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20
CCS B 23 DB23
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3/T 3771- 2024
水改旱大豆栽培技术规程
2024-08-30发布
2024-09-29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23/T 3771—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嫩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毕影东、梁文卫、刘淼、樊超、李炜、刘月辉、邸树峰、刘建新、杨光、孙荣
秋。
I
DB23/T 3771—2024
水改旱大豆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改旱条件下大豆栽培技术的种子及其处理、水稻秸秆处理及整地、播种、施肥、田
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和生产档案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水改旱条件下大豆栽培生产模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 2 部分:豆类
GB 12475 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5671-2009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 884 生物有机肥
NY/T 495-2002 东北地区大豆生产技术规程
NY/T 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2159-2012 大豆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种子及其处理
4.1 品种选择
选择经国家或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备案)的品种,宜选择比当地能正常成熟有效
积温低 100℃的品种。
4.2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2 的要求。
4.3 种子处理
1
DB23/T 3771—2024
种子进行包衣处理,种衣剂应符合 GB/T 8321 的要求,包衣应符合 GB/T 15671 的要求。
5 水稻秸秆处理及整地
5.1 水稻秸秆处理
水稻收获后对秸秆进行粉碎处理,秸秆长度≤10 cm,根茬高度≤10 cm,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85%,
粉碎后的秸秆应均匀抛撒覆盖地表。
5.2 整地
5.2.1 秋整地
宜采用秋整地,即在秋季水稻秸秆处理完毕后及时进行深翻,翻耕深度宜为 30 cm~35 cm,待表
层土疏松时,进行旋耕、起垄、镇压。
5.2.2 春整地
秋季没有整地的地块,待翌年春季田间表层土壤含水量降至 25%以下、耕层 15 cm~25 cm 土壤变
疏松时,进行深翻、旋耕、起垄、镇压。
6 播种
6.1 播期
土壤耕层 5 cm 处地温稳定通过 7℃~8℃时,适时播种。
6.2 播法
采用大豆播种机沿垄体进行精量播种,镇压后播种深度宜为 3 cm~5 cm。
6.3 种植密度
根据品种特征特性、土壤肥力等确定适宜播种密度,植株高大繁茂品种保苗20 万株/hm
2~25 万株
/hm
2,中等株高品种保苗25 万株/hm
2~30 万株/hm
2,秆强耐密植品种保苗30 万株/hm
2~35 万株/hm
2。
7 施肥
7.1 种肥
根据测土配方结果确定化肥用量。纯 N 宜为 10 kg/hm
2~25 kg/hm
2、P2O5宜为 60 kg/hm
2~100 kg/hm
2、
K2O 宜为 40 kg/hm
2~55 kg/hm
2或等养分的复合肥。宜增施生物有机肥 75 kg/hm
2~150 kg/hm
2,生物有
机肥应符合 NY 884 的要求。宜进行分层施肥,深度宜为种下 12 cm~14 cm 和 5 cm~6 cm 两层,分别
2
DB23/T 3771—2024
占施肥量的 70%和 30%。肥料的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要求。
7.2 叶面追肥
在大豆开花期和结荚期依据大豆长势喷施叶面肥 1 次~2 次,宜选择磷酸二氢钾作为叶面肥,每
次用量宜为 1.5 kg/hm
2~3.0 kg/hm
2。肥料的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要求。
8 田间管理
8.1 除草
采用播后苗前封闭和苗期茎叶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下茬作物安全的除
草剂。药剂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的要求。
8.2 深松
在大豆出苗子叶展开时,进行深松,深度宜≥25 cm。
8.3 中耕
在大豆开花前进行一次中耕培土。
9 病虫害防治
9.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必
须使用化学防治时,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药剂选择和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的要求。
9.2 病害防治
农药选择和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的要求、GB 12475 及农药产品标签的规定。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应符合 NY/T 2159 的要求。
9.3 虫害防治
大豆食心虫、大豆蚜虫等防治应按照不同种类虫害发生的规律进行防治,应符合 NY/T 495 的要求。
10 收获
10.1 收获时期
在大豆成熟期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进行机械联合收割。
3
DB23/T 3771—2024
10.2 收获要求
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荚为准,不丢枝、不炸荚、损失率≤5%,宜做到单收、单存放、单储存。
11 生产档案
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除草剂类型、使用方法,施肥方式、用量,整地情况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