
DB 64/T 2100—2024
5.3.5 伞顶式
无明显独立主干,地面以上80 cm内有2个以上且粗细相差较小的分枝。原生树株高250 cm以下适
宜,顶部为平面式或伞顶式,常见有单头或多头,具体样式见图6。
图5 造型图 伞顶式
5.3.6 多干式
无明显独立主干,基部以上有2个以上且粗细相差较小的分枝。原生树株高350 cm以上适宜,具体
样式见图7。
图6 造型图 多干式
步骤
7
DB 64/T 2100—2024
5.4.1 定形
确定树木观赏面。根据原生树的基本形状确定造型形式。
5.4.2 修剪
5.4.2.1 疏枝
根据确定的造型形式,将多余的枝条剪除。修剪的枝条包括平行枝、重叠枝、反向枝、病虫枝、交
叉枝、直立枝、下垂枝等。遵循“从下到上、从外到内,从一级分枝到二、三级分枝逐层疏枝”的原则。
疏枝时预留10 cm~15 cm小桩以备拉枝时使用,剪切口及时涂抹愈合剂防止病虫害侵染及水分流失。
5.4.2.2 定干摘心
根据造型形式确定定干高度在定干分层点上端5 cm~8 cm去除顶端,人为控制长势和营养分配。
5.4.3 盘枝
遵循“从上往下”的原则,枝条柔软可弯曲时,直接利用现有枝条绑缚制作云片,使云片饱满。
5.4.3.1 顶部盘枝造型
根据预留枝条的长度,确定定形云片的大小,将顶端枝条均匀拉枝定形,按同一方向用22号铁丝或
1 mm~5 mm的铝线进行蟠扎,形成闭环。局部有缺失面,且上下枝条高低错落不大的,应以辐射状拉枝
捆扎编织。顶部造型要求顶面平整,枝条排布均匀,顶边整齐自然。拉枝的枝条和铁丝连接部位要套塑
料软管(φ6 mm~φ10 mm),防治铁丝勒伤枝条。
5.4.3.2 侧枝云片造型
侧枝云片应树势 、枝干走向和整体效果可造型为鹰翅形,圆形,长条形等接近自然的几何图形。
侧枝自上而下可单枝编织,也可多枝组合编织。根据侧枝长度,确定云片的大小,将侧枝上的分枝均匀
拉枝定形,做出云片的基本骨架。按同一方向用22号铁丝或1 mm~5 mm的铝线进行蟠扎。局部有缺失
面,宜用侧枝上的分枝进行填补,保证云片均匀密实,将突出枝条回缩修剪。
5.4.3.3 拉枝定形
根据确定的造型形式,通过用铁丝蟠扎固定改变走势。将编织好的侧枝云片从基部往上30 cm~60
cm处找到宜将云片拉枝定形的受力点,用18号铁丝将云片拉成与主干成90°±5°的角度绑扎在主干或
预留的小桩上,枝条和铁丝连接部位要套塑料软管(φ6 mm~φ10 mm),防治铁丝勒伤枝条。对直径超
过 3cm的侧枝应用麻绳缠绕基部20 cm±5 cm,以防基部拉劈、拉伤、拉断。
5.4.4 弯枝
当枝条直径较大、用拉枝方式难以定型时,采用弯枝的方法造型。先在欲弯向的一侧按一定的间隔
刻多个“V”字形口,深度不超过枝条直径的1/2,然后在刻口处扭成适宜的弯度,用绳子拉紧固定一段
时间,待刻口愈合即可定型。
5.4.5 复整
一个生长周期后,将长出的新芽进行修剪,保证云片均匀密实。剪除枯枝、病枝、并列枝、内生枝,
摘除部分老叶、球果,增加通风透光。铁丝松动、断裂,应及时调整、更换。造型3年后解除绑缚物,
调整回弹的侧枝云片角度。
8
DB 64/T 2100—2024
6 成品苗标准
地栽造型苗
地栽造型苗修剪造型两年后,形态固定、无病虫害、无枯枝、树体健康,达到美观效果即可出圃。
容器造型苗
容器造型苗定植容器内两年、修剪造型两年后,形态固定、无病虫害、无枯枝、树体健康,达到美
观效果即可出圃。
7 出圃管理
起苗前的准备工作
7.1.1 材料设备
铁锹、无纺布、草绳、有机肥、吊车、货运车辆。
7.1.2 土球规格
造型苗土球直径为地径的10倍,土球高度为土球直径的2/3左右。一般为苹果型。
断根
地栽造型苗宜在1个生长周期前、苗木休眠期内进行断根处理。先确定土球大小,在土球外围挖宽
30 cm以上的环沟,挖至土球底部,保留主根,先用无纺布缠绕包裹土球,将草绳浸湿后采用网络状捆
扎法,从上到下进行紧密缠绕。土球周围逐层回填土壤并施有机肥,踩实,浇水。
起苗
7.3.1 地栽造型苗
挖开上一年断根时的环沟,切断主根。用无纺布、草绳对土球底部进行缠绕包裹。
7.3.2 容器造型苗
在容器外围挖宽30 cm以上的环沟,切断容器外围的根系。
吊装运输
造型苗吊装宜采用吊车,在树干受力捆扎部位应缠绕草绳或其他保护措施,避免树皮大面积损伤。
苗木采挖后应及时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土球向前,树冠向后,对苗木进行固定。可垫放麻袋,使树梢
部分与地面保持一定间距,防止在运输中因摩擦引起树冠磨损;安装完毕后用篷布遮阴。短途运输影响
不大;长途运输时选择傍晚或阴天,每隔3 h喷水一次或用苫布遮盖,以维持根系湿度。装卸过程中,
应缓慢移吊,防止土球松散。
出圃时间
地栽造型苗出圃以苗木休眠期为宜。春季3月~5月,秋季9月~11月。容器造型苗出圃连带控根容
器一同出圃,可随时出圃。
9
DB 64/T 2100—2024
8 栽植
移栽地土壤条件符合 GB 15618 的要求。
苗木到场后应及时栽植,根据苗木土球大小控制栽植深度,忌悬根。
移动和调整树冠方位应尽量符合原来的朝向,填土时应将 50 g~70 g 的生根粉与回填土拌合均
匀,填土时应分层回填并逐层踩实,避免造成土球见水散球。
苗木栽植后要适时浇水并吊挂大树营养液,一般每 7 d 浇 1 次,连浇 3 次,初期控制水量,漫灌,
后期水量充足,浇透。
株高大于 400 cm 的大苗宜设置三角支架固定主干。及时检查地表裂缝,进行覆土,扶踩,浇水。
引黄灌区高温季节应采取搭设遮阴网,安装微喷,喷施抑制蒸腾剂等措施。
9 栽后养护
灌溉
9.1.1 灌溉用水的水质参照 GB/T 25499 中的规定。春秋季全天可灌溉。夏季应避开高温时段,在清
晨、傍晚或夜间灌溉。
9.1.2 每年 3 月中旬至 4 月上旬,土壤解冻时灌足返青水。生长季节根据天气、植物生长情况及土壤
墒情及时灌溉。南部山区 8 月中下旬控水,其他地区 9 月中旬开始控水,不灌或灌溉 1 次。10 月底至
11 月底,土壤即将封冻前灌足封冻水。
施肥
每年施肥1次~3次。早春或秋末休眠期施腐熟的有机肥,常用商品有机肥。土壤追肥后应及时灌水。
宜采用穴施、沟施、撒施、叶面喷施等方式施肥。穴施、沟施宜交替使用,也可持续采用同一种施
肥方式,需变换施肥位置。
修剪
宜在6月后将长出的新芽进行修剪,保证云片均匀密实。剪除枯枝、病枝、并列枝、内生枝,摘除
部分老叶、球果,增加通风透光。
病虫害防治
遵循“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冬季树干应涂白或喷石硫合剂,以消灭其上越冬的虫卵和蛹。
松针褐斑病、松针锈病和白粉病等是危害油松的主要病害,针对不同病害的发病期,可喷施石硫合剂、
多菌灵、波尔多液、粉锈宁等防治,农药的用量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执行。松毛虫、松球蚜、松梢螟
等是危害油松的主要虫害,宜在幼虫低龄期时采取人工释放雌蜂的生物防治手段。成虫期可用黑光灯、
高压电网诱杀。
10 档案管理
建立造型油松苗木档案。圃地按株编号码,按号码建立档案。记录并输入树龄、移植进圃时间、健
康状况、造型技术、形态寓意等内容。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