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3410/T 47-2024 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评价体系

DB3410/T 47-2024 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评价体系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749.16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14 10:13:43



相关搜索: 绿色 乡村 评价体系 振兴 金融服务 乡村

内容简介

DB3410/T 47-2024 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评价体系 ICS 03.060
CCS A 11 3410

徽 省 黄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410/T 47—2024
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评价体系
Evaluation system for green finance and inclusive finance services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2024 - 12 - 12 发布
2025 - 01 - 01 实施
黄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410/T 47—2024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评价原则 ........................................................................... 1
5 评价流程 ........................................................................... 1
6 评价指标体系 ....................................................................... 2
定性考核指标 ................................................................... 2
定量考核指标 ................................................................... 2
指标比例分配 ................................................................... 2
7 评价指标评分方法 ................................................................... 2
平均值公式 ..................................................................... 3
标准差公式 ..................................................................... 3
综合得分公式 ................................................................... 3
8 服务评价等级分级 ................................................................... 4
9 评价结果公开和应用 ................................................................. 5
评价结果公开 ................................................................... 5
评价结果应用 ................................................................... 5
附录 A(资料性) 考核评估评价指标体系 ................................................. 6
A.1 定性指标 ....................................................................... 6
A.2 定量指标 ....................................................................... 8
参考文献 ............................................................................. 10
I
DB 3410/T 47—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人民银行黄山市分行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黄山市金融学会,中国人民银行黄山市分行,黄山市财政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
黄山监管分局,中国计量大学,中国银行黄山分行,中国建设银行黄山市分行,黄山太平农村商业银行
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歙县嘉银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量大黄山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方华山,石峰,吴皆健,李园,夏懿梅,张蕾雷,陈英,潘莉,汪丹,吴叶静
婷,朱诚,许春蕾,吴腾,高金鸣,李心君,孙欢斌,黄洁,汪燕燕,许丽君。
II
DB 3410/T 47—2024


绿色金融是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
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以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普惠金融则是以可负
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服务
乡村振兴不仅要把农村金融服务送到农村居民手中,提高他们的普惠金融便利性,及时提高生产、经营、
销售、流通等环节的普惠金融可得性,还要把推进乡村产业链作为突破口,统筹考虑金融的绿色性,对
金融机构服务推进乡村振兴实施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
通过本标准的制定,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金融业可
持续均衡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增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III
DB 3410/T 47—2024
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评价体系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原则、评价流程、评价指标体
系、评价指标评分方法、服务评价等级分级、评价结果公开和应用。
本文件主要适用于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综合评价和监管评级
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JR/T 0062 金融工具常用统计术语
JR/T 0157 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支付服务点技术规范
JR/T 0227 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JR/T0062、JR/T0157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绿色金融 green finance
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
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普惠金融 inclusive finance
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
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
4 评价原则
—— 坚持客观、公正、公平原则;
—— 坚持金融高质量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 坚持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评价和计算的方法应通俗、实用、简便易行。
5 评价流程
5.1.1 在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评价体系中,利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评价方法对定量指标
与定性指标进行多维度综合评价,输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成效评分。
1
DB 3410/T 47—2024
5.1.2 评价流程如图 1 所示。
图 1 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评价流程图
6 评价指标体系
定性考核指标
从战略规划、政策实施、金融创新、金融环境和外部评价5个方面进行。具体考核评价指标见附录
A.1。
定量考核指标
从贷款总量、贷款结构、贷款比重、金融服务、资产质量 5 个方面进行。具体考核指标见附录 A.2。
指标比例分配
定性考核指标与定量考核权重比例为 1:4,总分按 100 制计算。
7 评价指标评分方法
2
DB 3410/T 47—2024
平均值按公式(1)计算
式中:
An——表示n个数的平均数;
n——表示这组数的个数。
标准差按公式(2)计算
式中:
S——标准偏差;
n——样本数;
······························································· (1)
································································· (2)
——某一数据与样本平均值之间的偏差。
综合得分公式
7.3.1 定性指标评分
定性指标评分过程严格坚守客观、公正、公平原则,根据二级指标完成情况打分,确保得分真实反
映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情况。
7.3.2 定量指标评分
7.3.2.1 增量按公式(3)计算
············································································· (3)
式中:
I——增量;
L——该指标当年年末余额;
T——该指标当年年初余额。
7.3.2.2 增速按公式(4)计算
······································································· (4)
式中:
I——增量;
L——该指标当年年末余额;
T——该指标当年年初余额。
7.3.2.3 正向存量指标按公式(5)计算
3
DB 3410/T 47—2024
按照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指标相关要求,汇总并计算各项二级指标数值(用X表示)。
································································ (5)
式中:
Z——存量(增量、增速)指标;
H——本机构指标数值;
XMIN——同组参评机构中该指标最小值;
XMAX——同组参评机构中该指标最大值。
7.3.2.4 反向存量指标按公式(6)计算
按照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指标相关要求,汇总并计算各项二级指标数值(用X表示)。
其中,“涉农贷款不良率”和“绿色贷款不良率”指标数值用“1-X”表示,从而使指标的变动方向一
致、更具可比性。
································································ (6)
式中:
Z——存量(增量、增速)指标;
H——本机构指标数值;
MIN——同组参评机构中该指标最小值;
MAX——同组参评机构中该指标最大值。
7.3.2.5 计算指标得分按公式(7)计算
············································································ (7)
式中:
G——指标得分;
Z——存量(增量、增速)指标;
W——权重。
注: 评分过程中,当增速大于100 % 时,直接给总分;当增量、增速小于 0 时,按 0 计算。
8 服务评价等级分级
金融主管部门按照上述标准分组进行考核评分。根据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评分对金
融服务进行归类,共分 A、B、C、D 四大类(详见表 1),对应评价结果分别为:优秀、良好、合格、不
合格。
表1 服务评价等级分类
序号 综合得分情况 类别 评估等次
1 综合得分≥(平均值+标准差) A 优秀
2 平均值≤综合得分<(平均值+标准差) B 良好
4
DB 3410/T 47—2024
3 (平均值-标准差)≤综合得分<平均值 C 合格
4 综合得分<(平均值-标准差) D 不合格
考核评估年度内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数据可靠性存在问题直接判定为不合格。
9 评价结果公开和应用
评价结果公开
评价结果可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系统内公开,也可依申请公开。
评价结果应用
依据 JR/T 0227 ,评估结果可用于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服务机构按照各自职责开展以下工作时的
重要参考依据:
——相关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银行间市场业务准入管理;
——对金融机构开展综合评价和监管评级工作;
——对金融机构开展现场评估和现场检查工作;
——对金融机构实施差别化监管等激励措施;
——建议对涉农贷款实施风险补偿;
——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服务机构认为适用的其他业务。
5
DB 3410/T 47—2024
附 录 A
(资料性)
考核评估评价指标体系
A.1 定性指标
定性指标考核评估表见表 A.1。
表A.1 定性指标考核评估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分值 评分标准
战略规划 (2 分) (1)机构是否在制定的重大发 展战略和规划中突出绿色金融 和普惠金融 2 机构在制定的重大发展战略和规划中突出绿 色金融,1 分 机构在制定的重大发展战略和规划中突出普 惠金融,1 分
政策实施 (6 分) (2)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和普惠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和 实施方案是否贯彻落实 1 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工作,有工作机制和实施方案,0.5 分 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工作,工作机制和实施方案有落实,0.5 分
(3)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服务 乡村振兴政策宣传情况 2 制作宣传资料,利用行内滚动屏幕、显示屏等 行内宣传载体,报刊、电视、微信公众号等新 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开展相关金融产品、服务宣 传、金融知识宣传等。视成效每条加 0.2 分, 最多 2 分。
(4)是否有完善的绿色金融和 普惠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防 范机制 1 有完善的绿色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防范机 制,0.5 分 有完善的普惠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防范机 制,0.5 分
(5)环境信息披露 2 在环境信息披露中,披露环境相关政策制度, 0.5 分。 在环境信息披露中,披露环境相关风险、机遇 的分析和管理,0.5 分。 在环境信息披露中,披露经营活动相关环境影 响,0.5 分。 在环境信息披露中,披露投融资活动相关环境 影响,0.5 分。
6
DB 3410/T 47—2024
金融创新 (3 分) (6)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情况 1.5 有产品类别创新,每类加 0.3 分,最多 1.5 分。
(7)新型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创新情况 1.5 有产品类别创新,每类加 0.3 分,最多 1.5 分。
金融环境 (3 分) (8)惠农金融服务室建设情况 1 是否建成惠农金融服务站,每个金融服务站加 0.25 分,最多 1 分。
(9)“整村授信”授信额 2 是否建成农村信用社建设, “整村授信”授信额 70%以上得 2 分,50%-70%得 1.2 分,50%以下 得 0.8 分。
外部评价 (6 分) (10)政府、政府相关部门对该 金融机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 评价意见 4 由金融主管部门组成评定专家小组,根据日常 监测、申报材料、现场考核等情况给予 0-4 分 打分,按照专家打分平均值计入总分。
(11)在农村区域未发生重大违 法违规违纪案件或重大风险事 件 2 没有发生重大违法违规违纪案件,2 分
7
DB 3410/T 47—2024
A.2 定量指标
定量指标考核评估表见表A.2。
表A.2 定量指标考核评估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权重
贷款总量 (1)涉农贷款 存量 2
增量 2
增速 3
(2)绿色贷款 存量 2
增量 2
增速 3
贷款结构 (3)普惠型涉农贷款 存量 2
增量 2
增速 3
(4)农户信用贷款 存量 1.5
增量 1.5
增速 2
(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 存量 2
增量 2
增速 3
(6)茶产业贷款 存量 1.5
增量 1.5
增速 2
(7)民宿业贷款 存量 1.5
增量 1.5
增速 2
(8)小微企业绿色贷款 存量 1
增量 1
增速 1.5
(9)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贷款 存量 1
增量 1
8
DB 3410/T 47—2024
增速 1.5
贷款比重 (10)涉农贷款存量占各项贷款存量比重 2
(11)涉农贷款增量占各项贷款增量比重 2
(12)普惠型涉农贷款存量占涉农贷款存量比重 1.5
(13)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量占涉农贷款增量比重 2
(14)绿色贷款存量占各项贷款存量比重 1.5
(15)绿色贷款增量占各项贷款增量比重 2
金融服务 (16)农村区域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数(含 ATM、 POS 机及其他受理终端) 存量 2
(17)当年普惠涉农贷款投诉受理率 2
(18)涉农贷款户数 存量 1.5
增量 1.5
增速 2
(19)农户信用档案建档率 2
资产质量 (20)涉农贷款不良率 存量 2
(21)绿色贷款不良率 存量 2
加分项 (22)涉农贷款利率 2
(23)绿色贷款利率 2
9
DB 3410/T 47—2024
参 考 文 献
[1]GB/T 3533.1 标准化效益评价第1部分:经济效益评价通则
[2]《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建立〈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银
发〔2007〕246号)
[3]《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办法》(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
〔2021〕第7号)
[4] 《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银发〔2021〕142号)
[5]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022年中央一号文
件)
[6]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023年中央一号文
件)
[7]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
兴的意见》(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
[8] 《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皖发〔2022〕1号)
[9] 《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
省的实施意见》(皖发〔2023〕1号)
[10] 《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
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皖发〔2024〕1号)
10
上一章:DB5104/T 100-2024 行业协会竞争合规管理规范 下一章:DB3410/T 46-2024 社区药学服务站建设与服务规范

相关文章

T/ZCSFFB 001-2023 镇江市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服务规范 T/GZGFA 1-2023 绿色金融支持企业评价认定体系 T/LYFS 001-2023 龙岩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平台 服务和接入规范 DB52/T 984.5-2015 农村金融信用体系评价 第五部分:农村金融信用县评定 T/SHZJRXH 001-2023 石河子市普惠金融服务点实施指引 JR/T 0157-2018 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支付服务点技术规范 DB52/T 984.2-2015 农村金融信用体系评价 第二部分:信用组评定 DB52/T 984.3-2015 农村金融信用体系评价 第三部分:信用村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