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61/T 1143—2024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缩略语 .............................................................................. 6
5 监控点分类 .......................................................................... 7
6 系统总体架构 ........................................................................ 8
7 总体技术要求 ....................................................................... 15
8 工程建设要求 ....................................................................... 29
9 系统运行维护要求 ................................................................... 33
附录 A (资料性) 各类监控点设施配置表 ...............................................35
附录 B (资料性) 系统验收用表 .......................................................50
附录 C (资料性) 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工程检验内容 .......................................59
附录 D (规范性) 一机一档填报要求 ...................................................73
I
DB61/T 1143—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本文件代替DB61/T 1143-2018《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与DB61/T 1143-2018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三类监控点的定义(见3.3);增加了社会视频资源安全联网设备的定义(见3.5);增
加了社会视频资源安全接入平台的定义(见3.6);增加了公共安全数据的定义(见3.7);增加了在线
视频图像信息采集设备/系统的定义(见3.12);增加了视频监控安全管理平台定义(见3.14);增加了
视频监控联网平台的定义(见3.16);增加了公共安全视频图像共享交换平台的定义(见3.17);增加
了视频云存储系统定义(见3.19);增加了安全交互系统定义(见3.20);增加了纵向安全防护系统定
义(见3.22);增加了安全转码网关定义(见3.23);增加了视频安全密钥服务系统定义(见3.24);
增加了视频安全证书申请系统定义(见3.25);
——更改了社会视频监控资源的定义(见3.4,2018版的3.1.8);更改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专网的
名称和定义(见3.8,2018版的3.1.2);更改了视频图像信息的定义(见3.9,2018版的3.1.1);更改了
视频图像信息数据库的名称和定义(见3.10,2018版的3.1.3);更改了视频图像分析系统的名称和定义
(见3.11,2018版的3.1.6);更改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基础应用平台的名称和定义(见3.13,2018版的
3.1.5);更改了视频监控共享平台的定义(见3.15,2018版的3.1.4);更改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运
维管理系统的名称和定义(见3.18,2018版的3.1.7);更改了安全边界名称和定义(见3.21,2018版的
3.1.9);
——删除了缩略语章节中各子项的序号,增加了文档中所涉及的缩略语(见4);
——更改了总体架构的描述及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总体架构图(图1,2018版图1);
——增加了视频监控安全管理平台的架构图(见图2);
——增加了横向边界安全交互系统架构图(见图3);
——增加了纵向安全防护系统架构图(见图4);
——增加了社会视频资源安全接入平台架构图(见图5);
——更改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逻辑架构示意图(见图6,2018版的图2);
——更改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互联与边界示意图(见图7,2018版的图3);
——更改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见图8,2018版的图4);
——更改了系统存储架构名称和内容(见6.8);
——更改了6技术要求(见7总体技术要求);
——更改了7.1“建设程序要求”(见8.1);
——增加了“总投资金额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应引入监理机制”(见8.2.1)
——更改了7.2.2(见8.2.2);
——更改了7.3工程检验要求(见8.3);
——更改了7.4验收的内容和要求(见8.4);
——更改了系统移交要求(见8.5);
——更改了“系统运行维护要求”(见8);
——删除了附录A.1中技术要求的文字描述;
II
DB61/T 1143—2024
——更改了附录B的验收用表(见附录B);
——删除了附录C.1中检测项目及抽样原则的文字描述;
——增加了“一机一档信息填报”(见附录D)。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陕西省公安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公安厅、渭南市公安局、咸阳市公安局、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
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宇万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智网驿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熙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翔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星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冠威信息技
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智勇、李人杰、成牛、马应宽、柳颖、杨洋、康前望、李天銮、郝光烨、张
钊溢、孔月萍、许改全、谷建华、石峰、侯杨涛、闫建强、李鹏、刘瑶、许长江、王进、宁宇鹏、张斌。
本文件由陕西省公安厅负责解释。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公安厅科技信息化处
电话:029-86165491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凤城二路19号
邮编:710018
III
DB61/T 1143—2024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工程的监控点分类、系统架构、技术要求、工程建设要求、
工程验收要求和系统运行维护要求。
本文件适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方案设计、工程实施、检验、验收、
运行维护以及与之相关的系统工程质量控制。其他行业的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工程建设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15408 安全防范系统供电技术要求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8181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 30147 安防监控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技术要求
GB 35114-2017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GB 37300 公共安全重点区域视频图像信息采集规范
GB/T 39786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
GB/T 43026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测试规范
GB 50174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 50198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1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312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T 50319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48-201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
GB 5039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A/T 70 安全防范工程建设与维护保养费用预算编制办法
GA 308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T 497 道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A/T 543(所有部分)公安数据元
GA/T 645 安全防范监控变速球型摄像机
GA/T 669(所有部分)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 技术标准
GA/T 670 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
1
DB61/T 1143—2024
GA/T 751 视频图像文字标注规范
GA/T 792.1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 管理标准 第1部分:图像信息采集、接入、使用管理要求
GA/T 833 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
GA/T 1081-2020 安全防范系统维护保养规范
GA/T 1127-2013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摄像机通用技术要求
GA/T 1216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网络视音频编解码设备
GA/T 1399.1-2017 公安视频图像分析系统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A/T 1399.2 公安视频图像分析系统 第2部分:视频图像内容分析及描述技术要求
GA/T 1400.1-2017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A/T 1400.2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 第2部分:应用平台技术要求
GA/T 1400.3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 第3部分:数据库技术要求
GA/T 1400.4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 第4部分:接口协议要求
GA/T 1708-2020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红外热成像设备
GA/T 1741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检验规范
GA 1766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验收规范
GA/T 1781-2021 公共安全社会视频资源安全联网设备技术要求
GA/T 1788.1-2021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A/T 1788.2-2021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第2部分:前端设备
GA/T 1788.3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第3部分:安全交互
GA/T 2016-2023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运维管理规范
GA/T 2017-2023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GA/T 2018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平台软件测试规范
GA/T 2019 公安视频监控视频存储技术要求
JB/T 12762 自恢复式过欠压保护器
SJ/T 11787-2021 视频云存储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YD/T 1099 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
DB 61/T 524 视频监控联网共享系统管理平台规范
DB 61/T 525 视频监控联网共享系统技术规范
DB 61/T 934 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DB 61/T 936 道路车辆卡口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28181、GB 35114、GA/T 669、GA/T 1399.1~2、GA/T 1400.1~4、GA/T 1781、GA/T 1788.1~
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一类监控点 first level monitoring point
以公安机关为主建设,覆盖重点公共区域的采集部位,包括干道、道路交叉口、重要道路节点、城
市广场、要害部位、案件高发区域、治安复杂场所等人群密集地的监控点以及环陕西省、市、县(区)
道路卡口。
2
DB61/T 1143—2024
3.2
二类监控点 second level monitoring point
以政府部门或社会单位为主建设,覆盖重点行业、领域内涉及公共区域的重要部位、易发案部位以
及可能影响单位正常生产、科研、生活等秩序的主要设施的监控点。
3.3
三类监控点 third level monitoring point
以一般企事业单位、商户、居民住宅小区等为主建设的监控点。
3.4
社会视频监控资源 social video surveillance resource
企事业单位、商户或居民住宅小区等场所建设的视频图像信息系统中涉及公共区域的视频图像信息
的总称。
[来源:GA/T 1781-2021,3.1.1]
3.5
社会视频资源安全联网设备 secure networking equipment for social video surveillance
resource
部署于企事业单位、商户或居民住宅小区等场所,用于社会视频资源安全传输、防范非法入侵的设
备。
注:社会视频资源安全联网设备具备对视频图像信息接入、转发、签名、加密,以及设备身份认证和网络访问控制
等功能,用于互联网/专网上的视频图像信息传输。
[来源:GA/T 1781.1-2021,3.1.2]
3.6
社会视频资源安全接入平台 secure access platform for social video resources
部署在互联网的通用硬件资源上、以GB/T 28181为联网标准、以GB 35114为信息安全技术标准、
具有社会视频资源接入、转发及管理功能,提供视频监控综合管理服务的核心系统软件。
注:通过横向安全边界交互系统可对接视频监控共享平台/视频监控安全管理平台。
3.7
公共安全数据 data for public security
在一类,二类,三类监控点采集的与公共安全、社会综合治理相关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医院,城
市轨道交通,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银行,中小学、幼儿园、普通高等学校,寄递企业,民用爆破物
品存储单位,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石油石化系统,电力系统等相关数据。
3.8
公安视频传输网 video transmission network for public security
建立在公安信息网之外,采用专线方式或虚拟专用网方式,主要用于传输视频图像、汇接各层级公
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支撑公安视频图像信息服务的非涉密网络,包括主干网、城域网、接入网等部分。
简称视频专网。
注:公安视频传输网可以根据需要按照管理要求传输视频图像之外的其他相关公安业务数据。
3
DB61/T 1143—2024
[来源:GA/T 1788.1-2021,3.1.3]
3.9
视频图像信息 video and image information
视频片段、图像、与视频片段和图像相关的文件,以及相关描述信息。
[来源:GA/T 1400.1-2017,3.1.1]
3.10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数据库 video and image information database for public security
用于存储视频图像信息的数据库,具有支撑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的相关基础服务功能。
[来源:GA/T 1400.1-2017,3.1.10]
3.11
视频图像分析系统 video and image analysis system for public security
对视频和图像进行分析及处理,识别视频和图像的内容,提升视频和图像质量,快速发现和定位关
注信息的系统。
[来源:GA/T 1399.1-2017,3.1.1]
3.12
在线视频图像信息采集设备/系统 online video and image information collecting device
/system
在线自动从所监控的物理空间或视频监控系统中解析提取视频图像信息的采集设备/系统,如带有
视频分析算法的摄像机,对视频流进行集中解析提取视频图像信息的系统、电子警察或卡口设备/系统
等。
[来源:GA/T 1400.1-2017,3.1.8]
3.13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 video and image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system for public
security
通过在线视频图像信息采集设备/系统或公共安全视频图像分析设备/系统自动获取、或通过人机交
互方式获取所关注的视频图像信息,以及提供存储、查询、分析、布防和联网共享等服务功能的系统。
[来源:GA/T 1400.1-2017,3.1.7,有修改]
3.14
视频监控安全管理平台 security management platform in video surveillance
由具有安全功能的中心信令控制服务器、具有安全功能的媒体服务器、信令安全路由网关等功能实
体组成,具备用户身份认证、设备身份认证、密钥管理、权限管理、签名验签、加密解密、访问控制、
审计、加密视频数据的实时点播/历史回放/存储//分发/导出、视频数据源抗抵赖,控制信令的完整
性验证等功能。
[来源:GB 35114-2017,3.1.9]
3.15
视频监控共享平台 sharing platform for video surveillance
4
DB61/T 1143—2024
部署在视频专网内的通用硬件资源上、以GB/T 28181为联网标准、以视频监控资源整合与共享为主、
提供视频监控综合管理服务的核心系统软件。
[来源:GA/T 1400.1-2017,3.1.6,有修改]
3.16
视频监控联网平台 networking platform for video surveillance
部署在公安信息网内的通用硬件资源上、以GB/T 28181为联网标准、以实现级联联网为主、提供视
频监控综合管理服务的核心系统软件。简称联网平台。
[来源:GA/T 1400.1-2017,3.1.5,有修改]
3.17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共享交换平台 sharing and switching platform for video and image of public
security
部署在电子政务外网的通用硬件资源上、以GB/T 28181为联网标准、以视频监控资源整合与共享为
主、提供视频监控综合管理服务的核心系统软件。简称共享交换平台。
3.18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平台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platform of video
and image information system for public security
与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内的前端设备、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交互运维数据,具备设备管理,运行
监测、故障发现与处置、统计分析、考核评价、运行态势分析等功能的可视化展示平台。
[来源:GA/T 2017-2023,3.1.2]
3.19
视频云存储系统 cloud video storage system
通过集群应用、网络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将网络中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
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视音频、图片及其伴生的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系统。
[来源:SJ/T 11787-2021,3.1.1]
3.20
安全交互系统 security interaction system
公安视频传输网的上下级主干网络间、主干网与接入网间,以及公安视频传输网与其他网络互联时,
实现网络间信息安全交互的系统。
注:安全交互系统包括纵向安全防护系统和横向边界安全交互系统。
[来源:GA/T 1788.1-2021,3.1.7]
3.21
横向边界安全交互系统 horizontal border security interaction system
公安视频传输网与其他网络互联时,实现在边界上建立网络间信息交互安全的系统。
[来源:GA/T 1788.1-2021,3.1.8]
3.22
纵向安全防护系统 vertical security interaction system
5
DB61/T 1143—2024
公安视频传输网的本级与上下级主干网、主干网与接入网间建立信息交互安全的系统。
[来源:GA/T 1788.1-2021,3.1.9]
3.23
安全转码网关 secure trans-coding gateway
部署于公安视频传输网,用于转发、验证、解密符合前端安全等级C要求的码流并转换为YUV数据
或H.264、H.265码流的设备。
3.24
视频安全密钥服务系统 key service system for video security
具备用户和设备身份证书的制发功能,为视频监控安全管理平台提供证书查询和验证等服务,并完
成对称密钥管理的系统。
[来源:GB 35114-2017,3.1.15]
3.25
视频安全证书申请系统 certification apply system for video security
实现整机在线、整机离线和介质在线等多种发证模式的视频身份证书申请,提供设备及人员身份证
书申请、审核、发放、更新等服务的系统。
4
缩略语
以下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FD 双向转发检测;
BGP 边界网关协议;
CIFS 通用互联网文件系统;
EC 纠删码;
FC 光纤通道;
FPS 每秒传输帧数;
GE 吉比特以太网;
Gbps 吉比特每秒;
HQoS 分层服务质量;
HDFS 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
IPV4 网际互联协议第四版;
IPV6 网际互联协议第六版;
iSCSI Internet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JSON JS对象简谱;
LX 勒克斯;
Mbps 兆比特每秒;
Mpps 兆包每秒;
NetConf 网络配置协议;
NETD 噪声等效温差;
NFS 网络文件系统;
NSF 不间断转发;
6
DB61/T 1143—2024
NSR 不间断路由;
NTP 网络时间协议;
OSPF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RESTful 表述性状态转移;
RIP 路由信息协议;
S3 简单存储服务;
SIP 会话初始协议;
SNTP 简单网络时间协议;
SVAC 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标准;
TVL 电视线;
VLAN 虚拟局域网;
XML 可扩展标记语言。
5 监控点分类
5.1 重点公共区域的采集部位(一类监控点)
5.1.1 城市要害区域:具有政治、历史意义的广场主要区域、周边重要路段、路口;经常性举办重大
群众性集会、文化宣传、宗教活动等公共活动的露天广场、活动中心、文化中心的主要区域、周边重要
路段、路口;纪念碑(馆)、国家级名胜古迹的露天广场主要区域、重要通道、周边路段、路口、出入
口;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区)市委/县(区)政府机关驻地外主要区域、重要通道、周边
路口、路段、出入口。
5.1.2
城市重点区域:其他党政机关、领事馆驻地外主要区域、重要通道、周边路口、路段;金融、
文博、医院、学校、重要新闻单位、电信邮政单位、涉及国计民生的企事业单位及重点住宅小区驻地外
周边重要路段、路口;民用机场、铁路车站、港口等场所外的露天广场主要区域、重要通道、周边路段、
路口、出入口。
5.1.3
城市一般区域:商业服务等公共活动区域、周边路段、路口;治安复杂的公共区域出入口,地
下人行通道、隧道、过街天桥等主要通行区域;城镇主要路段、路口。
5.1.4
省、市、县(区)际道路主要出入口、公安检查站、超限站等公路检查站、收费站通道;高速
公路、国道、省道上的(治安)卡口、卡点;大型桥梁、隧道主要通行区域,城镇道路、商业金融聚集
区主要出入口、周边主要路段、路口。
5.1.5
县(区)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反恐重点单位及要害部位、其他重点公共区域。
5.2
重点行业领域涉及公共区域的采集部位(二类监控点)
5.2.1
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报社等重要新闻单位的主出入口及采集的图像能够覆盖到单位外
围一定范围的部位。
5.2.2
民用机场、铁路车站、港口、城市轨道交通站、停车场(库)等重要交通枢纽的车辆/人员聚集
场所、出入口、主要人行通道等重点部位。
5.2.3
党政机关驻地主要出入口及采集的图像能够覆盖到单位外围一定范围的部位。
5.2.4
电信、邮政、金融机构等营业网点、自助网点主出入口及其外围一定范围的部位。
5.2.5
大型能源动力设施和城市水、电、燃气、燃油、热力供应等设施的单位主出入口及采集的图像
能够覆盖到单位外围一定范围的部位。
7
DB61/T 1143—2024
5.2.6
大型物资储备单位、大中型商贸中心、商业街和大型农贸市场等单位主出入口、营业场所人员
聚集部位、运钞交接区及押运通道。
5.2.7
学校、幼儿园等教育单位出入口及其外围一定范围的部位;医院出入口、挂号大厅、候诊大厅
等开放区域的人员聚集部位及采集的图像能够覆盖到单位外围一定范围的部位。
5.2.8
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档案馆和重点文物保护等单位出入口、人员聚集部位及采集的图像
能够覆盖到单位外围一定范围的部位。
5.2.9
研制、生产、销售、储存危险物品或者实验、保藏传染性菌种、毒种等单位出入口及采集的图
像能够覆盖到单位外围一定范围的部位。
5.2.10
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工地出入口及开放区域的重点部位。
5.2.11
大型文化、体育场所和其他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场所等出入口、安检区、室外人员聚集区域(部
位)。
5.2.12
旅馆业、歌舞娱乐业、电子游戏厅(室)、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主出入口、大厅等开放
区域的人员聚集部位及采集的图像能够覆盖到单位外围一定范围的部位。
5.2.13 县(区)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重点行业领域涉及公共安全的区域。
5.3 一般行业领域涉及公共区域的采集部位(三类监控点)
本文件5.1和5.2条所规定的重点区域以外的其他公共区域,主要以一般企事业单位、商户、居民社
区或者住宅小区为主建设的监控点。
6
系统总体架构
6.1
系统总体架构
系统总体架构应由省、市、县(区)三级组成,如图1所示。
8
DB61/T 1143—2024
图 1 系统总体架构图
6.2
视频监控安全管理平台架构
视频监控安全管理平台由视频监控共享平台、安全支撑模块和安全转码网关三部分组成。其中安全
支撑模块由设备认证、用户认证、视频密钥管理、视频目录管理、可信鉴定、加解密媒体等组件构成,
如图2所示。
9
DB61/T 1143—2024
图 2 视频监控安全管理平台架构
6.3 安全交互系统架构
6.3.1 横向边界安全交互系统架构
横向边界安全交互系统共包含5个安全域:路由接入区、边界保护区、应用服务区、安全隔离区和
安全监测与管理区,如图3所示。
图 3 横向边界安全交互系统架构图
6.3.2
纵向安全防护系统架构
纵向安全防护系统包含安全防护区和安全监测与管理区,其架构如图4所示。
10
DB61/T 1143—2024
图 4 纵向安全防护系统架构图
6.4
社会视频资源安全接入平台架构
社会视频资源安全接入平台由社会视频资源接入平台和安全支撑模块两部分组成。其中安全支持模
块由设备认证及信令管理、视频密钥管理、加解密媒体管理模块组成,如图5所示。
图 5 社会视频资源安全接入平台架构
6.5
其他系统架构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公安视频图像信息数据库的结构应符合GA/T 1400的要求。视频图像
分析系统结构应符合GA/T 1399的要求。安全交互系统架构及网络间数据交互过程应符合GA/T 1788的
要求。
6.6
系统逻辑架构
11
DB61/T 1143—2024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的逻辑架构由感知前端、传输网络、基础设施、存储层、应用层、安全
防护、运维管理等系统组成,如图6所示。
图 6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逻辑架构图
6.7
系统间数据交互关系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数据交互关系如图7所示。
12
DB61/T 1143—2024
图7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数据流向图
13
DB61/T 1143—2024
6.8
系统网络架构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的网络架构是由省、市、县(区)三级公安视频传输网及安全交互系统,
省、市级公安信息网,公安移动信息网,互联网,省、市、县(区)各级其他行业专网,电子政务外网
共同构成,如图8所示。
图 8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网络架构图
6.9
云存储系统架构
云存储系统应采用分布式架构,在省、市部署存储管理节点及存储节点,县(区)级部署可独立运
行的存储系统,县(区)级存储系统宜接受市级存储统一管理并与市级存储节点共同组成市级统一存储
资源池,如图9所示。
14
DB61/T 1143—2024
图 9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云存储架构图
7 总体技术要求
7.1 基本要求
7.1.1 视频传输、交换、控制协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T 28181 的要求。视频图像信息数据交互接
口协议应符合 GA/T 1400.4 的要求。
7.1.2
系统应对采集设备/系统、联网设备、分析设备/系统、控制设备和用户终端等进行统一编码,
编码规则应符合 GB/T 28181 的要求。视频图像信息对象、布控与订阅等统一标识编码规则应符合 GA/T
1400.1 和 GA/T 1400.3 的要求。
7.1.3
系统内的设备、系统应能接受授时服务器的统一授时,24h 内误差应小于 1s,标准时间为北京
时间。对于测速等对同步要求更高的设备,应采用北斗时。
7.1.4
各级视频图像信息数据机房建设应不低于 GB 50174 附录 A 中 B 级的要求。
7.1.5
各级视频监控共享平台和云存储设备应实现分层解耦,异构兼容。
7.1.6
公安视频传输网各级核心路由器、核心交换机等关键网络节点应双机运行,并采用堆叠、虚拟
化、链路聚合等技术提高网络设备和线路利用率和可靠性。
7.2 前端信息采集设备技术要求
7.2.1 点位布设要求
7.2.1.1 监控点点位布设应参考附录 A。
7.2.1.2 信息采集设备的现场布局和高度、角度等,应与被采集目标信息的产生、分布特点和特征相
适应,采用固定与移动相结合和/或远景与近景相结合的方式。采集设备的现场布局应满足如下要求:
15
DB61/T 1143—2024
a)
采集的视频和图像信息应满足对目标识别的要求,应能覆盖监视范围;
b)
大范围宏观观察应与特定目标区域的固定监视相结合;
c)
大区域覆盖的监控环境宜采用多个摄像机分区域监控,监控区域应相互衔接,能对监控目标的
行为轨迹进行全程监控,达到对整个监控区域的无盲区覆盖。
7.2.1.3
应符合 GA/T 669、GA/T 792.1、GB 50348、GB 50395、DB 61/T 936 的要求。
7.2.1.4
在信息采集设备安装现场附近应有提示或警示标识。
7.2.2
技术要求
7.2.2.1
前端设备应包括但不限于视频监控设备、车辆抓拍设备、人脸抓拍设备、车辆电子信息采集
设备、多维信息采集设备。同一个点位宜部署多种采集维度的前端采集设备,各类信息应采尽采。
7.2.2.2
摄像机选型应充分考虑监视目标的环境条件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传输、控制和安全管理、安
装等因素)。
7.2.2.3
监视目标的照度变化范围大或逆光摄像时,应采用宽动态摄像机,必要时采取补光措施。
7.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