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20
CCS B 05 3401
安
徽 省 合 肥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401/T 335—2024
生态浮床水稻种植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rice planting ecological floating beds
2024 - 12 - 23 发布
2024 - 12 - 23 实施
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401/T 335—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合肥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合肥桃林水乡黑鱼生态养殖开发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安徽
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安徽杰与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姗姗、蒋阳阳、洪登华、阮守云、吴明林、周蓓蓓、方国侠。
I
DB 3401/T 335—2024
生态浮床水稻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态浮床水稻种植前准备、种植技术以及收割与残体清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生态浮床水稻的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浮床 floating beds
一种用于水面种植水稻的装置。
4 种植前准备
4.1 水域选择与浮床布局
4.1.1 水域选择
选择水面开阔,通风良好,日照充足的养殖水域。
4.1.2 浮床布局
综合考虑水体水质情况进行布局,浮床设置面积以不超过池塘面积的30%为宜。
4.2 水质
在布设浮床前对目标水域开展水质测定工作,水质测定按照GB 11607的规定执行。
4.3 鱼塘条件
鱼塘面积以不小于10ⅹ667m2为宜,鱼塘应有独立的进、排水设施。
4.4 浮床要求
整个浮床由若干个浮床单体组成,根据鱼塘实际条件选择适宜的浮床规格,当选择组装成片时应保
证连接件的牢固和浮板的平整。
1
DB 3401/T 335—2024
5 种植技术
5.1 温棚育秧
5.1.1 育苗时间
4月初~4月中旬开始温棚育苗,时间为3周~4周。
5.1.2 种子筛选
选用外形完整、无病虫害的稻种子,进行初步清洗。
5.1.3 种子处理
将种子浸泡在40℃~50℃的温水中,温水浸泡的时间宜为1h~2h。
5.1.4 种子催芽
将处理过的种子放在湿润的纱布或棉布上,然后覆盖上一层纱布,保持湿润,并放在室温25℃~30℃
的地方催芽。
5.1.5 播种
将催好芽的种子均匀撒在育秧盘中,覆盖一定厚度的细沙或腐熟的种子皮屑,保持湿润。
5.1.6 温湿度控制
温棚内的温度应保持在 20℃~28℃之间,湿度控制在 60%~80%之间。可通过加湿、通风等措施
进行调节。
5.1.7 光照控制
温棚育秧苗应保证充足的光照,可通过设置遮阴网来控制光照强度。
5.2 移栽
当水稻秧苗生长到3周~4周时可进行移栽,在浮床中的种植钵内放入适量的底泥,然后将温棚育好
的水稻秧苗均匀栽插在种植钵里,每钵种植3株~5株水稻秧苗,也可直接将育秧盘放在浮床上进行生长。
6 收割与残体清理
6.1 收割
水稻成熟后将浮床移至鱼塘岸边,及时进行人工收割,留茬高度宜不超过10cm。
6.2 残体清理
水稻收割后,应及时清理浮床种植钵,集中处理秸秆,保持浮床床体干净整洁,并回收浮床以备下
一个种植期使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