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34/T 4922-2024 老年助餐服务食堂适老化改造指南

DB34/T 4922-2024 老年助餐服务食堂适老化改造指南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96.0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6-12 17:39:22



相关搜索: 指南 食堂 老年 改造 老化

内容简介

DB34/T 4922-2024 老年助餐服务食堂适老化改造指南 ICS 03.080.01
CCS A 12 34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34/T 4922—2024
老年助餐服务食堂适老化改造指南
Guideline of the aged-friendly renovation in canteens for the elderly
2024 - 09 - 14 发布
2024 - 10 - 14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
DB34/T 4922—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民政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乐年健康养老产业有限公司、亳州市健康养生产业研究院、合肥庐阳乐年长
者之家、合肥市民政局、合肥市庐阳区民政局、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政府四里河街道办事处、合肥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蜀麓社区服务中心、合肥九久夕阳红新海护理院有限公司、合肥凯溪养老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崔峥、戚书娟、蔡司昊、胡越、王金定、刘庆春、张璟、沈灏、桂丹、李宏、
胡雪军、汤元月、童宏、韦玮、赵静、孙立、刘文倬、陈新颖、李伟。
I
DB34/T 4922—2024
老年助餐服务食堂适老化改造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老年助餐服务食堂适老化改造的通用要求、评估、方案、改造、项目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老年助餐服务食堂的适老化改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 50642 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5019 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
JGJ 64 饮食建筑设计标准
JGJ 450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
MZ/T 131 养老服务常用图形符号及标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老年助餐服务食堂 canteens for the elderly
嵌入城乡社区,为老年人提供膳食加工、集中就餐的养老服务设施。
4 通用要求
应按照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安全健康、舒适方便的原则。
公共信息图形标志及文字标志的颜色应具有足够的对比度,优先使用图形符号传递信息,标志按
GB/T 10001.1、MZ/T 131 的要求进行。
文字的大小、设置位置应充分考虑老年人辨识的需要。
地面与墙面、家具与墙面等应界限鲜明,色彩对比明显。
楼梯踏步面应界限鲜明,不宜采用黑色、深色或带花纹的饰面材料,宜采用黄色、浅绿色、荧光
色、橙色的饰面材料。
应选用照明度充足的灯具,并尽可能选择偏暖色、显色性较高的光源。应采用顶灯和局部照明结
合的方式补充照明,增加室内的照明度,宜通过装修隐藏或遮挡光源,避免光源直射人眼。
5 评估
1
DB34/T 4922—2024
应对建筑及环境进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
—— 现有环境;
—— 现有设备;
—— 安全性要求。
项目评估应符合 JGJ 450 的要求。
6 方案
应现场勘查并根据项目评估结果,方案设计包括但不限于:
—— 项目预算;
—— 改造内容;
—— 项目工期;
—— 预期效果;
—— 注意事项;
—— 改造清单。
方案设计应符合 GB 50642、GB 50763、GB 55019、JGJ 64、JGJ 450 的要求。
7 改造
通用空间
7.1.1 过道
7.1.1.1 出入口适老化改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宜采用平坡出入口,平坡出入口的地面坡度不应大于 1/20,有条件的不宜大于 1/30;
—— 无障碍出入口设计应符合 GB 55019 的要求;
—— 出入口严禁采用旋转门;
—— 出入口的地面、台阶、踏步、坡道等应采用防滑材料铺装,应有防止积水的措施,严寒、寒
冷地区宜采用防结冰措施;
—— 出入口附近应设助行器和轮椅停放区。
7.1.1.2 室外台阶的适老化改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梯段通行净宽不应小于 1.20 m,各级踏步应均匀一致,楼梯缓步平台内不应设置踏步;
—— 踏步前缘不应突出,踏面下方不应透空;
—— 应采用防滑材料饰面,所有踏步上的防滑条、警示条等附着物均不应突出踏面。
7.1.1.3 设置出入口闸机时,至少有一台开启后的通行净宽不应小于 900 mm,或者在紧邻闸机处设
置供乘轮椅者通行的出入口,通行净宽不应小于 900 mm。
7.1.2 门厅
7.1.2.1 门厅内设置休息座椅,供老年人等待、休息使用。
7.1.2.2 宜设靠墙防滑扶手。
7.1.3 低位服务设施
7.1.3.1 低位服务设施上表面距地面高度宜为 700 mm~850 mm,其下部宜至少留出宽 750 mm,高 650
mm,深 450 mm 供乘轮椅者膝部和足尖部的移动空间。
2
DB34/T 4922—2024
7.1.3.2 低位服务设施前应有轮椅回转空间,回转直径不小于 1.50 m。
7.1.4 门
7.1.4.1 门开启净宽不应小于 0.80 m,有条件时,不宜小于 0.90 m。
7.1.4.2 应符合 GB 55019 的要求。
7.1.5 洗手水池
7.1.5.1 台面距地面高度不应大于 800 mm,水嘴中心距侧墙不应小于 550 mm,其下部应留出不小于
宽 750 mm、高 650 mm、距地面高度 250 mm 范围内进深不小于 450 mm、他部分进深不小于 250 mm 容
膝容脚空间。
7.1.5.2 应在洗手盆上方安装镜子,镜子反光面的底端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 1.00 m。
7.1.5.3 出水龙头应采用杠杆式水龙头或感应式自动出水方式。
7.1.5.4 洗手池附近宜合理设置固定式洗手液容器、纸巾盒等设备。
7.1.6 地面
7.1.6.1 室内地面和楼梯踏步面可铺设防滑砖、防滑贴、防滑地胶、防滑垫等,进行防滑处理。
7.1.6.2 室内地面摩擦系数不应低于 0.5。
7.1.7 安全扶手
7.1.7.1 单层扶手的高度应为 850 mm~900 mm,双层扶手的上层扶手高度应为 850 mm~900 mm,下
层扶手高度应为 650 mm~700 mm。
7.1.7.2 扶手应保持连贯,靠墙面的扶手的起点和终点处应水平延伸不小于 300 mm 的长度。
7.1.7.3 扶于末端应向内拐到墙面或向下延伸不小于 100 mm,栏杆式扶手应向下成弧形或延伸到地
面上固定。
7.1.7.4 扶手内侧与墙面的距离不应小于 40 mm。
7.1.7.5 扶手应安装坚固,形状易于抓握。圆形扶手的直径应为 35 mm~50 mm,矩形扶于的截面尺
寸应为 35 mm~50 mm。
7.1.7.6 扶手的材质宜选用防滑、热惰性指标好的材料。
功能区域改造
7.2.1 区域设计符合 JGJ 64 中相关规定,能同时接待 20 人以上同时就餐,且人均餐位面积不小于
1.5 平方米,空间满足餐车进出、送餐到位服务的需要。
7.2.2 出入口应方便老年人或使用轮椅等行动不便特殊人群进出。
7.2.3 应配备适老化餐桌、餐椅、餐具、空调、微波炉、洗手池、洗手液、紫外线消毒灯、公用餐具
保洁(消毒)柜、安全疏散标识、灭蝇灯、灭火器等,有条件的可以安装电子监控装置及红外线探测报
警器,就餐宜使用智能结算系统。
7.2.4 有餐具消毒和保洁设施,并保持卫生、清洁和正常运转。无专用餐用具清洗消毒设施的,应该
使用符合规定的一次性消毒餐用具或者采用集中式消毒餐用具。
7.2.5 设专供存放消毒后餐用具的保洁设施,标记明显,应为不锈钢等易于清洁材质制成,结构密闭
并易于清洁。
7.2.6 场所内废弃物容器应配有盖子,并及时清理、冲洗清洁。
7.2.7 应有区域放置轮椅、助行车、拐杖等辅助器械,外围区域宜设置轮椅停车区位置。
7.2.8 宜提供专业助餐车。
3
DB34/T 4922—2024
其它
7.3.1 阳台外侧应设高度不低于 1.10 m 的栏杆,且栏杆不应遮挡轮椅老年人的视线。
7.3.2 宜在每个独立场室内安装紧急呼叫器,设置高度和位置应利于老年人的实际使用,可设置在坐
便器侧墙及其他需要的位置。
7.3.3 热水供应系统应有防烫伤措施,冷热水管道应有明显标识,老年人经过的路径内不应设置裸放
的散热器、开水器等高温加热设备。
7.3.4 室内墙体的阳角部位宜做成圆角,门窗五金件不应有尖角,桌子等端角处应用软材料包裹处理。
7.3.5 过道起止端宜设脚灯,脚灯距地宜为 0.40 m。
7.3.6 卫生间洗脸台宜在墙面高处设局部照明。
7.3.7 室内墙转弯、高差变化、易滑倒等处应保证一定光照。
7.3.8 灯具开关位置应兼顾站立老年人和轮椅老年人的需求,顺应活动流线、靠近相关功能。
8 项目验收
竣工验收时,改造实施单位应提供完整的竣工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评估资料、方案确认资料、
施工过程记录、产品资料、隐蔽工程验收资料、检验检测资料、竣工验收确认书。
应组织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老年助餐服务食堂改造工作进行系统性检查验收,可采取查验资
料、现场查看、现场测量等方式进行验收,对存在质量问题的,改造实施单位应限期整改至符合要求。
应将老年助餐服务食堂改造申请表单、改造事项清单、过程监督记录、完工验收记录、改造前后
图片对比等资料进行归档整理,可通过扫描、拍照等方式将纸质资料转为电子档案,便于保存,保存期
限不少于 3 年。
4
上一章:DB1302/T 590-2024 农村大集食品经营质量规范 下一章:DB4113/T 079-2024 曲茎石斛栽培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DB34/T 4458-2023 老年助餐服务膳食配制指南 MZ/T 217-2024 老年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服务机构基本规范 DB34/T 3829-2021 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设计标准 MZ/T 218-2024 老年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通用要求 DB34/T 4459-2023 老年助餐服务机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技术要求 DB11/T 2305-2024 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规范 T/GDSGDSIA 07-2024 T/FSFA 01-2024 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规范 T/NTBCA 002-2024 金融服务适老化工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