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T/T 1536-2024 起重船打捞作业起重安全操作规程

JT/T 1536-2024 起重船打捞作业起重安全操作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32.76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4-16 09:08:50



相关搜索:

内容简介

JT/T 1536-2024 起重船打捞作业起重安全操作规程 ICS 03.220.40
CCS R 51
中 华人 民 共 和 国 交 通 运 输 行业 标 准
JT/ T 1536—2024
起重船打捞作业起重安全操作规程
Safety code of practice for salvage lifting operations of floating crane
2024-12-19 发布
2025-04-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发 布
JT / T 1536—2024
目 次 Ⅱ 1 1 1 2 2 3 3 7 9
前言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4 人员要求 5 装备要求 6 环境条件 ………………………………………………………………………………………………… ………………………………………………………………………………………………… …………………………………………………………………………………………………
7 作业要求 ………………………………………………………………………………………………… 附录 A(资料性) 风险识别表 ……………………………………………………………………………
参考文献 ………………………………………………………………………………………………………

JT / T 1536—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 / 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交通运输救捞与水下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道能、周绪强、李亚敏、邓伟、闵振、王敏、史砚磊、毕远涛、孙晨阳、王水、张洁、
齐英春、邱永吉。

标准
JT/ T 1536—2024
起重船打捞作业起重安全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起重船打捞作业起重安全操作的人员要求、装备要求、环境条件和作业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起重船打捞作业的起重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 / T 5082 起重机 手势信号
GB / T 8918 重要用途钢丝绳
GB / T 20067 粗直径钢丝绳
CB / T 32 船用卸扣
中国船级社 《船舶与海上设施起重设备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 1
3. 2
3. 3
3. 4
3. 5
3. 6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起重船 floating crane
安装有起重机,从事水上起重作业的浮式船舶。
起重钢丝绳 steel wire ropes for hoist
用于起升被打捞物且直接与被打捞物相连的钢质绳索。
辅助吊具 auxiliary hoisting tool
专门设计制作的吊梁、吊装框架等辅助吊装工属具。
动力放大系数 dynamic amplification factors
动态作用力与相对应的静态作用力之比。
[来源:GB / T 40788—2021,3. 45,有修改]。
吊钩偏角 hook angle
起重机吊钩中心线与起重机垂直线之间的夹角。
防滑钢丝绳 steel wire ropes for anti-skidding
防止起重钢丝绳发生滑移的钢质绳索。
1
JT/ T 1536—2024
3. 7
扳正 righting
调整被打捞物姿态的过程。
3. 8
防倾覆钢丝绳 steel wire ropes for anti-overturning
防止被打捞物在扳正过程中产生倾覆的钢质绳索。
3. 9
快口 sharp edge
被打捞物上尖锐的突起物或破损结构。
3. 10
走通 walk through
钢丝绳可沿自身轴向串通活动的特征。
3. 11
平衡钢丝绳 steel wire ropes for balance
连接在吊钩与起重钢丝绳之间,使起重钢丝绳走通并受力均衡的钢质绳索。
4 人员要求
4. 1 作业人员应包括起重指挥、起重司机、司索工和辅助人员。
4. 2 起重指挥、起重司机、司索工应持有相应资格证书上岗。
4. 3 起重指挥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掌握打捞作业起重技术要求;
b) 组织进行起重机起重作业前的检查和调试;
c) 按 GB / T 5082 规定的指挥信号进行指挥;
d) 及时预判起重作业期间可能引发事故的情况,必要时暂停起重作业。
4. 4 起重司机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熟练掌握所使用起重机的性能,并按照起重机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b) 配合起重指挥进行作业前的检查和调试;
c) 严格按照指挥信号进行操作,发现可能引发事故的情况时,暂停作业并报告起重指挥。
4. 5 司索工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掌握吊索具拆连工艺,熟悉起重指挥信号;
b) 根据指挥信号进行吊索具拆连、挂钩、摘钩等作业。
4. 6 辅助人员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熟练使用起重作业辅助工具和设备;
b) 辅助配合进行起重作业。
5 装备要求
5. 1 起重船
5. 1. 1 起重船主尺度、吃水、起重机规格书、起重曲线等技术参数应符合施工方案对起重作业数据计
算和校核的结果。
5. 1. 2 起重船应满足《船舶与海上设施起重设备规范》中的相关要求。
5. 1. 3 起重船应具有有效的船舶法定证书,且作业需求符合核查证书中载明的限制条件。
2
标准
JT/ T 1536—2024
5. 2 吊索具
5. 2. 1 钢丝绳应满足 GB / T 8918 与 GB / T 20067 的要求,并满足施工方案设计要求。
5. 2. 2 卸扣应满足 CB / T 32 与相应产品规范手册的要求,并满足施工方案设计要求。
5. 2. 3 辅助吊具等其他类型的吊索具应满足施工方案设计要求。
5. 2. 4 钢丝绳及卸扣应具有相应检验合格证书。
6 环境条件
6. 1 作业水深应满足起重船作业时最大吃水深度,并具有足够的富余水深。 各类船舶的富余水深应
符合以下要求:
a) 对于无动力的船舶,富余水深至少 1 m;
b) 对于有动力的船舶,富余水深至少 2 m;
c) 对于采用动力定位的船舶,富余水深至少 5 m。
6. 2 风力及海况应不大于起重船起重作业规定值。
6. 3 作业前应从气象预报部门获取预报信息,并保持定期更新,更新间隔时间应不超过 12 h,直至作
业完工。
7 作业要求
7. 1 作业前
7. 1. 1 作业方案
7. 1. 1. 1 施工单位负责编制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包括被打捞物各种资料、计算校核、施工流程以及
应急预案等内容。
7. 1. 1. 2 编制施工方案前应对以下资料进行收集和勘测:
a) 被打捞物的类型、结构、外形尺寸、重量信息;
b) 被打捞物的技术图纸资料;
c) 被打捞物的状态和淤埋情况;
d) 被打捞物存货等情况;
e) 作业现场水深、底质、潮汐、水流等资料。
7. 1. 1. 3 编制施工方案时应对以下数据进行计算和校核:
a) 被打捞物的重量与重心位置;
b) 被打捞物的起升力量分布;
c) 被打捞物的结构强度;
d) 最大起升力(含扳正力)和起升高度;
e) 起重船的吊钩受力、吊钩偏角;
f) 起重船的锚泊定位能力;
g) 起重船的横倾角和纵倾角;
h) 起重钢丝绳的纵向滑移力;
i) 卸扣、起重钢丝绳、防倾覆钢丝绳、平衡钢丝绳和防滑钢丝绳等所有吊索具的数量、规格、位置
以及计算吊索具规格的安全系数。
7. 1. 1. 4 最大起升力计算时所用的动力放大系数取值参考表 1。
3
JT/ T 1536—2024
表 1 动力放大系数取值范围表
作业海域 起升重量
< 300 t 300 t ~ 1 000 t > 1 000 t
近岸 1. 07 ~ 1. 17 1. 05 ~ 1. 15 1. 03 ~ 1. 13
海上 1. 20 ~ 1. 30 1. 15 ~ 1. 25 1. 10 ~ 1. 20
7. 1. 1. 5 编制施工方案时应制定具体施工流程,包括以下内容:
a) 起重作业操作步骤;
b) 起重船及吊索具配置方案;
c) 作业现场工场布置方案;
d) 起重钢丝绳穿引和布置方案;
e) 被打捞物在运输船上的放置位置及绑扎固定顺序。
7. 1. 1. 6 施工单位应组织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内容见附录 A。
7. 1. 2 作业准备
现场作业前应按以下步骤进行准备:
a) 选择满足施工方案要求的气象窗口期;
b) 建立通畅的现场通信;
c) 检查起重船定位系统正常可用;
d) 检查起重设备正常可用;
e) 起重船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调载;
f) 检查各施工船舶之间不发生干涉;
g) 检查吊索具符合性和完好性;
h) 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交底;
i) 明确每班作业只有一名起重指挥发出指令;
j) 按照海事主管部门要求悬挂正确的号旗和号灯。
7. 2 作业中
7. 2. 1 挂钩
7. 2. 1. 1 起重钢丝绳穿引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按方案设计进行穿引;
b) 同时穿引两道及以上钢丝绳时不相互绞缠;
c) 穿引位置与设计位置偏差不大于 3 m;
d) 钢丝绳进行编号记录。
7. 2. 1. 2 吊索具的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a) 使被打捞物达到平衡;
b) 选择被打捞物具有足够结构强度的位置布置吊索具;
c) 钢丝绳之间不相互挤压和缠绕;
d) 连接钢丝绳的卸扣不与吊钩和被打捞物接触;
e) 起重钢丝绳走通路径避开被打捞物快口,若无法避开则采取保护起重钢丝绳的防护措施;
f) 按照起重作业程序布置防滑钢丝绳;
4
标准
JT/ T 1536—2024
g) 防滑钢丝绳的布置确保起重钢丝绳能轴向走通;
h) 起重钢丝绳紧贴被打捞物;
i) 被打捞物两侧起重钢丝绳出水长度满足作业人员挂钩作业需求。
7. 2. 1. 3 挂钩作业应满足以下要求:
a) 起重船吊钩摇晃幅度在安全操作范围内;
b) 按照起重钢丝绳编号顺序挂钩;
c) 钩齿上的钢丝绳不相互挤压,钢丝绳接头不过钩齿和钩背;
d) 平衡钢丝绳在吊钩上走通过程超过 3 个转弯时,使用平衡滑轮;
e) 卸扣不触碰吊钩;
f) 辅助吊具保持水平,与起重船臂架无干涉;
g) 挂钩结束后封锁钩齿;
h) 对于受力后可能存在自转的吊钩,提前采取防自转措施。
7. 2. 2 扳正
7. 2. 2. 1 扳正前应设置强度满足设计要求的扳正生根点。
7. 2. 2. 2 扳正前应连接防倾覆钢丝绳。
7. 2. 2. 3 被打捞物快口与吊索具接触处应做防护。
7. 2. 2. 4 多钩扳正时,各钩应协同起升,受力宜均衡。
7. 2. 2. 5 不同扳正角度下对应的扳正速度应进行合理控制,扳正接近临界状态时,起重机起升速度应
调整至低速挡。
7. 2. 3 起升
7. 2. 3. 1 钢丝绳应走通正常,受力正常。
7. 2. 3. 2 卸扣和辅助吊具应位置正常,受力正常。
7. 2. 3. 3 吊钩偏角应不超过起重机规定值。
7. 2. 3. 4 起重船、被打捞物、吊索具应状态稳定。
7. 2. 3. 5 被打捞物距离起重船及周围障碍物最小安全距离应不小于 2 m。
7. 2. 3. 6 被打捞物提升时宜先提升一端,减少吸附力。
7. 2. 3. 7 离底阶段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吊力达到施工方案设计最大起升力的 50% 前,以施工方案设计最大起升力的 10% 为间隔逐级
加力,每一间隔时长不少于 5 min;
b) 吊力达到施工方案设计最大起升力的 50% ~ 70% 时,以施工方案设计最大起升力的 10% 为间
隔逐级加力,每一间隔时长不少于 10 min;
c) 吊力达到施工方案设计最大起升力的 70% 后,以施工方案设计最大起升力的 5% 为间隔逐级
加力,每一间隔时长不少于 15 min;
d) 加力期间观察吊索具状态;
e) 当水面出现大量气泡时,暂停作业,观察吊力不发生变化后再继续起升。
7. 2. 3. 8 被打捞物离底阶段应对其姿态进行监控,控制被打捞物纵倾角不超过 5°,离底后调整被打捞
物状态,并协同起升。
7. 2. 3. 9 被打捞物部分出水后宜进行减重作业,起重船吊力相应调整。
7. 2. 3. 10 被打捞物在水中及离水后起升速度应不超过 0. 5 m/ min。
7. 2. 3. 11 被打捞物自浮后,起重船应带力至实际吊装最大起升力的 20% ,以实际吊装最大起升力的
5% 为间隔逐级减小吊力,被打捞物浮态稳定后方可进行摘钩。
5
JT/ T 1536—2024
7. 2. 3. 12 多艘起重船或多台起重机或多钩起升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各起重船安全距离不小于 1 m;
b) 各起重机臂架不相互干涉;
c) 各吊钩协同起升。
7. 2. 4 下放
7. 2. 4. 1 下放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放置位置在起重机起重曲线范围内;
b) 放置区域无障碍物及作业人员;
c) 放置位置铺设垫墩,垫墩避开钢丝绳。
7. 2. 4. 2 下放速度宜不超过 0. 5 m/ min,多钩时应协同下放。
7. 2. 4. 3 绑扎固定时起重船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在运输船上绑扎固定时,起重船调整带力至放置运输船甲板前的实际起升力的 20% ;
b) 焊接固定工作量达 50% 时,起重船可下放吊钩至钢丝绳松弛;
c) 焊接固定工作量达 70% 以上时,起重船可以摘钩。
7. 2. 5 作业终止
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应终止本次起重作业:
a) 被打捞物、吊索具状态发生突变;
b) 起重机故障或吊力超载;
c) 环境条件发生突变;
d) 起重指挥认为出现影响起重作业安全的其他情况。
7. 3 作业后
7. 3. 1 起重达到预期要求后,起重指挥应确认作业结束。
7. 3. 2 作业人员应按照顺序拆卸吊索具并进行回收、检查。
7. 3. 3 起重船撤场后应结束现场通信。
6
标准
JT/ T 1536—2024
附 录 A
(资料性)
风险识别表
表 A. 1 给出了风险识别项。
表 A. 1 风险识别表
序号 潜在的风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安全控制措施
1 打捞起重方 案 设 计 不 合理 导致起重设备、吊索具、被打捞 物损坏,人员伤害甚至造成船舶 倾覆 a) 方案设计前广泛收集资料; b) 方案设计后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2 人员劳动保护用品不齐 全或使用的劳动保护用品 不符合规范 导致人员伤害 a) 按照要求发放劳动保护用品; b) 施工前进行严格检查
3 施工作业前未进行技术 和安全交底 导致起重设备、吊索具、被打捞 物损坏,人员伤害甚至造成船舶 倾覆 a) 严格落实企业、项目、班组三级培训; b) 施工前组织作业人员召开班前会进行 技术和安全交底
4 施工作业前未设置和标 识安全作业区域 导致人员伤害 a) 设置并标识安全作业区域; b) 安排专人负责巡查
5 未选择合适的气象窗口 风速超过起重船规定值,导致 起重船走锚、锚缆断裂、起重船碰 撞、被打捞物摇晃碰撞、钢丝绳断 裂被打捞物坠落 a) 安排专人负责接收气象信息,选择 良好的气象作业; b) 打捞起重作业前制定应急预案; c) 严格落实演习计划
6 起重指挥指挥不当、起 重司机、司索工操作不当 导致吊物撞人或物体,造成物 损、人员砸伤 a)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b) 施工前进行三级安全培训
7 起重船起重设备故障、 吊索具选用不当 导致被打捞物摇晃或坠落,造 成物损、人员伤害 a) 作业前对起重设备进行合格性检查 和调试; b) 按照方案设计要求合理选用吊索 具,使用前检查吊索具符合性和完 好性; c)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
8 起重船走锚、锚缆断裂 导致船舶碰撞、钢丝绳断裂、被 吊物坠落,造成物损、人员伤害 a) 制定严格的起抛锚程序; b) 定期检查锚钢丝状态; c) 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d)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7
JT/ T 1536—2024
表 A. 1 风险识别表(续)
序号 潜在的风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安全控制措施
9 起重船未按调载方案进 行调载 导致起重船横倾或纵倾过大, 造成船舶碰撞、被打捞物坠落、人 员伤害,甚至造成船舶倾覆 a) 严格按照方案设计校核起重船纵横 倾角; b) 严格按照调载方案进行调载; c)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10 未按照方案要求布置吊 索具 造成被打捞物坠落、吊索具损 坏、人员伤害 a) 严格按照方案布置吊索具; b) 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
11 现场多船作业工场布置 不合 理、 交 叉 作 业 指 挥 不当 导致交叉作业时发生起重船碰 撞,造成钢丝绳断裂、被打捞物坠 落、人员伤害 a) 合理布置工场; b) 统一指挥,统一协调
12 绑扎固定强度不足 运输船晃动造成被打捞物损 坏、运输船损坏 a) 进行绑扎强度计算; b) 使用专门设计的垫墩或铺设沙袋; c) 选择合格焊材供货商,获取材质证书; d) 由专业焊接人员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进 行焊接并进行检验,确保焊接质量
13 运输船甲板承载力不足 造 成 运 输 船 损 坏、 被 打 捞 物 损坏 a) 进行运输船甲板强度校核; b) 选择甲板强度符合要求的运输船
14 被打捞物凸出结构对运 输船甲板的损伤 造 成 运 输 船 损 坏、 被 打 捞 物 损坏 a) 选择甲板强度符合要求的运输船; b) 必要时对凸出物进行切割
15 被打捞物重心较高绑扎 不牢靠 造 成 被 打 捞 物 倾 覆、 运 输 船 损坏 a) 对被打捞物运输进行稳性分析计算; b) 按照设计方案要求进行绑扎固定
8
标准
JT/ T 1536—2024
参 考 文 献
[1] GB / T 6974. 1—2008 起重机 术语 第 1 部分:通用术语
[2] GB / T 6974. 7—2022 起重机 术语 第 7 部分:浮式起重机
[3] GB / T 14734—2008 港口浮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4] GB / T 40788—2021 船舶与海上技术 海上风能 港口与海上作业
[5] JT/ T 278—2007 船舶起重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 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 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 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 起重设备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9
上一章:JT/T 300-2024 港口拖轮作业要求 下一章:JT/T 1535-2024 406MHz信标北斗返向链路服务技术要求

相关文章

JT/T 1485.2-2023 自动化集装箱起重机远程操控安全作业规程 第2部分:集装箱门式起重机 JT/T 1485.1-2023 自动化集装箱起重机远程操控安全作业规程 第1部分:岸边集装箱起重机 JT/T 1297-2019 港口桅杆起重机安全规程 JT/T 400-2016 港口门座起重机安全规程 SY 6430-2010 浅海石油起重船舶吊装作业安全规程 T/CPHA 13-2022 远程控制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作业安全规程 DB42/T 2248-2024 建设工程塔式起重机顶升作业安全监测技术规程 DL/T 5266-2011 水电水利工程缆索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