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20
CCS B 38 44
广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44/T 2554—2024
广东紫珠林下栽培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on cultivation of 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under forest
2024 - 10 - 28 发布
2025 - 01 - 28 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4/T 2554—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苗木培育 ........................................................................... 1
5 种植 ............................................................................... 2
6 抚育管理 ........................................................................... 3
7 有害生物防治 ....................................................................... 3
8 采收与更新 ......................................................................... 3
9 建档 ............................................................................... 4
附录 A(资料性)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 5
I
DB44/T 2554—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广东省林业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广东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敏、陈玉军、王胜坤、张宁南、李玫、黄烈健。
II
DB44/T 2554—2024
广东紫珠林下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广东紫珠(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苗木培育、种植、抚育管理、有害生物
防治、采收与更新、建档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紫珠林下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LY/T 1678 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通用要求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DB44/T 1970 林下种植经营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广东紫珠 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
唇形花科紫珠属落叶灌木,高约2 m,6月~7月开花,8月~11月结果;浅根性,茎萌发力强。属亚
热带植物,喜光、喜湿,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湖南、广西、云南、福建等地,常生长于林中、林缘
及灌丛中。全株均可入药,是我国珍贵中药材之一。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炎、生肌、散瘀、
抗癌等功效。
4 苗木培育
种子育苗
4.1.1 种子
11月份选择优良健壮植株,采集饱满、紫色、有光泽的成熟鲜果;及时用清水洗除果肉,清滤出种
子;用1%高锰酸钾或1%多菌灵浸种消毒30 min,然后晾干,用干净河沙沙藏,湿度以手捏有印为宜。也
可将鲜果直接沙藏,在播种前2 d~3 d用清水洗净晾干,再进行播种。
4.1.2 播种床
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圃地。宜于年前翻耕,结合整地,施复合肥(氮∶磷∶钾=15∶15∶15)
1
DB44/T 2554—2024
22.5 g/m2~30.0 g/m2。作床,床面宽100 cm~120 cm,高20 cm~25 cm,沟宽25 cm,捡除杂草、草
根,整细抚平,土壤采用0.1%~0.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50%多菌灵800倍~1000倍液消毒。
4.1.3 播种时间
2月下旬至3月上旬。
4.1.4 播种方法
将种子和细沙按1∶3的比例混匀后撒播均匀。播后用筛细的黄心土覆盖,覆盖厚度约为0.5 cm左
右,再覆盖一层稻草或野芒。播种量1.5 g/m2~2.0 g/m2。
4.1.5 播后管理
种子发芽后于阴天揭去稻草;及时除草;控制苗木间距,按株距6 cm~8 cm定株。保持苗床湿润,
注意防涝积水。幼苗初期喷施尿素,每次1.5 g/m2;中期喷施复合肥,每次3.75 g/m2。施肥注意少量
多次,每次间隔30 d以上,9月后停止追肥。
扦插育苗
4.2.1 苗床
选择地势开阔、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圃地,建床宽100 cm~120 cm、沟宽25 cm的插床,床面先
铺一层10 cm粗沙,再铺一层10 cm~15 cm细沙和黄心土比例为7:3的混合土。插床可采用0.1%~0.5%的
高锰酸钾溶液或50%多菌灵800倍~1000倍液消毒后使用。
4.2.2 扦插时间
宜春季进行。
4.2.3 穗条制备
选取健壮、性状优良的母树,采取1年~2年生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枝条制备插穗。每条插穗保留2
个~3个节,长度10 cm~15 cm为宜,仅保留顶部2片~3片叶,并剪去每叶的三分之二,下切口剪成马
蹄形,光滑、防劈裂,上切口离芽1 cm剪平。然后用2.5%奈乙酸或2.5%吲哚丁酸配制的50 ppm浓度的药
液浸泡16小时。
4.2.4 扦插
按株行距8 cm×10 cm,在准备好的苗床上先用木、竹引洞,再插入插穗。扦插深度以穗条长度的
三分之二为宜,然后浇透水。
4.2.5 插后管理
插后及时遮荫,遮荫率70%,并浇水保湿。扦插初期不宜强光暴晒,插后1个月逐渐增加透光度。
苗木出圃
播种苗高60 cm、地径0.5 cm以上,扦插苗高60 cm、地径0.6 cm以上,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
虫害,即可出圃。
5 种植
2
DB44/T 2554—2024
栽培区选择
宜选择海拔100 m~800 m的低山、丘陵的林中、林缘或灌丛,土壤质地疏松、土层厚60 cm~80 cm,
排水良好、土壤pH值5.5~7.5,林中郁闭度不宜超过0.5。林地整体环境应符合LY/T 1678的要求,空气
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二级标准,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二级标准。
整地
带状清除林内的灌木、杂草;带状整地,带宽60 cm~100 cm,翻土深度 15 cm~20 cm;整地季节
以秋、冬季为宜。
栽植密度
立地条件中等或偏差的林地,植苗以株行距40 cm×30 cm为宜,林地条件好的可增大到40 cm×50
cm。
栽植
采用一年生苗木截干栽植,从根茎部留取15 cm~20 cm,剪去上部枝干。栽植时间以12月至翌年3
月为宜,栽前可用黄泥浆沾根。采用穴植法,栽种时苗木先要扶正,根系要舒展,再填土、踏实,浇透
定根水,可适当深栽。
6 抚育管理
松土除草
栽植后于4月份及时除草一次,8月底第二次除草,松土深度10 cm~20 cm,注意避免损伤苗木。以
后每年除草两次。
施肥
栽植后结合第一次除草施尿素1.0 g/株~1.5 g/株;结合第二次除草施氮磷钾复合肥3 g/株~5 g/
株。以后每年追肥两次。
7 有害生物防治
主要病虫害种类
苗期常见病虫害有猝倒病、蛴螬等,种植期虫害还有食叶虫害夜蛾、刺吸害虫蚧壳虫等。
防治方法
注重预防,以生物防治为主,农药的使用应符合NY/T 1276的规定。具体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
8 采收与更新
采收
一年收获一次,11月中下旬离地10 cm~15 cm处整株割取。采收的新鲜枝叶可直接供加工生产,或
经晾干、切段后用编织袋包装。
3
DB44/T 2554—2024
更新
萌芽更新可达4代。长势衰退后宜重新栽植。
9 建档
按DB44/T 1970执行。
4
DB44/T 2554—2024
附 A A A
录
(资料性)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A.1。
表A.1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表
病虫害种类 主要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猝倒病 由腐霉属(Pythium)等真菌引起的苗期病害,大 多从幼苗茎基部感病(亦有从茎中部感病),初为 水渍状,并很快扩展、溢缩变细如“线”样,病部不 变色或呈黄褐色,病势发展迅速,在子叶仍为绿色、 萎蔫前即从茎基部(或茎中部)倒伏而贴于床面; 苗床湿度大时,病残体及周围床土上可生一层絮状 白霉;出苗前染病,引起子叶、幼根及幼茎变褐腐 烂,即为烂种或烂芽;病害开始往往仅个别幼苗发 病,条件适合时以这些病株为中心,迅速向四周扩 展蔓延,形成一块一块的病区 注重预防,加强苗床管理,做好苗床消毒,施 用有机肥应充分腐熟;播种均匀,土壤湿润而不渍 水,适度透光和通风;发病前可用波尔多液喷叶预 防,发病初期应及时清除病株及其周围表土,再向 幼苗基部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 液或25%百菌灵800倍~1000倍液防治
金龟子类 幼虫(蛴螬)咬食幼苗茎部,成虫采食幼芽嫩叶 及时清除苗床及周边杂草,杀灭虫卵、幼虫和 蛹;可用白僵菌等生物制剂防治;成虫可设置黑光 灯或用糖醋液诱杀,也可利用其假死性进行人工 捕杀
夜蛾类 地老虎幼虫取食幼苗嫩茎,造成缺苗断垄;其他 夜蛾幼虫主要危害叶片 地老虎幼虫防治可参考蛴螬的防治;食叶幼虫 可用25%灭幼脲悬浮剂 2000倍~2500 倍液,或用 白僵菌等防治;成虫用黑光灯诱杀
蚧虫类 主要吸食树体茎干汁液 发生初期及时剔除虫体或剪除多虫枝叶,集中 销毁。若虫阶段 (1周~2周)可喷 25%扑虱灵 500 倍液防治;同时,保护和利用食蚧蚜小蜂、瓢虫和 捕食螨等天敌
5
DB44/T 2554—2024
6
DB44/T 2554—2024
广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广东紫珠林下栽培技术规程 DB44/T 2554—2024 * 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印刷 广州市海珠区南田路 563 号 1304 室 邮政编码:510220 电话:020-84250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