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20 4406
CCS B 05
佛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4406/T 49—2024
沙口笋种植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lanting Shakou bamboo shoots
2024 - 12 - 13 发布
2025 - 03 - 13 实施
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406/T 49—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地环境条件 ........................................................................ 1
5 栽培管理 ............................................................................ 1
6 采收 ................................................................................ 2
7 运输和贮存 .......................................................................... 3
附录 A(资料性) 沙口笋外观图片 ........................................................4
I
DB4406/T 49—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佛山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佛山市禅城区质量技术协会、佛山市禅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张槎市场监督管理所、
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饮食文化协会、佛山市禅城区江太史餐饮食品店、佛山市宴福酒楼有限公司、佛
山市鸿协成餐饮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畅、伏卫霞、何嘉伟、陈文浩、郭泳鸿、江欣灿、张朋田、吕瑞梅。
II
DB4406/T 49—2024
沙口笋种植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沙口笋种植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管理、采收、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沙口笋的种植和采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3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沙口笋
Shakou bamboo shoots
属于大头典竹,属禾本科、绿竹属植物。成笋体态饱满、外形呈烟斗状,有沉实感,壳薄肉厚,笋
壳呈浅棕色,笋肉白色或乳白色,笋香味浓郁,笋肉口感细腻。
4
产地环境条件
佛山市东平河沙口附近适合种植沙口笋的沙土地带。
沙口笋产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年降水量在 1600 mm~2000 mm,
年日照时长约为 1700 h~2000 h,年平均气温宜在 22 ℃~25 ℃。
5
栽培管理
种源
5.1.1
应选用大头典竹作为竹子品种。
5.1.2
应选择 2 年至 3 年生的生长健壮、分枝较低、枝叶繁茂且翠绿、竹节正常且无病虫害的竹杈为
种苗。
产地选择
5.2.1
宜选择以沉积幼砂砂浆和粘土为主的沙土河堤地带,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肥沃、湿润,排水
1
DB4406/T 49—2024
和透气性良好的地块。
5.2.2
土壤中的总汞、总镉、总铅、总铬应符合 GB 15618 要求。
种植期
宜立春后至春分前种植。
整地
栽植前应清理产地,割除杂草杂灌后进行林地翻耕,翻耕深度20 cm以上,翻耕完毕后挖掘与栽植
数量相当的栽植穴,栽植穴规格约为长40 cm×宽30 cm×深20 cm。
栽植
5.5.1
种苗栽植宜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避免强烈日晒时种植。
5.5.2
用清水将挑选好的种苗先浸泡 2 日~3 日,然后将种苗垂直栽入挖好的栽植穴中,填土压实并
用水淋透定根。
5.5.3
栽植后应定期观察种苗是否萌发新芽,确认其是否成活,若种植 10 日后种苗仍未萌发新芽,则
将其挖除并在原位置补种新种苗。
5.5.4
每亩宜种植约 30 株~40 株,成林后通过合理的留养和采伐使竹林立竹保持分布均匀。
竹林管理
5.6.1
应定期清除老竹、病竹及杂草。
5.6.2
应定期观察竹子的入土情况,若竹子周围泥土塌陷或其他原因导致竹根曝露在土面,宜采用木
板围挡或其他方法将竹根周围的土地填平或堆高,以避免竹笋生长过程中过早暴露出土面。
5.6.3
立冬后至冬至前宜对竹林内的伐根、老竹鞭及未采收干净的笋(来年的种苗除外)进行一次彻
底的挖除,同时清除林地石头、杂物。
水分管理
竹苗定植后应灌溉足量的水,种植期间应保持土壤湿润状态,雨季及时排涝。
施肥
5.8.1
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要求。
5.8.2
在采收期应施肥 2 次~3 次,也可结合产量每月施肥,每株每次施肥量为 1.5 kg~2 kg。肥料
以复合肥和尿素为主,也可施有机肥。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宜采用以下方法防治:
6 a) 定期巡查,人工摘除或捕杀害虫及卵块;
b) 物理诱杀,设置黄板或灯光等诱杀害虫;
c) 竹林清理,及时清除病株残体、杂草及落叶,减少病虫源。
采收
2
DB4406/T 49—2024
挖笋工具
沙口笋宜采用以下挖笋工具:
d)
笋锤:选用木槌或铁锤,锤头直径在 15 cm~20 cm;
e)
笋凿:凿面宽 10 cm 左右,手柄长 1 m 左右,刀口锋利。
采收期
每年5月至10月可采收,最佳采收期为6月至8月。
采收方法
6.3.1
采收时,应观察笋顶端的小叶,选择顶端两片小叶长约 2 cm 并展开的笋。将笋周围的土扒开,
使用笋锤和笋凿从笋弯曲朝向的后根部切开,切口应平整、美观。采收的沙口笋应符合沙口笋的典型特
征,无可见病虫害,外观应完整无损伤。沙口笋外观图片见附录 A。
6.3.2
采收竹笋时,宜做好采收标记,以便识别每株母竹的采收数。应根据母竹的竹龄和采收数,留
养好来年的母竹。
7
运输和贮存
运输
7.1.1
鲜笋当天采收当天运输。装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损伤。
7.1.2
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日晒、雨淋,冷链运输应注意防冻。
7.1.3
运输工具应干燥、清洁、无异味、无污染。不应与其他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混装混运。
贮存
7.2.1
应贮存于清洁、卫生、干燥、通风场所。不应露天堆放,不应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挥发
或有异味物品混放。
7.2.2
保存时间不宜超过 3 d。
3
DB4406/T 49—2024
附 A A A
B 录 B
(资料性)
沙口笋外观图片
沙口笋外观图片见图A.1。
图 A.1
沙口笋外观图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