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14/T 865-2014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恒山黄芪

DB14/T 865-2014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恒山黄芪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59.4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20 15:19:55



相关搜索: 标志 保护 地理 黄芪 恒山

内容简介

DB14/T 865-2014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恒山黄芪 ICS 11.120.20 西 省 地 DB14
C 23
山 方 标 准
DB 14/ T865—2014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恒山黄芪
2014 - 05 - 26 发布 2014 - 06 - 26 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4/ T865—2014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保护范围.........................................................................................................................................................1
4 术语和定义.....................................................................................................................................................1
5 要求................................................................................................................................................................. 2
6 试验方法.........................................................................................................................................................5
7 检验规则.........................................................................................................................................................6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恒山黄芪保护范围示意图...................................................9
I
DB14/ T865—2014
前 言
本标准依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GB/T 17924—2008《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和国家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4年第44号公告制定。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大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浑源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管理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浑源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管理中心、浑源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山西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秀娟、刘志、侯美利、刘名祎、陶德胜、曹晖、郭宝林、秦雪梅、赵顺。
II
DB14/ T865—2014
1 范围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恒山黄芪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恒山黄芪的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4年第44号公告批准的保护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T 191
包装贮运图示标志
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4年第44号公告
3
保护范围
恒山黄芪产地范围为山西省浑源县官儿乡、千佛岭乡、青磁窑乡、东坊城乡、裴村乡、大磁窑镇、
黄花滩乡、大仁庄乡、沙圪坨镇、王庄堡镇共10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见附录A)。
4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1
恒山黄芪
为分布于恒山山脉区域的豆科、黄芪属植物,蒙古黄芪的干燥根。别名:浑源黄芪、恒山正北芪。
4.2
小绵芪
恒山黄芪中顶端直径小于0.6 cm的小黄芪主根根稍或侧根。
4.3
芪节
黄芪加工中剩余的黄芪短节,长9 cm~18 cm。
4.4
1
DB14/ T865—2014
芪毛
黄芪毛根、细根。
4.5
芪头(疙瘩头、芦头)
加工黄芪时截下的根头。
5 要求
5.1 种植环境
土壤环境应符合GB 15618-1995二级及以上标准规定的要求,空气环境质量应符合GB 3095-2012二
级及以上标准规定的要求,水质应符合GB 5084-2005旱作标准规定的要求。海拔高度1200m至1800m、土
壤为花岗片麻岩为成土母质的粗骨性砂质壤土、耕作土层≥30cm、坡度≤25度、土壤pH值7.0至8.0、有
机质含量≥2.0%。
5.2 栽培
5.2.1 整地
翻耕后将土块打碎,捡拾石块、杂草根,将地块整理平整待播。
5.2.2 播种
5.2.2.1 选择上年采收、籽粒饱满、种皮黄褐色或棕黑色、发芽率为 60%以上的优良黄芪种子。
5.2.2.2 种子处理:将待播种子晾晒、机械划破种皮、药剂拌种进行处理。
5.2.2.3 播种时间:春季在 4 月中旬至 5 月下旬,夏季在 7 月份雨季播种,不得超过 7 月底,秋季在
10 月下旬地冻前(寄籽)播种。
5.2.2.4 播种方法:采用开沟条播。行间距保持 50~60cm,亩播种量为 1.5~2.5kg。
5.2.3 田间管理
5.2.3.1 查苗、补苗:播种后 20 天进行查苗补苗,对于缺苗断垄的地块进行补种。补种时间不得晚于
当年 7 月中旬 。
5.2.3.2
中耕除草:播种当年不除草,以后每年黄芪返青后封垄前进行第一次中耕锄草,7 月上旬进
行第二次除草。
5.3 病虫害防治
5.3.1 病虫害种类
病害种类:根腐病、白粉病;虫害种类:芫菁类、蝽类、蚜虫、豆荚螟。
5.3.2
防治原则
在掌握恒山黄芪病虫鼠害发生种类、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根据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情况,适时采取
防治措施。在防治过程中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策略,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
措施,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方法。
5.3.3
病虫害防治方法
2
DB14/ T865—2014
6月下旬用25%高氯·辛乳油2000倍液,防治芫菁、豆荚螟及蝽类害虫;7月中、下旬用2.5%吡虫啉
乳油3000倍液,防治蚜虫。根腐病:排水防涝,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
液灌根防治。白粉病:植株枯萎或收获后及时清园,烧毁病残株,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1500倍液,或
世高1000倍液喷雾,或用0.3度石硫合剂喷雾。
5.3.4
注意事项
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按各种农药限定的用量、施用次数、施用浓度用药;几种农药要交替
施用。农药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5.4
采收
黄芪生长5年或5年以上均可采收。采收时间选择在9月中旬至11月上旬或4月上旬至5月上旬。
5.4.1
采挖
先割去地上茎叶,然后在地块边顺垄开挖60cm~80 cm深的沟,将黄芪根部全部挖出。要注意深挖
缓拔,尽量不铲破或挖断根。
5.4.2
整理:
黄芪根挖出后,除去泥土、杂草根及其它异物,将头尾对齐,用草绳捆成小捆。
5.5
加工与分级
恒山黄芪的整个加工过程在洁净环境中进行,加工流程:
去残留茎和芦头 → 剪去芪毛、侧根、细尾 → 捆把 → 晾晒 → 修剪 → 分等 → 包装。
5.5.1
去残留茎、芦头
用砍刀除去鲜黄芪芦头上的残余茎及腐烂、空心的老根。切下的芦头另外阴干,作为芪头料,芪根
整理好进入下一道加工工序。
5.5.2
剪去芪毛、侧根、细尾
用剪刀将去芦头后的黄芪剪去芪毛、侧根、细尾,有破损处从破处剪断,剪成芪节。放置阴晾棚晾
晒至半干,根条萎焉变软不易折断。其他芪头料、芪毛料、芪节料等应置于其他晾晒场地进行干燥。
5.5.3
捆把
将上一工序的芪料理顺,以10~15根黄芪为一把用绳子进行捆把。
5.5.4
晾晒
将扎成的小把的芪料放在阴晾棚内干燥,垒成方垛,保持垛中有空隙,四面通风,经常翻垛,直至
根条变硬且顺直,可折断并呈明显柴性断面,颜色变浅,有明显放射状褶皱,嚼之即成末状即可。
5.5.5
修剪
将干燥后的黄芪把松开,剪去腐烂空心部、喇叭头、尾梢、虫蛀、破损等部分,剪口要平而整齐。
5.5.6
分等
按类型分二大类:恒山黄芪、副产品。等级指标符合表1、表2的规定。
3
DB14/ T865—2014
表 1
恒山黄芪规格
商品规格 长 度 根直径 (头部) 根直径 (尾部) 外观性状
特等 18~70cm ≥1.8cm ≥1.5 cm 顺直粉足、内色淡黄色 无侧根、虫蛀、霉变等。 空心小于 1/3,口面平正
一等 1.4~1.7cm ≥1.2 cm
二等 1.2~1.4cm ≥1.1 cm
三等 1.0~1.2cm ≥0.9 cm
四等 0.8~1.0cm ≥0.6cm
表 2
副产品规格
品 名 长 度 直 径 外 观
小绵芪 >18cm 0.4~0.8 cm 无虫蛀、霉变等。
芪节子 9cm~18cm 0.8~1.2cm 允许破皮,无霉蛀、霉变
芪头子 黄芪芦头
芪毛子 黄芪须根
5.6
感官指标
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表 3
感官指标
项 目 指 标
形状 呈圆柱形或圆条形,单条,无须根,上端较粗,长度 18cm 以上, 直径 0.8~3.5cm。中上部(头部斩口 3.5cm 处)直径不少于 0.8cm, 末端直径不少于 0.6cm。顶端间有空心,老根中心偶呈枯朽状,黑褐 色或呈空洞。无老皮、霉蛀。
色泽 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木部淡 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菊花芯明显。
气味 有浓郁的豆腥气味,味甜。
质地 质硬而韧,不易折断,粉性足,断面纤维性强。
4
DB14/ T865—2014
5.7
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 4 的规定。
表 4
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水 分 % ≤10.00
总灰分 % ≤5.00
水溶性浸出物 % ≥19.00
黄芪甲苷(C41H68014) % ≥0.120
总皂苷 % ≥1.00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 ≥0.020
5.8
卫生指标。
应符合表 5 的规定。
表 5
卫生指标
项 目 指 标
重金属 铅(以 Pb 计)mg/kg ≤5.00
镉(以 Cd 计)mg/kg ≤0.30
砷(以 As 计)mg/kg ≤2.00
汞(以 Hg 计)mg/kg ≤0.20
铜(以 Cu计)mg/kg ≤20.00
农药残留量 五氯硝基苯(PCNB)mg/kg ≤0.10
六六六(BHC)mg/kg ≤0.20
滴滴涕(DDT)mg/kg ≤0.20
6 试验方法
6.1 感官指标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附录 II B 规定的方法检验。
6.2
理化指标
5
DB14/ T865—2014
6.2.1
水分的测定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X H第一法测定。
6.2.2
总灰分的测定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X K 规定测定。
6.2.3
水溶性浸出物测定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X A项下的冷浸法测定。
6.2.4
黄芪甲苷的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 D)测定。
6.2.5
黄芪总皂苷的测定
照分光光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 D测定。
6.2.6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 D测定。
6.3
重金属限量测定
铅、镉、砷、汞、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X B规定的测定法测定。
6.4
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X Q 规定测定。
7 检验规则
7.1 组批
检验以同一产区、同一批号的产品为一组批。
7.2
抽样方法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I A规定执行。
7.3
检验项目
本标准规定的全部项目。
7.4
判定规则
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要求时,判该批产品为合格品。检验项目中有一项或以上不符合本
标准规定的要求时,可在同批次产品中加倍取样复检。复检结果仍不合格,判为不合格产品。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
8.1.1 标签
6
DB14/ T865—2014
应标明产品名称、产品标准号、产地、规格、重量(总重、净重)、生产者名称地址、批号、生产
日期。还应标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
8.1.2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
8.1.3 专用标志
8.1.3.1 凡在保护区域内的恒山黄芪生产者,均可向浑源县地理标志保护主管部门申请使用地理标志
产品“恒山黄芪”的专用标志。 经批准后,生产者可在产品标签、包装和产品宣传品上使用“恒山黄
芪”名称和专用标志。
8.1.3.2
保护区域外生产的黄芪,以及在保护区域内未经获准使用专用标志的黄芪,均不得冠名“恒
山黄芪”和专用标志。
8.1.3.3 “恒山黄芪”为专用名称,不得拆分和组合使用。
8.2 包装
包装物应洁净、干燥、无污染。
8.3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具有防雨、防潮、防污染设施,不得与农药、化肥等其
他有毒有害的物质或易串味的物质混装。
8.4
贮存
成品应符合药材贮存要求的仓库贮存。仓库应清洁卫生、干燥、通风,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合存
放,仓库应具备透风、除湿设备,货架与墙壁的距离不得少于50cm,离地面距离不得少于20cm。水分超
过10%不得人库。
7
DB14/ T865—2014
附 A A A

(规范性附录)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恒山黄芪保护范围示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上一章:DB15/T 3231-2025 塑料大棚吊袋黑木耳栽培技术规程 下一章:DB14/T 1577-2018 绿豆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DB14/T 865-2014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恒山黄芪 DB14/T 1155-2015 恒山黄芪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 DB14/T 853-2014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泽连翘 DB14/T 728-2013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太谷饼 DB14/T 191-2017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阳城蚕茧(干茧) DB14/T 191-2017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阳城蚕茧(干茧) DB14/T 598-2011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神池胡油 DB14/T 515-2010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汾州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