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3401/T 340-2024 玉米单倍体DH系育种 芽苗加倍法

DB3401/T 340-2024 玉米单倍体DH系育种 芽苗加倍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74.95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4-24 10:25:59



相关搜索:

内容简介

DB3401/T 340-2024 玉米单倍体DH系育种 芽苗加倍法 ICS 65.020.02
CCS B 05 3401

徽 省 合 肥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401/T 340—2024
玉米单倍体 DH 系育种 芽苗加倍法
Breeding of maize haploid DH lines—Bud and seedling doubling method
2024 - 12 - 23 发布
2024 - 12 - 23 实施
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401/T 340—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部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合肥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农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徐丽媛、马庆、崔明亮、任正鹏、王利明、赵阳、李晓玉、蔡荣号、顾龙江、
佘宁安、乔东利、韩青成、胡文黎、孟令来、王丽梅、马小川、刘芳。
I
DB 3401/T 340—2024
玉米单倍体 DH 系育种 芽苗加倍法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玉米单倍体DH系的芽苗加倍育种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芽苗加倍法开展的玉米单倍体DH系育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 19489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DH 系育种 Double Haploid Breeding
一种利用诱导系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再通过染色体组加倍(自然加倍或药剂处理)使植物恢复正
常染色体数的育种方法。
4 设备用具、试剂与材料
4.1
设备
发芽箱、通风橱。
4.2
用具
发芽纸、纱布、量筒(100ml)、量杯(1L)、水桶、手术刀、不锈钢方盆、育苗钵。
4.3
试剂与材料
秋水仙素、二甲基亚砜(DMSO)、乙醇、次氯酸钠溶液、营养土。
试剂均为分析纯。
5 方法与步骤
5.1
单倍体加倍
5.1.1 催芽
1
DB 3401/T 340—2024
单倍体种子带有明显的颜色标记,籽粒糊粉层着色、盾状体无色素。人工挑选出玉米单倍体种子,
使用数粒仪进行数粒,并记录。将挑选好的种子倒入不锈钢方盆中使用自来水清洗,去除杂质后使用75%
乙醇消毒1min,再用2%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0min,倒出消毒水之后用纯水清洗3次。纯水规格按照GB/T
6682的规定执行。
灭菌湿毛巾平铺在消过毒的不锈钢方盆中,在湿毛巾上放一张发芽纸,将消毒洗净的种子平铺在发
芽纸上,上面使用灭菌湿毛巾盖好,并扣同样大小的盆,置入发芽箱中,保持箱内湿度50%-80%、温度
25℃~28℃。
5.1.2 切芽
发芽后第4天开始观察,去除根部和芽尖有红色的假单倍体种子,将长至2cm以上玉米幼芽切除芽鞘
尖端中空部分后,放入纱网袋中。
5.1.3 秋水仙素配置
取1g秋水仙素溶解于33.33ml无菌的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中,过滤除菌后加无菌水定容为0.06%
浓度的母液,放于棕色瓶中避光保存,0℃~4℃冰箱里保存备用,保质期约一年。无菌水规格按照GB/T
6682的规定执行,秋水仙素配置按GB 19489的规定执行。
5.1.4 种子芽浸泡
向水桶中倒入配置好的0.06%秋水仙素溶液,漫过切好的种子芽,浸泡6h~8h。
5.1.5 种子芽清洗
倒出秋水仙素废液,用清水浸泡种子芽30min,再用流水清洗3次(清洗过程中避免伤到芽和根)。
清洗后的种子芽及时送至温室进行穴盘移栽。
5.1.6 种子芽移栽
每个穴盘中移栽一株苗,使用生根粉灌根,喷洒叶面肥,在幼苗长到4~5片叶时移栽到大田。移栽
后保证土壤水分充足、无杂草。
5.1.7 加倍材料的筛选及田间管理
5.1.7.1 筛选
观察植株高度、颜色和散粉性,在 7 叶~8 叶期去除高大、绿色的植株。
5.1.7.2 田间管理
对地块进行精细平整,保证基肥充裕与水分充足,及时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
5.1.8 授粉
5.1.8.1 授粉步骤
散粉期每天早晨观察雌穗,雌穗吐丝前进行套袋,当单倍体植株有花药外露并有明显花粉产生时,
进行自交授粉。授粉后雌穗替换为不同颜色袋子,次日有花粉时,再进行一次自交授粉,严格套袋。
若雄穗开始散粉,雌穗还未吐丝,则在雌穗包叶上端剪掉1/4左右露出花丝,进行套袋,次日自交
授粉。隔天再自交授粉一次。
2
DB 3401/T 340—2024
5.1.8.2 授粉时间
授粉时间宜为晴天上午10:00左右,气温宜在20℃~28℃之间。
5.1.9 DH 系体籽粒的收获、保存
玉米果穗成熟后单穗收获,干燥后单穗脱粒,在不超过10℃、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保存,避免籽粒丢
失、混杂、损害。
5.2
DH 系籽粒鉴定及扩繁
5.2.1 DH 系籽粒播种
单穗籽粒多于5粒时,每粒一个穴孔进行播种;单穗籽粒等于或少于5粒时,可多粒播,确保正常出
苗。
5.2.2 DH 系鉴定
出苗后,如果植株长势整齐一致,且不是杂交种株型,可以确定为纯合DH自交系。若植株分离严重,
或带有诱导系标记性状,应及时淘汰。
5.2.3 DH 系扩繁
将确认为纯合 DH 系的材料自交授粉,授粉要求见 5.1.8.1。成熟后获得大量自交籽粒,用于育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上一章:DB3410/T 48-2024 鲜食黑糯玉米罐头加工技术规程 下一章:DB3401/T 339-2024 巢湖梅花鳖亲本选育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DB21/T 3741-2023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规程 DB23/T 2605-2020 化学诱导玉米单倍体技术规程 DB42/T 1382-2018 四倍体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选育技术规程 DB14/T 2189-2020 玉米人工授粉育种技术规程 DB2107/T 0005-2022 温室玉米加代育种生产操作规程 DB4106/T 12-2020 玉米矮秆杂交育种技术操作过程 DB1308/T 340-2024 野生平榛丰产管理技术规程 DB23/T 3529-2023 玉米抗丝黑穗病多标记分子辅助育种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