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20
CCS B05 DB5110
四 川 省 ( 内 江 市 ) 地 方 标 准
DB 5110/ T 69—2024
黄花菜栽培技术规程
2024 - 10- 31 发布
2024 - 12- 01 实施
内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110/T 69—2024
前 言
草。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本文件由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内江市农业农村局归口管理。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四川省农业特色植物研究院、内江新垚农业科技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唐仕姗、张如义、苏圣淞、冯玉龙、陈政、周浩、段丹。
I
DB5110/T 69—2024
黄花菜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黄花菜栽培地块选择、品种选择、繁殖、栽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更新复壮、
适时采收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内江市区域内黄花菜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肉质根 Fleshy root
从短缩茎长出的膨大根,呈块状、纺锤状或条状。
4
地块选择
选择光照充足、排灌方便的平地或缓坡地,pH 5.0~8.6。
5
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早熟、肉厚、抗虫、抗旱的品种,如猛子花、冲里花等。
6
繁殖
选择生长旺盛、花蕾多、品质好、无病虫的三年生株丛,挖取整株,视分蘖强弱,按照 1 株~2 株
的标准从基部割开作为种苗,用消毒后的刀具剪除老、弱、病和枯根。
7
栽植
1
DB5110/T 69—2024
7.1
整地与基肥施用
深翻土壤,去除杂草(根),耙平土面,因地制宜开沟作厢,利于排水。结合深翻施入腐熟农家肥
2500kg/667m 2~3000 kg/667m 2和钙镁磷肥 50 kg/667m 2。
7.2 种苗处理
用消毒后的刀具将种苗肉质根剪短至 5 cm~7 cm,茎叶剪至 7 cm~10 cm。种苗用 40%多菌灵悬浮
剂 800 倍液浸泡消毒 10 min~15 min,捞出晾干。
7.3
栽植时间
春秋两季栽植均可。春栽在 2 月中旬至 4 月上旬植株萌芽前栽植,秋栽在 8 月至 11 月上旬栽植。
以秋栽为宜。
7.4
栽植方式
宽窄行栽植:宽行100 cm,窄行60 cm,穴距40 cm,每穴2株~3株(每株间距10 cm左右),每667
m
2栽植4000株~6000株。
等行距栽植:行距100 cm,穴距40 cm,每穴2株~3株(每株间距10 cm左右),每667 m
2栽植5000
株左右。
8
田间管理
8.1
中耕
每年中耕 2 次~3 次。春秋栽苗在返青后、宿根在出苗后及时进行第 1 次浅耕;抽薹期结合施肥进
行第 2 次中耕,黄花菜采收后进行第 3 次中耕。
8.2
施肥
8.2.1
原则
施足冬肥,早施春苗肥,重施薹肥,补施蕾肥。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料配合施用。肥料使用符合
NY/T 496。
8.2.2 冬肥 2~2500 kg/667m 2或商品有机肥 500kg/667m 2~800
“立冬”以后,施完全腐熟的有机肥 1500kg/667m
kg/667m
2。
8.2.3
春苗肥
春季植株萌芽时,施尿素15 kg/667m
2。
8.2.4
薹肥
开始抽花薹时,施复合肥(N-P-K=15-15-15)25 kg/667m
2。
8.2.5
蕾肥
2
DB5110/T 69—2024
初采花蕾 5d~7d 后,施复合肥(N-P-K=15-15-15)5 kg/667m 2~10 kg/667m 2。采摘期,每隔 10 d
左右,可叶面喷施 0.1%~0.2%的磷酸二氢钾 1 次。
8.3
灌水
栽后灌透水;花期保持土壤湿润,视情况浇水。
9 病虫草害防治
9.1 病虫害防治
9.1.1 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适时中耕松土,培育壮苗。收获后,及时拔薹割叶,清除田间病残
体和杂草。
9.1.2
物理防治
根据虫害发生情况,可选择杀虫灯、黄(蓝)板、性诱剂、食饵等诱杀。
9.1.3
化学防治
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优先选用植物源农药和生物农药。掌握防治适期施药、对症用药,
遵守安全间隔期和施药次数,降低农药用量,农药使用符合 GB/T 8321。主要病虫害化学农药防治方法
参见附录 A。
9.1.4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瓢虫、草蛉、猎蝽、寄生蜂等天敌,同时人工饲放捕食螨、赤眼蜂等控制害虫。
9.2
草害防治
栽后第一年以人工除草为主。以后年份一般除草 3 次,第 1 次在出苗之前完成封闭除草,第 2 次在
出苗之后根据杂草类型选择相应的药剂定向防控,第 3 次在秋季结合中耕松土进行人工除草。
10
更新复壮
栽培年限超过 5 年、植株群体拥挤、生活力显著衰退的株丛可部分更新或全部更新。
11
适时采收
11.1
采收时间
11.2
当黄花菜花蕾饱满、呈黄绿色、花被纵沟明显、待开状态时采摘,宜晴天上午采摘。
11.3
采收方法
采收时,用手指捏住花蕾的花梗基部,轻轻摘下。采收时去除已开花蕾。
3
DB5110/T 69—2024
附 录 A
(资料性)
黄花菜化学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通用名 每 667m2 稀释倍数或施药量 施用方法
锈病 三唑酮 20%可湿性粉 1000~1500 倍液 发病初期喷雾,隔 7 d~10 d 再喷 1 次
腈菌唑 20%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 发病初期喷雾
叶斑病 百菌清 75%为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 发病初期喷雾,隔 7 d~10 d 再喷 1 次
苯醚甲环唑 10%可湿性粉剂 2500 倍液 发病初期喷雾
叶枯 病 多菌灵 50%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病初期喷雾,隔 6 d~8 d 再喷 1 次
百菌清 75%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 病初期喷雾,隔 7 d~10 d 再喷 1 次
蚜 虫/ 烟 粉 虱 吡虫啉 10%可湿性粉剂 2000~3000 倍液 发生初期喷雾,隔 7 d~10 d 再喷 1 次
噻嗪酮 25%可湿性粉 1000~1500 倍液 发生初期喷雾,隔 7 d~10 d 再喷 1 次
红蜘 蛛 阿维菌素 1.8%乳油 30ml~40ml 发生初期喷雾,隔 7 d~10 d 再喷 1 次
高效氯氰菊酯 4.5%乳油 1500 倍液 发生初期喷雾,隔 5 d~7 d 再喷 1 次
蛴 螬/ 小 地 老 虎 氯氰菊酯 20%乳油 6000 倍液 傍晚浇于幼苗根际处。
辛硫磷 50%乳油 1000 倍液 蛴螬:在 7 月采取灌窝的方式防治;地老 虎:在 4 月上中旬采取喷雾的方式防治。 均于傍晚使用。
注:不限于以上药剂,生产者可根据实际合理搭配并交替使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