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 020 01
CCS B 05 14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14/T 1635—2024
代替 DB14/T 1635-2018
授粉用熊蜂饲养技术规程
2024 - 11 - 15 发布
2025 - 02 - 15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4/T 1635—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设施设备 ........................................................................... 1
5 环境要求 ........................................................................... 2
6 饲养管理 ........................................................................... 2
7 授粉蜂群生产 ....................................................................... 3
8 档案管理 ........................................................................... 3
附录 A(资料性) 熊蜂饲养管理记录 ..................................................... 4
I
DB14/T 1635—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DB14/T 1635-2018《授粉用熊蜂饲养技术规程》,与DB14/T 1635-2018相比,除结构调
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术语和定义“密林熊蜂”(见2018版3.1);
——更改标题“饲养条件”为“设施设备”(见4,2018版第4章);
——删除了“第一批工蜂”中的内容(见2018版5.2.1);
——增加了“饲料准备”(见6.1);
——更改了“饮水”中的内容(见6.2.6,2018版4.3);
——增加了“器具消毒”(见6.3);
——增加了“授粉应用及管理”(见7.4);
——更改了“熊蜂成群”中的内容(见7.4.3,2018版5.2.2);
——增加了“档案记录”(见8);
——增加了“附录A”(见附录)。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云毅、王松、宋怀磊、张旭凤、郭媛、武文卿、柯晓炜、陈丽、高磊、武敏、
马玲玲、马卫华。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8年首次发布为DB14/T 1635-2018;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14/T 1635—2024
授粉用熊蜂饲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授粉用熊蜂饲养的设施设备、环境要求、饲养管理、授粉蜂群生产、档案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授粉用熊蜂室内饲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19168 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治规范
GB/T 30359 蜂花粉
GB/T 41227 蜜蜂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设施设备
饲养箱
4.1.1 采用木质或其它隔热良好的材料制作,顶部为透明有机玻璃。
4.1.2 早期蜂王筑巢饲养箱 20 cm×20 cm×15 cm。
4.1.3 繁育饲养箱 32 cm×23 cm×15 cm。
交配箱
由100 cm×100 cm×100 cm木质框架包裹30目纱网制成。
饲养设施及用具
木质或不锈钢(200 cm×50 cm×120 cm)饲养架,层高50 cm左右;饲喂器(Φ4 cm);大号镊子(25
cm)等。
饲养箱安置
4.4.1 根据饲养室面积,平行设置间距 80 cm 以上饲养架,用于摆放饲养箱。
4.4.2 饲养箱平衡放置于饲养架上,早期筑巢箱采用多箱排列,中期繁育箱可双箱,蜂群数量达到 30
只以上的熊蜂饲养箱单箱排列。
1
DB14/T 1635—2024
5 环境要求
温度
应控制在25 ℃~30 ℃范围内。
湿度
湿度应介于60%~70%之间。
通风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 要求。
光照
饲养室为干燥、安静的暗室,安装红色光灯。
6 饲养管理
饲料准备
6.1.1 灭菌
花粉用钴60辐照灭菌或微波灭菌后冷冻保存,蜂蜜无需灭菌。
6.1.2 配制
6.1.2.1 饲料以花粉和蜂蜜为主,花粉的质量要求符合 GB/T 30359 要求,蜂蜜采用自然成熟蜂蜜。
6.1.2.2 花粉粉碎加适量稀蜂蜜水(蜂蜜与水重量比 1.5:1)揉成Φ5
mm~Φ10
mm 左右的团状花粉饲
料。
6.1.2.3 蜂蜜饲料应按成熟蜜与水重量比 1.4:1 稀释。
饲养
6.2.1 每日 8:00 am 饲喂 1 次。
6.2.2 进入饲养室先检查温湿度,确保室内的温湿度在所需范围。
6.2.3 查看箱内剩食和粪便、熊蜂活动和发展数量、饮水是否洁净等情况,将采取的措施,处理结果
逐一记录。
6.2.4 刚激活的熊蜂饲喂量为黄豆粒大小,然后根据其剩余量进行调整。
6.2.5 如果饲养箱被污染,则要更换消毒后的干净饲养箱。
6.2.6 每日清理饲养室和饲养箱内卫生,主要更换衬纸、饲喂器和饮用水,饮用水水质符合 GB
5749
要求。
6.2.7 饲养过程中要保持室内安静,开箱操作要轻, 避免惊动蜂群,常规饲养管理符合 GB/T 41227 要
求。
器具消毒
熊蜂饲养器具皆需要消毒。饲喂器及用具每天消毒灭菌,用高压锅或紫外线照射消毒,饲养箱统一
定期消毒灭菌。
2
DB14/T 1635—2024
病敌害防治
熊蜂主要是受寄生性害虫危害,以预防为主,应按照 GB/T 19168 的规定执行。
7 授粉蜂群生产
激活
休眠熊蜂王在催醒室(15
℃、100 min)进行激活,后转入饲养室早期筑巢饲养箱(底部铺有衬纸
和消毒棉花),通过调整饲料供给量来积累蜂王体内的营养、促进蜂王卵巢管发育。
诱导蜂王产卵
7.2.1 第 1 天,温度设置为 27 ℃,相对湿度为 50%左右。
7.2.2 第 2 天,将温度调至 28
℃,相对湿度保持不变,再向饲养箱内放入模拟茧房,用以诱导蜂王产
卵。
交配
7.3.1 日龄
7.3.1.1 熊蜂 1 日龄全身毛色发白;2 日龄蜂背部毛色开始变黄,头部毛仍为白色;3 日龄蜂头部毛色
开始变黄,以后随着日龄的增加,黄色逐渐加深。
7.3.1.2 不同种熊蜂蜂王和雄蜂的性成熟期略有差异,蜂王性成熟期为 8 日龄~9 日龄,雄蜂宜在 11
日龄~12 日龄时交配。
7.3.2 蜂王与雄蜂比例及蜂王密度
7.3.2.1 在实际生产中,蜂王与雄蜂比例宜控制为 1:5。
7.3.2.2 交配箱尺寸为 100 cm×100 cm×100 cm 时,蜂王数量应控制在 30 只左右。
7.3.3 光照
适合交配的光照条件是晴天自然光环境或阴天室内加荧光灯照明。
授粉应用及管理
7.4.1 授粉期间,授粉场地内禁止喷洒任何化学农药。
7.4.2 熊蜂的授粉专用箱为纸质箱,箱内配备饲料,巢房上加盖适量保温脱脂棉。
7.4.3 熊蜂数量达到 60 只~80 只可移入专用授粉蜂箱中,用于果蔬授粉。
7.4.4 熊蜂巢体小,宜轻拿轻放,选择稳定性好的车辆运输。
7.4.5 授粉蜂群到达授粉场地先移至 20
℃左右的缓冲室进行 2 d~3 d 预处理。
7.4.6 当箱内缺少饲料时,要及时补充,避免食物不足影响授粉效果。
7.4.7 发现蜂群失王,而且时间较短、各龄幼虫正常时,应直接诱入健康、产卵能力强的熊蜂蜂王。
8 档案记录
建立授粉熊蜂饲养生产技术档案,见附录A,档案记录及时归档,记录保存2年以上。
3
DB14/T 1635—2024
附 A A A
录
(资料性)
熊蜂饲养管理记录
授粉熊蜂饲养日常记录表见表A.1。
表A.1 授粉熊蜂日常记录表
品种 箱号 时间 观察到的情况 处理方法 结果 备注
授粉熊蜂基本情况变化表见表A.2。
表A.2 授粉熊蜂变化记录表
品种 箱号 时间 变化情况(数量) 备注
激活 产卵 死淘 成群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