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61/T 1949—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缩略语 ............................................................................. 1
5
技术要求 ........................................................................... 1
6
安全性要求 ......................................................................... 4
7
检查测试 ........................................................................... 5
I
DB61/T 1949—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
本文件由陕西省公安厅提出并归口。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公安厅、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华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中宇万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智网驿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熙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西安
翔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星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冠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智勇、张钊溢、李人杰、马应宽、成牛、杨洋、李天銮、康前望、郝光烨、
柳颖、贠平良、许改全、谷建华、孔月萍、石峰、侯杨涛、闫建强、李鹏、刘瑶、杨琦、王进、宁宇鹏、
张斌。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公安厅科技信息化处
电话:029-86165491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凤城二路19号
邮编:710018
II
DB61/T 1949—2024
社会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社会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安全性要求及检查测试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除GB 37300-2018第四章要求以外的区域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2240-2020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B/T 28181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 37300-2018 公共安全重点区域视频图像信息采集规范
GB 50174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 50348-201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
GA/T 1127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摄像机通用技术要求
GA/T 1399.1 公安视频图像分析系统 第一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A/T 1781 公共安全社会视频资源安全联网设备技术要求
DB61/T 1143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FPS
帧每秒;
GIS
地理信息系统;
HEVC
高效视频编码;
IP
防护等级;
NTP
网络时间协议;
MJPEG
逐帧压缩技术;
POE
以太网供电;
SVAC
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标准。
1
DB61/T 1949—2024
5 技术要求
5.1 系统组成
5.1.1 社会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应由前端采集设备、传输网络(自建或使用互联网)与应用管理平
台构成。系统基本结构如图 1 所示。
图 1
社会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基本结构
5.1.2
前端采集设备与应用管理平台宜部署在互联网或自建的局域网。前端采集设备可采用有线、
Wi-Fi、4G/5G 等方式接入应用管理平台。根据使用方的需求,可通过管理平台、PC 客户端、手机客户
端等访问方式提供服务。前端采集设备应采用加密传输方式与应用管理平台进行数据交互。
5.1.3
应用管理平台应由显示设备、存储设备、控制设备、服务器及相关软件构成,对社会公共安全
视频监控系统进行综合的管理。
5.1.4 应用管理平台对外提供服务时应加密传输,加密传输过程应符合 GA/T 1781 的要求。
5.2 系统互联
5.2.1 系统可与互联网、行业专网、公安视频传输网进行数据交互,数据流向如图 2 所示。
2
DB61/T 1949—2024
图 2
数据流向图
5.2.2
应用管理平台与公安社会资源安全接入平台连接时应符合 GA/T 1781 技术要求,通过社会视频
资源安全联网设备与公安社会资源安全接入平台互联。
5.2.3
与其他部门视频管理平台互联时,应符合其他行业专网的管理规定。
5.3
前端采集设备技术要求
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a)
防护等级应不低于 IP66,特殊环境依据相关规定执行;
b)
分辨率应不低于 1920×1080,帧率应不低于 25FPS。应内置白光补光灯,白天和夜晚均应输出
彩色视频图像。视频图像质量应满足服务使用方对视频图像信息分析的要求;
c)
光圈应满足监视场景要求,并根据实际监控场景选择合适焦距的定焦或者电动变焦镜头;
d)
应具备符合 GA/T 1127 的要求宽动态能力。宜具备强光抑制功能;
e)
应支持 H.264、MJPEG,宜支持 SVAC、H.265、H.266(HEVC)等视频编码标准;
f)
应支持 G.711、G.722.1、G.726 等音频编码标准;
g)
宜具备越界侦测、区域入侵侦测、音频异常侦测、虚焦侦测、移动侦测等智能分析功能;
h)
传输、交换、控制协议应符合 GB/T 28181 的要求;
i)
宜根据监控场景需要选择内置音频采集拾音器并根据需要配置内置或外置扬声器;
j)
应支持 1 路报警输入接口,1 路报警输出接口;
k)
应支持直流 5V/12V、POE 供电,宜支持交流 220V 供电;
l)
应配置 1 个 RJ45 接口,宜支持 1 个 Wi-Fi 接口或 1 个 4G/5G 接口或 1 个光口。
5.4
前端采集设备选型要求
前端采集设备选择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广场、活动中心等人员活动密集区域宜选择云台控制能力的前端采集设备;
b)
人车混行通道宜选择具备车辆抓拍能力的前端采集设备;
c)
楼宇、小道、房屋之间的通道宜选择满足通用技术要求的前端采集设备;
d)
其他场景应选择满足通用技术要求的前端采集设备。
5.5
传输网络要求
网络传输应符合DB 61/T 1143的要求。
3
DB61/T 1949—2024
5.6 应用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5.6.1 基本功能要求
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a)
应支持按照指定设备、指定通道进行实时视频流播放,支持多用户对同一实时视频流调阅;支
持对 H.264、H.265 编码视频的实时播放,支持预置位轮巡组设置;
b)
应支持对指定设备上指定时间的历史音视频数据进行远程回放,回放过程应支持正常播放、快
速播放、慢速播放、画面暂停、随机拖放等媒体回放控制;
c)
应支持指定前端采集设备指定时间段历史视频文件;
d)
应存储历史记录信息。历史记录应至少包含请求的用户信息、前端采集设备信息,下
载时段信息;
e)
播放和的视频应叠加请求播放和用户的水印;
f)
应支持对前端采集设备的控制;
g)
应支持设定前端采集设备控制优先级,对高优先级的用户请求优先响应;
h)
宜具备低优先级用户操作后恢复至初始设定状态的能力;
i)
不应具备符合 GA/T 1399.1 定义的视频图像分析功能。
j)
应具备实时并发推送功能,并发数量应满足使用方实际使用需求;
k)
宜具备根据服务范围分别统计在线率的功能;
l)
宜根据用户的统计需求,输出不同统计周期(如:“日”,“周”,“月”,“年”)的在线率报表。
报表中应包含每一路前端采集设备在当前统计周期内的在、离线情况;
m)
宜具备点位故障信息上报功能。故障上报成功后应立刻进入故障恢复时限统计周期;
n)
宜具备点位视图质量异常上报功能;
o)
宜具备故障修复反馈功能。当服务提供方收到服务使用方的故障上报并完成故障修复后通过该
功能向服务使用方提供故障处理反馈的进度和结果。
5.6.2
GIS 信息同步要求
应用管理平台应支持注册点位地图标注功能。宜将点位经纬度信息同步至公安社会资源安全接入平
台。
5.6.3
时钟同步要求
应支持NTP协议,并与前端采集设备的时间应保持一致。应采用北京时间进行时钟同步,24小时内,
误差应小于1秒。
5.6.4
系统管理要求
应满足以下系统管理要求:
a)
应支持增加、修改以及删除组织树上的若干级组织机构、子机构以及所辖的前端采集设备;
b)
角色权限划分应不低于三级,系统管理级,系统功能级,数据访问级,应支持定义、修改、删
除角色及其权限;
c)
应支持对用户的增加、修改、删除以及角色关联、查询等功能;
d)
应支持不同的用户权限分类、分级授权;
e)
应支持在结构树下增加用户及用户信息描述(包括但不限于云台的控制级别、手机、用户的有
效时间、用户使用状态、可访问的前端采集设备)等信息。
4
DB61/T 1949—2024
5.6.5
数据服务要求
应满足以下数据服务要求:
a)
与公安社会资源安全接入平台对接,应支持设备目录结构上报并同步至公安社会资源安全接入
平台。信息的传输、交换与控制应符合 GB/T 28181 的要求;
b)
与其他单位(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部门视频管理平台对接时,应用管理平台和其他单位
视频管理平台信息交互应符合 GB/T 28181 的要求。应用管理平台应按照使用方的安全管理策
略,与使用方的视频管理平台对接;
c) 数据存储时间应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最低不少于 7 天。
6 安全性要求
6.1 前端安全
前端采集设备的安全性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注册口令应由数字、大小写字母、特殊字符的组合构成且长度不低于 8 位;
b)
设备及其安装部件的安全性设计应符合 GB 50348-2018 中 6.6 的要求。
6.2
传输安全
传输过程安全性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前端采集设备与应用管理平台间数据传输应具有信息安全保护措施;
b)
前端采集设备应加密传输确保个人隐私信息安全;
c)
应用管理平台与其他平台间的数据传输应具备信息安全保护措施;
d)
移动终端 APP 和 PC 端访问应用管理平台时应具备信息安全保护措施。
6.3
应用管理平台安全
应用管理平台应满足以下安全要求:
a)
应具备用户管理和授权功能,授权粒度应详细到每一路前端采集设备;
b)
应严格限定登录账号与前端采集设备的对应关系,应禁止跨账号权限访问;
c)
应具备防病毒及网络入侵的措施;
d)
应具备对系统中的弱口令或漏洞的检测机制;
e)
应具备对非法访问、外联和违规行为的实时监测机制;
f)
应符合 GB/T 22239 规定的第二级技术要求。
6.4
数据存储安全
数据存储应满足以下安全要求:
a)
服务提供方应使用独立于其他业务系统的存储设备/系统对视频及视频图像信息进行存储;
b)
服务提供方宜采用加密方式对视频及视频图像信息进行存储;
c)
存放视频及视频图像信息的存储设备应具备数据冗余措施;
d)
服务提供方用于放置设备的机房的防护措施应符合 GB 50174 的要求。
6.5
数据使用保密
数据使用过程中应满足以下保密要求:
a)
应制定针对视频图像信息保护、数据保护、个人隐私保护的相关制度;
5
DB61/T 1949—2024
b)
所采集的所有音、视频信息应在国内储存,不应以任何方式传输、转移到国外;
c)
应按照国家有关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服务人员、使用人员的保密教育工作;
d)
对视频图像信息的查看、调用、复制等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的标准规定;
e)
不应以任何方式在公众媒体平台(包括但不限于:微信、微博、个人博客、网站等)发布社会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所采集的音、视频等信息。
7
检查测试及备案
7.1
系统建设完成后应按照 GB/T 22240-2020 中 4.4 的定级流程完成定级和备案审核,并按照 GB/T
22239 的要求取得等级保护测评报告。
7.2
服务提供方应自系统验收合格之日起 30 日内,将系统使用的主要设备类型、点位分布等资料向所
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
7.3
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未定级和备案审核及未取得等级保护测评报告的社会公共安全视频监
控系统不应投入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