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99
B16 DB1303
秦
皇 岛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303/T385—2024
北苍术蚜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2025-01-09 发布
秦皇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02-09 实施
发 布
DB1303/T 385—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秦皇岛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秦皇岛市植保植检站、秦皇岛市农业特色产业技术指导站、秦皇
岛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秦皇岛市农业农村局发展促进中心、唐山市丰南区胥各庄镇人民政府。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廷辉、赵俊生、尹宝重、梁艳丽、许州达、田梦君、李瑞军、史福山、李享、
谷文倩、张强、梁小菊、杨志辉、郝心雨、朱铮、王建宇。
1
DB1303/T 385—2024
北苍术蚜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送审稿)
1 范围
本文件确定了北苍术蚜虫绿色防控技术中的防控策略、监测预警、田间调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秦皇岛地区北苍术蚜虫绿色防控技术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24689.4 植物保护机械 诱虫板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防控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以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
安全使用农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行为。
4 防控策略
4.1 系统控制、全程控制的策略
针对春季和秋季蚜虫迁移定殖关键时期,加强田间预测预警和系统调查。
4.2 综合防控
坚持以农业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为主,达到防治指标时选用符合要求的化学药
剂防治,将蚜虫危害损失降到经济允许水平之下。
5 蚜虫的预警和发生量调查
2
DB1303/T 385—2024
5.1 有翅蚜田间迁入预警
北苍术出苗(定植)后,于农田四周、每面间隔 5 m~8 m 插 3-5 块黄板,黄板悬挂高度距离植株上
方 20 cm~30 cm 处。黄板符合 GB/T24689.4 的要求,金黄色,规格为 25 cm×30 cm 或 25 cm×20 cm。每
3 d 调查 1 次黄板上有翅蚜的虫量,调查结束后更换黄板,雨后及时更换。北苍术出苗后开始预警,黄
板上连续 3 天没有新增的有翅蚜时结束预警。
5.2 田间蚜虫发生量调查
自黄板上监测到有翅蚜迁入北苍术田时开始系统调查,调查采用 5 点取样,每点选 10 株北苍术,
每株分别取上部和中部完全成熟叶片各 1 张,调查叶片正反面蚜虫的数量,每 5 d 调查 1 次,当蚜量达
到 5000 头/百株时,每 3 d 调查一次。
6 农业防治
在定植前清除田园内前茬植株残体,移栽无虫北苍术苗。
7 物理防治
在距离植株上方 20 cm~30 cm 处悬挂黄板,每亩悬挂黄板规格为 25 cm×30 cm 的 30 块或规格为 25
cm×20 cm 的 40 块为宜,随植株生长调节其高度,更换。
8 生物防治
8.1 保护利用天敌
保留田边的荠菜、泥胡菜、蒲公英、野燕麦等杂草,用以保护和涵养自然天敌瓢虫类、草蛉、食蚜
蝇及寄生蜂等天敌昆虫。
8.2 释放天敌
蚜虫发生高峰前释放异色瓢虫或蚜茧蜂等天敌。瓢虫与无翅蚜虫按 1:100 的比例释放,或蚜茧蜂与
无翅蚜虫按 50:1 的比例释放,每亩均匀设置 3~4 个释放点。间隔 5 d~7 d 第二次释放,连续释放 2~3 次。
释放时选择晴好微风天气,并避免使用对天敌有影响的药剂。
8.3 施用生物农药
选择苦参碱、除虫菊素、鱼藤酮、金龟子绿僵菌和球孢白僵菌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9 化学防治
蚜虫发生量达到 5000 头/百株时,参考选择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上登记的高效、低
毒、低风险农药进行防治。具体用药情况符合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 NY/T 1276
的规定。
3
DB1303/T 385—2024
10 防控记录
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及时记录、存档,档案保存 2 年以上,做到可追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