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中国船级社指南 电气电子产品型式认可试验指南 2024

中国船级社指南 电气电子产品型式认可试验指南 2024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19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13 15:55:54



相关搜索: 电子产品 指南 中国 型式 认可 认可

内容简介

中国船级社指南 电气电子产品型式认可试验指南 2024 指导性文件
GUIDANCE NOTES
GD019-2024
中 国 船 级 社
电气电子产品型式认可试验
指南
2024
2024 年 10 月 1 日生效
北京
目 录
第 1 章 通则 ...................................................................... 1
1.1 适用范围 ...................................................................................................................................... 1
1.2 定义 .............................................................................................................................................. 1
1.3 型式认可试验 .............................................................................................................................. 3
第 2 章 基本试验 .................................................................................................................................... 7
2.1 外观检查 ...................................................................................................................................... 7
2.2 性能试验 ...................................................................................................................................... 7
2.3 绝缘电阻测量 .............................................................................................................................. 8
2.4 能源波动试验 .............................................................................................................................. 9
2.5 能源故障试验 ............................................................................................................................ 10
2.6 倾斜和摇摆试验 .........................................................................................................................11
2.7 振动试验 .................................................................................................................................... 12
2.8 高温试验 .................................................................................................................................... 13
2.9 低温试验 .................................................................................................................................... 14
2.10 交变湿热试验 .......................................................................................................................... 15
2.11 恒定湿热试验 .......................................................................................................................... 17
2.12 盐雾试验 Kb ............................................................................................................................. 18
2.13 盐雾试验 Ka ............................................................................................................................. 19
2.14 耐电压试验 .............................................................................................................................. 20
2.15 外壳防护试验 .......................................................................................................................... 21
2.16 滞燃试验 .................................................................................................................................. 21
第 3 章 电磁兼容性试验 ...................................................................................................................... 23
3.1 一般要求 .................................................................................................................................... 23
3.2 传导发射测量 ............................................................................................................................ 24
3.3 外壳端口辐射发射测量 ............................................................................................................ 25
3.4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 27
3.5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 29
3.6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 32
3.7 浪涌抗扰度试验 ........................................................................................................................ 33
3.8 低频传导抗扰度试验 ................................................................................................................ 36
3.9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 37
第 4 章 航行设备和系统以及无线电通信设备 .................................................................................. 40
4.1 一般要求 .................................................................................................................................... 40
4.2 型式认可试验项目 .................................................................................................................... 40
附 录 A 本指南引用的国际标准与相应的中国国家标准清单 .................................................... 42
-1-
第 1 章 通则
1.1 适用范围
1.1.1 本指南适用于船舶和海上设施上下列设备的型式认可试验:
(1) 用于控制、保护、安全、监测、报警和内部通信的所有设备(包括电气
设备、电子设备和可编程设备);
(2) 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
(3) 其他 CCS 相关规范或指南中规定的需要型式认可的低压电气电子设备;
(4) 航行设备和系统以及无线电通信设备。
1.1.2 按照本指南进行的计算机型式认可试验,实际上只是对其硬件的考核,
对其软件仅限在性能试验中的功能试验。如必要,应另外对其软件进行认可。
1.1.3 航行设备和系统以及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型式认可试验,应按照本指南第 4
章的要求进行。
1.1.4 本指南未规定的设备,如防爆设备、电缆、灯具等,应符合 CCS 规范或
CCS 接受标准的相关规定。
1.2 定义
1.2.1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1) 受试设备(EUT)
为进行型式认可试验而指定的设备样机,包括使该设备功能完整化的任何辅
助部件和系统,例如制冷、加热和机械减振器等;
(2) 性能试验
为证实设备符合其设备标准(技术条件)所有性能要求的全面试验;
(3) 性能检查
为证实设备符合其设备标准(技术条件)规定的主要性能要求的部分试验;
(4) 功能试验
为证实设备符合其设备标准(技术条件)规定的运行功能的试验。相比一个
完整的性能试验,功能试验是一个简化的试验,其足以验证受试设备经环境测试后功
能并未有任何退化;
1
(5) 非散热设备
在自由空气条件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条件规定的大气压力(86kPa~106kPa) 条
件下, 在温度稳定后测得的表面最热点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小于5K的受试设备;
(6) 散热设备
在自由空气条件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条件规定的大气压力(86kPa~106kPa) 条
件下, 在温度稳定后测得的表面最热点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大于5K的受试设备;
(7) 性能降低
任何器件、设备和系统的工作性能与其正常性能相比,有非期望的偏离;
(8) 性能判据 A
在试验进行过程中和试验以后,受试设备均应能连续地进行预期的工作, 有
关设备标准和制造厂制定的技术条件规定的性能没有降低或者功能没有丧失;
(9) 性能判据 B
在试验过程中,允许有能自行恢复的功能或性能的降低或丧失存在,但不允
许发生实际工作状态的改变和储存资料的变化。在试验以后,受试设备应能满意地连
续工作,有关设备标准和制造厂制定的技术条件规定的性能没有降低或者功能没有丧
失;
(10) 性能判据 C
在试验进行过程中和试验以后,允有关设备标准和制造厂制定的技术条件规
定的功能或性能暂时降低或丧失,但其功能应能自行恢复,或者能以进行上述标准和
技术条件规定的某种控制操作得以恢复;
(11) 纹波电压
纹波电压的幅值为图1.2.1中所示的Umax与 Umin之差值;
(12) 电磁骚扰
任何可能引起器具、设备或系统性能降低,或者对有生命物质或无生命物质
产生损害作用的电磁现象;
(13) 电磁干扰

电磁骚扰引起的设备、传输通道或系统性能的下降;
① 骚扰和干扰分别是原因和结果。
-2-
纹波电压
图1.2.1 纹波电压波形举例(单相整流)
(14) 电磁兼容性
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
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15) (电磁)发射
从发射源向外发出电磁能的现象;
(16) (电磁)辐射
能量以电磁波形式由发射源发射到空间或以电磁波形式在空间传播的现象;
(17) (对骚扰的)抗扰度
器件、设备或系统面临电磁骚扰而不降低其工作性能的能力;
(18) 端口
处在外部电磁环境中的设备的特殊接口,通过它骚扰可被感受或发射出去;
(19) 地
金属船体的整体或专门设置的金属接地板;
(20) 接地参考平面(GRP)
一块导电平面,其电位用作公共参考电位。
1.3 型式认可试验
1.3.1 型式认可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设备具有其预期功
能的能力。
-3-
1.3.2 根据设备的安装位置,其环境条件的分类如表1.3.2所示。
环境条件分类 表1.3.2
类型 描 述 试验温度范围
A 受控环境 ① 按制造厂的规定
B 有一般温度、高湿和振动的围蔽处所 +5℃~+55℃
C 有高湿、振动和/或来自其他设备产生热量的围蔽处所 +5℃~+70℃
D 剧烈振动环境(例如安装在往复式机械上) +5℃~+55℃
E 开敞甲板上 -25℃~+70℃
注:① 使用空调设备并经CCS同意的处所。
此外,位于低于﹢5℃而非E类环境类型的寒冷处所内的设备,应按其所遇到的实
际温度进行试验。
1.3.3 不同类型的设备应按照表 1.3.3a 和表 1.3.3b 同时来确定型式认可试验项
目。
各类环境条件中设备的型式认可试验 表 1.3.3a
序号 试 验 ① 环境类型
A B C D E
1 外观检查 × × × × ×
2 性能试验 × × × × ×
3 绝缘电阻测量 × × × × ×
4 能源波动试验 × × × × ×
5 能源故障试验 ② × × × × ×
6 倾斜和摇摆试验 ③ × × × × ×
7 振动试验 × × × × ×
8 高温试验 ― × × × ×
9 低温试验 ― × × × ×
10 交变湿热试验 ― × × × ×
11 恒定湿热试验 × ― ― ― ―
12 盐雾试验 Kb ― ― ― ― ×
13 盐雾试验 Ka ④ ― ― ― ― ×
14 耐电压试验 × × × × ×
-4-
15 外壳防护试验 × × × × ×
16 滞燃试验 ⑤ × × × × ×
17 电磁兼容性试验 × × × × ×
注:① 表中:“×”表示应做项目;“―”表示不适用。下同本指南其他表格; ② 仅适用于用于控制、保护、安全、监测、报警和内部通信的设备以及计算机; ③ 无运动部件和自由液面的设备,无需做倾斜和摇摆试验; ④ 除设备标准另有规定者外,开敞甲板上的电机、变压器可做金属零部件的盐雾 试验 Ka; ⑤ 适用于电气电子设备非金属壳体。
不同类型设备的型式认可试验 表1.3.3b
序号 设备类型 试验项目 电机、变压器 电器及其成套 设备、仪表 用于控制、保护、安全、监 测、报警和内部通信的所有 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 备
1. 外观检查 × × ×
2. 性能试验 × × ×
3. 绝缘电阻测量 × × ×
4. 能源波动试验 ×(仅电动机) × ×
5. 能源故障试验 ① ― ― ×
6. 倾斜和摇摆试验 ② × × ×
7. 振动试验 × ③ × ×
8. 高温试验 ― ― ×
9. 低温试验 ― ― ×
10. 交变湿热试验 × × ×
11. 恒定湿热试验 ④ × × ×
12. 盐雾试验 Kb ― × ⑤ ×
13. 盐雾试验 Ka × ― ―
14. 耐电压试验 × × ×
15. 外壳防护试验 × × ×
16. 滞燃试验 ⑥ × × ×
-5-
17. 电磁兼容性试验 × × ×
注:① 仅适用于用于控制、保护、安全、监测、报警和内部通信的设备以及计算机; ② 无运动部件和自由液面的设备,不需做倾斜和摇摆试验; ③ 设备需要进行振动试验时,其包含的电动机应一同参与振动试验; ④ 仅适用于安装在A类环境类型中的设备; ⑤ 除设备标准另有规定者外,开敞甲板上的这些设备原则上应做盐雾试验Kb; ⑥ 适用于电气电子设备非金属壳体。
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经 CCS 同意可以免做某些试验项目。若 CCS 认为必要,
可以增加某些附加试验项目。
对于某些设备,如国际标准或与其等效的其他标准有相应的试验规定,在做型式
认可试验时应予以采纳。
1.3.4 在型式认可试验前,应按本指南要求编制型式试验大纲,并经CCS审批。
1.3.5 在进行试验前,试验顺序应经CCS确认。
1.3.6 除盐雾试验和滞燃试验外,其他各项试验原则上应在同一受试设备上进
行。如有特殊情况应经CCS同意。
1.3.7 只要不影响试验结果,各项试验之间可以对受试设备进行重复校准。
1.3.8 凡本指南中规定依据有关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出版物)的试验
项目,其试验程序、试验设备及其配置等细节,均应详见这些标准。若这些国际标准
有更新或替换,一般应使用这些标准的最新版本。
1.3.9 经CCS同意,可以采用其他等效的试验方法替代本指南中的试验方法。若
试验仍不可行,经CCS同意,也可以接受产品生产商提供的仿真试验报告、计算书、
该产品生产商生产的其他同类产品的对比分析报告等证明材料。
1.3.10 型式认可试验应在CCS认可或接受的试验机构进行。
1.3.11 无论规范或公约是否要求,船舶上可能引起电磁干扰的电气和电子设备,
都应满足第3章3.2和3.3条的要求。
1.3.12 CCS相关规范指南中有明文规定的,若与本指南不符或本指南未涵盖的,
应按照这些规范指南中的明文规定实施。
-6-
第2章 基本试验
2.1 外观检查
2.1.1 检查受试设备的外观结构、选用材料、制造工艺和标志等,以证明其符
合:
(1) CCS规范的有关规定;
(2) 制造厂制定的技术条件;
(3) 有关设备标准;
(4) 图纸及设计资料。
2.2 性能试验
2.2.1 试验目的
验证设备的性能,确认其运行能满足规定的要求。当受试设备的性能需要满足国
际标准时,如保护继电器,应在试验流程所要求的初始性能试验以及环境试验之后所
做的后续性能试验中验证这些标准中的要求。
如适用,还应确认操作符合特定系统或设备的要求:
(1) 自检功能检查;
(2) 检查针对存储器访问的指定保护;
(3) 检查计算机系统中控制元件的无错误使用的情况。
2.2.2 试验依据标准
CCS规范的有关规定和该设备标准(技术条件)。
2.2.3 试验条件
(1) 受试设备应在额定工作电压和频率(交流设备)下工作;
(2) 试验场地应维持在下列标准大气条件范围以内:
① 温度范围:15℃~35℃;
② 相对湿度:30%~90%;
③ 气压:86kPa~106kPa。
2.2.4 试验方法
受试设备应在2.2.3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按该设备标准(技术条件)规定的试验
-7-
方法对其性能进行全面测试。
2.2.5 试验结果
应达到规定的性能要求,测得的性能指标偏差应在设备标准(技术条件)规定的
范围内。
2.3 绝缘电阻测量
2.3.1 试验目的
验证设备的绝缘电阻在规定的范围内。应在湿热试验、低温试验、盐雾试验Kb和
耐电压试验前后进行绝缘电阻测量。
2.3.2 试验条件
测试电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用于控制、保护、安全、监测、报警和内部通信的所有设备、计算机和其
他电子设备如表 2.3.2(1)的规定;
绝缘电阻测试电压值 表 2.3.2(1)
额定工作电压 Un (V) 直流测试电压 (V)
≤ 65 2×Un ,最小为24
>65 500
(2) 其他电气设备,如表 2.3.2(2)的规定;
绝缘电阻测试电压值 表 2.3.2(2)
额定电压 Un (V) 直流测试电压 (V)
Un ≤250 2×Un 或 250
250 < Un≤ 1000 500
1000 < Un ≤1500 1000
2.3.3 试验方法
(1) 应在所有相与地(机壳)之间测量绝缘电阻。如适用时,还应在各相之
间测量绝缘电阻;
(2) 某些部件,例如滤波器、浪涌抑制器等在进行该项测量时可以将其断开。
2.3.4 试验结果
-8-
测得的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表 2.3.4 的规定值。
最低绝缘电阻值 表2.3.4
设 备 最低绝缘电阻值( MΩ )
试验前 试验后
用于控制、保护、安全、监测、报警和内 部通信的所有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 备 ① ≤65 V 10 1
>65 V 100 10
其他电气设备 按该项设备标准规定
注:① 对复杂的多回路设备,其最低绝缘电阻值,视具体情况可适当降低。
2.4 能源波动试验
2.4.1 试验目的
验证当供给能源产生波动时,设备应能正常工作。
2.4.2 试验条件
以下所列能源波动参数,电气部件是以额定工作电压和频率(交流设备)为基准,
液压/气动部件则是以其设备技术条件规定的额定控制压力为基准。
交流电源波动 表2.4.2(1)
组合编号 电压稳态波动(%) 频率稳态波动(%)
1 +6 +5
2 +6 -5
3 -10 -5
4 -10 +5
电压瞬态波动(%) 恢复时间 1.5s 频率瞬态波动(%) 恢复时间 5s
5 +20 +10
6 -20 -10
直流电源波动 表2.4.2(2)
电压稳态波动(%) ±10
电压周期性波动(%) 5
纹波电压(%) ①② 10
-9-
注:① 纹波电压(%),系指以百分数表示的纹波电压幅值对设备直流额定工作电压之比, 即图1.2.1中的(Umax― Umin) / Ud.c. % 。 ② 纹波电压试验仅适用于交流经整流的直流电源供电的设备。
蓄电池电源波动 表2.4.2(3)
情 况 电压波动 (%)
充电期间接于蓄电池的设备 +30 -25
充电期间不接于蓄电池的设备 +20 -25
液压/气动源波动 表2.4.2(4)
控制压力波动
2.4.3 试验方法
+20 % -20 %
受试设备应按表2.4.2(1)中的 1~4 组合、表2.4.2(2)、表2.4.2(3)和表
2.4.2(4)中适用的规定,在每种波动(或波动组合)情况下,各运行 15 min。此
外,受试设备还应按表2.4.2(1)中 5~6 组合的规定,各进行 3 次瞬态电压和频
率波动试验。
2.4.4 试验结果
(1) 电机和变压器:在试验期间和试验后,均应达到第1章规定的性能判据A
的要求;
(2) 除电机和变压器以外的电气电子设备:
在试验期间和试验后,除表2.4.2(1)中 5~6 组合瞬态波动试验应达到第1章
规定的性能判据B的要求以外,其他各项试验均应达到第1章规定的性能判据A的要求。
2.5 能源故障试验
2.5.1 试验目的
在断开能源和恢复能源时,检查设备的功能。
2.5.2 试验条件
对电气、电子部件,试验应在额定工作电压和频率(交流设备)运行的情况下进
-10-
行;对液压、气动部件,试验应在额定控制压力运行的情况下进行:
(1) 5min 内切断能源 3 次;
(2) 每次切断时间 30s。
注:若受试设备需要较长的起动时间(例如依序导入),试验时间可大于5分钟。
对于要求导入的设备,应在导入期进行一次附加的能源切断。
2.5.3 试验结果
在试验过程中和试验后,其性能检查结果应达到第1章规定的性能判据C的要求。
2.6 倾斜和摇摆试验
2.6.1 试验目的
验证在倾斜和摇摆的影响下设备能正常工作。
2.6.2 试验依据标准
IEC 60092-504 出版物。
2.6.3 试验条件
(1) 在试验期间,受试设备在额定工作电压和频率(交流设备)下工作;
(2) 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各倾斜22.5°。对于在实际情况下不会出现四
个方向22.5°倾斜的设备,例如发电机等,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 前后、左右两个水平轴向±22.5°摇摆,周期为10s,试验持续时间不少
于15min;
(4) 在液化气体船和危险化学品船上,当船舶最大横倾达30°时,应急电源
仍能保持工作;
(5) 若其他规范或标准另有规定,按该规范或标准实施。如《海上移动平台
入级规范》(2023)第5篇第2节第1.2.1.1(2)用于柱稳式平台、圆筒式平台上的应
急电源、压载系统在任何方向的静态静倾角度为25°的规定。
2.6.4 试验方法
(1) 将受试设备按实际使用状态安装在倾斜和摇摆试验设备上,并通电工作;
(2) 将受试设备按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各倾斜22.5°,每一位置的试验
时间应能充分评估设备的特性,但一般应不少于15min;
-11-
(3) 受试设备应按前后、左右两个水平轴向22.5°进行摇摆试验,周期为10s,
试验持续时间不少于15min。
2.6.5 试验结果
在试验进行过程中和试验后,受试设备均应能正常工作,无异常和受损现象。
2.7 振动试验
2.7.1 试验目的
验证在船舶振动的影响下,设备能正常工作。
2.7.2 试验依据标准
IEC 60068-2-6 出版物,试验Fc。
2.7.3 试验条件
(1) 在试验期间,受试设备在额定工作电压和频率(交流设备)下工作;
(2) 振动试验参数按表2.7.3(2)。
振动试验参数 表2.7.3(2)
安装位置 频率 (Hz) 振幅 (mm) 加速度 (m/s2)
一般振动条件 2 (+3/0) ~ 13.2 ±1.0 ―
13.2 ~ 100 ― ±6.9 (或0.7g)
剧烈振动条件(如柴油机、空压机及 其他类似环境) 2 ~ 25 ±1.6 ―
25 ~ 100 ― ±39 (或 4.0g)
很特殊的振动条件,例如柴油机的燃 油喷射系统或排气管上。对于高于上 述所规定振动条件的设备,应按商定 的振动条件、频率范围和持续时间进 行振动试验 40 Hz~2000 Hz,加速度±98 m/s2 (或10.0g);温度为 600℃
2.7.4 试验方法
(1) 将受试设备按实际使用状态安装在振动台上,并通电工作;
(2) 按表2.7.3(2)规定的频率范围和振幅,以不超过1oct/min扫频速率扫
描,检查有无共振现象;
-12-
(3) 如无明显共振点,则应在30Hz频率下进行90min耐振试验;
(4) 在每一记录到的放大率Q≥2(一般不大于5)的共振频率上进行90min耐
振试验。如测得的几个共振频率较为接近,则可采用扫频试验来替代离散频率试验,
持续时间为120min。扫频频率可限制在临界频率的0.8~1.2倍之间;
注:临界频率是受试设备可能出现下列状况的频率:
① 故障和/或性能降低;
② 机械共振和/或其他现象发生,例如设备颤振;
(5) 试验中,可允许采取避除危险频率或减小Q值的措施,但应重新进行共振
检查和耐振试验;
(6) 试验应在3个互相垂直的轴线上进行;
(7) 其他详见IEC 60068-2-6出版物规定。
2.7.5 试验结果
在试验过程中受试设备应无异常和受损现象,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
2.8 高温试验
2.8.1 试验目的
验证在高温的影响下,设备能正常工作。
2.8.2 试验依据标准
非散热设备:IEC 60068-2-2 出版物,试验Bb;
散热设备:IEC 60068-2-2 出版物,试验Be。
2.8.3 试验条件
(1) 试验时,受试设备应在额定工作电压和频率(交流设备)下工作。对于
散热设备,设备自带的冷却系统可以投入使用;
(2) 试验温度/持续时间:
① 55℃±2℃/16h; 或
② 70℃±2℃/16h (适用于安装在高热度环境的自动化、控制和仪表设备,
比如和其它散热设备一起安装在控制台内、外壳内等环境的设备,一般是安装在 C 类
和 E 类环境中的设备);或
-13-
③ 对于高于上述所规定温度的设备,应按商定的试验温度和持续时间进行高
温试验。
2.8.4 试验方法
(1) 将受试设备放入温度为室温的试验箱的有效工作空间内,通电工作,然
后将箱温升高至55℃±2℃下保持16h; 或将受试设备放入温度为室温的试验箱的有
效工作空间内,通电工作,然后将箱温升高至70℃±2℃下保持16h;
(2) 在试验温度的最后1h内进行功能试验;
(3) 在恢复后进行性能试验;
(4) 其他详见IEC 60068-2-2 出版物规定。
2.8.5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应符合设备标准(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
2.9 低温试验
2.9.1 试验目的
验证在低温的影响下,设备能正常工作。
2.9.2 试验依据标准
非散热设备:IEC 60068-2-1 出版物,试验Ab;
散热设备:IEC 60068-2-1 出版物,试验Ad。
2.9.3 试验条件
(1) 受试设备在试验期间除进行功能试验外,不通电工作;
(2) 试验温度:
① +5℃±3℃; 或
② -25℃±3℃(对于安装在非防风雨位置或寒冷位置的设备,应在-25℃下进
行试验); 或
③ 设备所在处所的实际温度
①;
(3) 持续时间:2h。
2.9.4 试验方法
①仅适用于位于低于+5℃而非 E 类环境类型的寒冷处所内的设备。
-14-
(1) 试验前应按2.3的有关规定测量受试设备的绝缘电阻;
(2) 将受试设备放入温度为室温的试验箱的有效工作空间内,将箱温降至以
上2.9.3(2)所列试验温度之一,并保持这一温度2h。若设备自带加热设备则可投
入使用;
(3) 在试验的后1h内,在试验温度下进行功能试验(散热设备可不进行该项
试验),试验期间除进行功能试验外,设备不通电工作;
(4) 在恢复后测量绝缘电阻和进行性能试验;
(5) 其他详见IEC 60068-2-1出版物规定。
2.9.5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应符合设备标准(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绝缘电阻值按2.3.4的要求。
2.10 交变湿热试验
2.10.1 试验目的
验证在湿热影响下,设备能正常工作。
2.10.2 试验依据标准
IEC 60068-2-30 出版物,试验Db。
2.10.3 试验条件
(1) 温度:55℃±2℃;
(2) 相对湿度: 95%;
(3) 持续时间:2周期(每周期24h);或6周期(每周期24h) (仅适用于电
机和变压器)。
2.10.4 试验方法
(1) 除电机和变压器以外的电气电子设备:
① 在试验前,应按2.3的有关规定测量受试设备的绝缘电阻;
② 受试设备放入试验箱的有效空间内,先在温度为25℃±3℃,相对湿度至少
为95%的条件下进行预处理,使受试设备达到温度稳定;
③ 按图2.10.4所示的周期循环2次;
-15-
图2.10.4 试验周期
④ 第1周期中设备应处于通电工作状态,在第2周期中除进行功能试验外应切
断电源。在第1周期高温高湿阶段前2h和第2周期高温高湿阶段的最后2h应进行功能试
验。为便于功能试验的执行,第2周期的持续时间可延长;
⑤ 试验周期结束后,从试验箱中取出受试设备,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恢复;
允许用手将试验样品上所有能接触到的表面和部件上的水渍抹去;
⑥ 在恢复后按2.3条规定测量绝缘电阻和进行性能试验;
⑦ 其他详见IEC 60068-2-30出版物规定;
-16-
(2) 电机、变压器
① 在试验前,应按2.3的有关规定测量受试设备的绝缘电阻;
② 将受试设备放入试验箱的有效空间内,先在温度为 25℃±3℃,相对湿度
为45%~75%的条件下进行预处理,使受试设备达到温度稳定;
③ 在1h内将工作空间内的相对湿度升高至不小于 95% ,然后按图2.10.4所示
周期循环6次。但降温阶段湿度下限值为85%;
④ 在试验的最后1周期的低温高湿阶段的第6h后,在试验箱内测量受试设备的
绝缘电阻。接着应进行绕组对机座的耐电压试验。在耐电压试验后应立即再进行绝缘
电阻的测量;
⑤ 受试设备从试验箱中取出的24h内完成外观检查;
⑥ 其他详见IEC 60068-2-30出版物规定。
2.10.5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应符合设备标准(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绝缘电阻值按2.3.4的要求。
2.11 恒定湿热试验
2.11.1 试验目的
验证在湿热影响下,设备能正常工作。
2.11.2 试验依据标准
IEC 60068-2-78 出版物,试验Cab:恒定湿热。
2.11.3 试验条件
(1) 温度:40℃±2 ℃;
(2) 相对湿度:93%±3%;
(3) 持续时间:96h。
2.11.4 试验方法
(1) 在试验前,应按2.3的有关规定测量受试设备的绝缘电阻;
(2) 将未通电的受试设备放入试验箱的有效空间内,先在不加湿的条件下在
2h内把温度从20℃上升至40℃±2 ℃,进行预热,当受试设备达到温度稳定后加湿到
90%~95%;
-17-
(3) 在湿度为93%±3%,温度为40℃±2℃的条件下保持96h,然后在1h~2h时
间内下降至20℃,并将受试设备取出在常温条件下恢复;
(4) 在试验的第1小时、第50小时和最后2小时时进行功能试验;
(5) 试验结束恢复后,测量受试设备的绝缘电阻并进行性能试验;
(6) 其他详见IEC 60068-2-78出版物规定。
2.11.5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应符合设备标准(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 绝缘电阻值按2.3.4的要求。
2.12 盐雾试验Kb
2.12.1 试验目的
验证在盐雾环境的影响下,设备不产生腐蚀损坏及影响正常工作。
2.12.2 试验依据标准
IEC 60068-2-52 出版物,试验Kb。
2.12.3 试验条件
(1) 试验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1%的氯化钠(化学纯以上)溶液,其
pH 值在温度为25℃±2℃时为6.5~7.2 ;
(2) 相对湿度:93%±3% (贮存);
上一章:NB/T 11451-2023 顺槽用转运破碎筛分装置 下一章:NB/T 11462-2023 带式输送机用液压卷带装置

相关文章

CNAS-GI012:2024 氢能储运设备领域检验机构认可指南 CNAS-GI009:2024 轨道交通车辆独立安全评估领域检验机构认可指南 LY/T 2514-2024 中国森林认证 非木质林产品经营认证操作指南 CNAS-GL055:2024 基于认可评审不符合项的校准实验室风险管理指南 CNAS-GI008:2024 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和处理系统独立安全评估领域检验机构认可指南 CNAS-GI011:2024 典型非法定监管机械设备(常压储罐、常压罐车的罐体)领域检验机构认可指南 电气制图及电子产品图样绘制规则应用指南 中国船级社指南 现有船舶能效指数(EEXI)计算与验证指南 2024年第1次变更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