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14/T 1513-2017 苦参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DB14/T 1513-2017 苦参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61.9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20 15:23:05



相关搜索: 技术规程 繁育 良种 苦参

内容简介

DB14/T 1513-2017 苦参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ICS 65.020.20
B 05 DB14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 T 1513—2017
苦参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2017 - 12 - 10 发布 2018 - 02 - 10 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4/ T 1513—2017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环境条件 .......................................................................... 1
5 选地与整地 ........................................................................ 2
6 播种 .............................................................................. 2
7 田间管理 .......................................................................... 2
8 病虫害防治 ........................................................................ 3
9 种子采收 .......................................................................... 3
10 包装、标识、贮存、运输 ........................................................... 3
11 生产档案 ......................................................................... 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种子采收与处理记录表 ............................................ 5
I
DB14/ T 1513—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农业大学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芸、乔永刚、冯前进、刘根喜、关扎根、吴尚英、王玉龙。
II
DB14/ T 1513—2017
苦参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苦参良种繁育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选地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种子采收、包装、标识、贮存、运输及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苦参良种的繁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苦参
豆科槐属植物苦参[Sophona flavescens Ait.]。
3.2
苦参良种
根据用药需求选育的苦参群体,该群体可通过常规繁殖方式保持群体的遗传稳定性与一致性,能够
适应产区生态条件与栽培技术,在产量、品质、生育期、抗性和适应性方面表现优良。
4 环境条件
4.1 环境空气
空气质量达到 GB 3095 中规定的二级以上标准。
4.2 灌溉水
灌溉水达到 GB 5084 中规定的二级以上标准。
4.3 土壤环境
1
DB14/ T 1513—2017
土壤质量达到 GB 15618 中规定的二级以上标准。
5 选地与整地
5.1 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疏松、阳光充足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前茬作物以禾本科植物
为宜,忌连作。繁育田与其他苦参栽培地块空间隔离至少1 000 m以上。
5.2 整地
秋耕,深翻30 cm以上,打破犁底层,耙碎土块,整平保墒。结合深耕,每667m
2需腐熟的有机肥2 000
kg。
6 播种
6.1 播种时间
春播要求地温稳定在10 ℃以上时即可进行。
6.2 播种量
每667 m
2土地播种量1.5 kg~2 kg。
6.3 种子处理
碾米机破损法,利用碾米机的粉碎摩擦力将种皮划破。
6.4 播种方法
条播,按行距60 cm开沟,沟深3 cm ~5 cm;穴播,按行距60 cm,株距40 cm~50 cm刨穴,每穴播4
~5粒种子,覆土厚度2 cm,稍镇压。
7 田间管理
7.1 间苗与补苗
苗高6 cm~8 cm时,按株距15 cm~20 cm间苗,苗高15 cm时按株距40 cm~50 cm定苗,每穴留壮苗
1~2株。如遇缺苗情况,于阴雨田带土移栽。定苗后田间密度约为每667 m
2 3 000株。
7.2 中耕除草
出苗第1年,苗期结合间苗与定苗进行中耕除草和培土,保持田间无杂草和土壤疏松。其后每年都
要中耕除草2~3次,返青后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6月中下旬进行第2次除草,封垄后以拔除田间大草为主。
7.3 施肥
追肥于播种当年6月中下旬定苗后,每667m
2开沟追施饼肥50 kg、过磷酸钙50 kg。播种当年秋季植
株枯萎之后将枯枝清理干净,施1 000 kg腐熟的有机肥。以后每年于开花追施饼肥50 kg、过磷酸钙50 kg,
秋季施追施1 000 kg腐熟的有机肥。
2
DB14/ T 1513—2017
7.4 水分管理
苦参耐旱,如遇土壤干旱应于开花期结合施肥要浇水一次。雨涝注意及时排水,防止地面积水。
7.5 培土
每年10月下旬苦参地上茎杆干枯,应及时铲除地上茎杆,清除杂草,并中耕培土,防越冬芽受冻。
8 病虫害防治
8.1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辅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在必须施用化学农药时,选
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并使用最小有效剂量,以降低农药残留。
8.2 防治对象
主要病害有白粉病、叶斑病、根腐病; 主要虫害有蚜虫和苦参螟蛾。
8.3 防治方法
8.3.1 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种子消毒后播种;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与病残枯叶,集中烧毁;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
播前翻晒土壤;有翅蚜发生期可用黄板诱杀;选用抗病虫品种。
8.3.2 化学防治
白粉病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乳油600~800倍液喷雾防治;叶斑病发
病时也可用50%多菌灵乳油600~800倍液喷雾防治;根腐病发病初期可用5%石灰石溶液浇根。
9 种子采收
9.1 采收时间与方法
苦参第2年起可采收种子,8月下旬至10月为角果成熟期,当苦参果荚果皮变棕褐色时进行采摘,成
熟一茬采收一茬,共分3次采收。
9.2 种子处理
果荚摘回晾晒3~5 d后利用棍棒或机械进行种子脱粒。晾晒、脱粒后的种子进行晾晒2~3 d脱水,使
含水量低于11%,然后进行吹风吸尘,清除杂质并检验分级。
10 包装、标识、贮存、运输
10.1 包装
用遮光、防潮的材料包装。
10.2 标识
3
DB14/ T 1513—2017
包装处注明物种名称、数量、质量指标、产地、贮存时间等。
10.3 贮存
种子经包装后置于凉爽干燥处贮藏。
10.4 运输
种子运输时包装应完好,运输工具必须清洁、防雨水、干燥、无污染,具有较好的通气性。
11 生产档案
建立生产技术档案。应记录种子来源、播种、田间管理、种子采收、检验与贮藏等相关内容。种子
采收与处理记录格式参见附录A,生产档案保存期为2年。
4
DB14/ T 1513—2017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种子采收与处理记录表
种子采收与处理记录表格式参见表A.1。
图A.1 种子采收与处理记录表
采收时间 采收方法 采收量 加工方法 干燥方法 产量

记录人 技术负责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上一章:DB14/T 1577-2018 绿豆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下一章:DB14 780-2013 旱地糜子栽培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DB14/T 1513-2024 苦参种子繁育技术规程 DB62/T 4643-2022 苦参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DB1308/T 243-2017 苦参良种选育技术规程 DB14/T 3019-2024 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规程 苦参 DB41/T 1513-2017 羽衣甘蓝育苗技术规程 DB14/T 1511-2017 远志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DB14/T 1402-2017 黄芩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DB14/T 1152-2015 党参良种繁育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