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11.020
CCS C 04
团
体 标 准
T/CACM 1603—2024
手法通乳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Specification of manual lact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chnology
2024-05-10 发布
2024-05-12 实施
中 华 中 医 药 学 会 发 布
T/CACM 1603—2024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5 适应症和禁忌症 ..................................................................... 2
6 操作前评估 ......................................................................... 2
7 操作要点 ........................................................................... 2
8 注意事项 ........................................................................... 4
9 不良事件处理 ....................................................................... 4
10 健康指导 .......................................................................... 5
附录 A(规范性) 手法通乳中医技术操作流程图 ........................................... 6
参考文献 .............................................................................. 7
I
T/CACM 1603—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提出。
本文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市中西医结合护理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厦
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贵州中医
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广东省中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海南省中医院、河南
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天津新世纪妇儿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
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唐玲、裴晓华、刘建平、郝玉芳、沈潜、樊英怡、李桃花、赵立娜、李野、
陈宏、郭红、马雪玲、栾伟、谢薇、景丽伟、吴加花、王蓓、宋红梅、李瑞华、刘赢、王胜花、
张芙蓉、梅雪婷、李学靖、高雯、范东盼。
II
T/CACM 1603—2024
引 言
母乳喂养是世界公认的婴幼儿喂养方式,母乳营养全面优质、结构适宜能够满足婴儿生长发育需
要。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建议婴儿应在出生后 6 个月内进行纯母乳喂养,并
应在添加辅食的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 2 岁甚至更长时间。WHO 在 2014 年出版的《2025 年全球营养目标:
母乳喂养政策简介》提出了全球母乳喂养的新目标,到 2025 年要提高(0~6)个月婴儿的纯母乳喂养
率至少达到 50%。我国于 2017 年先后发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和《国民营养计划
(2017-2030 年)》,也提出了相同的目标,并且要求到 2030 年(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在 2020
年的基础上提高 10%。
手法通乳中医技术是提高母乳喂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能够解决乳房肿胀、疼痛、泌乳量减少等
问题,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但目前手法通乳中医技术缺乏统一标准,由于流派、地域、语言等差异
和手法力量、频率、方向等的不同,近年来出现了大量同名异法、同法异名、一法多名、一名多法等
混乱情况,影响手法通乳中医技术的临床效果,阻碍技术的培训、推广、交流等。通过制定手法通乳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给予操作者清晰明确的技术指导方案,有利于保证该项技术的质量稳定、可控、
安全,并为技术未来扩大应用场景和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不断助力提高母乳喂养率,为母婴健康护航。
III
T/CACM 1603—2024
手法通乳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手法通乳中医技术基本要求、适应症和禁忌症、操作前评估、操作要点、注意事项、
不良事件处理、健康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综合医院中医科的医护人员对乳痈(急性乳
腺炎)患者进行治疗使用,其他医疗机构人员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346 经穴名称与定位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591 医疗机构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乳痈lactation mastitis
由热毒侵入乳房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病证,其特点是乳房局部结块,红肿热痛,伴有全身发
热,且容易“传囊”
[1]。
3.2
急性乳腺炎 acute mastitis
在各种原因造成的乳汁淤积基础上,引发的乳腺炎症反应,伴或不伴细菌感染
[2]。
3.3
手法通乳中医技术 manual lact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chnology
运用一定的中医操作手法,作用于乳房特定的位置上,促使淤积乳汁排出的技术。
1
T/CACM 1603—2024
4 基本要求
4.1 实施手法通乳中医技术操作的人员应为有相关学习经历的医护人员。
4.2 操作前后手部卫生应符合 WS/T 313 规定。
4.3 操作过程应遵循 WS/T 591 规定。
4.4 根据 GB/T 12346,按揉相关穴位。
4.5 应对患者和照顾者进行母乳喂养和手法通乳中医技术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5 适应症和禁忌症
5.1 适应症
适应症包括哺乳期乳汁淤积、排乳不畅、乳房疼痛或局部出现积乳肿块(非脓肿)
[2-7]。
5.2 禁忌症
5.2.1 患侧乳房严重肿胀
[2]。
5.2.2 患侧乳房皮肤破损
[5]。
5.2.3 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的其他症状。
6 操作前评估
6.1 评估患者的现病史及既往史,包括隆胸史、出血性疾病史、乳腺患病史、传染病史。
6.2 评估临床症状,包括起病时间、乳房疼痛程度、积乳肿块大小、乳房皮肤情况、发热程度、乳头
有无破损和内陷等。
6.3 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分娩情况、喂养和婴儿生长发育情况。
6.4 评估患者的饮食情况。
7 操作要点
7.1 主要操作流程
7.1.1 清洁乳房
用一手固定乳房,另一手持一次性治疗巾清洁整个乳房,用棉签蘸温水清理乳头处的奶渍、脱落
表皮等。
7.1.2 放松乳房
2
T/CACM 1603—2024
可用温水或乳汁等润滑乳房,用一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顺时针方向自乳房根部向乳头螺旋
式按摩乳房10次,视情况增加次数,使其放松。
7.1.3 穴位按摩
用点、按、揉手法进行穴位按摩,取穴可包括肩井、膻中、乳中、乳根、期门穴、灵墟、屋翳、
内关等,共约3 min~5 min,宽胸理气、通络止痛。
7.1.4 按压乳晕并对挤
将拇指与食指分别放置于乳晕外侧缘,两指相对成“C型”,其他手指支撑乳房,先向胸壁方向按
压乳房,下压至1 cm~2 cm,再收拢拇指与食指,同时做对挤动作,重复几次至乳汁排出,用排出的
乳汁随时润滑乳房;如乳汁排出困难,可使用温水润滑。
7.1.5 推捋积乳
双手拇指张开,其余四指并拢,由乳根向乳头方向沿乳腺导管均匀推捋,将乳汁推到乳晕处,再
重复“按压乳晕并对挤”的步骤,排出乳汁。操作流程图见附录A。
7.2 操作时间
7.2.1 单侧乳房操作时间不超过 15 min 为宜。
7.2.2 结合患者主诉,操作至乳房均匀松软、疼痛减轻为度,不宜过度追求肿块消失。
7.3 操作力度
7.3.1 手法轻柔,力度适度,结合患者主诉,力度可从轻到重,避免导致乳腺组织损伤等。
7.3.2 对局部皮肤发红处,力度应适当调整,防止局部水肿甚至皮肤破溃。
7.4 操作频率及疗程
7.4.1 操作频率应根据病情而定,通常 1 天一次。
7.4.2 操作疗程通常为 1 天一个疗程,3 个疗程为宜,具体结合患者病情而定,达到乳汁通畅、疼痛
减轻的目的即可。
7.5 对局部肿块的操作手法
7.5.1 在按摩局部肿块前应先排除脓肿、积乳囊肿的可能。
7.5.2 先从肿块近乳头方向开始朝乳头方向按摩来疏通乳管
[9-10]。
7.5.3 肿块处可进行揉法按摩,左手托住乳房,右手大鱼际轻柔回旋按揉肿块处。
7.5.4 在肿块周围作轻摩 5 min,再用两手的四指托住乳房,两手的拇指在肿块上交替抹推数次,方
向从肿块远端到乳头,注意施力轻柔,防止乳腺损伤
[4]。
3
T/CACM 1603—2024
7.5.5 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排出乳汁颜色、质地,如遇少量变质乳汁,可将其排出;如持续性排出变
质或脓性乳汁,建议行 B 超检查,明确原因。
7.6 对乳头白泡的操作手法
7.6.1 如果白泡未堵塞乳孔,不宜破开白泡,避免导致创伤或出血
[8]。
7.6.2 如果白泡堵塞乳孔,用无菌扩张器轻柔地刺破白泡,从中挤出白色干酪样物质,此操作应由经
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进行
[9]。
7.7 对乳头白点的操作手法
7.7.1 如果白点堵塞乳腺管开口处,可用无菌扩张器轻柔地挑出。
7.7.2 如果白点堵塞乳腺管深部,可用无菌扩张器顺乳腺管通路轻柔地扩张乳腺管,用秃头针和无菌
注射器灌注生理盐水,冲洗、稀释,再从中挤出,此操作应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进行。
7.8 辅助性措施
7.8.1 通乳前可给予中药塌渍热敷,温度以皮肤感觉不烫为准(参考温度 42℃~45℃),持续 3 min
~5 min 即可,起到软坚散结的作用,但在局部明显红肿的情况下不宜局部热敷
[2,5,11,12]。
7.8.2 通乳后适当冷敷或敷消肿药膏,有利于减轻乳房肿胀和疼痛
[2,8]。
8 注意事项
8.1 对于病程较长(起病时间≥3 天),局部皮肤潮红、紧张、光亮或存在搏动性、雀啄样疼痛,或
出现高热恶寒(体温≥39℃)等全身症状的患者,操作前应行 B 超检查。如有脓肿形成,明确脓肿位
置,不应对脓肿形成部位进行操作
[5-7]。
8.2 不宜对患者疼痛不耐受的部位进行操作。
8.3 不宜对淋巴管炎部位进行操作。
9 不良事件处理
9.1 乳房局部擦伤
操作时如出现局部皮肤挫伤、疼痛(VAS 疼痛评分>6 分)时,应立即停止操作,遵医嘱予以相应
处理
[7]。
9.2 乳房血肿
操作时发现乳房局部包块持续增大,伴疼痛,考虑血肿可能,应立即停止操作,遵医嘱予以相应
处理
[7]。
4
T/CACM 1603—2024
10 健康指导
10.1 对存在情绪焦虑的患者给予关心和疏导
[8,13],可给予五行音乐疗法。
10.2 对患者进行正常乳房解剖学和哺乳期乳房护理健康教育
[8,13]。
10.3 帮助患者识别本次发病原因
[13]。
10.4 患者宜食易消化、低脂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哺乳期饮水量每天 2500 ml,减少辛辣油腻食物摄
入,保持大便通畅,停服下奶汤
[2,4]。
10.5 按需喂养婴儿,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吸奶器,不宜过度排空乳房
[8,13]。
10.6 乳头无内陷、无破损的患者不宜使用乳盾
[8]。
10.7 患者宜穿舒适的支撑胸罩
[8]。
5
T/CACM 1603—2024
附录 A
(规范性)
手法通乳中医技术操作流程图
手法通乳中医技术操作流程图见图 A.1。
图A.1 手法通乳中医技术操作流程图
6
T/CACM 1603—2024
参 考 文 献
[1] 胡慧.中医临床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244.
[2]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乳腺保健专业委员会乳腺炎防治与促进母乳喂养学组.中国哺乳期乳腺炎
诊治指南[J].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20,14(1):10-14.
[3] 顾岳山,叶京明.哺乳期乳腺炎诊治专家建议[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47(11):1276-
1281.DOI:10.3969/j.issn.2095-8552.2019.11.006.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诊疗方案[EB/OL].[2017-03-22] http://www.
natcm.gov.cn/yizhengsi/gongzuodongtai/2018-03-24/2651.html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疗技术手册 2013 普及版汇编[EB/OL].[2015-12-31] http://www.
natcm.gov.cn/yizhengsi/gongzuodongtai/2018-03-24/2690.html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关于印发胃疡等 19 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的通知[EB/OL].
[2015-09-08] http://www.natcm.gov.cn/yizhengsi/gongzuodongtai/2018-03-24/2705.html
[7] T/CACM 1100—2018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 六步奶结疏通法干预乳症
[8] Mitchell KB, Johnson HM, Rodríguez JM, et al. Academy of Breastfeeding Medicine
Clinical Protocol #36: The Mastitis Spectrum, Revised 2022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Breastfeed Med. 2022 Nov;17(11):977-978].Breastfeed Med. 2022;17(5):360-376.
doi:10.1089/bfm.2022.29207.kbm
[9] UpToDate. 母乳喂养和断奶的常见问题[EB/OL]. [2023-02] https://www.uptodate.cn/
contents/zh-Hans/common-problems-of-breastfeeding-and-weaning?search=mastitis&source=sea
rch_result&selectedTitle=2~62&usage_type=default&display_rank=2
[10] UpToDate. 哺乳期乳腺炎[EB/OL]. [2023-02]https://www.uptodate.cn/contents/
zh-Hans/lactational-mastitis?search=mastitis&source=search_result&selectedTitle=4~62&usa
ge_type=default&display_rank=4
[11] 宫尚群, 范银萍, 李璐琪, 等. 乳房按摩结合中药治疗乳痈的 Meta 分析[J].护理学报,
2017,24(1):9-13.
[12] 胥媛媛, 杨光静. 乳房按摩对急性乳腺炎护理疗效的Meta分析[J].系统医学,2019,4(24):
179-182.
[13] RNAO.Breastfeeding - Promoting and Supporting the Initiation, Exclusivity, and
Continuation of Breastfeeding for Newborns,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EB/OL].[2018-07]
https://rnao.ca/bpg/guidelines/breastfeeding-promoting-and-supporting-initiation-exclusi
vity-and-continuation-brea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