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J/T 13-477-2024 福建省建筑与小区雨污混接改造技术标准

DBJ/T 13-477-2024 福建省建筑与小区雨污混接改造技术标准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05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2-21 09:08:32



相关搜索:

内容简介

DBJ/T 13-477-2024 福建省建筑与小区雨污混接改造技术标准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
:DBJ/T 13-477-2024
: J 1 7 9 6 3 - 2 0 2 5
福建省建筑与小区雨污混接改造
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illicit connection reconstruction of
building and sub-district in Fujian Province
2024-12-31
发布 2025-04-01 实施
福 建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发 布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福建省建筑与小区雨污混接改造
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illicit connection reconstruction of building
and sub-district in Fujian Province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
:DBJ/T 13-477-2024
: J 1 7 9 6 3 - 2 0 2 5
主编单位:
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批准部门:
福 建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实施日期:
2 0 2 5 年 4 月 1 日
2025年 福州


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全省住房和城乡建
设行业 2022 年第五批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通知》(闽建科
〔2022〕33 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
实践经验,参考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
4.前期调查;5.设计;6.施工与验收;7.运维管理;8.效果评估;
附录。
本标准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厦门市城市
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
意见或建议,请寄送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与设计处(地
址:福州市北大路 242 号,邮编:350001)和厦门市城市规划设
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厦门市思明区体育路 95-17 号,邮编:
361012),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 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 福建北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省建科院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
漳州城投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祥云科创新型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腾鼎鑫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厦门万宾科技有限公司
3
标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
宁 杨锌钰 康晓鹍 张 朔
陈俊宇
韩云洪
张永命
翟立晓 郭繁锦 张鑫惠
郑淑勤 谢鹏贵 林燕秋
刘凤英 洪武荣 郑益斌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林功波
周真明
李益勤 林 涛 薛经秋
何镍鹏 陈 谷 高树新
吴毅峰
4


1

则.......................................................................................1
2

语.......................................................................................2
3
基本规定.......................................................................................4
4
前期调查.......................................................................................5
4. 1
一般规定...............................................................................5
4. 2
资料收集...............................................................................5
4. 3
混接调查...............................................................................6
4. 4
现场踏勘...............................................................................7
5

计.......................................................................................9
5. 1
一般规定...............................................................................9
5. 2
建筑排水...............................................................................9
5. 3
场所排水.............................................................................10
5. 4
室外排水.............................................................................11
5. 5
海绵设施.............................................................................13
6
施工与验收.................................................................................15
6. 1
一般规定.............................................................................15
6. 2

工.................................................................................15
6. 3

收.................................................................................17
7
运维管理.....................................................................................20
7. 1
一般规定.............................................................................20
7. 2
巡视检查.............................................................................20
7. 3
检测评估.............................................................................21
7. 4
养护维修.............................................................................21
8
效果评估.....................................................................................23
5
标准
附录A
前期调查表........................................................................24
附录B
排水管道检测成果表........................................................ 26
附录C
雨污混接点调查表............................................................ 27
附录D
现场踏勘记录表................................................................28
附录E
主要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
程和检验批划分表........................................................................... 30
附录F
雨污混接改造情况表.........................................................32
本标准用词说明...............................................................................34
引用标准名录...................................................................................35
附:条文说明...................................................................................36
6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1
2
Terms.............................................................................................2
3
Basic requirements........................................................................ 4
4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5
4. 1
General requirements...........................................................5
4. 2
Data collection..................................................................... 5
4. 3
Illicit connection investigation............................................ 6
4. 4
Site visit................................................................................7
5
Design............................................................................................9
5. 1
General requirements...........................................................9
5. 2
Building drainage.................................................................9
5. 3
Special site drainage.......................................................... 10
5. 4
Outdoor drainage.................................................................11
5. 5
Sponge city facilities..........................................................13
6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15
6. 1
General requirements.........................................................15
6. 2
Construction.......................................................................15
6. 3
Acceptance.........................................................................17
7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20
7. 1
General requirements.........................................................20
7. 2
Walk-around inspection.....................................................20
7. 3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21
7. 4
Maintenance and repair......................................................21
8
Performance evaluation...............................................................23
7
标准
Appendix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form..................................24
Appendix B
Pipeline inspection results form................................ 26
Appendix C
Illicit connective points investigation form...............27
Appendix D
Site visit records........................................................ 28
Appendix E
Division of Unit Project,Part Project,Sub-item
Project and Inspection Lots........................................30
Appendix F
Illicit connection reconstruction activities form........32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34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35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36
8
1


1. 0. 1
为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规范福建省建筑与小区雨
污混接改造工作,制定本标准。
1. 0. 2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既有建筑与小区排水管网及配套设
施雨污混接改造工程的调查、设计、施工与验收、运维管理和效
果评估。
1. 0. 3
建筑与小区雨污混接改造工程,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
应符合国家、行业和福建省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1
标准
2. 0. 1 雨污混接 2 术 语
illicit connection
在建筑与小区的排水系统中,污水系统错误接入雨水系统,
或雨水系统错误接入污水系统,造成雨水、污水混流的现象。
2. 0. 2 混接改造 illicit connection reconstruction
消除或者减缓雨污混接状况的工程技术措施。
2. 0. 3 外水入渗 extraneous water infiltration
地下水、自来水管渗漏水、水体侧渗水等不具有污水属性的
水通过不严密处渗入污水系统内的现象。
2. 0. 4 混接调查 illicit discharge investigation
综合运用人工调查、仪器探查、泵站运行配合等方法,查明
调查区域内混接点、雨污混接源空间位置、流量水质、管道缺陷
等要素,并通过调查结果的分析和判断,得出雨污混接状况和程
度的评估结论的过程。
2. 0. 5 接户井 service manhole
建筑与小区排水总管接入市政排水管道前的最后一座检查
井,本标准特指市政接户井或市政接驳井。
2. 0. 6 混接点 illicit connective points
在分流制地区,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连接处;分流制雨水、
污水管道和合流制管道连接处;管道中不属于本管道收集属性的
其他水流入之处。
2. 0. 7 特征因子 tracer parameters
用以指示某种混接类别的水质物理、化学指标。
2. 0. 8 地下管线探测 underground pipeline detection
利用各种探测技术和设备对地下管线进行非破坏性检测的过
2
程。
2. 0. 9 断接 storm water pipe disconnection
通过切断建筑雨水立管,将屋面雨水合理连接到下沉式绿地、
雨水花园(坛)、雨水桶等透水区域或调蓄设施,通过渗透、调
蓄及净化等方式,断开与室外雨水管网直接连接从而控制雨水径
流的方法。
2. 0. 10 截流设施 intercepting facilities
截流井、截流干管、溢流管及防倒灌等附属设施组成的构筑
物和设备的总称。
3
标准
3 基本规定
3. 0. 1
雨污混接改造工程应以批准的上位规划、可行性研究报
告和方案等文件为依据,遵循因地制宜、统筹建设、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和档案完整的原则。
3. 0. 2
雨污混接改造宜结合黑臭水体整治、老旧小区改造和海
绵城市建设等城市更新工程统筹建设。
3. 0. 3
运维管理单位应建立巡查和养护机制,对雨水、污水管
网及配套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
3. 0. 4
雨污混接改造工程应在工程验收后的试运行阶段或运行
维护阶段进行效果评估。
3. 0. 5
雨污混接改造工程前期调查文件、设计文件与施工过程
资料、运维管理资料和效果评估资料等应统一归档管理。
3. 0. 6
涉及有限空间内作业的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排水
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 6、《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运行、维
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 68 等的规定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
3. 0. 7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所涉及的建筑或小区的雨污混
接改造,尚应符合历史文化保护的有关规定。
4
4
前期调查
4. 1
一般规定
4. 1. 1
雨污混接改造前应进行资料收集、混接调查和现场踏勘
等前期调查。
4. 1. 2
雨污混接调查范围为室内排水管至接户井之间的雨水、
污水管道及配套设施,包含建筑与小区范围内的海绵设施分布情
况等。调查内容应按附录 A 进行填写。
4. 1. 3
混接调查应由具备相应技术能力和拥有专业装备的单位
承担,调查人员应具备相应技术能力或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4. 1. 4
混接调查宜同步开展排水管道清通、检测评估和修复,
排水管道检测成果应按附录 B 进行填写。
4. 1. 5
前期调查应根据收集资料和混接调查进行混接预判,结
合现场踏勘,核查雨污混接状况并明确混接形式。
4. 1. 6
地下管线较复杂时,应增加地下管线探测,并应注意与
周围环境的协调和保护。
4. 2
资料收集
4. 2. 1
应收集建筑与小区基本信息、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排
水管网、相关管线和竣工图等相关资料。
4. 2. 2
当建筑与小区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特殊施工要求时,还应
收集勘察资料。
4. 2. 3
根据建筑或场所类别收集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沿街底层商业类别、用水量、生活排水路径、经营性排
水规模和截污措施设置情况、运维记录等资料;
5
标准
2
公厕、垃圾收集点、垃圾场站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排水去
向和预处理设施的位置、规模等;
3
餐饮场所用水量、污水处理设施的位置、规模,地面清
洗排水去向、频次、用水量等;
4
汽车维修、美容美发、洗涤等涉水场所的污水处理设施
位置、污水排水去向、用水量等;
5
农贸市场和商超等场所的预处理设施设置情况等;
6
医疗等机构的排水去向、预处理设施等;
7
集中商业区的污水排水去向、用水量、预处理设施等;
8
历史建筑及文化街区相关保护规定等。
4. 2. 4
应收集景观水体、戏水池、游泳池等用排水时间、周期、
运维记录等资料。
4. 3
混接调查
4. 3. 1
应调查室外排水管网的属性、拓扑关系、管径、建设年
限、规格、材质、标高、淤积、堵塞、缺陷及运行情况等。
4. 3. 2
应调查化粪池、隔油池、格栅井、沉淀池、污水处理设
施等排水管网配套设施的位置、规模、运维记录、排出口位置和
标高。
4. 3. 3
应调查接户井数量、位置,旱天、雨天排水和水位情况。
4. 3. 4
混接调查时应结合收集的资料,选用合适的混接调查手
段,对建筑与小区内的积水内涝、污水冒溢等问题进行分析,预
判存在雨污混接的区域。
4. 3. 5
混接点位置调查可采用人工开井目视或水质检测方法进
行检查。存在以下情况之一时,可预判存在雨污混接:
1
无降雨或雨后 72 小时市政雨水接户井有污水流出、排水
浑浊、有臭味或水质不符合相关水质标准;
2
旱天污水管下游检查井的污染物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值;
6
3
雨天污水检查井内水位升高、水质明显降低、流量明显
增加或产生冒溢现象。
4. 3. 6
当人工开井目视检查无法判断管道混接情况时,可采用
电视检测(CCTV)、潜望镜检测(QV)、声纳检测、水量检测、
水质特征因子和染色检查等溯源方法对混接点进行调查。
4. 3. 7
调查使用的仪器设备及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GB 3836.1、《城市地下管线探测
技术规程》CJJ 61、《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CJJ 181
等的规定。
4. 3. 8
混接调查应形成混接点的位置、流量、水质和污染源类
型等内容的记录,应按附录 C 进行填写。
4. 3. 9
混接调查完成后应收集、分析和整理原始记录材料,并
按下列内容编制前期调查报告:
1
项目背景、调查范围、调查内容、设备和人员投入、完
成情况等项目概况;
2
技术路线、技术设备及调查方法等;
3
排水现状、混接类型及数量统计、混接点信息汇总等混
接状况说明;
4
调查范围内管网和检查井缺陷问题一览表、现状管道混
接问题一览表和排水户信息一览表等评估结论;
5
混接点分布总图、混接点位置分布图、结构性/功能性缺
陷管道分布图等作为附图;
6
混接问题汇总和混接改造建议。
4. 4
现场踏勘
4. 4. 1
勘察设计单位应结合前期调查报告进行现场踏勘。
4. 4. 2
应从屋面及阳台雨水排水形式、屋面类别及雨水收集口,
雨水、污水出户管接驳点、数量、连接方式和雨水立管底部下垫
7
标准
面等方面进行建筑单体现场踏勘。
4. 4. 3
场所排水应分别从下列方面进行现场踏勘:
1
公厕、垃圾收集点、垃圾场站等公共服务设施规模、位
置、清运频次;
2
理发店、洗浴场所、游泳场馆等洗涤废水收集和预处理
设施;
3
餐饮污水、废水排放隔油处理设施;
4
修配厂(场)、洗车场、汽车加油加气站等污废水收集
和排放预处理设施;
5
农贸市场及商超生鲜等经营场所各类污水、废水收集和
排放预处理设施;
6
医疗等机构排水设施设置位置及排放情况。
4. 4. 4
应从雨水、污水管道相互连通的状况、混接点位置进行
室外排水管网现场踏勘。
4. 4. 5
应从化粪池、隔油池、格栅井、沉淀池、污水处理设施
的位置、排出口位置、接户井数量、位置进行排水管网配套设施
现场踏勘。
4. 4. 6
结合收集的资料和混接调查的结果,通过现场踏勘识别
存在的雨污混接问题,应形成现场踏勘记录,并按附录 D 进行填
写。
8
5


5. 1
一般规定
5. 1. 1
应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制定改造方案。施工图设计应
以相关部门审查批准的方案为依据。
5. 1. 2
根据前期调查报告,宜同步进行排水管网的缺陷修复设
计和外水入渗治理。
5. 1. 3
除屋面雨水、空调冷凝水排水、游泳池放空排水、室内
水景排水、消防水池和生活水池(箱)等非生活排水外,建筑内
其他生活排水应整改后纳入污水系统。
5. 1. 4
雨污混接改造需要进行道路路面、园林绿化和屋面修复
的,应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同步进行设计。
5. 1. 5
当周边有海绵设施时,混接改造后的雨水立管应进行断
接,同时可利用水体和下沉绿地等进行雨水调蓄。
5. 2
建筑排水
5. 2. 1
当阳台雨水管独立设置且存在污水混入时,应在排出管
上加设水封装置,立管顶部加设通气管,接入室外污水管网。
5. 2. 2
当阳台与屋面雨水共用排水立管且存在污水混入,改造
设计时采用新增屋面雨水立管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新增屋面雨水斗时,原雨水斗位置可根据系统排气需要
增设通气管,原排水立管接至室外污水管网,新增雨水斗接入新
增雨水立管;新增雨水斗的位置、规格及雨水立管应满足屋面雨
水排放要求;
2
保留屋面雨水斗时,原雨水斗应与下方合流立管切断,
9
标准
合流立管顶部加设通气管作为污水立管,接入室外污水管网;新
增雨水立管与原雨水斗连接;
3
原合流立管作为污水管接入室外污水管网前应设水封装
置;最低排水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距立管管底垂直距离不得小于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 的规定;
4
通气管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标准》GB 50015 的规定;
5
因增设雨水斗或伸顶通气管造成屋面破损,需对屋面进
行修复时,应对破坏的屋面防水层进行修复;在结构条件允许时,
宜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设置绿色屋面。
5. 2. 3
当阳台与屋面雨水共用排水立管且存在污水混入,改造
设计时采用新增污水立管的,应符合下列规定:
上一章:DBJ/T 13-478-2024 福建省瓶装液化石油气信息管理与数据采集技术标准 下一章:DBJ/T 13-476-2024 现浇混凝土保温隔音一体化免拆模板技术标准

相关文章

DB3502/T 106-2023 排水管网雨污混接改造技术与管理导则 DB6101/T 3183-2024 排水系统雨污混接调查技术导则 DBJ/T 13-159-2012 福建省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DBJ∕T 13-143-2011 福建省城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规范 DBJ/T 13-143-2011 福建省城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规范 DBJ/T 13-421-2023 福建省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工程技术标准 DBJ/T13-158-2023 福建省公共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监测技术标准 DBJ/T 13-238-2023 福建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与管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