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NB/T 11457-2023 炼焦配煤技术导则

NB/T 11457-2023 炼焦配煤技术导则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5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10 11:03:15



相关搜索: nb 技术 导则 炼焦 炼焦

内容简介

NB/T 11457-2023 炼焦配煤技术导则 ICS 73.040
CCS F00/09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 11457—2023
炼焦配煤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coal blending in coking
2023-12-28发布 2024-06-28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 布
NB/T 11457—2023
目 次
前 言…………………………………………………………………………………………………………………………………………………………………… 11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一般要求……………………………………………………………………………………………………………………………………………… 2
5原料煤的分类、判别及品质要求………………………………………………………………………………………… 2
6装(入)炉煤的指标要求……………………………………………………………………………………………………………………… 3
7配煤方法确定………………………………………………………………………………………………………………………………………… 3
8集炭质量检测和验收…………………………………………………………………………………………………………………………… 4
NB/T 11457—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超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标准化专家组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炼焦煤资源绿色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建国、李毛、杨国和、范新川、李欣凯、林雄超、杨扬、韩泰然、王兴生、线如愿、廖祥国、张军辉、高倩。
NB/T 11457—2023
炼焦配煤技术导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炼焦配煤相关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原料煤的分类、判别及品质要求、装(入)炉煤的指标要求、配煤方法确定、焦炭质量检测和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顶装焦炉炼焦配煤和捣固焦炉炼焦配煤,其他炼焦配煤方式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96 冶金焦炭
GB/T 2001 焦炭工业分析测定方法
GB/T 2005 冶金焦炭的焦末含量及筛分组成的测定方法
GB/T 2006 焦炭机械强度的测定方法
GB/T 2286 焦炭全硫含量的测定方法
GB/T 4000 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方法
GB/T 15224.1 煤炭质量分级 第1部分:灰分
GB/T 15224.2 煤炭质量分级 第2部分:硫分
GB/T 8729 铸造焦炭
GB21342 焦炭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50432 炼焦工艺设计规范
GB5751 中国煤炭分类
MT/T 596 烟煤黏结指数分级
MT/T 849 煤的挥发分产率分级
YB/T 4526 炼焦试验用小焦炉技术规范
YB/T 4555 捣固炼焦技术规范
YB/T 4868-2020 炼焦配煤优化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5043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NB/T 11457—2023
3.1
装(入)炉煤charging (feeding) coal
将不同种类的炼焦原料煤经过一定工序加工处理成符合生护炼焦的煤。
32
炼焦配煤coal blending for coking
将两种类及以上原料煤按适当比例配合以获得满足质量要求的装(入)炉煤的方法。
[来源YB/T 4868-2020,3.2, 改]
33
配煤炼焦coal making using blended coal
将两种类以上的原料煤,按适当比例均匀配合,进行炼焦以获得满足焦炭质量要求的工艺。
[来源YB/T 4868-2020,3.1,改]
3.4
捣固炼焦stamp-charging coke making
一种将装(入)炉煤在炉外用揭固机械捣实、成型为煤饼,然后从焦炉机侧送入炭化室进行干馏的炼焦方法。
[来源YB/T 4555,3.1, 改]
35
顶装炼焦top-charging coke making
一种将装(入)炉煤从焦炉顶部进煤口送入炭化室进行干馏的炼焦方法。
4 一般要求
4.1 保证焦炭质量的前提下,应合理利用煤炭资源,降低配煤成本。
4.2煤炭资源供应符炼焦配煤要求。
4.3焦炉炼焦过程中产生的膨胀压力不应超过炉墙设计极限,焦饼收缩度应符焦炉正常推焦要求。
4.4焦炉煤气量应符合煤气净化工序设计要求。
4.5 炼焦试验用焦炉应符合YB/T 4526要求。
4.6 能耗符合GB 21342相关要求。
4.7装(入)炉煤应结合企业用煤煤质特点。
5 原料煤的分类、判别及品质要求
5.1 原料煤包括长焰煤、不黏煤、弱黏煤、1/2中黏煤、气煤、气肥煤、肥煤、1/3焦煤、焦煤、瘦煤、贫瘦煤、贫煤、无烟湿。
5.2 原料煤的类别判别方法按照GB5751规定划分。
2
NB/T 11457—2023
5.3 原料煤的检测项目及方法按照YB/T 4868对应检测方法执行。
5.4 原料煤的品质分级按照GB/T 15224.1、GB/T 15224.2、MT/T 849、MT/T 596规定划分。
6 装(入)炉煤的指标要求
6.1 煤质指标可包括:细度、水分、灰分、挥发分、硫分、胶质层指数、黏结指数、吉氏流动度、奥阿影胀度、煤灰成分、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及煤岩显微组分等。
6.2 指标应满足目标焦炭的质量和炼焦工艺要求。
6.3指标应符合有关环保要求。
6.4指标应满足焦炉生产的安全要求。
7 配煤方法确定
7.1 配煤方法
配煤方法主要包括常规配煤方法、煤岩配煤方法、智慧配煤方法等。
7.2 常规配煤
7.2.1 根据生产实际,配合炼焦试验和工业试验验证,依据原料煤的特性按一定比例进行配煤。
7.2.2 通过工业分析,结合胶质体指标分析,按一定比例对装(入)炉煤中的水分、灰分、硫分、挥发分、Y值、G值等进行计算,调整优化配比。
7.2.3进行小焦炉(或铁箱)试验,确定配煤比参数范围,用以指导配煤。
7.3 煤岩配煤
7.2.1依据煤岩组分参数,判断煤显微组分组成,对装(入)炉煤反射率、煤岩显微组分比例进行调配,预测和调控配煤比例。
7.2.2通过煤的显微组分测定方法,测定煤的镜质体反射率,对测得的反射率数据进行统计,得到平均值、标准差、测点数、分布频率、分布范围等参数,拟合得出配煤镜质体随机反射率分布图。
7.2.3评价装(入)炉煤和焦炭的质量,结合分布图,调整各煤比例,形成配煤方案用以指导配煤。
7.2.4也可兼顾配合煤显微组分比例、活情比等方法,进行煤岩配煤。
7.4 智慧配煤
7.4.1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模型构建配煤方法。
7.4.2 智慧配煤流程为:数据采集一建立模型一确定配比一数据检测及反馈一模型优化。
7.4.3通过检测分析装(入)炉煤的煤质参数、煤岩显微组分特征、矿物质成分、古氏流动度、类网影胀度等,结合常规配煤和煤岩配煤方法,依据焦炭产品指标特征,建立配煤模型。
7.4.4根据配煤模型对配煤比例进行预判,将预判结果输出到执行机构。
3
NB/T 11457—2023
7.4.5根据焦炭产品检测结果,实时反馈给执行机构优化调整配比,直到产品合格。
7.4.6将确定的配煤比反馈给模型,并对原有模型进行优化,
7.5 方法确定
根据生产实际,可选择以上一种或多种方法,确定最终配煤方法。
8 焦炭质量检测和验收
8.1 焦炭工业分析测定按GB/T 2001的规定进行。
8.2 焦炭全硫含量测定按GB/T 2286的规定进行。
8.3 焦炭的焦末含量、筛分组成测定按GB2005进行。
8.4 焦炭机械强度的测定按GB 2006进行。
8.5 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测定按GB/T 4000的规定进行。
8.6 产品质量验收按照焦炭目标值或GB/T 1996和GB/T 8729进行执行。
上一章:NB/T 51042-2015 选煤厂建筑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 版本更好 下一章:KA/T 22.3-2024 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规范 第3部分:金属非金属矿山及尾矿库

相关文章

YB/T 4868-2020 炼焦配煤优化技术规范 贫瘦煤配煤炼焦试验及应用 中温沥青配煤炼焦试验研究 石油焦配煤炼焦试验研究 捣固炼焦工艺配煤方案的研究 炼焦配煤碱金属含量的研究 炼焦生产中配煤模式的选择 长焰煤配煤炼焦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