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20
CCS B 05 14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14/T 1608—2024
代替 DB14/T 1608—2018
高粱种质资源低温库保存技术规程
2024-11-15 发布
2025-02-15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4/T 1608—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入库前处理 .......................................................................... 1
5 入库保存 ............................................................................ 3
6 监测与更新 .......................................................................... 3
7 信息管理 ............................................................................ 4
附录 A(资料性) 种子生活力检测表 ...................................................... 5
附录 B(资料性) 种子干燥、包装、含水量记载表 .......................................... 6
附录 C(资料性) 种子含水量测定记录表 .................................................. 7
附录 D(资料性) 入库种子结果报告 ...................................................... 8
I
DB14/T 1608—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14/T 1608-2018《高粱种质资源低温库保存技术规程》,与DB14/T 1608-2018相比,
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监测间期(见3.4);
——增加了编号编码(见4.6);
——更改了保存条件(见5.1);
——增加了入库定位(见5.2);
——增加了种子生活力检测表(见附录A);
——增加了种子干燥、包装、含水量记载表(见附录B);
——增加了种子含水量测定记录表(见附录C);
——增加了入库种子结果报告(见附录D)。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秦慧彬、穆志新、李萌。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史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8年首次发布为DB14/T 1608-2018;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14/T 1608—2024
高粱种质资源低温库保存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粱种质资源低温库保存的入库前处理、入库保存、监测与更新及信息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高粱种质资源的低温库保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 3543.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析
GB/T 3543.4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GB/T 3543.6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活力
种子在适当条件下能发育成植株的一种能力,一般用发芽率和发芽势计量。
3.2
干燥
采用不损害种子活力的脱水技术,把种子含水量降到适于贮藏水平的过程。
3.3
监测
在种质库种子保存过程中,定期取出种子样品进行发芽率测定,检查种子生活力状况,同时测查
贮存种子的数量,以确定种子是否应进行繁殖更新。
3.4
监测间期
种子储藏过程中两次生活力监测的间隔时间。
4 入库前处理
4.1 接收登记
接收当季繁殖成熟饱满的种子,登记种子基本信息,包括原保存编号、种质名称、原产地、来源
地、提供者、种子重量、接收日期。
4.2 查重、去重
检查接收种子的信息与库存种子信息数据库核对是否有重复,无重复的种子方可入库。
1
DB14/T 1608—2024
4.3 种子清选
剔除破碎种子、空粒、瘪粒、霉粒、受病虫侵害粒及其他混杂种子,以及灰尘等其他物质。
4.4 生活力检测
4.4.1 发芽试验条件
高粱种子初始发芽率的检测按照GB/T 3543.4执行。高粱种子发芽条件为20 ℃~30 ℃,最适宜发
芽温度为25 ℃。
4.4.2 发芽结果的计算与表示
发芽结果用正常幼苗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表示。百分率按四舍五入法计算到整数位。种子生
活力检测表见附录A。
发芽势=(4 d种子发芽数)/种子数量;发芽率=(10 d种子发芽数)/种子数量。
4.5 保存数量和入库初始发芽率
4.5.1 入长期库(-18 ℃±2 ℃)保存的高粱种子发芽率应≥85%,保存量应≥200 g。
4.5.2 入中期库(0 ℃±4 ℃)保存的高粱种子发芽率应≥75%,保存量应≥150 g。
4.6 编号编码
剔除发芽率低于最低限的高粱种子后,对符合入库标准的种子进行编号编码,编码规则为“GL”
加5位数字编号,如第一份入库的高粱资源编码为“GL00001”。
4.7 种子干燥
4.7.1 干燥条件
高粱种子的干燥条件可以选择干燥箱加热干燥法和双“十五”干燥间低湿干燥法。加热干燥法的
条件为温度38℃,湿度8~10%,时间2 d。双“十五”干燥间低湿干燥法的条件为温度(15±2) ℃、
湿度15%~20%,时间7 d~15 d。
4.7.2 干燥
逐份核查库编号和种子份数,将种子装入透气的尼龙网袋中,并放入干燥箱或干燥间内。干燥过
程中至少每隔4 h观察和记录干燥箱或干燥间的温、湿度变化和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种子干燥、包装、含水量记载表见附录B。
4.7.3 种子含水量测定
当种子干燥至预定时间时,抽测1~2份种子的含水量。含水量测定按照GB/T 3543.6执行。若含水
量达到贮藏要求,要将种子从干燥箱中取出并进行包装,否则继续进行干燥。种子含水量测定记录表
见附录C。
4.8 种子包装称重
使用铝箔袋对准备入库的高粱种子进行包装,贴好标签,即时封口。包装间温度为20 ℃~25 ℃,
相对湿度30%~40%。包装好的种子称重并记录种子重量。
2
DB14/T 1608—2024
5 入库保存
5.1 保存条件
5.1.1 低温库温湿度条件:长期库温度-18 ℃±2 ℃,相对湿度小于 50%;中期库温度 0 ℃±4 ℃,
相对湿度小于 65%。
5.1.2 种子储藏含水量:长期库 5%~7%;中期库 5%~9%。
5.2 入库定位
种子包装称重后存放到低温种质库库房内指定空位上,记录种子架号和种子框号,作为库位号编
号。
5.3 结果报告
种子入库保存后,要对每一批种子做入库结果报告(见附录D)。
6 监测与更新
6.1 生活力监测间期
6.1.1 长期库生活力监测间期
6.1.1.1 首次生活力监测间期为 15 年。
6.1.1.2 第二次及随后监测间期:当发芽率高于 85%以上时,每 10 年~15 年监测一次。当发芽率低
于 85%时,每 5 年~10 年监测一次。
6.1.2 中期库生活力监测间期
中期库生活力监测间期为5年。
6.2 监测前准备
将要监测的种子从冷库中取出后存放到缓冲间2 d~3 d后再放到干燥间,在干燥间放置3 h~5 h
后,打开种子袋数出需进行监测的种子。
6.3 发芽率测定
种子发芽率的检测按照GB/T 3543.4执行。
6.4 监测结果处理
当高粱种子在长期库贮存生活力或保存量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要立即取出种子进行繁殖更新:
——高粱种子发芽率降至起始发芽率水平的85%时。
——活种子数目不足以进行4次繁殖所需的种子量时,即每份活种子数目低于800粒。
——当种子样品在长期库绝种时。
——同一批次发芽率降至更新临界值以下的份数占到该批次份数的50%时,该批次所有种子都应
该进行更新。
中期库发芽率与保存量的更新标准参照长期库标准执行。
6.5 繁殖更新
3
DB14/T 1608—2024
依据监测结果,确定需要繁殖更新的高粱种子清单。将需繁殖更新的种子信息输入数据库,建立
繁种更新数据库。繁殖更新的操作按照相关规范进行。
7 信息管理
7.1 数据库管理
建立种质管理数据库,数据项由种质的基本信息、采集信息和管理信息组成。
7.2 纸质资料档案管理
建立原始记录资料档案,将数据采集的原始记载表按库编号装订成册。
4
DB14/T 1608—2024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种子生活力检测表
高粱种子生活力检测表见表A.1。
表A.1 种子生活力检测表
作物名称:高粱 检测员: 年 月 日 第 页
序号 原编号 名称 发芽势(%) 发芽率(%) 发霉数(%) 备注
重复1 重复2 重复3 平均 重复1 重复2 重复3 平均 重复1 重复2 重复3 平均
5
DB14/T 1608—2024
B B
附 录 B
(资料性)
种子干燥、包装、含水量记载表
高粱种子干燥、包装、含水量记载见表B.1。
表B.1种子干燥、包装、含水量记载表
作物名称:高粱 检测员: 年 月 日 第 页
序号 库编号范围 干燥箱号 干燥温度 干燥日期 干燥时间 (h) 种子含水量抽测
开始 结束 库编号 含水量%
6
DB14/T 1608—2024
C C
附 录 C
(资料性)
种子含水量测定记录表
高粱种子含水量测定记录见表C.1。
表C.1种子含水量测定记载表
作物名称:高粱 检测员: 年 月 日 第 页
测定日期 库编号 种质名称 盒号 盒重(g) 烘前盒重+样 品重(g)
烘后盒重+样 种子含水量 平均含水量
品重(g) (%) (%)
7
DB14/T 1608—2024
D D
附 录 D
(资料性)
入库种子结果报告
高粱种子入库结果报告见表D.1。
表D.1 入库种子结果报告
作物名称:高粱 年 月 日 第 页
序号 原保存编号 种质名称 原产地 来源地 重量(g) 发芽率(%) 是否接收 备注
提供者: 登记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