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36/T 2079-2024 枳壳养分综合管理技术规程

DB36/T 2079-2024 枳壳养分综合管理技术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82.3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26 08:50:00



相关搜索: 管理 技术规程 枳壳 综合 养分 综合

内容简介

DB36/T 2079-2024 枳壳养分综合管理技术规程 ICS 65.020.20
CCS B 05 DB36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2079—2024
枳壳养分综合管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mprehensive nutrient management of Aurantii Fructus
2024 - 11 - 08 发布 2025 - 05 - 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6/T 2079—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施肥量确定及施用方法 .............................................................. 1
5 养分诊断与矫治 .................................................................... 2
6 配套土壤改良措施 .................................................................. 3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土壤养分丰缺评价标准 ............................................ 4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不同养分丰缺等级土壤养分调整系数 ................................ 5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肥料补施方法 .................................................... 6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养分诊断方法 .................................................... 7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土壤酸碱度和有机质评价标准 ...................................... 8
I
DB36/T 2079—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由江西省经济作物标准委员会(JX/TC0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西中医药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安繁、黄星瑜、张寿文、何小林、周华、徐云龙、王茜、殷兵、曹芳、刘敏、
叶祖鹏、廖建武、汪咏、张亚、宋志华、武睿、聂建春、冯艳、刘书玲、卢再杰、张龙华、秦倩、袁建
民、揭平路、张志刚。
DB36/T 2079—2024
枳壳养分综合管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枳壳养分综合管理的术语和定义、施肥量确定及施用方法、养分诊断与矫治、配套土
壤改良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枳壳养分综合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291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
NY/T 3443 石灰质改良酸化土壤技术规范
DB36/T 625 赣南脐橙叶片营养诊断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枳壳 Aurantii Fructus
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收载品种。
4 施肥量确定及施用方法
4.1 土壤样品采集
4.1.1 时间
8月~11月间,且连续1个月未进行施肥时采样。
4.1.2 方法
以20亩~40亩为一个采样单元,选取代表性地块,用“五点法”采集0cm~40cm土壤,采样点应在
树冠滴水线附近且距施肥沟(穴)10cm以上。
4.2 土壤样品检测
检测指标和检测方法参照 NY/T 2911规定执行。
4.3 土壤养分丰缺评价
按照附录A方法对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进行评价。
1
DB36/T 2079—2024
4.4 施肥量
4.4.1 幼树
1年~4年生幼树,每株树施N量为0.15kg~0.24kg、施P2O5量为0.13kg~0.21kg、施K2O量为0.11kg~
0.17kg。
4.4.2 结果树
4.4.2.1 大量元素用量确定方法
氮、磷、钾大量元素养分用量按照下式①计算。
F=Y×B×K ……………………………………………式①
式中:
F——养分用量,指养分纯量,单位为kg/株;
Y——目标产量,指枳壳鲜果目标产量,单位为kg/株;
B——基准养分用量,丰缺水平为中等的土壤每公斤枳壳鲜果产量养分需求量。参考取值区间:N
为0.05kg~0.10kg、P2O5为0.01kg~0.06kg、K2O为0.03kg~0.08kg。
K——养分调整系数,不同养分丰缺等级土壤养分调整系数见附录B。
4.4.2.2 中、微量元素补施方法
钙、镁、硫、铁、锰、锌、铜、钼、硼等中、微量元素养分,按照“因缺补缺”原则施用。肥料补
施方法见附录C。
4.5 施肥时间
4.5.1 幼树
1年~4年生树,一年施肥4次。11月施冬肥,2月底施春梢肥,5月下旬施夏梢肥,7月下旬施秋梢肥。
氮肥按冬肥:春梢肥:夏梢肥:秋梢肥=4:2:2:2分配,钾肥按冬肥:春梢肥:秋梢肥=4:3:3分配,磷肥作冬
肥一次性施用。
4.5.2 结果树
5年以上结果树,一年施肥2次。2月底至3月初施萌芽肥,5月下旬施壮果肥。氮肥和钾肥按照萌芽
肥:壮果肥=7:3分配,磷肥作萌芽肥一次性施用。
4.6 施肥方法
4.6.1 幼树
冬肥于树冠滴水线下开深10cm~15cm沟埋施;春梢肥、夏梢肥和秋梢肥于雨后撒于树盘下。
4.6.2 结果树
萌芽肥于树冠滴水线下开深15cm~25cm沟埋施;壮果肥雨后撒于树盘下。
5 养分诊断与矫治
5.1 形态诊断
形态诊断方法见附录D.1。
DB36/T 2079—2024
5.2 化学诊断
5.2.1 叶片样品采集
7月~9月,在1个月内未喷施叶面肥和农药时,选取15株~25株代表性植株,采集植株中部当年生
春梢营养枝自顶部向下第3片叶,每株采集无病虫害叶片4片~8片。
5.2.2 叶片样品检测
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参照DB36/T 625的规定执行。
5.2.3 植株营养状况评价
按照附录D.2方法,对植株营养状况进行评价。
5.3 缺素矫治
采取补肥的方式进行缺素矫治,缺素矫治方法见附录C。
6 土壤改良措施
6.1 土壤降酸
6.1.1 土壤酸碱度评价
按照附录E.1方法评价土壤酸碱度。
6.1.2 降酸
酸性土壤,参考 NY/T 3443规定进行降酸。
6.2 土壤培肥
6.2.1 土壤有机质丰缺评价
按照附录E.2方法对土壤有机质进行评价。
6.2.2 有机肥用量确定
土壤有机质缺乏或极缺的地块,应施用有机肥,按有机氮替代30%以上化肥氮确定用量;有机质适中
或丰富的地块,按有机氮替代15%左右化肥氮确定用量,或套种绿肥。
3
DB36/T 2079—2024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土壤养分丰缺评价标准
土壤养分丰缺评价标准见表A.1和表A.2。
表A.1 土壤大量元素养分和微量元素养分丰缺评价标准
指标 极缺 缺乏 中等 丰富 极丰
水解性氮(mg/kg) <30 30~60 60~120 120~150 ≥150
有效磷(mg/kg) <3 3~5 5~20 20~40 ≥40
速效钾(mg/kg) <30 30~50 50~150 150~200 ≥200
有效铁(mg/kg) <2.5 2.5~4.5 4.5~10.0 10~20 ≥20
有效锰(mg/kg) <1 1~5 5~15 15~30 ≥30
有效锌(mg/kg) <0.5 0.5~1.0 1.0~2.0 2.0~3.0 ≥3.0
有效铜(mg/kg) <0.1 0.1~0.2 0.2~1.0 1.0~1.8 ≥1.8
有效钼(mg/kg) <0.1 0.1~0.15 0.15~0.20 0.2~0.3 ≥0.3
有效硼(mg/kg) <0.2 0.2~0.5 0.5~1.0 1.0~2.0 ≥2.0
表A.2 土壤中量元素养分丰缺评价标准
指标 缺乏 不缺乏
交换性钙(cmol/kg) <2.0 ≥2.0
交换性镁(cmol/kg) <0.5 ≥0.5
有效硫(mg/kg) <16 ≥16
B B DB36/T 2079—2024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不同养分丰缺等级土壤养分调整系数
不同养分丰缺等级土壤养分调整系数见表B.1。
表B.1 不同养分丰缺等级土壤养分调整系数
土壤养分丰缺等级 氮调整系数 磷调整系数 钾调整系数
极缺 1.20 1.50 1.30
缺乏 1.10 1.25 1.15
适中 1.00 1.00 1.00
丰富 0.90 0.75 0.85
极丰 0.80 0.50 0.70
5
DB36/T 2079—2024 C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肥料补施方法
肥料补施方法见表C.1。
表C.1 肥料补施方法
缺素种类 矫治方法
钙 每株施生石灰0.3kg~0.5kg;或叶面喷施1.0%~2.0%的过磷酸钙或 2%的熟石灰液,每次喷施2L~4L。
镁 每株开沟施硝酸镁0.9kg~1.3kg,结合春梢肥施用;或幼果期至果实膨大期喷施0.1%硝酸镁或0.2%硫酸镁溶液, 每隔7天~10天1 次,连喷3次~5次,每次喷施1L~3L。
硫 每株开沟施石膏0.5kg~1.0kg,结合春梢肥施用;或叶面喷施0.1%~0.5% 硫酸锌或0.1%~0.4% 硫酸铜溶液,每次喷施2L~4L。
铁 新梢生长期每隔15天喷1次0.1%~0.2%硫酸亚铁或柠檬酸铁溶液,每株每次喷施2L~4L。
锰 新叶生长为完全展开叶的2/3时,叶面喷施0.2%~0.6%硫酸锰加1%~2%生石灰混合液,或用0.6%硫酸锰加石硫合剂喷洒,每株每次 喷施2L~4L。
锌 每株开沟施七水硫酸锌0.02kg~0.03kg,结合春梢肥施用;或在春梢抽发时喷施0.2%的硫酸锌及0.3%的尿素溶液,或喷施1.0%~2.0% 的硼锌复合肥溶液,每次喷施2L~4L。
铜 新梢修剪时喷施1:100波尔多液;或在春芽萌动前喷施 0.1%~0.2% 硫酸铜溶液,每株每次喷施2L~4L。
钼 抽梢后的新叶期或幼果期叶面喷施0.01%~0.05%钼酸铵或钼酸钠溶液,每株每次喷施2L~4L。
硼 每株开沟施硼砂0.01kg~0.02kg,结合春梢肥施用;或在花前 1周和开花期喷施0.2%的硼砂液,克服早期落果;为促进花芽形成和 提高花质,可于9月间叶面喷施 0.3% 硼砂液,每次喷施2L~4L。
D D DB36/T 2079—2024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养分诊断方法
养分诊断方法见表D.1和表D.2。
表D.1 养分形态诊断方法
养分种类 缺素典型症状
钙 新叶上部叶缘褪绿呈黄白色。
镁 叶片出现肋骨状黄白色带,基部残留倒“V”形绿色。
硫 新梢叶片全叶发黄,叶片主脉较其他部位稍黄,尤其以主脉基部和翼叶部位更黄。
铁 嫩梢叶片的叶肉发黄,而叶脉仍为绿色,病叶呈清晰网状花叶;严重时,叶片除主脉保持绿色外,其他部位均变为黄白色。
锰 幼叶淡绿呈细小网纹;随着叶片老化,在主脉和侧脉出现不规则深色条带;严重时,叶脉间黄化部分逐渐扩大,最后叶脉间 显现不透明白色斑点,呈灰黄白色或灰色,病斑枯死。
锌 新叶明显变小,俗称“小叶病”。新叶叶肉褪绿,叶脉间呈黄色斑驳 ;严重时叶片呈 淡黄色至白色,俗称“花叶病”或“斑 叶病”。
铜 嫩叶和老叶,都变大而呈深绿色,叶面凹凸不平,叶脉弯曲呈弓形。
钼 成熟叶片上出现近圆形黄化斑块或坏死。
硼 叶脉发黄增粗,叶片反向卷曲。
表D.2 养分化学诊断方法
叶片养分种类 缺乏 低 适宜 高 过量
钙(%) <1.60 1.60~3.00 3.00~5.50 5.50~7.00 ≥7.00
镁(%) <0.20 0.20~0.25 0.25~0.50 0.50~0.70 ≥0.70
硫(%) <0.14 0.14~0.20 0.20~0.40 0.40~0.50 ≥0.50
铁(mg/kg) <35 35~60 60~120 120~200 ≥200
锰(mg/kg) <16 16~25 25~100 100~300 ≥300
锌(mg/kg) <16 16~20 20~100 100~200 ≥200
铜(mg/kg) <3 3~5 5~15 15~20 ≥20
钼(mg/kg) <0.05 0.05~0.10 0.10~2.00 2.00~5.00 ≥5.00
硼(mg/kg) <20 20~35 35~100 100~200 ≥200
7
DB36/T 2079—2024 E E
附 录 E
(规范性附录)
土壤酸碱度和有机质评价标准
土壤酸碱度和有机质评价标准见表E.1和表E.2。
表E.1 土壤酸碱度评价标准
等级 酸性 微酸性 中性 微碱性 碱性
pH 范围 <5.5 5.5~6.5 6.5~7.5 7.5~8.5 ≥8.5
表E.2 土壤有机质评价标准
分级 极缺 缺乏 中等 丰富 极丰
有机质(g/kg) <10 10~20 20~30 30~40 ≥4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章:DB36/T 2081-2024 黄檀培育技术规程 下一章:DB36/T 1166-2024 南方鲜食枣栽培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DB36/T 1552-2021 枳壳容器育苗技术规程 DB36/T 1267-2020 枳壳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 DB64/T 2079-2024 旱地饲草谷子栽培技术规程 DB3212/T 2079-2024 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DB37/T 4483-2021 小麦-玉米周年养分资源综合管理规范 DB36/T 1467-2021 地理标志产品 清江枳壳 DB36/T 786-2018 地理标志产品 商洲枳壳 DB36/T 786-2018 地理标志产品商洲枳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