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7.080.10
CCS X 63 体 GXAS 准
团 标
T/GXAS 537—2023
桑蚕种场建设规范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seedstock farm of silkworm(Bombyx mori)
2023- 08 - 01 发布
2023- 08 - 07 实施
广西标准化协会 发 布
T/GXAS 537—2023
前
言
本文件参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提出归口并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蚕种业协会、河池市蚕种场、兴业县华盛
蚕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南宁市邕州蚕种有限公司、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广西龙州万千
蚕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燕飞、何珊珊、夏青、蒙霜、李莉苓、莫云霞、韦红群、商本庆、胡文娟、
何松涛、黄艺、石海潜、黄玲、黄康东、蒋玉莲、余武昌、汤庆坤、蓝必忠、全诚、王旎、黄丽肖。
I
T/GXAS 537—2023
桑蚕种场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桑园建设、原蚕基地建设、场址选择、规划与布局、设施设备、生产经营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桑蚕种场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6895.18 建筑物电气装置 第5-51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通用规则
GB 55036 消防设施通用规范
DB45/T 82 桑蚕种检验检疫技术规程
DB45/T 83 种茧育养蚕技术规程
DB45/T 85 种茧育桑园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桑园建设
按DB45/T 85执行。
5 原蚕基地建设
按DB45/T 83执行。
6 场址选择
6.1 应选择地势稍高、缓坡地、南向、周围有充足可利用土地的区域建场,且具备交通便利、用水用
电方便等基本要求。
6.2 应远离蚕桑养殖中心区、工业污染区。
7 规划与布局
7.1 应分为生产区、办公生活区、无害化处理区,各区之间宜用围墙或绿化带隔离。详见附录 A。
7.2 无害化处理区应处于地势最低处,能与生产区排污道连接,设有专用道路和消毒设施。
1
T/GXAS 537—2023
8 设施设备
8.1 生产设施设备
8.1.1 生产设施
8.1.1.1 应符合建筑规范,宜采用混砖、钢筋混泥土、瓦砖、轻钢等结构。
8.1.1.2 建筑室应利于消毒防病、防虫防鼠、通风换气、保温保湿的六面光。
8.1.1.3 应包括种茧保护室、发蛾室、交配室、产卵室、低温冷库、检验室、蚕种保护室、催青室等。
详见附录 B。
8.1.2 生产设备
主要生产设备详见附录 C。
8.2 无害化及环保设施设备
8.2.1 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应与生产设施建设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其处理能力与处
理效率应与生产规模相匹配。
8.2.2 应建有母蛾处理区、废弃物处理区等。
8.2.3 母蛾及废弃物等无害化处理按 DB45/T 82 执行。
8.3 防疫设施设备
8.3.1 应配备与生产匹配的车辆、设备、场区等日常防疫设施设备,应包括但不限于消毒池、晒场、
消毒机、高压清洗机等。
8.3.2 生产区大门、无害化处理区进出口应设置进出消毒池,消毒池与大门等长,宽度 1 m~2 m,深
度 20 cm~30 cm,定期更换消毒药液,并保持有效浓度。
8.4 人员防护装备
根据生产实际需要配备手套、口罩、防毒面具、胶鞋、防护服等人员防护装备。
8.5 配套设施设备
8.5.1 总体要求
配套工程设施应满足生产需要,与主体工程相适应;配套工程布局合理,便于管理,并尽量利用当
地条件;配套工程设备应选用高效、节能、环保、便于维修使用、安全可靠、机械化水平高的设备。
8.5.2 排水给水
水源水质应符合 GB 5749 要求,排水给水应符合工业与民用建筑有关规定。
8.5.3 供电照明
电气设计应符合 GB 16895 规定,并自配发电机组。
8.5.4 通讯网络
8.5.4.1 应设置通讯设施,设计水平应与当地电网的要求相适应。
8.5.4.2 应配置计算机管理系统及安防监控系统。
8.5.5 消防设施
应符合GB 55036规定。
2
T/GXAS 537—2023
9 生产经营管理
9.1 人员配置
根据蚕种生产(经营)许可要求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详见附录D。
9.2 规章制度
包括技术操作规程、生产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岗位培训与考核制度等。
9.3 系统管理
建设有蚕种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及时准确掌握种源、生产、防疫、销售、售后服务等情况。
3
T/GXAS 537—2023
附 录 A
(资料性)
桑蚕种场平面布局示例图
见图A.1。
图 A.1 桑蚕种场平面布局示例图
4
T/GXAS 537—2023
附 录 B
(资料性)
桑蚕种场主要生产建筑室要求
见表B.1。
表 B.1 桑蚕种场主要生产建筑室要求
名称 规格 功能 数量 (间) 环境要求
种茧 保护室 长8 m, 宽4 m, 高3 m, 中间 开门 室内别搭建分层保存架,每层高 23 cm, 和足量的蚕匾。可放 500 kg 种茧。两旁对 流窗 4 温度22 ℃~26 ℃,湿度75%~80%。光线均 匀,昼夜分明
发蛾室 同种茧保护室设计,面积为种茧保护室 两倍,按不同品种分雌、雄蛹铺放。两旁 对流窗 8 温度22 ℃~26 ℃,湿度75%~80%。昼夜分 明
交配室 同种茧保护室设计,主要用于生产制种 蚕蛾交配使用。两旁对流窗 3 温度24 ℃~25 ℃,湿度75%~80%,光线均 匀稍暗。避免风吹及阳光直射,并保持安静
产卵室 配置产卵架或产卵框,用于蚕蛾产卵。 两旁对流窗 2~3 温度24 ℃~25 ℃,湿度75%~80%,光线均 匀稍暗。避免风吹及阳光直射,并保持安静
低温冷库 用于蛹、蛾、蚕种冷藏 3 温度2.5 ℃~13 ℃,保持黑暗
检验室 用于母蛾微粒子病检验等蚕种质量控制 1 应宽敞、明亮、整洁,仪器设备布局合理, 并配备吸尘、排污系统
蚕种 保护室 参照DB45/T 84执行 2 温度20 ℃~26 ℃,湿度75%~80%,光线均 匀稍暗
催青室 用于蚕种饲养前催青 1~2 温度24 ℃~29 ℃,湿度75%~80%,光线均 匀
注:桑蚕种场主要建筑室按年生产5万标准张蚕种为基数配备
5
T/GXAS 537—2023
附 录 C
(资料性)
桑蚕种场主要生产设备
见表C.1。
表 C.1 桑蚕种场主要生产设备
名称 数量 规格及要求
消毒机 5 台(套) 电(动)机
空调 20 台 20台空调(1匹)或者空调总功率20 匹
补湿器 10 台 —
加温器 10 台 —
电子天平 1 台 精确度0.01g
母蛾烘烤设备 1 套 小型
磨蛾机 1 台 小型
离心机 1 台 转速 3000 r/min 以上
显微镜 2台 600倍
检验用具 蚕 卵 解 剖 器 、 烧 杯 、 酒 精 灯 、 载 玻 片 、 镊 子 、 药 匙 、 温 湿 度 计 各一套 —
注:桑蚕种场主要生产设备按年生产5万标准张蚕种为基数配备
6
T/GXAS 537—2023
附 录 D
(资料性)
桑蚕种场技术人员配置
见表D.1。
表 D.1 桑蚕种场技术人员配备
名称 职称 人数(人)
技术主要负责人 农业类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1
技术人员 农业类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5
7
T/GXAS 537—2023
参 考 文 献
[1] DB45/T 84—2021 桑蚕种保护、冷藏、浸酸技术规程
[2]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蚕种管理条例[Z].2016
年7月1日.
[3]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广西壮族自治区蚕种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Z].2016年7
月1日.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团体标准
桑蚕种场建设规范
T/GXAS 537—2023
广西标准化协会统一印制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