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14/T 1593-2024 玉米机械化秸秆还田轮耕技术规程

DB14/T 1593-2024 玉米机械化秸秆还田轮耕技术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46.9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21 08:43:53



相关搜索: 玉米 技术规程 秸秆 机械化 还田轮耕

内容简介

DB14/T 1593-2024 玉米机械化秸秆还田轮耕技术规程 ICS 65.020.20
CCS B 05 14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14/T 1593—2024
代替 DB14/T 1593-2018
玉米机械化秸秆还田轮耕技术规程
2024 - 11 - 15 发布
2025 - 02 - 15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4/T 1593—2024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田间秸秆处理 ....................................................................... 1
5 土壤轮耕 ........................................................................... 1
6 生产档案 ........................................................................... 3
附录 A(资料性)生产档案 ............................................................... 4
I
DB14/T 1593—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14/T 1593-2018 《玉米机械化秸秆还田轮耕技术规程》,与DB14/T 1593-2018相比,
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更改了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见1,2018年版的1);
—— 更改了“田间秸秆处理”的内容(见4,2018年版的4);
—— 更改了粉碎秸秆还田的“留茬高度、秸秆粉碎长度和合格率”指标(见4.1,2018年版的4);
—— 更改了轮耕模式中的内容(见5.1,2018年版的5.1);
—— 更改了一项条款名称,由原来的“深松作业”更改为“条件”(见5.2.1,2018年版的5.2.1)。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娜娜、黄学芳、池宝亮、梁改梅、陈稳良、韩彦龙、郝科星。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2018年首次发布为DB14/T 1593-2018;
——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
II
DB14/T 1593—2024
玉米机械化秸秆还田轮耕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玉米机械化秸秆还田轮耕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田间秸秆处理、土壤轮耕及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一年一熟春玉米区机械化耕作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4675.6 保护性耕作机械 第6部分:秸秆粉碎还田机
NY/T 500 秸秆粉碎还田机作业质量
NY/T 1355 玉米收获机作业质量
NY/T 1418 深松机械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土壤轮耕
在不同年份,按照一定顺序将免耕、深松和翻耕等土壤耕作措施轮换应用的土壤耕作方式。
4 田间秸秆处理
运用玉米收获机收获时,同时将田间秸秆全部粉碎直接覆盖地表,留茬高度≤8 cm、秸秆粉碎长度
≤10 cm、合格率≥85%、覆盖均匀率≥70%,其他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1355 规定要求;采用人工收获
玉米果穗后,田间秸秆可用锤片式秸秆粉碎机粉碎直接覆盖地表,留茬高度≤8 cm、秸秆粉碎长度≤10
cm、合格率≥90%、覆盖均匀率≥80%。其他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500和GB/T 24675.6 规定要求。
5 土壤轮耕
模式
5.1.1“深松→免耕”2 年模式
在冬春休闲期采用土壤“深松→免耕”2年耕作措施轮换的方式进行整地,即第1年进行深松、第2
年实行免耕的2年轮耕模式。
5.1.2“深松→翻耕”2 年模式
1
DB14/T 1593—2024
在冬春休闲期采用土壤“深松→翻耕”2年耕作措施轮换的方式进行整地,即第1年进行深松、第2
年进行翻耕的2年轮耕模式。
5.1.3“深松→免耕→翻耕”3 年模式
在冬春休闲期采用土壤“深松→免耕→翻耕”3年耕作措施轮换的方式进行整地,即第1年进行深松、
第2年实行免耕,第3年进行翻耕的3年轮耕模式。
深松
5.2.1 条件
土壤重量含水量10%~15%或土壤湿度达到田间持水量的40%~60%时较为适宜深松作业。
5.2.2 时间
在前茬玉米收获、将秸秆粉碎覆盖后尽早实施。
5.2.3 要求
深松深度30 cm~35 cm。深松作业质量符合NY/T 1418的要求。
5.2.4 方式
局部深松时,机具采用凿型铲或者其他适宜的深松机,深松间隔40 cm~60 cm。全方位深松时,机
具采用V形全方位深松机或者其他适宜的深松机。
免耕
5.3.1 条件
前茬实施深松或者翻耕作业1年~2年后,进行免耕作业。
5.3.2 时间
在前茬玉米收获、将秸秆粉碎覆盖后实施。
5.3.3 要求
不采取任何疏松或者翻转土壤作业,冬闲期间保留全部残茬。
5.3.4 方式
不进行深松或者翻耕作业,也不采取任何表土作业。
翻耕
5.4.1 条件
在土壤重量含水量10%~15%或土壤湿度达到田间持水量的40%~60%时翻耕。
5.4.2 时间
在前茬玉米收获、将秸秆粉碎覆盖后尽早实施。
5.4.3 要求
2
DB14/T 1593—2024
全面翻转土壤,翻埋秸秆残茬或有机肥,翻耕深度20 cm~25 cm,地表疏松裸露。
5.4.4 方式
采用铧式犁全面翻耕土壤。
6 生产档案
详细记录收获方式、田间秸秆处理、土壤轮耕等环节采取的主要措施,建立生产档案,并保存2 年~
3 年。
3
DB14/T 1593—2024
附 录 A
(资料性)
生产档案
详细记录收获方式、田间秸秆处理、土壤轮耕环节采取的具体措施,见表A.1。
表A.1 生产档案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收获方式及时间
秸秆粉碎时间
秸秆留茬高度
秸秆粉碎长度
秸秆粉碎合格率
秸秆覆盖均匀率
耕作方式、时间
其它
4
上一章:DB14/T 1594-2024 红小豆机械覆膜播种技术规程 下一章:DB14/T 1592-2024 旱地春玉米休闲期机械化秸秆粉碎留茬覆盖保墙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DB14/T 1593-2018 玉米机械化秸秆还田轮耕技术规程 DB14/T 1593-2018 玉米机械化秸杆还田轮耕技术规程 DB2301/T 191-2024 玉米大豆轮作秸秆还田轮耕技术规程 DB23/T 2556-2020 水稻“一翻一旋”秸秆全量还田轮耕技术规程 DB14/T 2303-2021 玉米小麦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 DB14/T 923-2014 沟坝旱地春播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秋施肥技术规程 DB14/T 1167-2015 垣坪旱地春播玉米秸秆冬春覆盖还田深施肥技术规程 DB23/T 2556-2020 水稻一翻一旋秸秆全量还田 轮耕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