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3401/T 332-2024 城市轨道交通现场6S管理规范

DB3401/T 332-2024 城市轨道交通现场6S管理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57.9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14 10:45:16



相关搜索: 交通 管理规范 城市轨道 现场

内容简介

DB3401/T 332-2024 城市轨道交通现场6S管理规范 ICS 03.100.99
CCS S 00 3401

徽 省 合 肥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401/T 332—2024
城市轨道交通现场 6S 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6S management of urban rail transit fields
2024 - 12 - 23 发布
2024 - 12 - 23 实施
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401/T 332—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合肥市交通运输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运营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凌浩、夏华超、谢泽、刘来鑫、杨超、姚瑶、柏雪、邰春萍、鲍志、门国建、
徐光源、汪子赢、韩娟、开泽宇、黄鑫、傅绪燕、余萌萌、潘婷婷、孙筠、宋树斌、王明艳、张捷、王
伟健。
I
DB 3401/T 332—2024
城市轨道交通现场 6S 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现场实施 6S 管理的总体要求、现场规划、实施要点、推进程序、评价
与改进等。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现场的 6S 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157 地铁设计规范
GB/T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轨道交通现场 6S 管理 6S management of urban rail transit fields
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提供生产和服务的现场内各要素所处状态不断进行以整理、整顿、清扫、清
洁、素养和安全为内容的活动。
注1:城市轨道交通现场主要包含服务现场、检修现场、仓储现场三大类。
注2:服务现场指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中顾客直接参与到服务提供过程及对服务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的现场,主要包含
地铁车站站厅、站台等。
注3:检修现场指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中各类检查及维护作业实施开展的现场,主要包含检修库区(车间)、设备区、
轨行区等。
注4:仓储现场指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中用于存放生产服务工作所需物资、材料、备品备件、工器具等物品的现场,
主要包含各类仓库、材料室等。
3.2
定置管理 fixed-position management
对现场内各物品放置进行规划、设计、协调、控制和优化的活动,包含定位置、定数量、定范围三
部分内容。
注1:定位置即明确各类物品的放置位置及放置方式。
注2:定数量即明确同一放置区域内物品的数量及上限。
注3:定范围即明确各类物品放置区域的范围限界。
4 总体要求
4.1 应明确各现场及现场内各区域 6S 管理责任范围,责任划分宜至最小组织单元或个人。
1
DB 3401/T 332—2024
4.2 各级管理层宜设置专人负责 6S 管理工作,相关人员应接受 6S 管理培训并掌握相应技能。
4.3 宜参考附录 A 制定适宜现场的 6S 管理要求,于现场出入口区域处等醒目位置公示。
4.4 应制定现场巡视制度,明确巡视路线、内容、方法、频次等要求,确保现场内各类必要物品安全
稳定、状态良好。
4.5 各现场内地面、墙壁、天花板、门、窗等宜按照通用方法实施 6S 管理。
4.6 外部组织在现场范围内开展活动应遵守企业 6S 管理制度要求,并接受监督管理。
5 现场规划
5.1 基本要求
5.1.1 不同现场应保持边界清晰,不互相侵入,现场间宜通过标识色、划线、名牌、图案等方式进行
明确区分。
5.1.2 因运营管理需要需在不同现场中临时设置其他现场的,如在服务现场中开展检修作业,应确定
临时现场的空间范围及设置的时间范围,并使用围栏、铁马等方式设置隔断及提醒标识。
5.1.3 应依据不同现场人员管控要求,设置禁入标志,明示禁入区域,并设有阻挡外界人、物进入的
防范设施。
5.1.4 应依据现场定置情况规划人、物流动走向,人、物流动路线宜避免交叉并独立设置进出口,必
要时可绘制流向示意图,现场内出入口、交叉路口等位置宜设置人流路线图以明确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
线路。
5.2 服务现场
5.2.1 车站出入口设置应与主客流的方向一致,且宜与过街天桥、过街地道、地下街、邻近公共建筑
物相结合或连通,宜统一规划,并应采取夜间停运时的隔断措施,车站出入口的数量应根据吸引与疏散
客流的要求设置,每个站厅直通地面的出入口数量不应少于两个。
5.2.2 车站出入口、站台至站厅应设上、下行自动扶梯,每座车站应至少有一个出入口设上、下行自
动扶梯,站台至站厅应至少设置一处上、下行自动扶梯,站台内楼梯及自动扶梯宜纵向设置,各出入口、
楼梯口等位置应设置明确的位置标识。
5.2.3 站厅内自动售票机设置位置应满足乘客通行需求并保证乘客购票空间,乘客聚集空间不应侵入
人流通行区域。
5.2.4 付费区与非付费区的分隔宜采用不低于 1.1m 的可透视栅栏,并应设置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栅
栏门。
5.2.5 出站检票闸机与出入口通道边缘的间距不宜小于 5m,与楼梯的距离不宜小于 5m,与自动扶梯基
点的距离不宜小于 8m。进站检票口与楼梯口的距离不宜小于 4m,与自动扶梯基点的距离不宜小于 7m。
5.2.6 宜在进出站检票闸机之间设置乘客服务中心、志愿服务台等便民服务区域,区域内遵循“谁在
岗,谁负责”的原则开展 6S 管理工作。
5.2.7 地下车站的设备与管理用房布置应紧凑合理,主要管理用房应集中布置,消防泵房宜设于设备
与管理用房有人区内的主通道或消防专用通道旁。
5.2.8 车站客流控制应遵循“地下站由下至上、由内至外”,“高架站由上至下、由内至外”,“换
乘站先控制进站客流,再控制换乘客流”的原则,应依据人员流动主要方向设置准确的进出站、行进、
换乘等导向标识,保持标识清晰、干净整洁。
5.2.9 现场内便民物品应固定容器及位置放置,并设置明显提示标识。
5.2.10 大客流、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应急物资储备存放位置应结合使用场景就近设置。
2
DB 3401/T 332—2024
5.2.11 在站台、站厅、出入口、疏散通道、区间、列车车厢及其他客运场所应设置安全疏散标志。
5.2.12 站台和车厢紧急停车装置、车站和车厢消防报警装置旁边应设置明显的标志、使用说明和警示。
5.3 检修现场
5.3.1 现场内设备设施应合理规划固定位置,设施设备间应留有足够的通行及检修空间。
5.3.2 现场内可移动的设施设备应确定定置位置,对定置范围及内容进行标识,使用完毕后及时恢复
定置。
5.3.3 现场内必要物品及废弃物品应指定容器或区域集中存放处理并进行标识,废弃物品应确定相应
处理措施并及时处置。
5.3.4 现场内开展检修作业时应对场地使用进行合理规划,工器具及检修设备应依据使用需求由强到
弱,按照由近到远的空间顺序合理摆放并及时整理。
5.3.5 现场内应根据设施设备类型及检修作业需要,配置必要的消防、照明、通风、监控等设施设备
并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状态良好、功能正常。
5.3.6 设备室、轨行区等区域应严格执行人员管控,非检修作业时间出入口应处于闭锁状态。
5.4 仓储现场
5.4.1 现场内应进行合理规划,对区域内空间充分利用,避免空间闲置及浪费,取用频繁或需求程度
高的物品应在出入口位置就近设置存放,竖向空间内宜自下而上设置存放。
5.4.2 现场内应将功能、规格、尺寸等属性相近物品集中定置,可依据需求设置细化分区,并在明显
位置设置分区标识。
5.4.3 现场内宜使用划线、挂牌等可视化方法明确物品定置管理要求,并保持定位清晰、标识准确。
5.4.4 各类存放容器应与所储存物品尺寸、物理、化学等属性相适宜,避免出现超限存放、无效存放
等现象。
5.4.5 应明确现场内物品存储环境需求条件,配置保持存储环境所必需的仪表、设备、用具等,保持
存储环境适宜。
5.4.6 易燃易爆及危化品应遵照国家、行业、企业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制度等要求进行管控,单独隔
离存储并专项管理。
6 实施要点
6.1 整理
应区分必要与不必要的事、物并加以处理,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制定必要物品和不必要物品的识别及处置原则,服务现场内宜参考 GB 50157 要求制定,检修
现场内宜参考检修作业内容及设施设备运行要求制定,仓储现场内宜参考存储物品类型及存
储条件要求制定。
b)
对现场内所有必要物品及不必要物品进行识别,保留必要物品,清理不必要物品;
c)
虽不必要但需于现场内短期存放的物品应集中放置,明确暂存期限及超期处置措施;
d)
现场内各类活动后应及时进行整理。
6.2 整顿
应在整理完成后对现场内所有物品进行定置管理,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3
DB 3401/T 332—2024
a)
以不影响人员活动及现场工作开展为原则对现场内物品的最佳定置区域进行设计,区域内物
品的摆放排布以物品取放时对周围环境及相邻物品扰动较小为宜;
b)
对定置区域范围及内容设置标识,范围标识应与定置物品的数量及大小相适应,内容标识应
与定置物品相符合;
c)
物品使用完毕或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及时放归原位,恢复定置;
d)
宜根据现场定置设计绘制或拍摄定置图,定置图应完整、简明、扼要,相对位置准确。
6.3 清扫
应将现场内彻底地打扫干净,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明确清扫活动范围,包含现场内看得见及看不见的地方;
b)
确定需开展清扫活动的具体事物及位置;
c)
根据现场环境对不同位置采取适宜的清洁方式;
d)
结合不同区域洁净程度标准,确定相应清扫活动开展的起止、频次、周期等要求。
6.4 清洁
应促成人员整理、整顿、清扫的习惯养成,查找并解决现场问题发生的根源,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
容:
a)
调查并彻底清除或隔离污染源;
b)
选取适合的清洁活动并确定每项清洁活动的完成标准;
c)
划分清洁责任范围并明确责任人,确定最小检查周期、频次等要求。
6.5 素养
应促成全体人员自觉依照规定和制度行事,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制定人员日常行为准则要求;
b)
开展人员素养提升培训,如服务礼仪、劳动纪律、作业纪律及标准化等内容;
c)
建立自我监督、互相监督、他人监督的监督考核机制。
6.6 安全
应保障现场人员、设备或其他财产不受伤害或损失,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提升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b)
结合现场内活动流程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
c)
定期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采取必要措施消除安全风险;
d)
应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应设置安全标志,安全标志设置应符合 GB 2894 的规定。
7 推进程序
7.1 明确 6S 管理目标,制定并实施用于实现目标的管理要求,管理目标的实现过程应与组织发展规划
相契合,顺应组织发展趋势。
7.2 设立满足现场管理需求的 6S 管理组织机构并明确其权责内容及边界,建立系统的 6S 管理制度。
7.3 以持续、有效开展 6S 管理工作为前提,识别并配置必要的人员、物资、资金等各类资源。
7.4 开展 6S 管理人员理论及实操能力培训。
7.5 利用各种方式及媒介开展宣传活动以营造管理氛围。
4
DB 3401/T 332—2024
7.6 全面推行 6S 管理,落实管理要求并强化监督检查,宜通过奖惩制度、专项活动等方式提升管理水
平。
7.7 开展 6S 管理实施效果评估,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
8 评价与改进
8.1 评价
8.1.1 评价方法
通过现场检查、查证资料、数据测定、人员交谈等方法开展 6S 管理自我评价。
8.1.2 评价周期
依据现场实际要求,宜以季度为周期,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置的流程组织开展 6S 管理评价。
8.1.3 评价内容
可参考附录 A 设置,留存评价及问题处理记录。
8.2 改进
基于现场 6S 管理实施过程监督信息及评价结果,对过程的效率和效能进行有效评估,运用新的技
术、方法、工具等改进不符合项、创新可提升项。
5
DB 3401/T 332—2024
附 录 A
(资料性)
城市轨道交通现场 6S 管理评价内容清单
表A.1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现场 6S 管理检查内容清单。
表A.1 城市轨道交通现场 6S 管理评价内容清单
区域 检查内容
通用要求 无明显水渍、污迹、废弃物、积尘等脏乱现象
摆放于地面的可移动物品合理定位放置、排布整齐
地面定置区域划分合理、标识明确,不妨碍人员通行及工作
墙角处无积尘、蛛网
无明显涂画、刮擦、污迹等脏乱现象
未悬挂、粘贴与办公、生产无关物品
各类开关正常有效
墙面固定的标志标牌干净整洁,展板内容及时更新
无明显蛛网、油污、水渍等脏乱现象
无结构、表面破损
未悬挂、坠吊与办公、生产无关物品
各类电器固定牢固,功能正常
窗帘、门扇、玻璃干净明亮
未随意悬挂、粘贴与办公、生产无关或不符合要求的物品
门、窗结构完好,开合及密闭功能正常
窗台、门后干净整洁,无杂物、废弃物
插座位置及功用有明确标识
各类电器电源线的布置整齐规范且牢固,无线路纠缠、放置散乱的现象
长距离电源线沿墙面踢脚线进行固定敷设
排线位置无重物积压,不影响人员行动
电源排插应定位放置,并设置明确标识
抽屉不杂乱,公私物品分类放置
台面上只保留必要物品,并进行定置管理,使用后及时整理
桌下无杂物、废弃物
多余座椅在靠墙集中整齐排列
椅子靠背上无搭放衣服
6
DB 3401/T 332—2024
表A.1 城市轨道交通现场 6S 管理检查内容清单(续)
区域 检查内容
通用要求 人员下班或离开工作岗位 30 分钟以上,整理台面物品,座椅归位
台面下压物尽量减少并摆放整齐
柜内、柜顶无杂物、废弃物,保持清洁,无水渍、茶渍等污迹
柜内物品应分区定置、标识清楚,物品之间应有明显的间隔,便于取放
柜内文件资料分类定置,按照从大到小,从高到低,从左到右的原则排列,无过期文件
文件柜右上角不影响柜门正常开闭位置应有标签注明文件柜功用、存放文件内容等信息
在无人使用或短时间内不使用时,柜门保持关闭
无与现场功能无关的电器设备
电器设备功率符合企业相关安全规定要求
定置管理并设置明确标识
电器设备干净整洁、功能正常,异常情况及时报修
废弃或已使用耗材应及时处理,无积攒、乱放现象
现场设置卫生角,各类清洁用具集中定置管理,标识明确
无陈旧、脏污及损坏的清洁用具
垃圾桶内的垃圾及时清理,不溢出桶口
按着装规定穿戴服装,服装干净整洁
私人物品收纳好并放置整齐
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项
只在指定场所、位置吸烟
厉行节约,无长明灯、长流水、室内无人空调常开等浪费现象
有明确 6S 管理要求、清洁工作安排及责任人,并在出入口等醒目位置公示
遵守职业规范及企业相关要求
7
DB 3401/T 332—2024
表A.1 城市轨道交通现场 6S 管理检查内容清单(续)
区域 检查内容
服务现场 有明确的服务标准及礼仪规范,包含仪容、着装、手势、用语、行为等方面内容
有明确的服务反馈收集渠道
有针对大客流、自然灾害等各类突发情况制定对应应急处置预案及相应演练记录
应急物资储备齐全,存放位置合理,存放条件适宜,无损坏、过期、失效
各出入口、楼梯口等位置应设置明确的位置标识
设置准确的导向标识,标识清晰、干净整洁
现场内乘客服务中心、志愿服务台等区域内物品按照定置管理要求设置并保持干净整洁
便民物品有固定容器及位置放置,并设置明显提示标识
有巡视制度,现场内服务设施设备安全稳定、状态良好
检修现场 作业前有明确的作业内容、人员分工及安全交底
作业前必要物品准备齐全
作业人员按规定要求持证作业,穿戴好劳保用品,现场做好防范措施
作业前有明确的作业时间及空间范围
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操作规范要求
作业过程中落实自控、互控、他控安全管控机制
作业过程中工器具及检修设备摆放安全、合理
作业结束后及时整理和清扫现场,确保工完场清,无物品遗留
作业结束后对使用的工器具、检修设备等进行适当的维护保养后收纳存放
废弃物品有明确处理措施并及时处置
现场内消防、照明、通风、监控等设施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并定期检查维护
有明确现场属地管理责任主体及管理责任人
现场内无必要物以外其他物品
非检修时间出入口应处于闭锁状态
8
DB 3401/T 332—2024
表A.1 城市轨道交通现场 6S 管理检查内容清单(续)
区域 检查内容
仓储现场 存储物品前确保现场及容器空间充足
存储物品前有定置标准,所有物品依据标准有序存放
取用物品后及时补充并重新整理
现场内空间规划合理、利用充分,无空间闲置及浪费
功能、规格、尺寸等属性相近物品集中定置
定置、分区等标识内容准确、完整清晰
存放容器应与所储存物品尺寸、物理、化学等属性相适宜
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条件符合现场物品存储需求
易燃易爆及危化品单独隔离存储并专项管理
注: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可根据检查问题数量评定现场优秀、良好、合规、不合格等级。
9
上一章:DB3401/T 341-2024 专业化药房患者服务规范 下一章:DB3401/T 330-2024 农村生活污水模块化生态式处理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DB3401/T 345-2024 食品检验检测机构6S现场管理规范 DB4101/T 78-2023 餐饮企业6S现场管理规范 DB45/T 1670-2018 甘蔗糖厂生产现场6S管理规范 DB4101/T 11-2020 食品生产企业6S现场管理规范 DB22/T 1509-2011 政务大厅服务现场(6S)管理规范 DB11/995-201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 DB11/T 647-202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管理规范 DB45/T 2277-2021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乘车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